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凳
楼主 |
发表于 2015-6-10 18:47:17
|
只看该作者
康熙二年(1663年)
长乐知县孙荫光主修《长乐县志》8卷刊刻。
康熙三年(1664年)
福建省平和县大溪里蔡满有军功,将出任惠州协镇。为筹措盘缠,竟绑架绍安县富豪丘满观,索取赎金千元。事为大埔县木窖村民黄伊日、黄伊萃侦悉,乃集乡民20多人,于大埔咸水溪伏击蔡满,尽虏蔡满主仆8人。满妻投诉于饶平总兵吴六奇。知县禹昌允奉命围剿黄伊日等,黄等抗拒官兵不敌,引火自焚。后来,吴六奇改木窖村(今双溪木窖村)为沐教村。
康熙四年(1665年)
7月,长乐大风,倒屋拔木,刮倒城墙数十丈。
康熙七年(1668年)
大埔大水,水浸沿岸土堡,百侯鸣凤楼被冲毁,湖寮土围及民房崩塌无数。
康熙十年(1671年)
程乡县令王仕云修新城,周围城长985丈,高3.6丈,厚2丈。开辟新南门,名文澜门。
康熙十一年(1672年)
正月,大埔下冰雹,雹如小石。
3月,平远大风,飘瓦倒屋,同时下冰雹,雹大如鹅卵。
同年,镇平知县程梦简重修镇平学宫,建大成殿、大成门、泮池、泮桥(即状元桥)。
康熙十二年(1673年)
镇平知县程梦简、举人黄殿楫纂修《镇平县志》8卷。
程乡县令王仕云修《程乡县志》6卷刊刻(现佚)。
康熙十三年(1674年)
3月,镇平大饥,竹笋虽已长实,饥民亦采食之。
同年,潮州镇守史刘进忠叛清,其部一度分驻程乡城内外,居民避居乡下。不久刘部撤出。
康熙十四年(1675年)
南明郑经部入梅州,占据镇平县,至康熙十六年六月退去。
康熙十五年(1676年)
刘进忠部突袭程乡县城。库吏黄梦奎乘机放火焚库,县衙内外堂俱化为灰烬,城厢屋宇多被焚毁。
6月6日,程乡民众始蓄发留辫,归顺清朝。
康熙十六年(1677年)
程乡县饥荒,又值战祸,粮价大涨。代理程乡县事潘继贤煮粥发给灾民,民感其德,特立碑于南门之外,以记其功。
康熙十七年(1678年)
程乡县令王吉人修《程乡县志》,刊刻。
康熙十八年(1679年)
兴宁、长乐、平远饥荒。平远县虫害严重,松树叶都被毛虫食尽,树枯,水稻早晚两造无收。
康熙十九年(1680年)
兴宁知县王纶部,调整明代原设驿铺:北路设罗岗铺、十三都铺;东路设枫枯械铺、江坑铺、铁马铺、古楼铺、径心铺;西路设茅塘铺、中道亭铺。每铺拨兵20名,负责文书传递。
康熙二十年(1681年)
兴宁知县王纶部主修《兴宁县志》8卷,今存。
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
兴宁知县李清鋐以“玉壁长松”旌表耆寿老人五人:李学良105岁;罗有瑾103岁;张可奇103岁;陈成良101岁;石秉铖98岁。
平远知县张天培,主修《平远县志》,刊刻。后在康熙二十五年、雍正九年平远知县亦曾主修《平远县志》。
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
平远新定营制马战守兵615名,其中县城驻防马战步兵102名。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
镇平知县蒋弥高建义学馆(课艺斋)于韩祠之侧。并于永镇楼内兴办“桂岭书院”,占地面积1000多平方米。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
长乐知县孙蕙主修《长乐县志》8卷。
康熙三十年(1691年)
程乡县白土堡人熊思联筑公塘共4口,可灌田60余亩。
刘广聪修《程乡县志》8卷。
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
镇平知县周傥,将明朝知县胡会宾所建永镇楼改名为镇山楼,内建万寿宫。
程乡县令曹延懿,将老南门四角凌风楼改建为八角楼。
康熙三十二年(1693年)
广东乡试,程乡陈鹗荐中解元,三十九年(1700)中进士,官授翰林院庶吉士。
康熙三十四年(1695年)
冬,大埔县恭州村演戏,黄昏时分,有2人被虎拖去。此后,高陂、党溪、大麻、三洲等地均先后发生虎患。至康熙三十七年(1698),各乡死于虎患者,计80余人。
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
夏,程乡大饥荒,谷价涨至每石2.2两银,饿殍无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