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53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
<div> </div>
<div>(原创)穿越老城</div>
<div> 文/夜色光明</div>
<div> 我喜欢背着包穿梭于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闹市里难得的休闲时光。梅城老城,有一片反映上世纪30年代的清明上河图式的客家风情画卷,见证着客都名城的沧桑和变迁。古老的骑楼、斑驳的街道,无不诉说着关于她的传说和历史。它们独有的韵味,展示着世界客都绰约多彩的风姿,吸引着四面八方的游客和海外的游子。</div>
<div> 初夏的一天下午,我们一行3人,从百花洲出发,到法政路放好车辆以后,步行前往位于江北水岸边的老街,找寻梅城旧日的影,追忆旧时光。</div>
<div> 二分钟不到,我们便来到去年刚刚修葺一新,始建于1934年横跨梅江两岸的第一座桥——梅江桥。风之清美,云淡天远,碧水蓝天,滟滟诗情,还有桥上不时匆匆走过的时髦女子,无不构成一幅清新美丽的图画。特别是单边桥上11个连拱弧线优美,如美妇人的发髻环环相扣,姿色撩人。站在桥上,一阵风吹来,仿如穿越唐时风、宋时雨,弯弯的桥拱带我们穿越时光隧道。一瞬,转角,下台阶,我们来到桥脚下的凌风路上,只见一间间的店铺一字儿整齐排开,老式骑楼的魅力深深印在眼前,仿佛坠入一个年代久远的电视电影画面,惊鸿一瞥的,是对精巧的建筑和过往不复年代的回忆。</div>
<div> 梅州城建,始于南朝齐的“程乡县”,据《嘉应州志》等载,程乡县城(县署),“在西城外曾井之东。今更楼下叶屋侧、朱屋背,仍有一残墙,厚二尺余。”《光绪嘉应州志》,特别在清末民初梁伯聪先生的《梅县风土二百咏》中,记述原梅州城街道狭窄,路面全用鹅卵石铺砌,店铺门口没有骑楼,至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梅县县长彭精一乃将城墙拆卸,从西门开始动工,街中心加宽二丈四尺,沿猪条圩(今珠条街)至南门一带(即今凌风西至凌风东)城脚店拆去前段作骑楼,宽六尺,高一丈三尺。同时,还将西街今辅庭路一带地势低、易浸洪水之处,填高数尺。现在我们看到的却是经过2005年“创优”重点工程修缮后的风情一条街。</div>
<div> 顺着街道过来,我们一边浏览一边品评,一边照像一边说笑。老街的店铺一间间紧挨着,有很多老字号、老布店、老百货、老自行车行和杂货铺……它们风格各异,形式多样,琳琅满目。骑楼门前的柱子上,仿佛还弥漫着昨日的气息,那些令人感动的细节,延伸着昔日曾经的繁华和美丽。我们拦下2部人力三轮车,身随车动,穿行于油罗街、中华路、铺庭路、泰康路、元城路、文保路,这些老梅州人耳熟能详的街道,一条条都有响亮的名字。有纪念客家先贤第一人程旼的义化路、有取名南宋文天祥《驻师程乡有感》“楼阁凌风迥,孤城雾隐深”的凌风路、有缅怀孙中山先生不朽功勋的中山路、有纪念邓仲元的仲元路等等街道,它们无不带着明清的影子,交错纵横,风情迥异,沧桑不失精彩,幽静不缺热闹。我特别停下来问一个手里拿着许多购物袋子的路人,问他是否经常光顾老街的店铺买东西。 “老街虽老,却很亲切,东西特别实惠,我经常从江南绕过来这里买东西。”他说的一番话,也许正是许多市民的心声。</div>
<div> 穿行老街的时候,我们看到一面面旧式的招牌和微风中摇曳的旗子,偶而还听到小贩时断时续的叫卖声。那天下午,穿行、流连在老街的旧式店铺、街巷,走走停停,问问这个,摸摸那个,低矮的门楼、狭长的街巷,就像把我们带进旧时年幼老家的小镇,怀念、冥想、重温童年的欢乐。梅州老城是小城里不可多得的休闲时光,也难怪许许多多在外创业的华侨,他们每每回到家乡,就要求住在华侨大厦附近,以前叫“水打伯公”的码头旁边,赶明儿趁早、盛装穿越梦里的老城、梦里的原乡和记忆中的街角。</div>
<div> 转眼,华灯初上,夜幕降临,老街上多了些吃过晚饭用牙签弄牙并穿着拖鞋散步的人。于是,走出油罗街,我们来到南门商业广场,始觉已是万家灯火,南门广场也隐隐有燎亮的山歌从人多处传来。左岸繁华,右岸宁静,望着熙熙攘攘的人群,流光溢彩的霓虹渲染了整个城市,站在剑英大桥上,我们回望老城,这一老一新的建筑景致,也许正是城市的昨天和今天、过去以及现在,他们融为一体,交相辉映,一起向着美丽的明天飞翔。</div>
<div> 梅州老城,是历史的一个缩影,穿梭古朴与现代城市之间,就像回味一壶醇酽酽的老酒,泛着浓香的格调,溢满岁月的积淀和绵长,氤氲着历史气息以及现代的时尚元素。</div>
<div> 穿越老城,品味休闲梅州悠悠客韵。</div>
<div><br /> ——在新文字上呈之前,先发老文字,请多指教~~~<br /> <font face=宋体> <em>——夜色光明文字,献给所有生活在客家大地上辛勤劳动的人们~~~~~</em></font><br /></div>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