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感受洪洞万人寻根祭祖 “忠孝”之间谈“溺爱”--忠孝,悬挂民族头上的道德标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159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0-10-16 16:42:20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十一期间到山西旅行,在洪洞大槐树,感受一番万人朝拜、寻根祭祖的疯狂。大家都知道洪洞大槐树的故事传说,不过现今在洪洞遗址上,已经林立起一座洪洞寻根的殿堂,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以供游客和广大中国慕名寻根人之人,瞻仰观光。


放眼世界,只有华人对寻根根祭祖颇有孜孜不倦的精神。在中国的思想文化体系里,尊先重孝一直是人们无法磨灭的印记,代代沿袭。
说来奇怪,即便是一个坏人,倘有尊先重孝的一面,在中国人的内心里,大多数都会网开一面的"尝试"着去原谅他。只因在庞大的家族体系里,他上有老下有小的责任需要承担,香火需要延续。
中国是一个农业发展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国,农业发展体系也相对健全和庞大。人们也更依赖以农业发展来维持自己生活。有句古话说,养儿为防老,既然到目前为止我们的社会保障体系还不健全,所以忠孝赡养自然是每一个人都脱离不开的关系。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里,尊先重孝是人与人之间必要的伦理关系。这也架构和丰富中国数千年的社会道德体系。于是,在必然的伦理关系下,忠孝已经上升到一个道德标准,那么在中国数千年见自然形成的社会体系里,一个人是否忠孝就代表了他是否能够承前启后、勇于承担社会和家族责任的一个重要标尺。当然,我们人生终极目标必须是合家团圆、几世同堂、枝繁叶茂;而不是高官福禄,酒色财气。



放眼世界,除了忠孝之外,"溺爱"似乎也是东方父母的专长。继承中华传统的社会道德体系,"溺爱"似乎是忠孝的反面。俗语说,三十岁前看父敬子,三十之后看子敬父。教育孩子是父母的天职,而教育的目标就应该在那三十之交,能够扭转和承担的家庭责任。所谓三十而立,当家。
父母溺爱孩子的原由可能千千万万,但这也是正是源于中国数千年的忠孝伦理所衍生。于是,所谓"溺爱"的反义词,应该是"不孝"才对。
中国经历数千的农业封建统治,这与由奴隶和游牧民族转化而来的西方、非洲社会存在天生的差异。所以,也可以理解忠孝之于中华民族的独特性。

如今山西洪洞大槐树寻根祭祖园,已经成为一个新的旅游的热点。
今年十一七天假期里,数万人寻根朝拜的场景历历在目。而对于中国人来说,一场忠孝的洗礼,无疑就是一场,传统最传统伦理的教育。忠孝,是中华民族核心道德伦理,它不仅是尊先的思考和感叹,更是对重孝的教育和认知。所以,在合家团聚的日子,来洪洞大槐树感受传统文化的传承之美。

该用户从未签到

沙发
发表于 2010-10-16 17:01:23 | 只看该作者
浩浩荡荡的进军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