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岗工人开厂造潜艇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04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30 天

连续签到: 2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2-3-12 15:36:02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下岗工人开厂造潜艇

这艘小潜艇,张五一要在下个月交货。

下岗工人开厂造潜艇

在这间破败的厂房里,张五一今年要交付三艘小潜艇。

下岗工人开厂造潜艇

下岗工人张五一造潜艇有惊有喜更有愁

张五一是个“打酱油”的

在汉阳红光路谭李湾,有一间上世纪80年代的厂房,它是张五一的潜艇组装基地。漏风的窗户、斑驳的墙面,让你无法与造现代化的潜艇联系到一起。厂房中央立着一艘红褐色的封闭船体,形似大茶壶,四周焊花四射,这就是张五一将于下月交付的第二艘潜艇。据了解,该艇出厂价在20万元左右。

记者见到张五一时,拖着一瘸一拐的双腿,在厂房里来回指挥,并不断接听电话。

“潜艇工厂”有工人10来人,厂长张五一和技术员有单独的办公室。说是办公室,其实是个废弃平房,有一间教室那么大,5张办公桌上只放着一台老式的台式电脑,没有空调,窗户连玻璃都没有,挂着一块红色的塑料布挡风。

提起那条瘸腿,张五一笑称,在造潜艇期间,他在家换灯管时摔了左腿。医生说,骨折了,至少躺3个月。因惦记着造潜艇的事,张五一哪管什么医嘱,没几天就下了床,一直瘸到现在。

此前有媒体报道张五一时,介绍他是中国民间造潜艇第一人李玉明的弟子。张五一笑着说:“其实,最初我也是一个看笑话的!”在李玉明造潜艇时,自己也挤在人群中看热闹,与李玉明并不熟悉。

第一次看到李玉明靠敲敲打打造潜艇,张五一的第一反应是:“就这样造潜艇,完全是鬼闹,不是搞笑吗?”但他仍然感激李玉明把他带上了这条路,而且他现在制造潜艇就用到了李玉明的鳍板专利技术。

张五一今年37岁,最高学历是高中,下岗前在武汉一家纺织机械厂上班,现在的破厂房就是当年他上班的工厂。得知他要造潜艇,留守人员便宜租给了他。

在张五一造潜艇之前,他和船最亲密的接触是焊接过玻璃钢船体。他明白,靠纯手工敲敲打打,肯定造不出合格的潜艇。

与大家光看热闹不同的是,张五一捕捉到了另外的信息:小潜艇其实有很大的市场,一旦研制成功,商机无限。张五一最初掏了3万元,资助李玉明研发,但3万元造了几个沉到湖里的铁砣砣之后,连泡泡都没冒一个。

张五一还是决定下大本钱造潜艇。他掏出了全部家底,并四处借钱,后来朋友看到他都绕道走,“都被我借怕了”。张五一统计了下,前前后后投进去的钱有300万元。

张五一执着造潜艇

小潜艇增加新功能 可加装机械臂 还能水下摄像

张五一向记者介绍了制造潜艇的总工程师李老师傅(应本人要求,总工李师傅为化名)。李师傅,今年已经68岁了。

李总工先头也是一名看热闹的群众。李师傅告诉记者,自己曾经从事船舶制造工作,对潜艇有所了解。他说:“愿意帮他们,不为钱,而是被张五一这个年轻人不怕苦,不怕难,敢闯敢干的精神打动。”“当时看到他们一次次失败,连制作方向都错得离谱了,作为一个知情人不说出来,不帮他们,不忍心。”

李师傅说,因为住得近,经常去看他们试水。有时秋天了,气温很低,看到张五一一个人穿着个短裤头,泡在水塘里,调试设备,一会上一会下,“一个年轻人,能那样吃苦,真不多见。”

在李总工的带领下,记者进入到潜艇内部探底。圆形的进口刚刚容一人进出,下到舱底,空间狭窄,仅容两人站立。正前方有个巴掌大的玻璃观测孔,面前是一排控制阀。李总工说,“操作很简单,一教就会。”排水阀门,进水阀门,方向舵,打开排水阀上浮,打开进水阀下潜,方向舵管左右。

在潜艇舱门边,还有一个抡式阀。在紧急情况下,开动抡式阀,可以丢下压载潜艇的重物,迅速上浮。

这艘潜艇还具备多种功能,艇身前安装了机械臂,可以进行海底捕捞。此外,他们还根据客户需要,可以在潜艇的前方加装水底摄像设备,可将视频画面接到舱内,监控海底情况。

造潜艇面临资金困局

费劲“招商”无人敢投资

张五一说,在卖出第一艘潜艇后,打电话的、咨询的,接连而来。有管理水库的,想买潜艇用于闸门清淤。最多的是沿海渔民,要用潜艇搞海底捕捞。张五一打开手机电话簿,只见里存了近百个要潜艇的客户电话。记者看到,这些电话全部来自于沿海地区,有山东、浙江、辽宁等省。

李师傅告诉记者,还有个别人对潜艇提出了特殊要求,“有人要求续航能力达到1000公里。我们造不出,也不敢造。万一是拿来偷渡,那不是违法吗?”

截至目前,张五一签了三份订单,客户分别来自大连、蓬莱、龙口,都要在今年交付,其中有的客户已经付了定金。在和客户的协议上,记者发现双方把潜艇换了另外一名称,叫做海底采集器。张五一说,这是规避风险。

张五一很清楚,靠这样的厂房和设备,他根本造不出工业化的产品。现在,他与黄陂的一家船厂合作造潜艇。那家船厂有特种船舶制造资质,张五一接到订单后,那家船厂就做他的代工厂。

张五一说,目前最大的是资金问题,“我现在只能一个月造一艘,没资金。”买家一般只付2万元订金,造好了,验了货,安全没问题,才会付全款,前期投入的资金都需要张五一拿出来。为此,他四处张贴招商公告,吸引别人垫资造潜艇,总共只来了3个人,听他讲了讲,仍然1分钱也没投。

为何融不到资?李师傅说出了他的分析:这种小潜艇,任何一个大船厂买过去,都能马上仿造出来,甚至可以造得更好。之所以没有大企业敢造这种小潜艇,因为国家没标准,没有标准,上千万元的投入,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也没人敢承担。

对这种分析,张五一自有解读。“没有标准,我们就是要闯出个标准,制定出标准来。标准也是人定的。”张五一说得斩钉截铁。

记者连线张五一的首个潜艇客户

大连丛志杰:下海捞参挺好用

大连金洲区人丛志杰,是张五一的第一个潜艇客户。张五一曾经说,我是第一个造出民用潜艇的,第一个买我潜艇,并且使用的人勇气也大。

昨天,记者辗转联系到丛志杰。在电话中,丛志杰很爽朗地告诉记者,“用得还蛮好,潜了几十次了。感觉就是在海底下,开起来没有汽车那样灵活。”

丛志杰介绍,他在大连长海县搞海参养殖,每年春节前后,都要请潜水员下海捕捞海参。一般情况下,一个潜水员下海一次,40分钟捕捞能捞上来50公斤海参,每次下潜支付捕捞费1000元。潜水员一天只能下去两趟,且危险系数高,在有大潮水时还不能下潜。

在看到张五一的潜水艇成功试航后,他有了利用潜水艇捕捞作业的想法。根据丛志杰的要求,张五一造出了能捕捞的潜艇。

在提货前,丛志杰看到张五一造废了五六艘,他还是相信最终成品会安全。张五一把货送到长海后,就一直待在海边,为丛志杰整整调试了3个月,有时直接跳到冰冷的海里。在张五一手把手的教练下,丛志杰迅速掌握了下潜技术。

按照设计,这艘潜艇可以下潜30米,但丛志杰表示,并未用到极限,平常最多也就是潜到20米。丛志杰列举了用潜艇捕捞的优点:不受潮水限制,一次可捞10小时,相当一天请了5个潜水员,5个潜水员可以潜10趟,用潜艇相当一天省1万元。按丛志杰的说法,花15万元买潜艇,大大提高了采摘海参的效率,买潜艇的成本早已经收回了。

据丛志杰介绍,在大连也曾经有一个富商造过民用潜艇,但造价高昂,是上千万的观光潜艇,最后出口到泰国。但丛志杰需要的就是简陋型,不需要高精尖设备,只要能下潜能捕捞就行。丛志杰曾经找到这位富商,要他造这种捕捞小潜艇,但这位富商看不上,不愿造。

记者通过网络搜索查证,在2005年,确有媒体报道大连一企业家建造民用观光潜艇并出口泰国的消息。而本地知名船厂武船,在数年前就开始生产民用观光潜艇,主要用于国内海底景区游览。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