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兴宁客家民居建筑艺术价值亟待开发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07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9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1-11 14:04:0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兴宁客家民居建筑艺术价值亟待开发》
作者:映碧
    兴宁客家民居建筑极具客家广东特色,特别是造型独特的客家围龙屋,是中国民族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芭。但是这些极富广东客家特色的大型建筑艺术却并没有成为兴宁的特色景区,这的确是对这些不再生有形旅游观光资源的一种巨大的浪费。据初步了解:兴宁古老的客家民居有各种方、椭圆形、半月形土楼,还有四角雕楼、围寨等客家特色民居建筑,像四角楼在修建的时候,花费极为惊人,特别是用于建墙和泥的浆水,用的全是糯米浆!由此建成的墙壁,极为坚固,一般铁钉都难于钉进。围寨建筑:盛于明代,衰于清末,明时有记录的有106座,也是客家先民择其险要地势,聚族而居的重要建筑形式。现存较出名的有1、磐石围:位于龙田圩西侧,建于明代,总占地面积约1.6万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近7000平方米。2、龙头寨:在下堡区教美村又名仙人揽鼓,建于南宋末年,整个寨占地约5000平方米,3、仙人寨:位于水口区洋槐乡单塘屋山之巅,规模宏大,已有300多年历史。
    兴宁民居建筑中最有特色和影响力的,还是集中原宫殿式、府第式、四合院式于一体的“围龙屋”。广东粤东兴宁等地所特有的客家民居“围龙屋”是中国建筑艺术奇芭,建筑艺术独具特色,是中国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被国际建筑学界誉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殊形式之一,是珍贵的世界文化遗产。兴宁,是围龙屋群的中心地带,其规模、数量、形态,在中国甚至是世界上都是独树一帜的。很多人都知道福建著名的圆土楼“振成楼”等,其实围龙屋是我国五大民居建筑,独具特色,然而这么有特色的优秀旅游资源竟一直被埋没没有能好好加以利用和开发,不能不说不是我市旅游景区发展规划的一大失落,兴宁的围龙屋无论在建筑规模、建筑成就上都不亚于圆楼。这些人无我有独特的古客家民居建筑群完全可以整合发展成为我市特色旅游资源的一大旅游品牌。
    有别于福建、江西的客家民居建筑形式,兴宁极具代表性的“围龙屋”建筑,是最富广东客家特色的一种“围龙屋”一般墙基有灰沙粘土卵石夯筑,有冬暖夏凉的优点,规模较大,造型独特,建筑设置具有古代宫廷建筑遗制的色彩,集中反映出客家人的历史文化内涵。被誉为世界上最宏伟壮观的土宫殿。一般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亩、10亩,大围龙屋的面积已在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几年、十几年,有的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广东客家人的巨大家族堡垒。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客家人采用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设计与建造融科学性、实用性、观赏性于一体,显示出兴宁客家先人的出色才华及高超技艺。兴宁围龙屋一般座北朝南、依山傍水,在建筑上围屋的共同特点是以南北子午线为中轴,东西两边对称,前低后高,主次分明,坐落有序,布局规整,有方、圆等形式。标准传统的围龙屋整体布局是一个大圆形,屋大门前有禾坪、半月形池塘、照壁,和正堂后的弧形“围龙”组合而成。围屋前低后高,多层次的天井,有利于通风、采光和排水。特别是地下排泄渠道清污隔离的科学性堪称建筑史上的典范。大门前的禾坪供晾晒、活动和乘凉。池塘蓄水防旱防水、养鱼及净化污水,塘泥肥田,是一个科学的自给自足的小自然生态圈。工艺比较考究的如佛岭李和美屋罗岗善述围,坭陂新民张逸徐举人大屋;坭陂将军大队李仕蕃大屋;宁中镇府附近的宝庆围、宝丰张、等围龙屋的柱、梁、窗、枋上雕绘精美的花鸟山水、飞禽走兽等、栩栩如生,青砖铺地,花岗岩石料的柱子、台阶、显得浑厚大气,古色古香,十分典雅壮观。兴宁的围龙屋布局、式样多变,除了典型的半月形围龙屋,还有棋盘式带走马廊的围楼式围龙屋、有四角带碉楼的围龙屋、有带杠式的围龙屋、还有并蒂莲式的一大一小中间连通道的主次分明的围龙屋。兴宁围龙屋展现在我们面前的不仅是一个独特的家族堡垒,也是一种建筑的艺术奇观!尽管它仍被尘土侵蚀而斑驳,但却以它特有的魅力,向世人展现出兴宁的客家人文建筑文化。

(兴宁围龙屋在梅州最多,应该要大力保存,开发,宣传)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