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签合作协议解决土地撂荒

查看数: 26099 | 评论数: 6 | 收藏 0
关灯 | 提示:支持键盘翻页<-左 右->
    组图打开中,请稍候......
发布时间: 2022-4-15 15:07

正文摘要: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4-15 15:10 编辑 梅州签合作协议解决土地撂荒        广州日报讯 (全媒体记者陈家源 通讯员李柏林)昨日记者从广州市海珠区驻梅州市大埔县枫朗镇驻镇帮镇扶村 ...

回复

无星无杠
发表于 2022-4-18 14:44:37
梅州超额完成今年春耕生产任务 春种春播面积超137万亩

     近日,梅州春耕春种进入尾声,各地田间地头,一株株嫩绿的秧苗正在茁壮成长。今年开春以来,梅州在春耕生产、撂荒耕地复耕、高标准农田建设、畅通农资运销“最后一公里”、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等方面出台各项举措,加大粮食生产政策支持力度。

   截至目前,全市春种春播面积137.87万亩,完成率103.99%,为全年粮食丰收打下坚实基础。

  在蕉岭县蕉城镇龙安村的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内,放眼望去都是绿油油的水稻秧苗。通过机械化的春耕播种后,一块块稻田披上“绿装”。至此,作为产业园牵头实施主体的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所属的3000多亩种植基地已全部完成春耕种植。

  “接下来要做好稻田用水管理,把水稻养得更好,还要加强除草管理和田间巡查,尽可能地减少病虫害对水稻的影响。同时基地启动了无人机喷洒营养液,加强秧苗自身免疫力,通过水溶肥方式,从叶面上让水稻更好地吸收,达到增产、增收、增效、增质的效果。”梅州市建丰粮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温崇文说。

  为确保今年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只增不减,梅州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和耕地保护党政同责,千方百计推进撂荒耕地复耕复种,扎实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切实采取“长牙齿”的硬核耕地保护措施,积极召开全市春季农业生产暨农机闹春耕现场会,明确春耕及全年粮食生产面积、产量任务,强化农业技术指导,保障农资生产供应,及时调度各地春耕生产进度,全力以赴抓紧抓实抓细春耕生产。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作为农业社会化服务重要创新形式的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在梅州悄然兴起,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有效破解了“谁来种地,怎么种地”的问题。

  “今年合作社农户实现了‘掌上春耕’,通过‘粤农服’小程序下单,就近的专业合作社就会帮助其完成耕地松土、除虫、播种、施肥、收割等工作。”五华县林运农机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李汉林说,通过“粤农服”提供的生产托管服务,能够解放人力、降低耕作成本、提高种田效益,减少田地撂荒,进一步保障了粮食安全。

  如今,农业生产托管服务被农民亲切称为“田保姆”,已成为不少农民的主动选择。笔者从梅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今年春耕备耕期间,全市共206个服务组织开展生产托管面积31.78万亩,服务带动农户31.07万户。

  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陈裕锋

无星无杠 发表于 2022-4-16 22:31:12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4-18 14:49 编辑

         盘活

   撂荒地谁来复耕?

   开春以来,兴宁市坭陂镇、水口镇均传来阵阵机器声,现代化农业机械在杂草丛生的田野上来回作业,“沉睡”多年的土地被摊平、翻新,为接下来的农作物种植做好准备。

   据了解,坭陂镇陂宁村等村因土地零碎、村民耕种收益低等原因造成耕地点状碎片化撂荒,出现“有地无人种”或“有人无力耕种”的情况。今年,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与坭陂镇党委政府在区域资源上找突破、寻出路,引进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打造玉米种植基地,对撂荒地进行复耕复种。

   “目前我们已经为该企业流转了3300亩土地,覆盖陂宁村等6个村,其中已有2000亩种植了玉米,预计下半年基地面积将扩大到6000亩。”兴宁市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江世军说。

    梅州市雅利农业有限公司在梅县区梅南镇建立了肉牛养殖场,牛场内所有牛吃的饲料是由玉米秆和草料等绿色健康食材混合而成。因牛场扩大经营,为满足饲料的需求,还要建立玉米种植基地。

   “梅南镇找不到连片大面积的土地建立新基地,企业在机缘巧合下,得知兴宁市坭陂镇流转了连片平坦的土地,相比之下种养结合经济效益更高。因此有了在当地建立肉牛养殖分场与玉米种植基地,打造生态循环养殖产业的想法。”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员杨新品说。

   “玉米粒深加工可做成玉米罐头,玉米秆可做牛饲料,牛粪用于沤肥,又能改善玉米基地的土质。”江世军说,乡村振兴必然要实现产业振兴,农村的产业以种植和养殖为主导,但传统的种养模式产能效益低、面源污染严重,该企业推广的模式,恰恰能够解决种养废弃物污染问题。

    盘活撂荒地,各地做法不同,坭陂镇的肉牛+玉米生态循环养殖项目是消除土地撂荒面积大、综合效益高的典型。

    事实上,解决“谁来种地”问题并不容易。江世军认为,发展农业也要有工业化思维,引进有意愿复耕复种撂荒地的种植大户、企业,要像抓工业园区招商工作一样抓农业项目,全力为其提供要素保障和公共服务。

    据了解,肉牛+玉米生态循环养殖项目引进后,驻镇工作队帮助基地对接食品加工企业,进行保价收购玉米;期间,联系中国太平洋产险梅州中支,为基地提供耕地地力指数保险保障,给予基地正向激励赔款,通过专业平台指导基地人员对耕地土壤进行改良和修复,土地变肥沃了,产量和品质提升了,全链条解决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闭环问题;同时协调农用设施建设用地,满足基地建设肥料仓库等需求。

   “工作队要发挥服务功能,千方百计留住企业,为企业增加效益提供更多好环境,这样才能确保撂荒地长效管理,避免耕地撂荒情况反弹。”江世军说。

   今年,坭陂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还自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粮食作物补助资金,探索自耕、转耕等模式,为有长期耕种习惯和愿意参加复耕复种整治工作的农户安排耕地,对于愿意对土地进行集中流转的农户则由村集体统一进行土地流转,出租收益按份额再分配给农户。

   “我们要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形成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长效机制,变杂草丛生的撂荒地为出作物出粮食的‘黄金地’。”江世军说。

无星无杠 发表于 2022-4-15 15:13:08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4-15 15:19 编辑

   ■相关

   城北镇:

   念好旅游经

   盘活撂荒地

   村子美、产业兴、游客来。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在扎上村、干光村、玉水村等梅江区村落,坑洼小路、漏水瓦房、撂荒土地等破败现象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平坦宽敞两车道、小桥流水人家、果园蔬菜基地等新业态旅游标配,吸引了游客“下乡”旅游。

   “体验完采摘,准备带孩子到村子里的爱丽丝庄园转转,中午到尚上升石斛基地品尝地道农家菜,下午打卡‘网红’玉水村。”在城北镇四季水果基地,前来体验亲子采摘的市民李先海将一日行程安排得满满当当,他告诉记者,随着121乡道建设的推进,交通越来越方便,适合周末出行。

   “当时我和老公散步到这,看到这些撂荒地很心疼,两人就琢磨着种点果树,没想到乡村振兴的带动,不仅美了村庄,路也好走了,前来体验水果采摘的游客增加了一倍。”城北镇四季水果基地负责人龙娴说,基地种植了300多亩四季瓜果,高峰期每天要卖出近千斤水果,同时带动了附近村民到果园就业,协助果树管理工作。

   与龙娴一样受益于乡村振兴的村民在梅江区并不少。城北镇党委副书记温惠婷告诉记者,该镇重点发展206国道沿线村庄的农旅产业项目,通过产业带动,逐步实现乡村振兴、增加旅游收入的目标。

   “通过农旅结合、龙头企业带动,目前已初步形成了兰花、樱花、石斛、百香果等集花果种植与观赏为一体的农旅产业经济带,有效带动群众3100户,解决就业7215人,实现年产值近3亿元。”温惠婷说。

   ■记者观察

   用好撂荒地

   助力乡村振兴

   土地是粮食生产的命根子,也是确保粮食安全的根本。

   梅江区人口多、耕地资源有限,因此更要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近年来,梅江区不少年轻劳动力外出打工,部分年轻人选择进城安家,导致部分田地撂荒。此外,部分土地投入资金多,产出效益较低,农民种粮积极性不高,弃耕情况时有发生。

   要盘活利用好撂荒地,首先要有统一规划,因地制宜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打造“一村一品”,提高土地产出收益;其次要加大农业投入,加强撂荒耕地农田水利、机耕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开展地力培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还要加大农业补贴力度,在资金、技术、信息等方面对农民予以倾斜扶持,让农民复耕撂荒地有钱赚、有盼头。

   只有让耕地资源成为“香饽饽”,才能使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使撂荒地现象一去不复返。

   南方日报记者 梁时禹

   通讯员 钟戈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