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617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5-20 08:47:0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3 21:55 编辑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中新社黄山5月23日电 题: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作者 徐雪莹

  安徽黄山南溪南村,一栋粉墙黛瓦的徽派建筑里,中西结合的“臭鳜鱼披萨”吸引众多游客专程“打卡”。店长卓文(Adrien Brill)来自美国亚利桑那州,热爱中华美食,曾拜师徽州臭鳜鱼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钟少华。

  “臭鳜鱼是徽菜的代表之一。而披萨对我来说是家乡菜,也是世界菜。”卓文告诉记者,或许是外国人身份和当地特色相结合,带来了多元视角,从而孕育了臭鳜鱼披萨。

  当地有村民将卓文的披萨称为“洋大饼”,许多游客从几百公里外的合肥、长沙、武汉专程赶来,亦不乏外国食客循着网线前来探店。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卓文的披萨店里制作的“臭鳜鱼和毛豆腐双拼披萨”。  徐雪莹 摄

  五花肉切块熬出肉香,姜丝、蒜片去腥,本地土辣椒酱调香,再放入煎好的臭鳜鱼中火焖煮。约20分钟后,将带有五花肉碎的浓稠汤汁淋上披萨饼胚,放上蒜瓣状的鱼肉粒与大块马苏里拉奶酪,撒上青红辣椒片、腌渍洋葱,再淋上一圈橄榄油。置于400摄氏度左右的柴火窑炉中,约90秒即烤制完毕。一口咬下,臭鳜鱼的咸香浓郁裹挟奶酪的细腻绵长一同袭来。

  作为中国徽菜头牌的臭鳜鱼,已有近300年历史。“桃花流水鳜鱼肥”,每年桃花盛开的时节,鳜鱼最为肥美。为防止新鲜鱼肉腐烂变质,外出的徽商摸索出了腌制和发酵的方法,臭鳜鱼的“臭”即源自该过程中蛋白质分解产生的氨基酸和胺类等物质。

  源于欧洲的披萨同样历史悠久。中世纪时,“披萨”一词首现于意大利文献。18世纪中期,在意大利南部城市那不勒斯,以奶酪和番茄为馅料的披萨成为居民的家常便饭。19世纪中后期,披萨被意大利移民带去美国,后成为风靡全球的美食之一。

  除了臭鳜鱼披萨,卓文的店里还售卖毛豆腐披萨、用时令南瓜制成的秋收披萨等,近期还上新了甜口披萨饺子。“不亚于一个日本人在里约热内卢卖重庆小面。”有人这样形容卓文的披萨店。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卓文开在安徽黄山南溪南村的披萨店外景。 (受访者供图)

  澳大利亚视频博主“Amy艾米饭”曾前往几十座中国城市品味美食。她在社交媒体上看到卓文的视频,出于好奇“打卡”了店里两款热门披萨。她说,臭鳜鱼披萨吃着并不臭,腌洋葱的清甜刚好平衡鱼肉的咸辣。另一款臭豆腐披萨,更让其直呼“配上腐乳那近乎张狂的咸香鲜辣可真的是绝了”。

  卓文和中国的缘分由来已久。因出生后是一位中国阿姨帮忙照看,他开口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中文。后来,他前往四川大学读本科,在草莓音乐节上结识了妻子邱桐。如今,他们定居于邱桐的家乡黄山,卓文在高校当老师,闲时在社交媒体上分享厨艺教程。

  2023年,在当地乡村振兴项目的支持下,“卓文的小食堂”从屏幕前移到橱窗里。店铺开在南溪南古村落的一栋临江小筑中,基础设施费用由政府补贴。从装修到经营,村里的邻居时常来帮忙,有时捎上自家新摘的瓜果。厨房里,一座传统柴火窑炉引人注目,上有邱桐和伙伴共同绘制的卡通小熊图案。在卓文看来,做披萨的最高境界必须是柴火窑炉,不仅披萨的质感和口味更好,“还能品味人与食物之间古老而原始的神奇关系”。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卓文用传统柴火窑炉烤制披萨。 (受访者供图)

  在卓文的社交媒体账号上,“挑战100种披萨”系列视频不时更新。“我们越来越觉得这样做是可持续的,而且既好玩又有意义。”卓文说。(完)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5-20 13:53: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3 17:28 编辑

广西柳州螺蛳粉“官宣”英文名 保留“原汁原味”

   中新网柳州5月17日电 (林馨 刘俊聪)作为“网红”小吃之一的广西柳州螺蛳粉,因其独特风味“圈粉”海内外。近日,柳州螺蛳粉官宣其英文名,统一为“Liuzhou Luosifen”。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2023年8月4日,2023年“创业中华—华商八桂行”活动在广西柳州市举行。来自加拿大、泰国、美国、波兰、日本等国家的百余名侨商共赴柳州寻觅商机,考察柳州螺蛳粉产业,“打卡”网红小吃。图为侨商参观螺蛳粉文化展览馆。 中新社记者 林馨 摄

  柳州市地方标准《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英文译写规范》日前已发布并正式实施。该标准由柳州市外事办公室和柳州市商务局提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牵头,柳州海关、广西科技大学及柳州螺蛳粉生产企业等相关单位参与制定,规定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相关信息的英文译写。

  主持该标准制定的柳州职业技术学院柳州螺蛳粉产业学院院长陈芳16日介绍,在制定标准之前,就确定要坚持“语言地道”“文化自信”两个原则。最终,“柳州螺蛳粉”采用音译方式,直接翻译为“Liuzhou Luosifen”,体现出中国文化自信。

  陈芳表示,此前有部分翻译将柳州螺蛳粉翻译成“Liuzhou river snails rice noodle”,容易引起歧义。音译可以避免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在出口时,被误认为是蜗牛等制品。

  此前螺蛳粉“灵魂”酸笋,在不少英文翻译中用“臭”一词代替。陈芳说:“在中华美食里,臭它并不一定是表示不好的东西,比如臭豆腐、臭鳜鱼等都是名菜和名小吃。”因此,该团队在翻译酸笋时不以主观气味命名,而是翻译成它的制作方式。最终团队将酸笋翻译成“Pickled bamboo shoots”(指腌制的竹笋)。

  另外,该标准的编制小组在翻译“麻辣味”时,经过多方研讨,最终借鉴川菜口味的翻译后定为“Mala”。陈芳表示,希望通过这样的翻译,保持中国美食文化的独特性,进一步加深国外食客对中国传统美食的印象。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2023年5月27日,396名越南游客来到广西柳州市“打卡”当地螺蛳粉生产企业,并品尝地道的螺蛳粉。图为一名越南游客开心地捧起一颗“大螺蛳”。 中新社记者 刘俊聪 摄

  有企业反馈,标准未发布之前,出口螺蛳粉的企业在翻译上走了不少弯路。该标准为企业设计和生产预包装柳州螺蛳粉外包装时提供更科学、标准的英文翻译指导和借鉴,也将提升柳州螺蛳粉产业的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

  2023年,柳州螺蛳粉(货源地为柳州)出口继续保持良好势头,远销全球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年实现螺蛳粉出口3167.1吨,出口货值8727.2万元人民币。

  如今,越来越多中国文化走向世界,选择保留“原汁原味”的音译方式。在此之前,功夫、麻婆豆腐的音译英文名都已经进入英文词典。(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9:33: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1 09:59 编辑

广西金秀瑶族鲊肉:深山里的珍肴异馔

作者 陈秋霞

  谭芝祯打开封存八个月的坛子,掀开坛口的竹叶,一股咸香味扑鼻而来。竹叶下是黑褐色米粉包裹的猪肉。这就是广西金秀瑶族鲊肉,别看它其貌不扬,却是最地道的“瑶味”。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4月3日,谭芝祯将出坛后的鲊肉,简单烹饪,便是一道美味佳肴。刘卓 摄

  俗话说“瑶不离鲊”,鲊肉是瑶家人必备的藏菜。客人来到瑶家,主人奉上一碟油亮鲜香的鲊肉,这是最尊贵的待客礼遇。

  腌制一坛鲊肉,短则数月,长则数年,历久弥香。出坛后的鲊肉,简单水煮或者蒸煮,便是一道美味佳肴。一块鲊肉入口,香脆不腻,咸鲜味溢满口腔。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4月3日,谭芝祯在炒米做鲊肉。刘卓 摄

  广西来宾市金秀瑶族自治县是中国最早成立的瑶族自治县,因地处大瑶山腹地,这里常年气候凉爽,为鲊肉发酵提供了绝佳环境。

  金秀瑶族鲊肉腌制技艺已被列入广西第八批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谭芝祯是土生土长的金秀瑶家人,也是金秀瑶族鲊肉腌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金秀瑶族人过年都会杀猪做鲊肉。以前生活贫困,只有贵客来访,家里才会拿出鲊肉招待。如今瑶民的生活好起来,常年都可以吃到鲊肉。”

  走进谭芝祯的鲊肉腌制技艺工作坊,只见地上倒置着十几个装着鲊肉的坛子,货架上摆放着真空包装的鲊肉。谭芝祯告诉记者,随着金秀旅游业快速发展,外地游客越来越多,她做的鲊肉供不应求。“鲊肉是游客到金秀必点的特色菜,他们尝过之后,还把这道美食打包带回去给家人朋友品尝。我想把鲊肉做成小坛包装,以方便游客携带。”

  据谭芝祯介绍,制作鲊肉,首先要把肉洗干净后滤干水,切成小块,用盐腌制一个晚上。第二天将炒黑的大米磨成粉,与肉拌匀,一层层装进坛里压紧;最后用竹叶覆盖坛口,封盖密封,倒置存放。

  “鲊肉的制作工序并不复杂,却得花费两天时间,每个步骤都很有讲究,考验制作者的体力和耐力。”谭芝祯说,食材要新鲜,土猪肉要选肥瘦相间的,保证口感。鲊粉是鲊肉的灵魂,要选择优质的大米,用柴火铁锅慢炒5个小时,直至大米黝黑发亮,米香四溢,待大米晾凉后再磨成粉。炒米的火候控制全凭经验,一旦心急,就容易炒焦,腌制出来的鲊肉会有苦味。食盐的用量也讲究,根据猪肉的肥瘦程度,一般10斤肉放350克到400克食盐。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4月10日,谭芝祯制作的瑶族鲊肉亮相2024广西非遗特色美食大赛。(受访者供图)


  腌制鲊肉,不仅是对美食的追求,更寄托着瑶乡人浓浓的乡愁。谭芝祯把鲊肉腌制技艺传授给了女儿和徒弟们,还与学校合作,参加各类美食比赛和展览,并尝试直播,向更多人展示这道瑶家美食,希望将这项古老的手艺传承下去。(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09:56: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2 11:11 编辑

德国柏林:品味中国茶文化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5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茶艺师在茶文化体验活动上进行茶艺展示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5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茶艺师在茶文化体验活动上介绍磐安云峰茶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5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嘉宾在茶文化体验活动上品茶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这是5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拍摄的茶文化体验活动现场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5月21日,在德国柏林中国文化中心,工作人员(左一)为嘉宾端上沏好的茶。

   5月21日是国际茶日,柏林中国文化中心举行茶文化体验活动,邀请中华文化爱好者现场观看茶艺展示并品尝中国茶,近距离感受中国茶文化。新华社记者 任鹏飞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8:28:0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1 18:51 编辑

张家港的顶级云吞餐厅

   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充满活力的街道上,五家云吞餐厅为这座城市的卓越烹饪贡献了独特的风味。

   双鹰海鲜抄手馆

   用餐时,这家小餐馆总是人满为患,吸引了当地人和游客,他们都渴望品尝美味的食物。香菇虾仁云吞是最受欢迎的,汤以其丰富可口的味道而诱人。

   小新抄手馆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小新云吞餐厅供应小云吞。[照片/zjgonline.com.cn]

   十多年来,小新云吞一直擅长制作云吞,成为历史悠久的云吞天堂。虽然菜单可能并不丰富,但每一项都会成为大众的最爱。

   江南春酒家

   在这家有25年历史的餐厅里,所有的小云吞都是按需制作的,并在现场烹饪,汤清澈可口,充分体现了餐厅对卓越的承诺。

    福建千里香抄手餐厅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一碗福建特色的云吞。[照片/zjgonline.com.cn]

   千里香云吞来自中国东部的福建省,展示了正宗的当地风味,汤是用炖骨汤制成的。深棕色的葱油为这道菜增添了独特的风味。

   文记海鲜抄手餐厅

   这家餐厅因其招牌的牧羊包和猪肉云吞而赢得了很高的声誉,这是顾客的首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9:06: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1 19:07 编辑

在张家港当地人中很受欢迎的烤芝麻煎饼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烤芝麻煎饼配白芝麻,味道很甜。[照片/zjgonline.com.cn]

   中国东部江苏省苏州市张家港市陈阳农贸市场东门附近的一家糕点店制作的烤芝麻煎饼在当地非常受欢迎。

   这家店开业于八年前,从每天下午3点开始制作煎饼,每天可以卖出1000个。顾客可以选择咸的加黑芝麻的,也可以选择甜的加白芝麻的。每个煎饼售价1.5元(合0.24美元)。

   这家店早上还卖包子、馒头和其他种类的煎饼。


张家港的春天味道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豌豆[照片/zjgonline.com.cn]

     1.蚕豆

   蚕豆从立春开始上架。早春的蚕豆非常嫩,连壳都可以吃。

   2.豌豆

   豌豆和蚕豆几乎同时出现在货架上。新鲜的豌豆不需要额外的调味料——只需将豌豆荚放入清水中煮开,让你的牙齿沉浸在新鲜的美味中。

   3.勾七头

   狗气头是一种枸杞的芽。张家港本地人更喜欢用油盐炒豆芽,产生一种微妙的香味。

   4.蒲公英

   早春的蒲公英是张家港人的最爱。这种草本植物经常被炒、烫、涂上酱汁或做成云吞的馅料。

   5.河螺

   当地有句俗语叫“清明前河螺,味如鹅”,这是因为这段时间的河螺只有淡淡的泥土味,壳里没有小蜗牛。当地人经常炒田螺或用韭菜或韭菜炒田螺肉。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一个装着甜豆沙和蛋黄的绿色饭团

   6.青团

   清明节前后,中国江南地区(长江以南地区)普遍食用青团子。这些时令美食通常是由糯米和捣碎的艾制成的,艾是一种可食用的野生草本植物,被认为可以防止有毒昆虫叮咬。它们通常用甜糕点、甜豆沙或肉末填满。

   7.盐都县

   盐都县是一种春笋汤,配以新鲜腌制的五花肉。这道菜通常在春分前后出现在餐桌上,春分是中国传统农历的第四个节气,此时新鲜的竹笋上市。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严杜贤[照片/zjgonline.com.cn]

   8.河豚

   张家港正在河豚中游泳,当地人最喜欢的烹饪方法之一是用棕色酱汁炖河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9:16:59 | 只看该作者
张家港秋季最受欢迎名单上的一碗羊肉

   这几天,由于气温不断下降,位于中国东部江苏省张家港市乐峪镇的一家有12年历史的羊肉店吸引了当地居民。

   羊肉馆的营业时间为农历七月七日至腊月二十七,这是品尝羊肉菜肴的最佳时间。

   餐馆里的山羊都是从苏北运来的,繁殖时间更长,产的羊肉更嫩。

   以下是这家餐厅推荐的羊肉菜肴: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葱羊肉汤。[照片/zjgonline.com.cn]

   羊肉汤熬制时间长,使羊肉口感松软,鲜香四溢。食客们喜欢这碗羊肉汤,以此来驱寒保暖。

   红烧羊肉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红烧羊肉。[照片/zjgonline.com.cn]

   红烧羊肉在这家餐馆很受欢迎。肉吃起来肥而不腻,建议和米饭一起吃。

   炒羊肝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洋葱炒羊肝。[照片/zjgonline.com.cn]

   与猪肝的粗糙味道不同,羊肝味道更嫩,餐厅的洋葱炒羊肝去除了羊肉的味道,增添了甜味。

   地址:张家港市乐峪镇乐洪公路庞子羊肉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5-21 19:23: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1 19:24 编辑

严寒时期张家港的烹饪传统

   大寒是第24个节气,从今年1月20日开始,到2月3日结束。在张家港,居民们拥抱着丰富的传统来纪念这一时刻。这一天不仅仅是寒冷;这是一个文化庆典,以家庭清洁仪式和用复杂的剪纸装饰窗户为特色。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羊肉汤。[照片/微信账号:张家口港

   在这个寒冷的季节,当地人尽情享用各种丰盛的菜肴来保暖。最受欢迎的包括羊肉汤、红烧羊肉和水煮羊肉片。汤桥蒸菜,如饺子、猪皮、炸鱼、咸肉、冬笋、豆芽和卷心菜,也是许多人珍视的冬季美食。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汤桥蒸菜。[照片/微信账号:张家口港]

   随着年关的临近,餐桌上也摆放着香肠、腌肉、咸鸡和腊鱼等必备物品。无论是蒸菜还是与新鲜蔬菜一起炒菜,这些菜都能带来丰富而令人满意的味道。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八宝饭布丁是用多种材料蒸制而成的米饭。[照片/微信账号:张家口港fabu365]

   以糯米为原料制作的糯米饼、八宝布丁、甜米酒等美食,进一步提升了餐桌上的甜蜜和节日气氛。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15:41:1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2 15:44 编辑

四方游客小满时节品青海特色“老八盘”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青海特色美食袈裟肉。 马铭言 摄

  5月20日是中国二十四节气中的小满,青海省西宁市城东区文旅局开展“小满即安·小碗八盘”特色美食展示活动,吸引四方游客品尝青海特色美食“老八盘”。


  “老八盘”是青海河湟谷地独特的上乘宴席,由八种凉菜、八种热菜等组成,尤以热菜为代表,通过炖、烧、炒、蒸、煮、熘、炸等多种技术烹饪菜品,以特有韵味享有盛誉。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游客观赏青海“老八盘”菜品并拍照留念。  马铭言 摄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游客品尝青海“老八盘”菜品之一的酥合丸。  马铭言 摄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游客点赞青海“老八盘”菜品之一的高香汤。  马铭言 摄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游客观赏青海“老八盘”菜品并拍照留念。  马铭言 摄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游客品尝青海“老八盘”菜品之一的酸辣里脊。  马铭言 摄
(寻味中华|饮食)黄山脚下,臭鳜鱼遇见披萨
图为评委品尝商家制作的酸辣里脊、糊羊肉,并进行打分。  马铭言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5-22 20:54: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5-22 20:56 编辑

中国人吃蟹简史

   “秋风起,蟹脚痒。”每到农历九、十月份,这句话就像自动播放一样从很多人的嘴里蹦出来。螃蟹有没有痒的感觉,我不知道,好像有科学家专门研究过这个问题;不过,中国人说这句话,绝非关心螃蟹的痛痒,而是关心自己的舌尖。不仅如此,我们还精准地总结出“九雌十雄”的经验,连最佳赏味时间都要分出公母。中华饮食文化,果然博大精深、源远流长。

  金秋时节吃螃蟹,主要指的是大闸蟹。大闸蟹是俗称,其学名是中华绒螯蟹。顾名思义,首先,这种螃蟹原产中国。据新闻报道,近年来德国等国家的水域也发现了大闸蟹,可能是通过轮船压舱水带过去的。其次,毛茸茸的大蟹钳,是这种螃蟹的典型特征。中华绒螯蟹,是一种来往于咸淡水、洄游于江海间的动物。每年秋天,成熟的中华绒螯蟹都要从河湖去往大海,在咸水中交配和繁殖;每年春季,孵化发育后的蟹苗,再从海水洄游到淡水之中。中华绒螯蟹的分布很广,北至辽宁、南到福建,尤其是江浙一带,凡是通江达海的河湖,往往都有它的身影。上海的简称“沪”,繁体为“滬”,其本意就是捕鱼蟹的竹筒。

  蟹很早就出现在中国人的文字里。《荀子·劝学》中写道:“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这虽然是对螃蟹的批评,但并不让人觉得螃蟹讨厌可恶,反倒感觉它头脑简单幼稚,就像做事没有三分钟热度的小孩子。有人说,荀子把螃蟹的脚计算错了,“六跪而二螯”,明明是“八跪而二螯”嘛。我的理解,荀子应该不会犯这么低级的错误,他是把能够爬行的六只脚称作“跪”,而最后两只脚形似船桨,主要用来划水,不算在内。这种特征,在大闸蟹身上并不明显,但有些螃蟹——譬如梭子蟹——就很明显。

  李白与蟹

  中国人很早就认识到蟹的美味,并且将这种美味与风度联系在一起。《世说新语·任诞》中记载了一个故事:“毕茂世云,一手持蟹螯,一手持酒杯,拍浮酒池中,便足了一生。”这一则故事,与刘伶醉酒、雪夜访戴等故事归在一处,任性、怪诞的背后,是典型的魏晋风度。剥开坚硬的壳,露出雪白细腻的蟹肉——蟹螯,螃蟹身上最为强悍的武器,成了温柔的佐酒佳品。上好的蟹螯,丰满的蟹肉会一直充塞到最末端的尖尖里。从此以后,蟹螯就与酒结下了不解之缘:

  月下独酌(其四)

  唐 李白

  穷愁千万端,美酒三百杯。

  愁多酒虽少,酒倾愁不来。

  所以知酒圣,酒酣心自开。

  辞粟卧首阳,屡空饥颜回。

  当代不乐饮,虚名安用哉。

  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

  且须饮美酒,乘月醉高台。

  《月下独酌》一共有四首,最为我们熟知的是第一首:“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我们这里选取的是第四首。李白借酒消愁,孤独苦闷,其心境与魏晋名士是相通的;而魏晋名士的风度,又是李白一直所追慕的。所以,酒已经有了,蟹螯,也必须有:“蟹螯即金液,糟丘是蓬莱。”有了这蟹螯的加持,不论好酒土酒,统统都是仙酒。

  我们说过,大闸蟹的丰产区域,是在吴越江浙地区。李白曾长期居住在这一带,结交了很多朋友,也看到了很多美景:

  送当涂赵少府赴长芦

  唐 李白

  我来扬都市,送客回轻舠。

  因夸楚太子,便观广陵涛。

  仙尉赵家玉,英风凌四豪。

  维舟至长芦,目送烟云高。

  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前途倘相思,登岳一长谣。

  当涂,在今安徽马鞍山市境内,地处长江南岸;长芦镇,属唐淮南道扬州六合县,在今江苏南京六合区境内,地处长江北岸;“扬都市”和“广陵”,就是唐朝时期天下第一繁华的大都市扬州。由此可见,李白是与当涂的地方官赵大人一起,乘舟往复大江南北与上下。菊黄蟹肥,大雁南飞,烟云高起,江风快哉。此情此景,何不“摇扇对酒楼,持袂把蟹螯”?

  苏东坡与蟹

  李白毕竟是个仙气十足的人物,人间万物,包括美食,在他的眼中,很多时候就是“道具”、是配角,都是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如果魏晋名士钟情的是鸡腿,他也许会把诗句中的“蟹螯”都替换成“鸡腿”。

  而另外一个人,他的态度跟李白不一样。对于美食,他是认真的,是将美食奉为主角、自己甘为配角的。这就是苏东坡:

  丁公默送蝤蛑

  宋 苏轼

  溪边石蟹小如钱,喜见轮囷赤玉盘。

  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

  蛮珍海错闻名久,怪雨腥风入座寒。

  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

  丁公默,名丁骘,字公默,苏轼的好朋友;蝤蛑(yóu móu),就是青蟹、梭子蟹。这首诗大约写于何时呢?查苏轼年谱:1079年,苏轼四十四岁,当年三月任湖州知州。“堪笑吴兴馋太守,一诗换得两尖团”,湖州别称吴兴,所以,大概率这是他担任湖州知州时,写诗相赠丁公默;丁公默则回赠膏满肉肥的梭子蟹;苏轼喜不自胜,又赋诗一首。“尖团”就是螃蟹的别称,因为雄蟹肚脐尖尖,雌蟹肚脐团团。

  湖州这个地方,好山好水,苕溪穿城、太湖浩渺,“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美中不足的是,没有上好的螃蟹。苏轼也曾游山玩水,翻开山溪里的石头,只见铜钱大小的石蟹四散奔逃,也罢也罢。馋嘴之际,丁公默兄送来绑扎成团、大如玉盘的梭子蟹,岂不快哉?“半壳含黄宜点酒,两螯斫雪劝加餐”,赶紧交代下厨,如此这番烹饪:中间对劈,下锅清蒸,海鲜一定要吃原味;蒸熟之后,只见膏黄满溢,必须整点儿酒;两只大螯,剥开后蟹肉如雪,蘸点酱油,足以下一大碗白米饭……

  没想到,这年下半年,苏轼的人生遭遇重大挫折:因为“乌台诗案”,他先是入狱,然后被贬黄州。如果没有对于生活的热爱,他也许早就被厄运击倒了。

  我们常说爱吃贪吃的人是“老饕”。苏轼就是不折不扣的“老饕”,还曾写过一则《老饕赋》:

  庖丁鼓刀,易牙烹熬,水欲新而釜欲洁,火恶陈而薪恶劳。九蒸暴而日燥,百上下而汤鏖。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烂樱珠之煎蜜,滃杏酪之蒸糕;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

  行文至此,已经两次提到螃蟹了。其一,“尝项上之一脔,嚼霜前之两螯”,这世上最好吃的,一样是猪颈肉,还有一样就是霜降前的螃蟹钳;“蛤半熟而含酒,蟹微生而带糟”,蛤蜊炖蛋必须放点儿酒,螃蟹蒸着吃、煮着吃都不如糟着吃,生醉、熟醉,各有风味。

  曹雪芹与蟹

  到了明清时期,吃蟹的风俗习惯、烹饪方式,跟今天已经相当接近了。曹雪芹的《红楼梦》为天下奇书,其第三十八回《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中,就有十分精彩的吃蟹桥段:

  大家又评了一回,复又要了热蟹来,就在大圆桌子上吃了一回。宝玉笑道:“今日持螯赏桂,亦不可无诗。我已吟成,谁还敢作呢?”说着,便忙洗了手提笔写出。众人看道:

  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

  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

  脐间积冷馋忘忌,指上沾腥洗尚香。

  原为世人美口腹,坡仙曾笑一生忙。

  黛玉笑道:“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宝玉笑道:“你这会子才力已尽,不说不能作了,还贬人家。”黛玉听了,并不答言,也不思索,提起笔来一挥,已有了一首。众人看道:

  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

  螯封嫩玉双双满,壳凸红脂块块香。

  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

  对斯佳品酬佳节,桂拂清风菊带霜。

  宝玉看了正喝彩,黛玉便一把撕了,令人烧去,因笑道:“我的不及你的,我烧了他。你那个很好,比方才的菊花诗还好,你留着他给人看。”宝钗接着笑道:“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说着也写了出来。大家看时,写道是:

  桂霭桐阴坐举觞,长安涎口盼重阳。

  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

  看到这里,众人不禁叫绝。宝玉道:“写得痛快!我的诗也该烧了。”又看底下道:

  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

  于今落釜成何益,月浦空余禾黍香。

  众人看毕,都说这是食螃蟹绝唱,这些小题目,原要寓大意才算是大才,只是讽刺世人太毒了些。

  这吃的何止是螃蟹,吃的是文化啊。没有些许才情,不会吟诗作赋,谁敢来赴这样的蟹宴?宝黛钗三人,咏的是螃蟹,字里行间凸显的是性格,是各自的人生态度。

  贾宝玉是怎样的人?他是一个没心没肺、游手好闲的贵公子,最爱的就是热闹。宝玉做的诗,充满了简单欢乐的气氛。“持螯更喜桂阴凉,泼醋擂姜兴欲狂”,有大螃蟹,就兴高采烈拿来吃,泼醋擂姜忙得不亦乐乎;“饕餮王孙应有酒,横行公子却无肠”,来来来,哥几个喝酒喝酒,你看着这横行公子,它也像宝玉一般没啥心肠。

  做了这诗,宝玉顾盼自雄,“谁还敢作呢”?不料被林黛玉贬为“这样的诗,要一百首也有”。黛玉的诗是怎样写的?“铁甲长戈死未忘,堆盘色相喜先尝”,这螃蟹却也是惨,张牙舞爪、全副武装地却死于非命;“多肉更怜卿八足,助情谁劝我千觞”,这螃蟹,从身体到脚尖固然都是好吃的,然而,有谁能与我共醉……真是多愁善感的林妹妹呀!

  薛宝钗,虽年纪轻轻,但人情世故无不通晓。她低调沉稳、从不出头,待宝玉、黛玉都写完了,“我也勉强了一首,未必好,写出来取笑儿罢”。宝钗说,“眼前道路无经纬,皮里春秋空黑黄”,横行霸道、皮里阳秋,最终还是没有好下场,所以做人不能太螃蟹;“酒未敌腥还用菊,性防积冷定须姜”,我们吃螃蟹也得小心谨慎,当心吃坏肚子,去腥就要用菊花,防冷就要吃姜茶……总之,无一处不圆润,无一处不妥帖。

  这一场螃蟹宴,真是应了《红楼梦》中的那句名言:“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鲁迅与蟹

  鲁迅不仅是一位大作家,还是一位美食家。身为江浙人士,鲁迅对于螃蟹十分熟稔。中国人吃蟹的情形,他也多有提及。

  鲁迅曾在一次演讲中说:“第一次吃螃蟹的人是很可佩服的,不是勇士谁敢去吃它呢?螃蟹有人吃,蜘蛛一定也有人吃过,不过不好吃,所以后人不吃了。像这种人我们当极端感谢的。”这次演讲,包括这句名言,被收入《集外集拾遗·今春的两种感想》一文中。

  先生所表达的,是一种科学的认识论。我们对于客观事物的认知,都来自很多次失败的实践和一次偶然的成功。我们决不能倒因为果,认为吃螃蟹是理所当然。从相貌来看,螃蟹绝非善类,你要是被它的大螯夹到,一定是一阵剧痛乃至鲜血淋漓。如果不是能吃,我们一定会把螃蟹归入蜘蛛、蛤蟆、蜈蚣、蝎子、毒蛇一类,敬而远之。

  鲁迅先生还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道:“秋高稻熟时节,吴越间所多的是螃蟹,煮到通红之后,无论取哪一只,揭开背壳来,里面就有黄,有膏;倘是雌的,就有石榴籽一般鲜红的子。先将这些吃完,即一定露出一个圆锥形的薄膜,再用小刀小心地沿着锥底切下,取出,翻转,使里面向外,只要不破,便变成一个罗汉模样的东西,有头脸,身子,是坐着的,我们那里的小孩子都称他‘蟹和尚’,就是躲在里面避难的法海。”

  这一段文字,活泼生动且信息量很大:吃蟹的时节,是在秋高稻熟时分;吃蟹的风行区域,是在江浙吴越之间;吃蟹的精华,是雄蟹的膏(其实是精囊)与雌蟹的黄(其实是卵巢);吃蟹的民俗,是时时不忘站队白娘子,尽情嘲弄一番法海和尚。

  来源:澎湃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