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座“光裕庐”看何子渊家族的清廉之风

[复制链接] 0
收藏
2
回复
202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7-13 10:09:4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半座“光裕庐”看何子渊家族的清廉之风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民廉生威。
    ——何东汉(子渊)--中华民国九年春《与罗师杨先生共勉》


原载:罗香林著《兴宁先贤丛书》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30440.png
                      何子渊故居——半座“光裕庐”近景


  
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同盟会嘉应州主盟人何子渊一生为官清廉,刚不呵。1920(民国九年),何子渊奉孙中山大元帅委任赴广州粤军总司令部出任谘议一职。粤军总司令部秘书,原兴民中学教师罗师扬跟子渊久别重逢,感慨良多,席间特请渊公题辞共勉。上联真迹我国著名历史学家、客家学奠基人、罗师扬嫡孙罗香林收藏,由其编入《兴宁先贤丛书》。

威即威信、威望,每一位领导者都希望在群众面前树立威信。有威信,才能旗开得胜,令行禁止。不贪不污,清正廉洁,勤政为民,不谋私利,在强化廉政建设的今天,对于领导者来说,这仍是最基本的要求。公生明,廉生威。一个欲壑无穷的贪官,其下属必然民不尊官不畏。只有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才会为官一任造福一方。古往今来,备受人们称赞,能千古扬名、百世流芳的历史名人,都是那些匡扶正义、廉洁奉公的清官廉吏。

何子渊这样写,亦是这样做的。他从1918年起,担任梅州地方国营股份制大型企业琯坑钨矿董事长,一生经手的钱银不计其数。因革命需要,1925年春,短短几天时间便协助罗师扬县长为平叛陈炯明残部而攻占兴宁县城的东征军筹饷两万大洋。据曾经何子渊有过接触2010年,近百岁高龄才辞世的堡垒户何炳福回忆,据他所知子渊从19岁考取廪生到兴宁县衙赴任,直至194075岁高龄才真正退休回到石马光裕庐养老,期间50多年,从未听说渊公接受亲朋馈赠早年他还何子渊唯一的结发妻子吴太夫人讲,子渊极少拿工资回来补贴家用,每年4·3银的官银奉禄都被他拿去周济革命党人或给乡里乡亲办事去了。

办事即调解纷争,不管多大的民事纠纷或族姓斗杀到了何子渊那里都迎刃而解,不明就里的人还以为渊公有什么绝招,不管大事小事均指名道姓要渊公出面调停,何子渊亦不便拂乡民的好意,其实他也有难言之隐。过去,曾经有人问子渊公,平息族姓斗杀、调解民事纠纷是否真有什么绝招?渊公笑着回答说:

铁脚、累砥、神仙肚

铁脚,即硬脚板,意即脚板一定要硬。有时候,为人办事跑一次不行,两次;跑两次不行,三次。精诚所至,金石为开。

累砥,即金钱。为人办事,自己身上一定要带有足够的金钱壮胆,当双方谈得差不多,就差那么一截赔偿谈不拢时,自己一定要舍得牺牲,偷偷替人垫上。

神仙肚,即挨饿精神。每当当事人在某个节骨眼上卡住,谈不拢,但双方均有诚意解决纷争,中间人一定要沉得住气,宁可自己忍饥挨饿,亦千万不能轻易离开现场,直到达成协议为止。

渊公强调,不管任何人如能做到以上三点,都能完成得比他出色。

何子渊子孙受渊公高尚情操的熏陶,潜移默化,逐渐形成了廉洁奉公,勤勉尽责的良好家风。光裕庐人文蔚起,历久弥新。全国多个省份,甚至在海外均活跃着何子渊后裔的身影,他们在党、政、工、商、文各行各业都取得了可喜的成。一百多年来,渊公家族500多人(家属)至今无一人受到党纪国法的处分,创造了一个不老的传奇。

当年何子渊全家几十口人无不过着粗茶淡饭的日子,子渊三儿子尚文,时任十九路军六十一师上校军需处长;女婿梁世骥官至陆军中将、师长、副军长、中将教育长;子渊四儿子尚周任国民革命军第四战区中校军需主任,专门负责押运从广东大亚湾深水码头上岸的军火及战略物资到第四战区各大抗日战场,从无闪失……

按理渊公多名子女作为直接跟钱银打交道的国府高级官员,只要稍存一点私心,不要说一座光裕庐,就是兴建二十座光裕庐都绰绰有余。但就是这样一个官宦之家,从一九二七年动工兴建祖屋,直至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期间历经20多年时光,光裕庐最后都没有真正峻工,只完成了土建工程的一半,这一现象不能不发人深省。

file:///C:/DOCUME~1/ADMINI~1/LOCALS~1/Temp/ksohtml/wps_clip_image-15489.png
      土改”后,“何子渊故居”光裕庐的“另一半”近照
1950年代初土改,何子渊四个儿子——四大房,每房均超过十几口人,男女老幼拖家带口共50多人,但每房都从当地村民手里分到超过一亩水田。不料,怀有深刻阶级仇恨土改干部和红人最终仍硬将健在的何子渊小儿子尚周打成地主——“扫地出屋,全家险遭灭门。60多年来,至今仍未纠正,何子渊故居——半座光裕庐被硬生生割去了四分之一。
但,正是这半座罗浮山脉雷公寨脚下的何子渊故居,犹如一座活化石,仿佛至今仍在向世人默默诉说着渊公家族的百年传奇——清廉家风。告诉世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历史是人民写的(谢海彬)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沙发
发表于 2012-7-13 12:14:28 | 只看该作者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说得好 这样的越来越少 少之甚少啊 几乎成为国宝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5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板凳
发表于 2012-7-13 12:14:51 | 只看该作者
图打不开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