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8月27日晚上,我独自一个人坐车前往广州参加广东省妇联与香港女童军合办,爱心父母大联盟、广东家教通服务总队协办,由广东省女子学校承办的“巾帼志愿行动与领袖成长论坛”。这一次,各地市只有一个名额,我们梅州市妇联、特别是我们梅江区妇联这么重视社会志愿团队,这么看好我,让我有机会把自己的观点写出来,并得到大会的认可,让我有机会参与这一次的论坛学习交流会。我很感谢市、区妇联的领导对我的厚爱!
这一次的交流学习,让我学到了很多,心得也有很多,我主要讲下自己最深刻的。
一,让我的认识得到了提高。
首先,是对于志愿者、志愿服务的概念认识得到更深刻了解。志愿服务是自愿性的、无偿的、面向公众公益的、有组织的一个活动。我们志愿者可以做的志愿服务很多,不妨从身边做起,从自我做起。从捐献发展到影响、并且改善、提高自己和他人的生活。“不要问国家可以为你做什么,请问你可以为国家做什么”,这就是一个人的觉悟问题!我们要带动更多的人来加入到志愿服务队伍中,从自己的社区服务做起,使青年人爱惜自己、关怀他人。我们志愿者在做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也是陶冶了情操。
其次,志愿队伍要稳固、要持续发展,我们要进行注册、登记,也算是资源的整合利用吧。志愿者要有系统的管理,要有这样的信念:加入了就终身为公益事业奉献自己。 对于加入志愿队伍的志愿者,要让他先想想: 1、我有什么知识或教育? 2、我有什么技能可以与人分享?相信每个人都有他的独特技能! 3、我喜欢服务那些团体,是老人、小孩还是青年人? 4、我邻近的区域或小区最紧迫的需要是什么?做公益不妨从自己身边做起。5、如果我的活动包括支出如电话费、交通费或托儿费,我可以负担多少参与度?不要做公益做到破产哦! 6、我可以负担给予多少时间?时间可以灵活掌握的,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比什么都重要,不要为了志愿服务而旷工,但特殊情况除外。比如那个广东家教通服务总队的哈英敏总队长,也是一名爱心父母,他的一个帮扶对象是生活在单亲家庭的一个小女孩,一次小孩要开家长会(因为小女孩一直都被人笑没有父亲),打电话叫哈总去开,(开始接触她叫他哈叔叔,后来叫爱心爸爸,再后来叫他亲爱的爸爸,他们都主要以书信往来的方式来沟通的),哈总本来说不去的,因为那天他要出差,但他听出小孩失望的声音后,最后请假过去给小孩开家长会,小孩很开心的。别人问他,你花两个小时而浪费了一天,值得吗?他说,只要小孩好,他就认为值得,后来小女孩变得很开朗乐观。 7、我已经与家人讨论并得到他们的支持吗? 8、我该如何让我的家人一起参与? 9、我应该学习什么以做得更好? 让他真正地、无私地加入到志愿队伍中来。而志愿队伍成员之间要相互包容、互相尊重、彼此欣赏,作为领袖要平衡管理、协调好每一位成员,只要大家的目标一致,必要时要学会妥协。省妇联也将建立完善一个支持机制,加大宣传力度、争取法律法规的支持、争取更多资金。让大家看到了未来、坚定了信心。
二、我们该如何进行志愿服务。
首先摆正心态,认识到服务对象需要的是什么,而不是一味的给予。要解决人家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果一个人已经吃的很饱了,你再给他吃,他会感到恶心的,如果他正处于饥饿状态,你给他一个包子他也会很开心。所以必要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给人家一些钱,更可以给人家创造一些自力更生的机会,比如给他一个工作的机会。我们进行志愿服务,不要让人感觉是在作秀,不能让服务对象感觉你们的到来是他们的负担。所以每进行一次志愿服务,我们都要做好前期的准备。要先了解他们喜欢什么方式的服务,他们现在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再来着手做。在以前我也提到过:如福英,她现在已经有很多衣服、书本了,我们不要时不时地送去,那样只会造成浪费;如那个李国文同学,他是不需要咱们的物质帮助了。但他们的精神资源很缺乏,所以我们有必要经常送些关怀、关爱、关注的精神帮助的。关注精神的提升,比关注物质更重要!
其次,我们不仅要捐赠物质、更要捐赠技能。也就是赋能与他们。我一直很赞同这句话: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与渔。我想不用我解决大家应该知道什么意思:每天给他送鱼吃,不如送他一副钓杆让他学会钓鱼技能!让小孩从小学习有社交的能力、生活的技能,让他有归属感、有服务精神和做人意识,特别是女孩!因为哈老师在他的论文里特别提到“女孩优先”论(具体请看本人博客),我认为很有道理的。我们不可能经常在帮扶对象身边,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书信、电话的方式来与帮扶对象多沟通。关注其潜能比关注其不能更重要,推动其参与比同情施与更重要。让小孩参与,其实也很简单,其实有不少小孩都已经在做了。就让我们看几个小故事(这引自香港脑之家会长、创办人郭文玉博士里写的):一个小孩写道:爷爷中风了,我握着他的手。一个八岁女孩:姐姐和我为妈妈和家人服务,整理并清洁玩具柜子。我们花几个小时并感到好好玩!最棒的是我们给了妈妈一个惊喜,因为他们根本没有要求我们这样做。一个十一岁的女孩写道:我的朋友中有一个家庭没有很多钱。他们有三个小女孩。他们的爸爸妈妈要工作,于是我提出为他们看小孩。之后,那爸爸正准备给我五块钱作为工钱。但我说:“我不能收。我的服务是要免费看住小女孩们。”一个蒙古小朋友说他要从井中打水,好让妈妈不须去。一个美国4岁男孩说:我爸爸去了军训几个星期。我特别的工作是给妈妈拥抱和亲吻。一个九岁女孩:我为曾祖母采草莓。我心中感觉真好!另一个说:我与一个孤儿的小孩玩耍。不要小看这些行为,简单的善行,因为善心是从家庭开始的。做好事不难,难在经常做好事,贵在坚持。就好象有人提到过的建议,如果中国那么多人口,每人每个月都捐出一毛钱、一元钱来,用来帮助需要帮助的的,那个总数大家可以算一个会是多少?年青人也可能做重大的事,请看:1、在2000年四岁的串癌者Alexandra开始卖柠檬水,以筹款给她的医生去帮助其他患癌小孩。2004年8月1日,Alex在八岁时安详离世,她筹得了超过一百万美金。2、在1991年,四岁的Nora Gross问她爸爸可以怎样帮助一位露宿者,后来她组织了一个为四岁至十四岁得儿童志愿者机构,他们收集一仙硬币并捐献到小区组织。到现在,他们已经募得超过五百万美金。3、Free the Children,世界上最大的儿童组织,靠儿童服务儿童。它由一个14岁的年青人创立。所以我们不要低估年青人和儿童的能力!多鼓励他们,他们越多做好事他们就没时间作其它事(我想这其它事是指做坏事吧!)。
三、志愿队伍存在的一些问题。
1、人员结构不稳定,一般性的人比较多,专业性的少。也不是人员数不固定,专业人士少,不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服务。
2、服务同质性高,特色性少。各志愿队伍做的项目差不多,跟风的多,缺乏特色性,创新力度不够。
3、缺乏技能及专业知识,缺乏必要的服务理念、服务知识,缺乏专项技能等,不能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
四、志愿者素质提高与志愿队伍的提升。
1、加强志愿者的培训,素质培训及技能培训,如心理学、社会学等。实行多元培训,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制度。
2、着力培育领袖,实现分权参与制度。要不断的培育新人,以备新老交替。
3、完善激励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制定奖励计划,如勋章等。组织了一个志愿队伍,我们可以设制一些激励机制:如把志愿者的每一次志愿服务进行计时、登记、积分,达到一定积分给授予勋章之类的奖励。就如香港的女童军。她们有很多奖章的,有些是志愿服务后授的,有些是学习了某项技能后授予的。全部挂在身上,人家一看,都会有种肃然起敬的感觉。
暂时想到这些,如有其它,后面再来补。呵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