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转帖: “兴宁小南京”别解

[复制链接] 0
收藏
3
回复
71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5-9-11 17:02:21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兴宁小南京”别解:

  兴宁为什么有“小南京”之誉?这个问题在兴宁老乡看来,是连三岁小孩也能回答得出来的。传统的答案是:

  兴城工商交通运输业发达;兴城较繁华热闹。好事者往往会反问:南京的工商交通运输业以及繁华程度均比不上上海,兴宁为什么不叫“小上海”,偏要称为“小南京”呢?

  这一反问,难免会把人问倒的。我亦属“好事者”之列, 对上述答案存疑了多年,当了布衣之后,接触地方志乘、人文轶事多了,对此有了一些新的看法,借此机会写出来,就教于有关专家学者。

  现今的中老年人,大体都晓得兴宁传统的《罗家通书》曾闻名闽粤赣,销行海内外,与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有过密不可分的关系。可惜通书内有迷信成分,这是应该摒弃的。

  编印发行《罗家通书》的地方,人称“通书罗”,现属兴宁县福兴乡。这一带罗姓的开基祖为循炬公。传至13世时,有庆辉公者,即为《罗家通书》的创始人。罗庆辉是清朝康熙雍正时期人物,具体生卒年月未详。他幼而聪颖,对数学与天文学尤感兴趣。后得友人推荐,入北京天文院(当时称“钦天监”)学习多年,对天文历算的经典著作深入研究,颇有心得,并曾在钦天监内的一个机构供职。学成回家之后,便运用学得的技能,结合本地实际,开始了民间通书的测算编制工作。据兴宁罗昌光、罗裕光二位提倡的史料,罗庆辉及其后人测算编制的《罗家通书》曾于清代雍正七年(公元1729年)钦定准于正式刊行发卖。

  测算天文,编制历法,要以高等数学和高级技术为基础,唯专门的天文台方能胜任。众所周知,我国南京紫金山(即钟山)天文台颇富盛名,编制的历书具有很大的权威性。兴宁既出版经皇家批准刊行的《罗家通书》,后人将它和南京天文台联系起来,称之为“小南京天文台”之类,便是合乎情理的事了。有件史实,足以证明这一点。解放前,邑人有旅日就读东京帝国大学的罗先生,详谈过他当年在东京的一间博物馆内,见到过1900年八国联军侵略中国时被抢去的部分文物,其中有一份为罗庆辉推算天文时的手迹,题名为“小南京天文台首创人罗庆辉”。

  据此,窃以为:兴宁之被称为“小南京”,很有可能就是因为有过编制发行《罗家通书》的“小南京天文台”而来的。

  果真如此,也很有现实意义。因为天文历法是一门科学技术,兴宁在清代就有了先进的作为“第一生产力”的科学技术,今天提倡科技兴农、科技兴经济,我们就更应该发扬传统,振兴科技,为广东在二十年内赶上亚洲“四小龙”作出积极的贡献。

  (罗滨)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发表于 2015-9-14 12:55:2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解释在今天的兴宁人看到会不接受的,不过又好象解释得有道理,论点就在,南京的工商交通运输业以及繁华程度均比不上上海,兴宁为什么不叫“小上海”,偏要称为“小南京”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885 天

连续签到: 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发表于 2015-10-4 15:33:29 | 只看该作者
  我又重读了一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6]常住居民II

地板
发表于 2015-10-11 14:57:34 | 只看该作者
   今天周末不出门,来到这里,我算是到各栏目都走了一大圈子的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