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首例人工繁育斑海豹幼崽迎来满月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60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5-3-14 18:21:4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5 14:39 编辑

青藏高原首例人工繁育斑海豹幼崽迎来满月
图为斑海豹幼崽
图为斑海豹幼崽亮相
图为斑海豹幼崽在水中
图为斑海豹幼崽。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4:34: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5 14:43 编辑

图为工作人员喂食中
图为工作人员抱着斑海豹幼崽亮相
图为工作人员为斑海豹幼崽准备的满月鲜鱼“蛋糕”。中新社记者 薛蒂 摄

   3月14日,青藏高原首例人工繁育的斑海豹幼崽迎来满月,后期将与游客见面。幼崽降生于西宁新华联童梦乐园综合旅游度假区海洋世界,其人工繁育技术的突破,填补了高原海洋生物繁育领域的空白。斑海豹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被誉为“海上大熊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5-3-15 14:40:5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9 11:27 编辑

国宝级“萌宠”!清远长隆三头金毛羚牛幼崽成功合群,种群数量稳步增长

   在清远长隆森林王国,三头金毛羚牛幼崽近日成功融入了四代同堂的大家族,为这片生机勃勃的“国宝家园”再添新成员。这一喜讯不仅标志着长隆在珍稀动物繁育领域的又一重要成果,也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毛羚牛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与大熊猫、金丝猴、朱鹮并称为秦岭四大国宝级动物。它们体型粗壮如牛,头部小巧、尾巴短小,叫声又似羊,这种独特的外形让它们在动物界中独树一帜。
   记者日前看到,在金毛羚牛展区,三头金毛羚牛幼崽迈着稳健的步伐紧紧跟随着妈妈,小心翼翼地走进了家族的怀抱。它们好奇地模仿着妈妈的动作,在树干上蹭来蹭去,留下自己独特的气味和记号。其他家族成员缓缓走来,用鼻子轻嗅这些新成员的气味,并与它们“碰”鼻子,传递出温暖的接纳信号,整个场景充满了温馨与和谐。

   长隆森林王国保育专家严玉标向记者介绍,这三头金毛羚牛分别于2024年12月15日、2024年12月16日、2025年1月27日出生。虽然三个“小家伙”才满月不久,体重不到成年金毛羚牛的十分之一,但它们却走出了“初生牛犊”的气势。

   三头金毛羚牛幼崽的首次亮相立刻吸引了游客们的好奇目光。“它们的颜色为什么特别深?”“为什么它们没有角?”游客们纷纷发出疑问。长隆森林王国总经理杨汉东耐心解答道:“幼崽出生后的‘原始肤色’是棕色,这有助于它们在野外的栖息环境中更好地隐藏和保护自己。随着成长,它们的毛色会逐渐变为金黄色,双角也会在4—6个月大时开始生长。尽管名字中有‘牛’字,但从分类学上来说,它们其实更接近羚羊。”游客们听得津津有味,孩子们更是兴奋地表示:“它的背上有一条竖起来的毛,像个大毛刷子,而且长大后还会变颜色,太神奇了!”

   顺利融入种群的幼崽们开启“调皮”模式,它们或好奇地舔食树干上绑着的盐块,或攀爬岩石,探索周围的环境。现场的孩子们也为认识到新的国宝朋友感到十分开心。“它的背上有一条竖起来的毛,像个大毛刷子,而且长大后还会变颜色,太神奇了。”

   据清远森林王国的保育员介绍,三头幼崽均为顺产,出生仅两个小时便能稳稳站立,24小时内便学会了喝妈妈的奶。金毛羚牛是典型的母性哺育动物,保育团队在日常工作中尽量减少对它们的行为干预,让它们能够自然地展示天性。然而,这并不意味着保育员们无所作为。他们精心为母牛和幼崽定制了营养均衡的食谱,定期为它们进行全面体检,并详细追踪记录各项健康指标。每一个细微的健康变化都牵动着保育团队的心,他们用科学与细致为这些小生命的成长保驾护航。

   为了帮助金毛羚牛更好地适应岭南的气候和环境,长隆精心选择坡度较大的山体搭建展区,并人工堆砌石山,让它们能够像在野外一样攀岩健身。自2009年开启金毛羚牛的迁地保护工作以来,长隆在2015年于清远地区筹建了世界珍稀野生动植物种源基地,并连续多年成功繁育。

   如今,清远长隆的金毛羚牛数量已接近30头,种族数量实现了稳定增长。未来,长隆将继续致力于珍稀动物的保护与繁育工作,为生物多样性保护贡献更多力量。我们也呼吁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共同守护这些珍贵的地球生命。

   文、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曹菁 通讯员:邓泳怡

   广州日报新花城编辑:黎慧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02:0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9 11:04 编辑

西藏那曲市累计识别出126只雪豹
图为2024年3月24日,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照片
图为2021年5月17日,红外相机在西藏那曲拍摄的雪豹
图为2022年1月10日,红外相机在那曲色林错湖畔拍摄到的雪豹
图为2024年1月29日,红外相机在西藏那曲抓拍到的雪豹。
图为2022年2月19日,红外相机拍摄到的雪豹。山水自然保护中心 供图

   近日,西藏自治区那曲市林业和草原局与山水自然保护中心联合发布的调查结果显示,在那曲市全境雪豹调查中,已经累计识别出126只雪豹个体,其中幼崽12只,表明该区域是青藏高原腹地雪豹的重要栖息地。从2021年开始,调查团队累计在那曲市境内布设217台红外相机,获取了2538张雪豹影像照片。除雪豹之外,调查还记录到了金猫、赤斑羚、豺等37种国家重点保护物种,呈现出那曲极为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06: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9 11:08 编辑

青海湖入湖河畔:鸟类翔集“报”春归
图为群鸟在吉尔孟河中游弋
图为鸟类在河边飞翔
图为在冰面停留的斑头雁
图为鸟类在吉尔孟河畔飞翔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10:26 | 只看该作者
图为鸟类在河水中休憩
图为成群斑头雁在河畔休憩
图为斑头雁在河畔“起飞”。才新木加 摄

   3月16日,摄影爱好者在青海省海北藏族自治州刚察县吉尔孟河畔拍摄到斑头雁、绿翅鸭、秋沙鸭等鸟类。吉尔孟河是青海湖的主要入湖河流,每年春天,数以万计的候鸟都会长途迁徙至青海湖繁衍后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13:29 | 只看该作者
千鸟归来千鸟湖

   近日,随着气温逐渐回升,挠力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千鸟湖湿地迎来了首批候鸟。这些灵动的身影,为刚刚苏醒的湿地增添了勃勃生机,宣告着春天的到来。千鸟湖湿地是众多候鸟迁徙的重要停歇地和繁殖地,每年春季都会吸引大量候鸟在此驻足。今年,首批抵达的候鸟包括大雁、野鸭等常见品种以及东方白鹳、丹顶鹤等珍稀品种。(高祥桐 黑龙江日报记者  姜斌  刘畅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16: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9 11:19 编辑

厦门: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换“春装”

换上繁殖羽的黑嘴鸥如同戴上“黑头套”,呆萌可爱。柯玉坤摄

   人民网厦门3月17日电 (陈博、余乃鎏)阳春三月,万物复苏,鸟类陆续进入繁殖季,纷纷长出靓丽的繁殖羽……近日,国家一级保护鸟类黑嘴鸥在厦门七星礁一带海域逐浪,刚刚换上“春装”的它们,头部羽毛由白色变为黑色,如同戴上“黑头套”,十分呆萌可爱。

   “黑嘴鸥是国家一级保护鸟类,1871年在厦门被首次发现和命名。”厦门市观鸟协会会员柯玉坤介绍,今年约有200只黑嘴鸥在厦门七星礁一带越冬,常常在退潮时段成群结队地来到海边觅食、逐浪。厦门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工作人员说,换上繁殖羽后,黑嘴鸥群将于今年4月离开厦门,踏上迁徙之旅,11月再回到厦门。

退潮时分,黑嘴鸥与其他海鸟一同在滩涂上停留。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黑嘴鸥捕食小螃蟹。柯玉坤摄
鸥群在厦门七星礁一带海域上空飞行。人民网记者 陈博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23:25 | 只看该作者
云南昆明:动物园黑天鹅一家春日出游




   2025年3月13日,云南昆明动物园,黑天鹅一家增加了九个小宝宝,黑天鹅妈妈负责看护,黑天鹅爸爸负责保护,一家很幸福。视觉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5-3-19 11:40:2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19 12:24 编辑

宁夏哈巴湖:野生动物回归 见证生态之美
在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栖息的灰鹤数量超过1000只
保护区内的花马湖湿地是小天鹅春季北迁途中的重要“驿站”
左图为两只苍鹭正在水边觅食;右图为一只赤麻鸭正在休憩。(拼版图片)

羽毛洁白无瑕的大白鹭在水边栖息
一群白琵鹭优雅地在浅滩散步觅食。

  近期,宁夏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迎来了一批特殊的“老朋友”。大鸨、天鹅、白鹭、灰鹤、白琵鹭等两千余只野生动物纷至沓来,让这片初春的荒漠湿地重新焕发出蓬勃的生命力。

  多年来,随着综合治理能力不断加强,哈巴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不断优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前来栖息,为保护区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同时,这些美丽的野生动物也为保护区带来了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新华网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

梅州时空网站实名制认证通知
根据市网信办通知要求,为净化网络环境,对网络乱象进行规范和遏制 ,现所有网站论坛注册用户都需要实名制啦!!新老用户必须先进行实名制认证,审核通过后才能进行发帖留言。立即认证

查看 »

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