(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复制链接] 0
收藏
5
回复
388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9-19 15:47:2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访原梅州市委宣传部副部长、客家文化学者、老作家胡希张
                                                      
                                                         文:千里邮缘、夜色光明      摄影:缘系广云、      

      初秋的一天下午,我们拜访了久负盛名的原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老作家胡希张。胡部长自岗位退休以后,一直坚持客家文学创作最前沿阵地,出了15部著作;虽然他不是客家人,但深深地爱上客家,他执着耕耘、勤奋多产的治学态度和奋斗精神,令人景仰。

       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时间
      当天下午,我们来到胡部长家里,一阵寒暄以后,话入正题。问他平时有什么活动?胡部长笑了笑,说退休后什么都不缺,就是缺时间。他坦言爱好丰富,生活方式多样,并有人劝他上网,可以获得很多乐趣,但他坚持不依靠这种方式过生活,他解释网上有很多内容,但人的精力有限。说起年轻时他只进过一次党校,读了一年理论班,高中混了半学期,参加工作后,全凭一股牛脾气或者叫湖南人的“辣子性格”,翻遍书籍和资料、翻烂了字典和《辞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没有节假日地写呀写的,才由艰难入门写到得心应手,写出了成绩。
      从宣传部岗位退下来以后,旁人很不理解他为何还那么痴迷研究,认为退休的生活就应该是去“料”。所谓有失就有得,做研究有乐趣,有成就感,很充实,所以,已经八十出头的胡部长仍然精神健旺、说话利索,每天还能坚持买菜做饭,这是大多数人做不到的。胡部长提到自己是一个“业务型性格”,做任何事情都喜欢亲力亲为,事必躬亲,可见他忙的程度和专注。

      客家文化欲罢而不能
      谈到对客家文化研究的起因,胡部长说研究是一种乐趣,也是他的职责所在,他到梅州工作以后,先从戏剧入手,从而到客家山歌,客家舞台剧,一层层分析解刨客家文化的精髓所在。以至其他爱好都让位于客家研究,他享受这个学习的过程。同时,他也提到客家研究的一个方法,就是从问题出发,实事求是,求根思源。举个例子,一次他去江西出差,谈到一个关于客家发源的问题,他顾不上艰辛疲劳,在江西到处奔走,终于找到几本有价值的书籍,里面关于客家发源的答案,他非常开心,说“求知”就是一个做学问探源的问题。
      胡部长说:“我又在客家地区生活了几十年,也算个老客家。在职期间,我天天与客家文化打交道,深感客家文化底蕴的深厚,渐渐生出一种弘扬它的责任感。退下来后便立即将宿愿付诸实践,而愈写客家愈觉得客家有太多值得去写。”部长比喻客家自己就像一个掘矿者,几锄头下去,掘到一个富矿,便使劲地挖起来,越使劲挖越发现矿藏量之多,于是更加使劲地挖,以致欲罢而不能。

      一切都是值得的
      客家山歌是中国民歌中的瑰宝,梅州是“世界客都”,也是“客家山歌之都”。四年前,广东高教厅和星海音乐学院把梅州客家山歌作为科研项目,邀请胡部长为四位山歌大师周天和、余耀南、陈贤英、汤明哲写传。从创作到出书历时3年,胡部长分别给每位山歌大师写了一本传记。读者可以从四本传记中看到梅州客家山歌的过去、现在和将来,看到许多翔实的、难得的史料。所以,回忆当年的情景,胡老说:“我把大师个人的历史当做梅州客家山歌史的载体和缩影,写书虽然是自讨苦吃,何况是给山歌大师并同时为四个人写传。除四处收集材料、分析消化资料、冥思苦想构思到最后出书,连两次赴美探亲都没一刻停留,但为了尽快付印,为梅州国际山歌节献上一份礼物,他不仅当“托钵僧”,还自费为人写传为人出传,后来又有了《天籁》的创作,为90山歌节特别是梅州涌现了一批中青年山歌手和几个新山歌大师。胡部长说,一切都是值得的。
      到现在为止,胡部长出了15部著作,其中《客家风华》一书,可谓是客家的百科全书,是当今唯一一本系统全面介绍客家的书,影响力大,由十几人合写,共50万字,其中胡部长提供了30万字的文稿。“世界客都”的称呼即来源于此,当这部作品的横空出世时,胡部长感到很欣慰。客家研究会会长严竣曾经大大夸赞了该书的意义,认为胡部长作为非客家籍人,能客观真实的评价客家文化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可以大胆地说在岭南文库这个人才济济地方,没有第二个人可以有这个影响力和号召力。目前胡部长有好几部作品准备出版:《客家山歌研究史》由岭南文库出版的,要求规格很高;《山歌盛会》由市“非遗”保护中心出版,校对当中;文艺作品集《“爬格子”拾零》和学术论文集《漫说客家》有待定稿出版;目前手头写着《斗歌密笈》……
      2004年8月,由岭南文库编委会和广东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共同策划的《岭南文化知识书系》正式启动。2007年11月,广东人民出版社推出胡希张撰写的《历史文化名城梅州》,这是该书系宣传推介梅州的首发稿。该年底,执行主编岑桑一行亲临梅州组稿。为把各个选题落实到位,老部长胡希张受市委主管部门委托,担负起组织、联络、协调和指导各路作者的繁重任务。他为聚合各方力量,进一步宣传和推介梅州殚精竭虑。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9-19 15:50:13 | 只看该作者
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一个学历不高的退休官员,居然在博大精深的客家文化江海里如鱼得水,并成为著述丰富的学者;他荣获广东省第五届“鲁迅文艺奖。”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他更成为海内外重要媒体报道的对象。2004年5月,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走遍中国》“梅州专题”介绍了他历尽艰辛撰写梅州四位山歌大师生平事迹的感人故事,2009年9月,台湾《全球客家邮报》以“客家山歌传道士 引领客家文化三十年”为题,大篇幅敘述了他与客家文化的深厚情缘。2012年4月,香港凤凰卫视以《老人与山歌》为题对他进行了专题报道。
      望着侃侃而谈的老作家,他谦和从容、练达温厚的谈吐散发着一种很特殊的气度,似有一种洞穿世事、明察秋毫的能力,并分享着他对山歌的挚爱,我们不由想,优秀的客家传统文化,不但具有生命力,还有很强的吸引力,这就是胡部长愿意花费20年多心血爱客家写客家的的缘由吧。
      这里祝愿胡部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笔耕不辍著春秋!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1线专访)笔耕不辍,宝刀未老著春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板凳
发表于 2012-9-19 17:37:14 | 只看该作者
祝愿胡部长身体健康,万事如意,笔耕不辍著春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1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发表于 2012-9-21 15:46:33 | 只看该作者
看过部长的书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5#
发表于 2012-10-26 12:38:57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该用户从未签到

6#
发表于 2012-10-26 16:40:3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