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诗歌季刊《山棯花》成梅州传递乡音的文化纽带

[复制链接] 0
收藏
1
回复
82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4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5]常住居民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3-23 10:18:03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问祖寻根返故乡,文明村里乐洋洋;多年梦寐多实现,得聚天伦喜泪腔。悲欢离合事难全,廿载飘蓬沧海边;故国春风思赤子,喜看桑梓换新天。”这是旅居巴基斯坦华侨钟荣英在梅县三乡诗文社建社十周年的《山棯花专辑》上作的一首诗句。

  三乡诗文社是广东梅州市雁洋镇三乡于1984年成立的一个乡村文化群团组织,通过出版刊物《山棯花》向社会各界及海内外乡贤传递家乡资讯,至今走过了31年的历程,已成为三乡与海内外乡贤沟通的文化纽带。

  梅县三乡是当地有名的文化镇村,也是华侨之乡。诗文社成立初衷是传承三乡深厚的文化底蕴,为热爱文学的爱好者提供一个发挥平台,也为海内外的三乡乡贤及时传递家乡的发展与变化。

  据了解,诗文社成立之初没有经费,只能用蜡纸钢板刻写,油印几十份《简报》作为报导刊物。1985年,诗文社得到了第一笔外资,是由香港、马来西亚的六位乡贤捐赠的5000元港币,帮助诗文社买回了一台手摇中文打字机,不久之后《简报》改名为《山棯花》。

  三乡诗文社编委兼会计钟天池告诉记者,诗文社至今的经费都是由乡亲们和三乡海内外乡贤共同赞助的,每一笔捐款都会记录下来。记者在诗文社的墙壁上看到捐赠名单,有人民币三五十元,也有人民币上千几千元的捐款,其中不乏海外华侨及港澳同胞的芳名,如梅州大侠廖安祥、印尼侨领钟奇可、香港乡贤丘应芬等知名人士。

  钟天池介绍,迄今为止,该社已出版了100多期《山棯花》和10多部专辑,并且发往世界各地。“每一期我们都会发往香港、马来西亚、毛里求斯、加拿大等10多个地区和国家的旅外乡亲,让他们随时了解家乡动态。”

  “除了捐款,海内外乡贤还经常向《山棯花》投稿,有关他们对家乡的回忆、情感、趣事之类的,写成诗、文章都有。”钟天池拿出一本季刊,让记者翻阅。

  记者翻开最近几期的《山棯花》,常回家看看、乡音乡情、饮水思源、等栏目各有特色,其中不乏印尼、马来西亚等海外乡贤的投稿。

  除了季刊《山棯花》,诗文社还编写了全国首部乡镇级二十多万字的志书《三乡乡志》,得到了三乡海内外乡亲的大力支持,除捐款数万元外还帮忙搜集资料,当时远在澳洲七十高龄的老人也寄资料回来。

  “无论是物质还是精神上,海内外乡贤都很关心、支持家乡的发展变化。”三乡诗文社副社长廖湘隆表示,诗文社的今天离不开众多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的鼎力支持,也离不开一批批热爱文学的社员们的精心培育。

  “秉着创社初衷,我们一直希望诗文社及《山棯花》能繁荣乡村文化,推动地方文化事业发展,也能让远在海外的关心家乡建设的乡贤及时获得家乡近况,让他们的爱乡、思乡之情得到一些慰藉。”廖湘隆说。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15-3-23 15:01:48 | 只看该作者
  是艰苦在创业是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