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山东青岛人,大学毕业后在佛山高明边检站工作了12年,在当地娶妻生子,在接到来梅州边检站履职的命令后,他毅然前行,并将妻子女儿也落户到梅州。在边检站,外地干部不少,但像刘永阁那样,举家户籍迁到梅州的却不多。近日,记者采访了刘永阁,走进他内心的真实想法。 举家户籍迁梅州 眼前的刘永阁,脸廓分明、认真严肃。可认识的人都说其实他平易近人,但性子里的确透着一股较真劲儿。 2000年7月,刘永阁从吉林大学毕业,怀揣儿时的梦想,毅然报考了边防部队,被分配在佛山高明边检站。在那里,他兢兢业业工作,一待就是12年。2012年7月,刘永阁被提拔为副团职领导干部,安排到梅州边检站交流任副站长。提拔本是好事,但刘永阁却高兴不起来。 从高明到梅州,珠三角和粤东地区的城市经济差异自不必说,路途约500公里的两地并没有直达交通工具,联程辗转需要8个小时的颠簸。回家,道阻且长……一开始,亲朋好友都“组团”来当说客。有人劝他干脆不去梅州,这偏远的地方指定不会有什么好出路;有人则宽慰他再坚持坚持,等几年转业回高明就好了。而正是那一年,刘永阁的妻子怀有身孕,妊娠反应特别严重,家里又没人照顾,种种困难都好像砝码,压在了天平“放弃”的一端…… 说到这里,年近不惑的刘永阁感叹:“那时候真是难啊,一方面提拔了高兴,另一方面想到要去梅州,家里怎么照顾,不知道最后还能不能回来……” 在这样的纠结里,他持续工作了一段时间。不久,梅县机场开始改造,地方政府决定增加国际航线和启用临时查验场地。而此时女儿晨晨刚出生,原本身体就不太好的妻子也在产后恢复。工作需要认真应对、家庭需要照顾,矛盾埋伏在拐角正伺机向他逼近。 就在连外人都替他着急的时候,刘永阁破釜沉舟,作出决定:走,去梅州。“军人的天性是服从,我不去,你不去,边防工作怎么开展?”他让妻子辞去在高明的正式工作,带着女儿连户口一起迁到梅州,做好彻底扎根在无亲无故的梅州的准备。 爱上这座小城 举家迁到梅州一段时间,刘永阁一家却真真切切地爱上了梅州这座小城。 在梅州边检站的大院里,有很多干部和军属都是梅州人,客家人的淳朴和热情让他深深感动。节假日,同事们轮流带他在城里转悠,告诉他买什么东西去哪里,吃什么东西到哪里,玩什么东西有哪里;一些军属担心刘永阁妻子人生地不熟感到孤单,纷纷邀请她到家里做客,有时还帮她一起带孩子;孩子生病了,同事们比他更着急,帮他打电话叫车,送他们去医院。“我去过很多地方,但没有哪个地方像梅州人那么热情,你能真切感受到他们对你好是发自内心的,无功利的。” 这座精致美丽而富有文化气息的城市也把他深深吸引。“雁南飞、雁鸣湖、大埔梯田、平远栈道……好多地方都去了,太美了。以前朋友们劝我不要来,我希望他们过来看看,这里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地方!”刘永阁笑言。 积极融入工作中 在工作中,刘永阁也是拼命三郎。根据党委分工,他分管纪委、审计、督察和边检业务工作,通过实地走访和悉心了解,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熟悉了梅州站近几年来的主要情况。机场改造期间,他确立了“让旅客通关更加便捷、让服务措施更加贴心”的思路,深入机场实地勘查、测量土地、修改图纸、细化方案、整合资源。特别是去年底梅台航线开通后,旅客数量超出往年近8倍,在警力紧张、机场改造的情况下,推出了边检qq群、微信警务平台、“橄榄绿”导游、客家话服务、老弱病残“零等候”等一系列服务举措,先后3次在恩华广场和执勤现场宣传宣讲边检服务流程和出入境法律法规,邀请300多位梅州市民、学生走进边检营区亲身感受官兵生活,增强了旅客对边检工作的认同感。 采访结束,刘永阁说:“能在一个充满温暖的城市里,拥有一份喜欢的工作,能和家人在一起,我的八小时内外满满都是幸福。”(梅州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