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梅县与大埔县客家传统民居初探

[复制链接] 1
收藏
17
回复
820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0-28 13:16:17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20:35 编辑

   梅县与大埔县客家传统民居初探   
敦裕堂、德馨堂建于清代、位于大埔县桃源新东镇


梅县与大埔县客家传统民居初探   

文章来源:梅州日报   

  广东省是我国古村落最为集中、最富有特色也最具有观赏价值和研究价值的省份之一。其中粤东北的梅州市是客家文化发展的中心,客家人的传统民居是其古村落建筑最重要的代表。在秦以前,五岭以南称作南越,被视为"蛮夷之邦""化外之地"。秦以后,秦始皇派赵佗开发南越,梅州地区属南海郡。自公元四世纪以来,由于历史上几次大的战乱、灾荒等原因,中原人陆续南迁,辗转来到梅州地区。这些人带来了先进的中原建筑建造艺术与文化,结合当地的自然材料,强化了建筑的防御措施,并赋予它敬祖的精神意识,便产生了梅州地区独特的客家传统民居。它体现了客家人的审美观,也鲜明地反映了当时的政治形式和社会治安情况。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18:43 | 只看该作者
    梅州市含六县一市,全市客家传统民居风格大体一致,既具有闽、粤、赣传统客家民居的普遍特点,也具备梅州地区独特之处。梅县与大埔客家传统民居是梅州客家民居体系中的两支,其中梅县传统客家民居形式是梅州地区的典型代表,具有普遍意义;而大埔传统客家民居形式除与其有众多相似之外,又具备不同的风格,是梅州地区传统民居形式的丰富与补充。现将两县民居作以比较,以便全面深入地了解梅州地区客家传统民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19: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1 编辑

    两地区传统民居共同具备以下特点:  

  一、祠堂与住宅结合的建筑。古人祭祀对象一为自然神,二为祖先,三为先贤,帝王祭祖庙称太庙,臣下称家庙或祠堂,客家传统民居是典型的融住宅与供奉祠堂为一体的建筑。两县的传统民居不论规模大小,平面形式如何变化,祠堂都是作为建筑的中心来设计,不但位置居中,朝向通风俱佳,而且是装修的重点,并冠以某某堂之称。这在北方民居和少数民族民居中是很难见到的现象。当然,如果从现代居住建筑学的角度来讲,将通风、朝向最好的房间不作为起居室、卧室之用,是不符合人本主义的,但此处恰好能衬出客家人强烈的敬祖精神。   

  二、建筑的平面形式统一,使用功能分区明确。梅县与大埔的客家传统民居有两种基本平面形式,一种为椭圆形平面形式,即围龙屋,另一种为方形平面形式,包括单体一间或多间并列形式和多间围合形式。其中围合形式居多,而且有些是多重并列围合,围龙屋与此种围合形式房屋均属围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1:51 | 只看该作者
    围龙屋是梅州市传统民居的代表形式,也是梅州市传统民居的一大特色。它多依山而建,其后部半圆形围合的房屋实体与前面半圆形的水池构成一个完整的椭圆形平面形式,其中的虚实高低对比构成了生动的人居生活环境,围龙屋与环境有机的结合,是它真正的魅力所在。梅县的围龙屋数量多而集中,如南口镇鹿虎山北麓山脚下,就有十多座围龙屋相比邻。其中东华庐、荫华庐都有近百年历史,从建筑外观到内部装饰处理,都很得当,堪称上乘佳作。  

  梅州市传统民居中,方形围屋占有较大比重,因为形式比较灵活(易于扩建),适应性较强(山地、平地均可),施工较为便捷。桥溪村地处梅县与大埔县边界,属雁洋镇,村内除一座罕见的反围龙屋和一座小型围龙屋外,其余都是方形围屋,规模较大,多是三重并列围合。以继善楼为中心的一组建筑,依借山势,高低错落有致,歇山花象跳动的音符,闪现在山间树丛中。桥溪村围屋还能反映客家民居的另一大特点,利用山地高差来营造房屋,类似春秋战国至唐朝以前的台榭建筑,即利用高大的夯土台来营造大体量建筑的方法,不过,古代台榭建筑多是利用人工夯土,而客家人是利用真正的山地高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2:5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6 编辑

    客家传统民居的使用功能是复杂的,一般的围屋规模都比较大,院内饲养牲畜,堆放杂物,象一个完全独立和封闭的小社会。在敌寇较多的地区,关闭院门,里面在一定时期内可以自给自足。

  一般来说,起居室与卧室比较集中于建筑的中心与前边,厨房杂物在后院,牲畜在最外围或附属房屋中。即便是两层以上的建筑,一层使用仍同单层建筑,二层以上只做辅助卧室和杂物间,这与福建民居一层放杂物,二层以上住人是不同的。  

  客家传统民居院落的使用功能也根据所属房间的使用功能不同而不同,多种使用功能不同的院落的并存是围屋使用功能合理的特殊体现,是客家传统民居的特色之一。如厅堂前的院落有观赏娱乐性质,居室前的院落有休憩、交流的作用,厨房前的院落以储放杂物为主等等。客家传统民居院落因为纵深感强,所以稍有绿化、台池装饰,便感觉情趣盎然。象梅县北郊的现有公祠和南口镇的潘氏祖屋推开院门,春意盎然,具有这样的庭院美景的客家建筑不胜枚举。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3:4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6 编辑

    三、以墙承重为主的建筑结构形式。

  中国封建社会传统建筑多以木柱木屋架为承重方式,故有"墙倒屋不塌"之说,客家先祖从中原远足而来,利用当地生产的砖石、粘土材料,并且为防御贼寇,便使用厚重墙壁,故省去木柱,仅中央厅堂之处设木柱或石柱,以增大开间。墙壁上支承木檩,檩上施椽,上扣灰瓦,即使用冷摊瓦屋顶做法。客家传统民居的墙壁有越做越薄的趋势,土楼与围堡式的民居墙体厚度可在一两米以上,一般民居墙体厚度只在20cm40cm之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4: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6 编辑

    四、极具可识性与标志性的外立面。

  首先客家传统民居的青瓦、砖土墙、小窗洞使其具有可识性,再与山水相邀,经常是一幅秀美的山水画。另外,山墙朝前,并做精致的歇山花,成为主立面的重点处理部位之一,多个山墙的重复令建筑正立面极具有节奏感。围屋外立面以大面积实墙为主,仅配有少量的仅供通风的小窗洞,预制的各种石制花纹使小窗洞成为墙面灵秀的饰物。歇山花与小石窗使建筑具有明显的标志性。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6 编辑

    五、错落有致的瓦屋顶。

  瓦屋顶也是梅州客家传统民居魅力体现之一,是古建测绘工作必不可少的一个测绘内容,也是欣赏者不辞辛苦要登高远眺的原因。厅堂与两边的房屋总是有或大或小的高差,造成檐口高低不同,纵横脊之间有交叉;同样的厢房,只要超过七、八米长,不是用歇山断面处理,就是使用斜升的曲线。如果房间众多,垂直交叉也越多,很复杂。檐口的瓦当与滴水多用琉璃饰面,色彩艳丽。梅县程江乡夏屋村的万秋楼于上世纪30年代初建成,是中西合璧的客家民居,中式的平面,即以上中下三堂为中轴线,两边四排厢房,下堂后为一围龙的形式,柱式与栏杆是希腊式,万秋楼为人称道的地方很多,最为少见的是,下堂屋顶瓦面上在没有高差的情况下,也使用突出的歇山花,以此来防止屋顶由于较长距离无起伏而造成的平淡,此处可体现客家人对屋顶形象的重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5: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10-28 13:27 编辑

    六、讲究风水。

  客家民居在设计之初最重要的工作是给建筑选址,许多客家民居在祠堂敬祖的隔断后右侧的墙角里置香炉,逢年过节在此为风水师祭拜,建筑师从无此待遇。客家人认为:所有今生后世的愿望都会由好的风水来实现,诸如财源广盛,子孙兴旺等等。于是,出现了各种和风水有关的现象,如围龙屋后半部分升起的花胎用鹅卵石铺砌,视为龙鳞,聚龙气;围龙屋后面的山势要雄伟,不够雄伟的要种竹林,竹林从不砍伐,它有护风水、保平安之意;围龙屋前半部分的池塘,承接院内所有的雨水,有财源滚滚不外流的意义。这样的风水讲究从大环境的选址到小局部的设计,无处不在。从现代建筑环境学角度讲,客家人讲究的好的风水环境(如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等),的确是比较理想的生活环境,但由于过分崇拜,使其中难免夹杂有迷信成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10-28 13:27:51 | 只看该作者
    梅县与大埔客家传统民居具备众多的相似之处,也有明显的不同,风格是迥异的。

  区别之处主要表现在:  

  一、建筑的体量不同。梅县的客家传统民居单体建筑较小,圆润细腻,温和平易,既便是房间众多的建筑群落,也显得精致纤弱。如南口镇桥乡村具有百年历史的南华又庐,堪称梅州最大的围屋,2层,占地1万多平方米,118间房屋,大小大小厅堂几十个,俗称"九厅十八井",它是梅县围屋的典范。无论从山上鸟瞰外立面与屋顶,还是步入其中内观庭院景观与建筑装饰,该建筑无处不显得精巧与细致。  

  相比之下大埔民居建筑体量偏大,偏高,气势雄伟豪迈,有宫殿或城堡的风范。以湖寮镇有230年历史的泰安楼为代表,3层,占地近1万平方米,200个房间。宽敞的祠堂,高大的人口门楼,宽敞的起居室,大气的院落,虽历沧桑仍雄风振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