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因患病不能怀孕,丈夫起诉撤销婚姻!法院判了

[复制链接] 0
收藏
3
回复
2122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6-29 22:13:1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8-21 17:49 编辑

妻子因患病不能怀孕,丈夫起诉撤销婚姻!法院判了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表达了夫妻之间的深厚缘分和珍贵感情,夫妻不仅仅是一种称谓,更是一种责任和义务,面对患病而不能怀孕的妻子,丈夫起诉请求撤销婚姻,法院会如何判决?


8月20日,广西高院披露一则案件:


2017年,周丹(化名)被确诊为卵巢囊肿,后在医院进行手术,住院5天后出院,出院后一直良好未有复发或后遗症。


2021年10月,郭锐(化名)经人介绍认识了周丹,双方互有好感,很快便确定了恋爱关系。期间,周丹未告知郭锐其曾被患有卵巢囊肿的病史。同年12月31日,二人回老家办理结婚登记手续,双方在登记进行了婚前医学检查,婚检结果均显示正常。婚后,为了避免夫妻两地分居,郭锐与周丹便共同前往广东工作并生活在一起。


可是婚后不久,2022年7月,周丹因身体不适,在广东多家医院进行身体检查并住院治疗,经多方确诊,周丹患成人型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治疗需要切除子宫和双附件,需要支出较多治疗费。


尽管两人此前感情基础不错,但郭锐在几经内心挣扎思量后,认为周丹婚前刻意隐瞒严重病史,所患疾病将导致无法生育,给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以及精神打击。


2022年10月11日,郭锐以周丹婚前隐瞒重大疾病为由,向法院提起了撤销婚姻事实的诉讼请求。


广西壮族自治区贵港市港南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一起撤销婚姻纠纷案件。


港南区法院经审理认为,郭锐与周丹经人介绍相识谈婚并自愿结婚,被告婚前确患有右侧卵巢囊肿,虽然被告婚前未告知原告患该病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规定,婚前医学检查包括的疾病类型为严重遗传性疾病、指定传染病以及有关精神病,但周丹所患疾病不属于前述任何一种,没有重大疾病的遗传性、传染性、不可治愈性等特征。而对于“重大疾病”的认定除了需要医学上的标准,还应当结合案情,确定该疾病对婚姻生活带来的影响,以此来判断是否应当撤销婚姻。


本案中,从周丹开始患病以及治疗的时间上来看,其于2017年病发经治疗后,身体状况良好未有复发或后遗症,能正常工作、生活。周丹只是曾经患有疾病,郭锐与周丹在2021年底办理结婚登记时,周丹未有发病迹象。因此,周丹所患疾病不属于民法典可撤销婚姻情形中规定的重大疾病。


关于郭锐申请撤销婚姻的诉求,法院认为,审理撤销婚姻案件应以夫妻感情是否破裂作为准予或不准予的依据。周丹虽然在婚前隐瞒了自己曾患有右侧卵巢囊肿的事实,但她此病在婚前已经治愈,且在婚后一段时期内属于健康状态。周丹所得成人型双侧卵巢颗粒细胞瘤,且确诊后,周丹积极住院治疗,并非“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疾病,久治不愈”的情形。


就本案的具体情况来说,该案在审理过程中,经法院主持调解,郭锐坚持要求与周丹离婚,周丹则不同意离婚,双方无法达成调解协议。郭锐作为疾病患者的配偶,郭锐一时无法接受周丹患病的事实,就想起诉离婚,法院不应认定“双方感情确实已经破裂”。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0:21: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30 10:25 编辑

情侣“中招”率高达16%,旅行真是分手“魔咒”?

    某旅游平台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 86% 的恋人在旅行中发生过分歧或者争吵, 54% 的人曾在情绪爆发的那一刻产生分手的想法或者将分手直接说出口, 16% 的人真的因此而分手。

   钱钟书也借着《围城》里的赵辛楣之口说过:

   “像咱们这种旅行,最试验出一个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劳顿,最麻烦,叫人本相毕现的时候。”一旅行就分手,真的是情侣“魔咒”吗?

   旅行本就是一场考验

   我们为什么要去旅行?无论是研究发现还是旅行爱好者都说,旅行可以放松身心,旅行是一种自我疗愈,旅行能体验不一样的生活,旅行是去寻找生命的意义……

   人是一种很复杂的生物,既追求安定、熟悉,又渴望探索、刺激。既渴望在舒适的区域内找到安全感,但同时又对未知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因此,无论是从旅行的本质,还是从人们选择旅行的真正出发点来看,旅行注定是一场考验。

   旅途中的未知和不确定性,既能够带来兴奋、惊喜和刺激,同时也带来了意外、挑战和打击。能扛住的人,每一次旅行都是突破自我和探索关系边界的契机;扛不住的人,每一次出行都会成为矛盾和困扰的集结。

   旅途中的“多灾多难”

   在旅途中,人们需要面对种种未知的挑战和困境,这些挑战往往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畴,从而迫使我们展现出最真实、最深刻的人性面貌。

   旅途中的“多灾多难”

   在旅途中,人们需要面对种种未知的挑战和困境,这些挑战往往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畴,从而迫使我们展现出最真实、最深刻的人性面貌。

   1

   陌生感启动战或逃反应

   走出家门,就意味着走出舒适区。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面对不熟悉的文化、语言、习俗和人群时,那种突如其来的陌生感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和紧张,因此,大脑自动切换到了“战斗或逃跑”的应激模式。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帮助我们应对潜在的压力和威胁。

    在应激模式下,大脑会释放一系列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使我们更加敏锐地感知和应对周围环境的变化。

   而“战斗或逃跑”反应与“镇静与联结”反应是此消彼长的关系。当我们处于“镇静与联结”反应时,会感觉放松、快乐和平静,会保持理性和和谐,社交能力会提高,压力水平会降低,身体会利用能量来成长和储存,对周围的人和事物会变得友好和包容,也更容易与外界形成联结。

   因此,我们常常会发现,情商高、好说话的人,在旅途中容易变得尖酸刻薄;性格好、易相处的人,在旅途中容易变得脾气暴躁,这并非出自本心,而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应激状态。

   2

   疲惫感导致情绪易失控

   旅行,无论交通有多便捷,终究是一场需要靠双腿丈量世界、考验个人体能的苦旅。

   在旅途中,我们或许要背着沉重的行李,走过崎岖不平的山路,或是穿越拥挤的人群,这些都会对我们的体能和心神提出挑战。因此,身心疲惫是旅行必不可免的考验之一。

   从心理角度看,无论是体能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过度疲劳,都会降低人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集中、决策制定以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当个体身心疲惫时,其对周围环境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调控力均会大打折扣,因此,即使是很小的刺激也可能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

   3

   失控感引发安全感缺失

   当我们置身于旅行的陌生环境中,时刻都可能遭遇意想不到的情况,让我们在享受刺激和新鲜感的同时,也不得不面对随之而来的麻烦。

   不可预测性给旅行带来的最大影响,或许就是不确定感和失控感。当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时,内心的不安全感就会被放大。我们可能会变得焦虑、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这种情绪让我们变得像炸毛的刺猬一样,蜷缩起需要保护的脆弱部分,竖起能伤人的尖矛以应对外界的压力和挑战。

   24 小时的朝夕相处

   才是伴侣旅行最大的挑战

   其实,对于喜欢旅行、经常旅行的人来说,途中的各种问题都不算是难题。关关难过关关过,挑战极限提升自我,这正是“在途中”所蕴含的真正意义。

   而对于伴侣双方而言,摩擦、迁就、不满和退让,这本就是亲密关系的日常和点滴。这些种种放在旅行中之所以会被无限放大和变得难以忍受,是因为旅行将双方置于 24 小时朝夕相处的境地,剥夺了我们独自调节情绪、冷静思考问题和偷偷舔舐伤口的机会。

   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不安或者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更倾向于独处而不是倾诉。独处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梳理情绪、反思自我和寻找内心平静的空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理解自己的情绪来源,思考问题的根源,并尝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6-30 10:27:3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30 10:29 编辑

   如何打破旅行的“分手魔咒”?

         1

   改变视角,管理期待

   期待违背理论指出,当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显著的落差时,可能会引起情感上的不满和归属感上的削弱。因此,如果我们带着滤镜去看待旅行,只一味地追求旅行的美好与浪漫,那么当面对现实的困难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深深的失落和失望。

   这种情感上的落差不仅会影响我们个人的情绪状态,更可能对我们与伴侣之间的关系造成负面影响。因为当期望得不到满足时,我们可能会将不满情绪投射到伴侣身上,从而引发争吵和矛盾,破坏原本和谐的关系氛围。

   要避免这种情况,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视角,用挑战自我极限和探索关系边界的心态去面对旅行的全貌,把旅行看作是一次自我成长的机会,是一次加深彼此关系的旅程,而不仅仅是一次浪漫体验。

   可以事先沟通好目标,两个人尽可能一起去做攻略,这能使旅行的不确定性降低,也会利于缓解旅行带来的焦虑或者不安。

   2

   避开拥挤,接触自然

   似乎在城市环境中度过的时间越长,注意力与认知资源的枯竭越快,精神疾病患病率增加更急速。如果旅行只是从一个嘈杂拥挤的城市跳入另一个喧闹繁忙的城市,依然充满了噪音和拥挤,就很难实现身心放松和压力缓解,那么,在遇到问题或突发状况时,就更容易感到焦虑、无助和应对不暇,从而进一步加剧个体的心理压力和精神负担。

   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接触大自然,不仅可以改善免疫功能,减少人体产生应激激素,缓解心理紧张和改善情绪。森林疗法也指出,在森林中漫步,可以提高情感平衡和增加感知能力。

   3

   周边走起,培养默契

  如果情侣在旅行中容易吵架,很可能是因为一起出行的次数还不够多,对彼此的喜好和习惯还不够熟悉。随着磨合次数的增加,你了解了我的脾气,我知道了你的雷区,就能够有意识、无意识地避开可能触发争执的警戒线,学会相互迁就和包容,更加懂得如何在不同的情境下与对方相处。

   不是远行没有意义,而是周边更有性价比。因此,可以尝试先从周边的公园、郊区的景点走起,虽然是新的环境,但却离家不远,有点熟悉,又带点新意。这样的旅行方式可以让双方逐渐适应并享受彼此的陪伴,为未来的长途旅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4

   放慢节奏,创造独处

   时间紧、景点多的“狠人特种兵式旅行”虽然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的景点和文化,但也容易让人身心疲惫,失去旅行的真正意义。试着放慢节奏,不再匆忙地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而是选择在一个或两个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停留更久,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创造独处的时间,让旅途中已经疲惫的双方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和空间。

   在这段时间里,可以找一个安静的角落,静静地坐下,享受一份宁静。可以阅读一本书,或者只是闭上眼睛,聆听周围的声音,感受大自然的气息。这样的独处时间不仅能够让身心得到放松,还能让人有更多的机会去思考,去体会旅行的真正意义。

   其实,相比日常生活,情侣在旅途中更容易吵吵闹闹,何尝不是因为旅行为双方创造了一个跳出生活框架的契机,能够肆意去感受别样的方式和极致的感受,携手探索关系的边界和人生的极限。

   旅行,就像不缺钱的流浪,伴侣之间想要体验的,也许就是能同甘共苦、抱团取暖的归属感,带点刺激、夹有甜蜜,最最重要的,是永不离弃、全情接纳的那颗真心。

   来源:科普中国

   转载:科普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8-21 17:44: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8-21 17:46 编辑

16%情侣旅行后分手
旅行真的是分手“魔咒”?

   某旅游平台做过的一次调查显示,86%的恋人在旅行中发生过分歧或者争吵,54%的人曾在情绪爆发的那一刻产生分手的想法或者将分手直接说出口,16%的人真的因此而分手。一旅行就分手,真的是情侣的“魔咒”吗?

   旅途中的人性挑战

   在旅途中,人们需要面对种种未知的挑战和困境,这些挑战往往超出了日常生活的范畴,从而迫使我们展现出最真实、最深刻的人性面貌。

  陌生感启动应激模式 当我们置身于一个全新的环境中,突如其来的陌生感往往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和紧张,因此,大脑自动切换到应激模式。这是一种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在应激模式下,大脑会释放一系列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这些激素可以提高我们的警觉性和反应速度。因此,一些性格好、易相处的人,在旅途中容易变得脾气暴躁,这是因为他们正处于应激状态。

  疲惫感导致情绪易失控 旅途会对我们的体能和心神提出挑战。从心理角度看,无论是体能上的还是精神上的过度疲劳,都会降低人的认知功能,包括注意力集中、决策制定及情绪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当个体身心疲惫时,其对周围环境信息的处理能力和对自身情绪状态的调控力均会大打折扣。

  失控感引发安全感缺失 不可预测性给旅行带来的最大影响,或许就是不确定感和失控感。当我们无法预知未来的走向时,内心的不安全感就会被放大。我们可能会变得焦虑、紧张,甚至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

  朝夕相处剥夺独处机会 对于伴侣双方而言,摩擦、迁就、不满和退让,这本就是亲密关系的日常和点滴。研究表明,当人们感到不安或者处于负面情绪状态时,更倾向于独处而不是倾诉。而旅行将双方置于24小时朝夕相处的境地,剥夺了人们独自调节情绪、冷静思考问题和偷偷舔舐伤口的机会。

  如何打破分手“魔咒”?

  期待违背理论指出,当期望与实际情况产生显著的落差时,可能会引起情感上的不满和归属感上的削弱。因此,如果我们带着滤镜去看待旅行,只一味地追求旅行的美好与浪漫,那么当面对现实的困难时,我们可能会深感失落和失望。我们可以试着改变视角,用挑战自我极限和探索关系边界的心态去面对旅行的全貌,事先沟通好目标,两个人尽可能一起去做攻略,这能使旅行的不确定性降低,也利于缓解旅行带来的焦虑或者不安。

  时间紧、景点多的“特种兵式旅行”虽然能够让人在短时间内尽可能多地体验不同的景点和文化,但也容易让人身心疲惫,失去旅行的真正意义。试着放慢节奏,不再匆忙地穿梭于各个景点之间,而是选择在一个或两个特别感兴趣的地方停留更久,深入体验当地的风土人情。同时,创造独处的时间,让旅途中已经疲惫的双方有一个喘息的机会和空间。

  (来源:科普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