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3-22 11:14 编辑
就目前而言,梅县区的公共自行车系统运行相当不错,市民的接受程度高于我们的预期,而且运行以来没有出现过人为破坏现象。从中我们也发现,从梅州的城市规划建设、市民的素质等方面来看,都是比较适合公共自行车的运行。
作为城市交通的组成部分,头顶“绿色环保”光环的公共自行车的优势还是很明显的。与公共汽车相比,自行车具有体量小、操作灵活和投资少的特点,可作为轨道交通接驳的辅助性工具,最大限度地促进各种交通资源的合理利用,满足居民多层次的短距离出行以及不同出行目的的交通需求,便捷、高效地集散客流,提高城市交通的整体运行效率。
尤其是与轿车等交通工具相比,公共自行车在节能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按照综合数据分析结果,市民平均每次的骑行时间为14.5分钟,即每人每天骑行约3公里,对比开私家车按100公里耗油10升计算,每天为全社会节省不少燃油。根据BP中国碳排放计算器提供的资料“节约1升汽油=减排2.3千克‘二氧化碳’”,一套运转良好的公共自行车系统服务平台每天可减少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不少。
的确,对于政府来说,鼓励绿色出行,是解决污染和交通拥堵的手段之一;对于企业,利用政府推行绿色经济的趋势,把这块蛋糕做强做大,从中分一杯羹;对老百姓来说,解决了出行难问题并降低出行成本,可谓一举三得。也许正是这三方的现实需求,催生出公共自行车产业。
每个城市,自然条件、经济水平、交通结构不尽相同,到底要不要发展公共自行车系统,可结合各城市自身规模、发展阶段和交通特点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梅州作为世界客都以及旅游城市,整体环境还是比较适合公共自行车运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