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1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
“李连杰终究还是我们大陆人”,这是《海洋天堂》给人留下的最深刻印象。 尽管有全国武术冠军的辉煌,尽管有香港功夫片“宗师专业户”的盛誉,尽管不幸沾染了美国B级动作片的一缕邪性,李连杰的本色,终究还是个普普通通的大陆男人。一个男人如何从阳光灿烂的少林小正太长成满面风霜喋喋不休的大叔,背后的艰辛恐怕只有他自己知道,可是当他穿上一身工装顶着一头花白的短发跟老板商量:“我想请两天假……”的时候,你会觉得这位大叔辉煌得吓人的履历仿佛都是幻觉。他从来没有离开过,这么多年来他一直就在这里,伴着我们一起变老。 同样是放低身段,同样是文艺路线,成龙就不会给我们这种感觉。大哥再怎么扮衰,香港市民的狡黠和明朗是藏不住的,而杰仔,只要他愿意,大陆小老百姓普遍未老先衰的那个“衰”字随时可以洋溢出四肢百骸——没法子,大陆人过日子难啊!人家是人定胜天,我们是天定胜人,不扮海龟,能长命百岁吗? 影片的故事很老套,讲一个得了晚期肝癌的父亲如何努力给患自闭症的儿子找一个好归宿,让人忍不住联想起《星星知我心》一类的苦情剧。可是影片胜在细节充实,围绕父亲工作的海洋馆和儿子的游泳才能铺排出一系列支线情节,杂货铺老板娘与父亲之间的隐隐约约,马戏团女丑与儿子之间的闪闪烁烁,还有精明而不乏仁义的老板,把父子之情这条主线烘托得有声有色,看得人几欲落泪。 大约也只有当爸爸的人,才能最深切地理解影片中那种依依不舍的感情。经过岁月的磨洗,李连杰对父亲角色的演绎已经不是《父子威龙》中那种漫画式的感觉,功夫王的身影渐渐远去,留下的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一个成年男人对另一个成年男人的那种无微不至的照顾,在没照顾过孩子的人看来,或许不免肉麻。没办法,谁让人三岁之前没有记忆呢?上帝造人的时候,大概把那段时间设成了操作系统启动之前的黑屏阶段吧。 文章为了扮演患自闭症的儿子,显然下了很大功夫。通过不停摇晃的手来表达病人内心的情绪变化,还有那种开心稍露即逝的神经质表情,都设计得很好。按照此类角色普遍更受奖项青睐的惯例,明年的得奖运程估计会一路顺风。 从影片呈现出的生活质感来看,导演兼编剧薛晓璐十余年的义工经历没有白费。比较可惜的是这片子在视听上太不讲究,基本上没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有几场戏甚至给人“拍完拉倒”的感觉,只起到了完成叙事的最低要求,让人很疑惑杜可风到底在拍摄中起了什么作用。在我看来,这片子跟宁浩的疯狂喜剧恰好位于中国电影的两个极端,一个是靠感情和内容来引起共鸣,一个是靠技术和形式来娱乐大众,一个有心无脑,一个有脑无心,双方恰恰拥有对方最缺乏的东西。 自然,两种类型合起来的话,将会是中国电影之福。但是如果真的要矮个子里头拔将军的话,我宁可选择《海洋天堂》这样的有心之作。
在这部年度煽情大作首映的第二天,和朋友一起去影院看了这个片子,和大多数人一样在座位上泪流满面。那种掐人咽喉的窒息,被时间和荧幕拉伸,成了一片沉默的,海洋馆里凝固的蓝色。 关于电影本身,从感悟的角度去说,这没有什么可以去责怪和斤斤计较,无关电影拍摄手法和剪辑技巧。生活的困窘,亲情的压抑悲重,智障家庭的极端,生老病死的延宕,这些都不是一场电影,一个故事能完全承载起的,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你又怎能要求一个个负重之人,讲的轻描淡写又畅快淋漓呢。就当是为了一份久违的厚实情感,暂且原谅它的粗糙和直接之处,你要对自己说,对人生和亲情这一码事,说的再矫情再刻意也不为过。
我只嫌这乌烟瘴气的经济时代,说的还不够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