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古装剧中一直以来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复制链接] 0
收藏
15
回复
534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5-4 21:43:48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古装剧中一直以来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古装剧中一直以来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古装剧中,基本上都有宣读圣旨的情节出现,每当太监或者是钦差大臣宣读圣旨的时候,前面都会加上这样一句话:“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然后才说出圣旨的内容。  虽然不一定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看得多了,也就慢慢习惯起来,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种惯性思维,认为这句话是宣读圣旨时应当有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45:1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5-4 21:47 编辑

  然而,真的是如此吗?  

  如果你认为是的话,告诉你,那就是你被那些不够严谨的影视剧骗了。

  1  不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今睿宗元宗。既已祧去。又文敬等七太子。其中亦有追赠奉天承运皇帝之号。皆已停废。则让皇帝之庙。不宜独存。臣等参详。伏请准中书门下状。便从废毁。沿情定礼。实为协宜。制从之”。  

  这段话选自《唐会要》中的卷十九,“让皇帝庙”这一条记载。这是有关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最早来源的官方史书资料。  

  我们可以从文字中看到,“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其实是唐朝太子去世之后别人给追封的尊号,被用于加在称号前面,也就是说,他是被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遵照上天的旨意而且承载运世之道的皇帝,是对于其人政绩和责任的一种赞赏。  

  这样看来,“奉天承运”这四个字并不应该是单独的形容词,它应该和名词连起来,用来表示一个有特别尊号的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47:32 | 只看该作者
  所以,我们也就可以知道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并不应该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而应该读成“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是奉行天命的皇帝说的话,而不是为了奉行天命,皇帝这么说。  

  而且,这八个字,大多数的时候只用于被尊称为“奉天承运皇帝”的人颁发圣旨时候的前缀,更多的时候,皇帝颁发圣旨的前缀只用了“诏曰”,或者是“皇帝诏曰”这几个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49:0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5-4 21:51 编辑

 古装剧中一直以来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2  不是每个朝代都用  

  “ 以故《祖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遇亲王尊行者,必手秉此圭,始受其拜。以至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太宗继之,一切封拜诸功臣,必曰“奉天靖难”。其次曰“奉天翊卫、奉天翊运”。至列圣所封者,无论为功勋,为恩泽,为文武,亦必“奉天”为号,至今不改。

  这段话选自《万历野获编》,卷一的“更正殿名”这一条记载。

   这段话的意思很好理解,明太祖朱元璋继位之后,把自己称为“奉天法祖”,就连平时大臣们上朝时手里拿的玉珪上都必须刻上“奉天法祖”这四个字,并且规定,今后所有的圣旨下达都要以“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作为前缀,太宗继位之后,进一步完善了这个规定,并且将这样的习惯保留了下来,一直被沿用到后来清朝灭亡。

   可见,朱元璋对“奉天”两字真是情有独钟。但是在明朝的时候,由于朱元璋对于这个称号的特别偏爱,所以,在圣旨的前面加上了“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影响后世。  

  也就是说,这八个字是在明清时期颁布圣旨的时候才有可能听到的,其他的朝代都极少会用。  

  如果在唐朝宋朝出现了这句话,很明显是不正确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1:2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5-4 21:53 编辑

 古装剧中一直以来误导我们最多的一句话,说了些什么?

  3  每个朝代都不一样  

  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度,三省中的“门下省”是为皇帝审核政令、复阅公文的机构,皇帝的圣旨,必须经过门下省的批阅才能够颁布,那么在唐朝的时候颁布圣旨,一般都是用“门下”两个字开头,如《肃宗命皇太子监国制》的圣旨,开口就是“门下,天下之本……”。  

  除此之外,还有些时候则会用“大唐皇帝令,……”来作为前缀,《旧唐书》中就有这样的例子。

   魏晋南北朝时期,《晋书•元帝纪》中有“爰暨世祖,应天顺时,受兹明命。”的记载,那时候的圣旨,也是大多数以“应天顺时,受兹明命”来开头,意思是顺应天道时局,给你下达这样的命令”。  

  汉朝的时候,还没有“圣旨”的叫法,所以皇帝颁布政令的时候,一般以“某年某月某日”开头,比如刘备在颁布的时候就是:“建安二十六年夏四月丙午,皇帝臣备,敢用玄牡,昭告皇天上帝、后土神只……”  

  蒙古的时候,因为在他们的文化中,最高的神仙是长生天,而皇帝在颁布圣旨的时候喜欢用“长生天气力里,大福荫护助里,皇帝圣旨……”以此表现蒙古帝王至高无上的地位。  

  总之,绝不可能是“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3:57 | 只看该作者
  由此可见,我们对于“奉天承运皇帝诏曰”这八个字的误解还是很深的。  

  所以,下次,如果再看古装剧的时候,就可以带着批判的眼光去观察,当看到太监或者钦差大臣在读出“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的时候,你就可以很确定地说:“他这样的读法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4:4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以上这句误导我们最多的话以外,古装剧中还有哪些常犯的错呢?

  再为大家罗列一下:

  大人  

  称呼当官的为大人,源于清代,源于满清政府对于汉人思想的奴性控制。而现在,不管哪一年代的古装戏,全称大人,不知道误导了多少观众。  

  大人前面一般会加上姓,比如刘大人,但是现在的影视剧都称呼和珅为和大人,这就不对了,和珅姓和吗?不是,他姓钮钴禄,和珅是他的名字,所以按照汉人的叫法叫钮大人还差不多!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6:09 | 只看该作者
  本宫  

  本宫顾名思义就是指一宫之主,也就是说只有一宫之主才能称本宫,比如说皇太极在1936年立的五宫,分别是清宁宫皇后博尔济吉特氏(即孝端文皇后),关雎宫宸妃博尔济吉特氏(即敏惠恭和元妃),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即懿靖大贵妃),衍庆宫淑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康惠淑妃),永福宫庄妃博尔济吉特氏(即孝庄文皇后),也就是说只有这五宫的女人才有资格称本宫,剩余的皇太极的其他女人都没有这资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6:56 | 只看该作者
  而太子也能自称本宫,这是因为太子是东宫之主。因此本宫并不只是皇帝女人的专有称呼。至于现在的影视剧里那些不是一宫之主的女人也自称本宫,是错误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5-4 21:57:31 | 只看该作者
  现在的影视剧里管任何太监都称呼公公。实际上这是不符合史实的,公公只是对于年纪较长并且地位最高的尊称,这个就好比我们现在可以称呼老爷爷为老公公,须是年老之人。只不过年老往往和地位有一定挂钩,地位高的太监往往年纪都较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