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198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0 18:08:1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7:14 编辑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5月22日,“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的“土楼王子”振成楼。(无人机照片)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5月22日,航拍“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洪坑土楼群一角。无人机照片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5月22日,参观者在“福建土楼”永定景区的客家家训馆参观。这是中国首家客家家训馆,集中展示土楼客家人的祖训家规。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5月22日,航拍“福建土楼”永定景区洪坑土楼群一角。(无人机照片)中新社记者 张斌 摄

   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洪坑土楼民俗文化村中,一座座土楼或方或圆,气势恢宏,错落有致,与青山、绿水、农田、翠竹、拱桥、水车等交相辉映,组成一幅多姿多彩的绚丽画卷,吸引游人络绎不绝。2008年7月,“福建土楼”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2年6月,包括思贤村、客家土楼、客家文化博览园在内的永定客家文化园被列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成为两岸民众往来、交流情谊的重要平台。

赣州市举办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

   为推动赣台同胞共同传承客家精神,弘扬中华文化,促进两岸融合发展,3月16日,赣州市台办、市文广新旅局在赣州市图书馆举办“共享两岸春色 共绘节气之美”赣州市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20组台胞台属青少年及家庭40多人参加了活动。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春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二十四节气之一,活动中,我市台联会理事、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卢兴华老师为赣台家庭分享了两岸春分节气的习俗习惯,并邀请台湾亲人与大家进行了网络“云交流”。同时,邀请客家瓷画像传承人蒋洪亮介绍并带领赣台家庭体验“客家瓷画”技艺。在传承人的讲解传授下,大家纷纷将两岸“春暖花开”的美好希望寄于笔下,尝试在瓷器上绘制春意盎然、春暖花开的美好画面,共同期待今后两岸交流交往更加热络、同胞感情更加融洽。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据了解,赣州作为千年宋城、客家摇篮,千年来孕育出了无数艺术奇才和技艺,第三批赣州市级非遗项目“客家瓷画”正是其中的突出代表,该项技艺距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既结合了碳精画(纸像)绘画工艺,又融合了烧瓷工艺,被誉为民间一绝。参加活动的台胞台属纷纷表示,能参加此次赣台青少年客家非遗文化交流活动非常高兴,通过活动对赣南客家文化有了更深的了解和认识,特别是深入了解了“客家瓷画”这一优秀传统技艺。(记者曹建林 通讯员郭思吟)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8:19: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21 编辑

大余旁牌舞:赣南客家传统武文化的活化石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学生在演练旁牌舞四方阵中短刀上刺马腹、下砍马脚动作

  时而静若处子、气沉丹田,时而动如脱兔、刚劲有力……近日,在大余县吉村镇吉村中学的操场上,十余名学生手持圆形或燕尾形盾牌,正全神贯注地学习“开旁牌”“持牌蹉步”“埋伏偷袭”等旁牌舞动作。他们跳跃腾挪、灵巧迅猛,过程紧张激烈,颇有战场气氛。

  “旁牌舞是抗倭名将戚继光镇守蓟州与北方鞑靼等部落骑兵作战中,创造的练兵和实战的战斗组合和战术动作,主要模拟敌我双方步骑两军对垒破阵作战情形。”大余县旁牌舞第二十一代传承人康安鑫说。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学生在演练旁牌舞一字阵,对阵双方快速冲出,互相展开攻势

  明朝万历年间,大余吉村人康明生放排到南京,拜南京钟仪凤为师习武,同时学到了旁牌舞。回到家乡后,将旁牌舞列为族人必习的健身和表演的技艺,在康氏宗族中世代相传,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历史。每年的春节、中秋,康姓族人都要聚集在宗祠厅堂,隆重地举行旁牌舞表演。春节期间的正月初三至十五,还会应邀到邻村和邻乡巡回表演。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学生在演练旁牌舞铜墙铁壁阵,步兵在前面搭建铜墙铁壁、旗手在后面增强气势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学生在演练旁牌舞圆窝阵,步兵蹲下埋伏偷袭,设置障碍阻击敌人。

  康安鑫表示,旁牌舞大多动作是以武术动作为基础,将跳跃腾挪、灵巧迅猛贯穿于整个舞蹈动作当中,后传入民间被演绎改编成集武术健身和表演于一体的一种军事舞蹈。2013年,大余旁牌舞被列入江西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我爷爷和爸爸都是旁牌舞的队员,每年过年看他们表演,非常震撼。”刚结束训练的学生康智豪告诉记者,受家庭影响,他自幼便开始学习旁牌舞。“旁牌舞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宝贝,虽然训练很累,但更多的是兴奋和自豪。”

  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展这项传统体育,大余县组织康姓族人进行复排,对传统旁牌舞进行必要和适当的艺术提炼,增强其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精心挑选旁牌舞重点传承人,采取传、帮、带形式,进一步提高表演队伍的艺术水平,使这一古老的舞蹈重新焕发生机。

  “大余旁牌舞作为传承了几百年的历史文化遗产,具有独特的艺术价值,堪称赣南客家传统武文化的活化石。”大余县文化馆馆长张龙表示,通过表演,形象和艺术地再现了戚继光的军事战术谋略和戚家军英勇善战、灵活克敌的战斗精神,具有较强表演观赏价值及军事史料价值。

  近年来,大余县高度重视非遗文化传承和非遗人才的保护,充分挖掘地方文化艺术资源和校本资源,积极开展各类“非遗进校园”活动,将大余旁牌舞等域内特色非遗项目引入校园,定期邀请非遗传承人走进课堂,让学生们近距离感受非遗魅力,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代代相传。(特约记者叶功富 通讯员彭青芸 文/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4-10 18:27: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31 编辑

江西客家博物院客家非遗研学活动受青睐
   近日,来自赣州市和赣县区各中小学校的学生们纷纷走进江西客家博物院,开启内容丰富、主题鲜明的客家非遗研学之旅。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东河戏、南塘狮象灯、柚子灯、云灯……在非遗馆内,同学们充满好奇地看着各类非遗展品,一边看一边向讲解员提出各种有趣的问题,兴奋地与小伙伴们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小小的脸上写满了对传统技艺的崇敬。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客家十坊内,阳埠腐竹制作、切割蜂巢提取蜂蜜、客家油茶的压榨提炼让孩子们目不暇接,看得津津有味。“今天很高兴能带学生们来这里体验。孩子们是第一次看腐竹的制作过程,包括我自己,经过这次研学,知道了家乡的腐竹制作技艺还列入了赣州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来自赣县江口中心小学的朱老师高兴地说。

  非遗研学因其深厚的历史底蕴、有趣的体验形式以及丰富的教育价值,为孩子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成长体验,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青睐。近年来,江西客家博物院积极开发各类非遗研学课程,规范提升研学服务标准,依托省市社科普及基地及研学基地优势,擦亮客家文化、非遗文化、红色文化品牌特色,大力推动研学旅游发展,创新“非遗+研学”文旅融合新形式,增强博物馆的吸引力,让更多群众多维度共享博物馆资源。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江西客家博物院今年共计接待研学人数近万人。(记者刘燕凤 通讯员谢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04:3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42 编辑

客韵悠长篆刻展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5月19日,“客韵悠长——虔州印社社员篆刻暨社藏名家作品展”在赣州书画研究院开展,共展出篆刻印屏展板60幅、篆刻原石60方,涵盖汉印、工稳、玉印、将军印、秦印、陶印、鸟虫印,大、小古玺印等类别,体现了作者汲取借鉴、活化利用客家文化资源的成效。本次展览将持续到6月30日。记者肖靓 通讯员陈国华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06: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45 编辑

龙南:博物馆展现客家文化魅力

    “这是我第一次来到龙南市博物馆,这里的展览非常精彩,让我对龙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同时,参与互动体验也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非常有意义。”游客凌诗琪兴奋地说。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江西省龙南市博物馆成为了不少市民和游客前往的热门打卡地。这座以赣南围屋为主题,全面展示客家传统文化与民俗风情的专题特色博物馆,用其独特的展览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许多市民、游客的目光。

  “馆内有大量的围屋模型和客家传统手工艺品,看过后孩子对龙南悠久的历史、客家建筑、客家文化等就有了初步印象,有利于开阔视野、增长见识。”带着孩子的市民朱女士说。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龙南市博物馆位于市中心繁华地段,全馆分为上下两层,设有历史厅、围屋厅、技艺厅、民俗厅四个主题展厅。“五一”假期期间,馆内参观者熙熙攘攘,游客们被精美的展品和丰富的展览内容所吸引。

  在历史厅,游客们通过珍贵的文物和详细的图文资料,深入了解了客家文化的历史渊源和客家先民的创业历程。围屋厅则展示了赣南围屋的独特魅力和建筑特色,让游客们对客家文化的客家建筑有了更加直观的认识。技艺厅和民俗厅则让游客们亲身感受到了客家传统技艺和民俗风情的魅力。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客家遗风·非遗宝库”展区,这里汇聚了客家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客家山歌、客家舞龙等。游客们纷纷驻足欣赏,被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所打动,感受到了客家文化的深厚底蕴和独特魅力。

  龙南市博物馆巧妙运用声、光、电等现代展览技术,生动再现了客家龙南千年的历史变迁与赣南围屋的建筑文化,为游客们提供了一场视觉与听觉的盛宴。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在博物馆游览是心灵之旅,它既能触摸历史与文化,又能增强民族自尊与自信,满足精神追求。它不仅是文化体验,更是陶冶情操的佳地,值得每个人品味与体验”龙南市博物馆负责人介绍说,“‘五一’假期的博物馆,不仅为市民、游客提供了一场丰富的文化盛宴,更成为了展示客家文化、传承客家精神的重要平台。相信未来,龙南市博物馆将继续成为龙南市的文化名片,发挥其独特优势,吸引着更多游客前来参观,为更多人了解和喜爱客家文化贡献力量。”(李林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26:5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7:07 编辑

龙南:让非遗传承“活起来”更精彩

  近年来,江西省龙南市根据“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传承保护工作方针,通过强化资金保障、拓宽筹资渠道,创新发展模式,积极探索、勇于实践,推动非遗文化在传承中“活起来”更精彩。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香火龙”。徐晓虹 摄

  财政专项资金支持。近年来,龙南争取各级财政资金投资3.96亿元,每年设立1000万元的围屋保护奖补资金。保护修缮了7个中国传统村落、11个省级传统村落,51座围屋,282栋传统风貌建筑,建成非遗传播基地3个,非遗小镇2个,非遗传承所 9个,有力保护了文化遗产承载的历史信息,留住文化根脉。同时,龙南市共设立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国家级)、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省级)、龙南客家山歌(省级)等15个非遗传承所,累计开展传承传播活动360次,受众达16000人次,有效推动了非遗技艺的传承活化。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江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龙南杨村米酒”。叶婷婷 摄

   调动国企参与投资。由市国有企业参与,预投资7.25亿元,将武当镇岗上村20座围屋群开发建设成了“世界客家第一村”,即在还原客家围屋原貌的基础上,对围屋群进行修缮改造,丰富客家传统文化体验,打造了集文化展示、交流、体验、养生度假于一体的“世界客家第一村”;由市国有企业参与,预投资6亿元,将渔仔潭围区域建设民宿小镇,引进花漾年华、栖一树、夏公馆等10余家特色品牌民宿落户,在全省首创“宿集”模式,着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后花园围屋主题高端品牌民宿旗舰项目和精品旅游休闲度假胜地。诸多客家围屋由此被激活盘活,实现了老屋变民宿、围屋变景区的华丽蜕变。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图为客家奶奶正在编织赣州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客家织带”。叶焰倩 摄

  鼓励民间资本加入。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围屋保护,发起“百家企业认领百座围屋”活动,吸引捐赠资金9480万元修缮围屋,组织社会力量修缮围屋51座。同时,依托围屋保护奖补资金的作用,鼓励当地村民积极自主修缮,促进围屋“复活”;深入挖掘客家文化内涵,推动非遗文化在传承中“活起来”,以香火龙、板凳龙、冬头帕等为代表的非遗产品经过重新编排包装开始以商品化的形式进入市场,为非遗产品的发展注入了新活力。另外,龙南市还连年举办客家米酒节,积极在杨村米酒的包装设计上下苦功,提升产品附加值,探索“电商+文化”模式,开拓线上线下销售渠道,据不完全统计,现如今龙南市每年销售米酒约100万公斤。杨村米酒酿造技艺的传承发展也盘活了乡村闲置空房,吸引了一批人才返乡创业,带动了一方产业发展。(唐雨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35: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49 编辑

这碗茶,缘何香飘天下?

   “走东家,串西家,喝擂茶,笑哈哈,来来往往结亲家……”客家地区流传的一首民谣,体现出客家人“客来敬擂茶”的待客礼俗。一碗擂茶香,几许客家情。春日暖阳下,全南县龙源坝镇雅溪村的擂茶坊里,一碗碗冒热气、飘香气的客家擂茶暖身又暖心。

  追溯记忆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客家妇女在围屋里制作擂茶。刘军伟]

  凡有海水的地方,就有华人,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相传擂茶起源于中原人将青草药擂烂冲服的“药饮”,广泛流传于赣南、闽西、粤北等客家之地,作为药食同源的典范,传承千年。而作为客家先民南下第一站的赣南地区的擂茶,是客家先民在迁徙、生产、生活中积累形成的一种饮食习惯,尤具代表性和意义。

  “喝擂茶,吃粑粑,壮身体,乐哈哈”的童谣犹在耳畔,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永传接过母亲的擂杵,流出汁水的茶叶顺着擂钵的纹路来回摩擦,从“滋滋”的声响开始,擂茶制作技艺就印刻在脑海里。干茶叶、糯米、芝麻、黄豆、花生、盐等食材按比例放置擂钵内,先用擂杵沿钵内壁逆沟纹走向频频舂捣、旋转磨成茶泥,再倒入滚烫的开水冲泡,淋上少许高山茶油,擂杵搅拌稍许,一钵甘润芳香、色如琥珀、清爽可口的擂茶就制成了。客家人善于制作药膳,用于调理身体,他们制作擂茶时,会根据喝茶者的身体状况和天气变化,加入不同的配料,春夏湿热季,会采用嫩的鱼腥草、艾叶等,防暑祛湿;秋日干燥,则选用金盏菊花、金银花等,滋养润肺;冬令寒冷加入桂皮、胡椒等,驱寒保暖,使擂茶兼具保健功效。一碗擂茶下肚,药食俱佳、味中有味,深受客家人的青睐与推崇。

  如今在赣南,不少地方还保留着颇具特色的擂茶习俗。如新婚之日要请街坊邻居和亲朋好友前来喝“结婚擂茶”,新婚第三天则要请街坊邻居中的妇女前来喝“三朝擂茶”,让过门的媳妇认识妯娌姑婶,以便日后和睦相处。

  传承手艺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廖永传在学生研学活动中传授擂茶制作技艺。钟建伟]

  2010年第一次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工作展开,时任全南县龙源坝镇文化站站长的廖永传一直积极配合该县文化馆开展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申报、保护与宣传工作。2018年,廖永传被评为擂茶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赣南客家擂茶在全南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传承人群较多,目前已列入县级以上传承人的有廖永传、黄娥娇、廖晓清、陈秀英、方贤芬、危凌丽、曾水英、曾小清等。近年来,为保护和传承优秀的客家非遗文化,全南县广泛开展各项活动。进社区,结合国际博物馆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我们的节日”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等举办非遗文物图片展及非遗展示活动,传承人唱着敬茶歌,为居民舀上一杯可口擂茶,让市民近距离感受非遗技艺的魅力。进校园,在全南中学、四小、龙源坝小学等校园建设非遗传承点,发放《全南县非物质文化遗产漫画集》中小学读本,把擂茶制作特色课程引入“双减”课堂,主持“争做国保擂茶小传承人”非遗讲座及非遗研学活动。进景区,在国家4A级旅游景区雅溪古村设立的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传习所,邀请传承人长期进行擂茶技艺文化讲授工作;景区用活“非遗+演艺”形式,吸引游客在农家乐体验制作乐趣。此外,全南县还对赣南客家擂茶、蓝巾帕等非遗的历史起源、演变路径、制作技艺等进行深入研究、系统描述,形成全面的数据化、信息化资料。

  焕活技艺
  
   2014年,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成功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22年11月29日,“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含全南县赣南客家擂茶制作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2023年11月举办的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上,我省唯一以县域命名的进博会客厅——全南馆精彩亮相,客家擂茶制作等非遗技艺吸睛无数。

  “客家擂茶传承千年,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游客亲身感受传统技艺、品尝特色美食,容易唤起儿时回忆,让‘头回客’变‘回头客’。”全南县文化馆馆长刘军伟介绍,为进一步助推非遗成果活化传承,全南县组织赣南擂茶传承人量化了客家擂茶的制作配方,将擂茶制成礼盒,入驻“全南好礼”文创旗舰店,作为当地旅游特产销往全国各地,让客家擂茶走得更远。廖永传等8位赣南客家擂茶传承人乘势而上搭上新媒体快车,由全南县委、县政府牵线,与本土网红“华农兄弟”“小师妹”等达成合作,共同为客家擂茶等代言,利用抖音、短视频活态展演、传承传习赣南客家擂茶制作非遗技艺。2023年6月,全南县荣胜园餐饮管理有限公司、肥记餐馆行政总厨陈敏烹制的《炒客家熏鸡》《擂茶冲浪鱼》菜品一举拿下第六届全国海峡客家烹饪大赛个人特金奖。全南县多渠道拓展“非遗+旅游”的创新路径,在主要旅游景点开辟表演场所,安排擂茶舞等非遗表演节目,通过制作宣传画册、举办非遗晚会、举行非遗项目展演等,全方位展示赣南客家擂茶非物质文化遗产,做旺康养旅游市场。(张美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3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53 编辑

龙南:非遗“软实力”助力区域发展

   江西省龙南市恳亲路非遗购物街区的杨村古酿米酒馆里,酒糟、米酒、果酒摆满货架。酒馆负责人赖敏蒋告诉记者,为满足年轻人需求,他和母亲刚刚酿造出“百香果米酒”。赖敏蒋的母亲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杨村米酒酿造技艺传承人,母子俩开办企业生产销售米酒逾百万元。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赖敏蒋和母亲一起用传统的杨村米酒酿造技艺酿酒。新华社记者李美娟]

  龙南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傅亮说:“在龙南,包括杨村米酒在内的客家米酒已经形成了上亿元的投资规模,产业发展不错,米酒酿造技术也得到很好传承。”

  位于江西最南端的龙南市有着丰富的客家文化资源,拥有较强的非遗“软实力”,龙南拥有7个中国传统村落和2个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名录项目19个,县级非遗项目68个,非遗传承人47人。

  距离杨村古酿米酒馆不远的桢桢客家非遗养食馆里,总经理黄琳热情地给外地食客讲述客家饮食文化。黄琳是龙南传统小吃制作技术传承人。她告诉记者,养食馆开业仅几个月,但每天有两三千元的营收,她还带了不少徒弟。

  为让部分非遗项目走向市场,实现产业化发展,龙南市积极探索扶持传承人入市机制,创设非遗企业孵化平台,形成部门合力,对客家美食制作技艺等非遗项目进行重点开发,通过“非遗技艺+企业化”模式实现非遗转化产品的规模化生产,已有16名非遗传承人吸纳民间资本创办了非遗企业。

  在龙南市城区的特色文化商业街区,记者看到许多以复古风格创立的非遗工坊、非遗美食街、文创艺术街等文化消费场景。“它们成为龙南集体验客家民俗文化、非遗展示和旅游观光、休闲娱乐、夜间经济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新名片、新客厅。”龙南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李仲说。

  依托丰富的非遗资源,龙南推动客家非遗活动“火起来”。以“非遗+节会”组织山歌节、美食擂台赛等活动,打造了杨村池塘龙舟赛等9个活跃度高、知名度大的客家非遗活动品牌。龙南还主动把客家非遗推向世界,国家级非遗项目赣南客家围屋营造技艺亮相第17届威尼斯国际建筑双年展,龙南客家山歌受邀参加多国文化艺术节。
  
   龙南还因势利导开辟客家非遗文化体验精品旅游线路,推出系列客家非遗文化体验活动,游客纷至沓来。(李美娟 黄和逊)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35: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39 编辑

樱花盛开引客来——2024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暨赣县区樱花观赏周活动掠影

   菲四月,花信已至,贡江之畔的万株粉色樱花灿烂绽放,如云似霞,如梦如幻。盛放的十里樱花如一条粉色丝带,串联起客家文化城、赣南客家民俗园和赣南客家名人公园,吸引众多中外游客前来踏春赏花。“十里樱花”是赣县文旅的重要标识,4月3日,2024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暨赣县区樱花观赏周活动在客家文化城开幕。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2024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暨赣县区樱花观赏周活动开幕式现场。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樱花美食节汇集了各种客家传统美食。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赏樱游园”千人徒步积福打卡

  开幕式表演中,演员们通过舞蹈、走秀等向游客们展示了客家婚俗、木偶戏表演、舞龙等客家民俗,让在场观众一饱眼福。传统文化与客家民俗相互交织,让市民和游客感受到客家文化的独特魅力。“今天的节目特别好看,东河戏、木偶戏等表演很有趣。”游客李先生说。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大湾区游客纷至沓来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赣南医科大学的留学生们也被美丽的樱花深深吸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6-9 16:36:0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9 16:39 编辑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樱花美食节汇集了各种客家传统美食

   走进赣南客家名人公园,记者看到,朵朵饱满的樱花缀满枝头,游客们或在树下驻足观赏,或相互拍照合影。“樱花开得特别灿烂,大朵大朵的,花团锦簇,拍出来很好看。”游客韩女士说。在公园里,还有不少中外游客在观看踩高跷表演,品尝客家美食和体验投壶、滚铁环等趣味游戏。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市民在赣县樱花公园赏花打卡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赣南客家传统婚嫁习俗表演

   走进赣南客家名人公园,记者看到,朵朵饱满的樱花缀满枝头,游客们或在树下驻足观赏,或相互拍照合影。“樱花开得特别灿烂,大朵大朵的,花团锦簇,拍出来很好看。”游客韩女士说。在公园里,还有不少中外游客在观看踩高跷表演,品尝客家美食和体验投壶、滚铁环等趣味游戏。<center]  此次樱花观赏周活动从4月2日延续至4月8日,为提升市民游客游玩体验感和满意度,赣县区还推出了“赏樱游园”徒步积福打卡、民俗体验、客家传统婚礼秀、客家美食集市、非遗集市等丰富的文旅活动,激发文旅消费活力,樱花观赏周期间每天的客流量平均达到1.53万人次。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4月3日,2024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开幕。
在土楼民俗文化村里探寻两岸客家缘
市民在赣南客家名人公园体验传统游戏——投壶。

  近年来,赣县区以赏樱花为契机,以旅游文化为载体,紧扣创建“魅力新城,客家摇篮”文旅品牌,以节会友,推动文旅商融合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多层次、多方面的精神文化需求,做旺旅游经济。“我们将樱花观赏与第二届赣南客家文化旅游节相结合,希望以樱花为媒介,让更多人了解赣南客家文化,擦亮赣南客家文旅招牌。”赣县区文广新旅局副局长赖启华说。(见习记者李萌 特约记者尹才霞/文 记者邹忠辉 通讯员薛顺鑫/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