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空好文(你看过武侠么)等问题的继续讨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3
回复
15400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8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1:43:24 | 只看该作者
冠盖满京华,夜夜孤灯下,寂寞最是英雄情。
<br />       寂寞不寂寞,金老爷子我不知道。我只能通过重重遮幕去看到他的一些影子。
<br />       《天龙八部》中,段誉见到发疯后慕容复在迷梦中做着皇帝梦的时候,我知道金老爷的心未必不苍凉。
<br />        古龙是寂寞的,这个世界上一定有比老杀更了解古龙的,但也绝对不会太多。也许温瑞安是另一个,这不是杀杀狂傲。
<br />       真正的寂寞,你们不懂。讲了你们也不明白。很多事情,如果你不能拥有,也绝对无法明白。
<br />
<br />       “对于酒的执着,大概没有人能比得上古大侠、他三番两次的因酒而住院,换了别人,早已怕酒怕得要命了。可是我们的古大侠却照喝不误。
<br />       ……
<br />       所以临死的前几天,他又开始纵情喝酒,醉了睡,醒了又喝,又醉,又睡,又喝……
<br />       古大侠的独特豪性又见了”。(丁情《古大侠的最后一剑》)
<br />       “……顿失所寄讲述  ,他敢爱敢恨,求‘死’得死。他再次因肝硬化而送医院急救时,医生力劝他戒酒,他的笑声响彻整座医院。他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他怕寂寞,他重感情,常对着一栋空白的墙说话”。(《?????????????》)      
<br />       不得不想起古龙在三少爷的剑之序言中所述:“ 因为我是也是个江湖人,也是个没有根的浪子。如果有人说我这是在慢性自杀,自寻死路,那只因为他不知道——
<br />       不知道我手里早已有了杯毒酒。
<br />        当然是最好的毒酒。”
<br />
<br />       温瑞安也是寂寞的。这在《天下有敌》中借助戚少商的心里和《天下有雪》中萧秋水的嘴里已经说了出来。
<br />       而温瑞安的放荡,赌博,纵情山水,未便不是另一种寂寞。
<br />       有时候,越狂欢,越寂寞。或者像杀杀以前的那句话:
<br />       寂寞是一个人的狂欢,狂欢是一群人的寂寞。
<br />       冠盖满京华中,我看见先生寂寞着。而古大侠相信在求死得死后,在也不怕寂寞了。
<br />
<br />       黄道人的笔下只有不断的超越,超脱生死,其实,我略可明白那种漫长道路上的寂寞。
<br />       这一点在《星际浪子》中,我可以看到道人心中的悲哀和无可诉说的寂寞。
<br />
<br />       黄金温古。
<br />       是寂寞。
<br />       也不仅仅是寂寞……
<br />
<br /> 温先生的驾驭文字的技巧是无人能比的,那些无情的汉字在他的手上化腐朽为神奇,经过他的组合,达到了人所想象不到的效果。
<br />  那些人名、话语、甚至于那些回目都让人有一种惊艳的感觉,透露着那些撞的眼睛生疼的文字。
<br />  譬如”那花开谢的热闹“。
<br />  譬如柳随风,苏梦枕,白愁飞,狄飞惊,方应看,许天衣,息红泪,唐晚词,赵师容……
<br />   
<br />  杀杀点评录
<br />    1 白愁飞 
<br />     一笑浮白,想飞之心,永远不死的白愁飞
<br />     温瑞安下笔描写白愁飞的首次出场,“只有一人,抬头望天。此人华衣锦服,俊朗年轻,在人群中那么一站,犹如鹤立鸡群。他仰首向天,眉目便看不清楚。”
<br />  
<br />  后来再怎么样说他俊,说他好看,说他神色姿态,都留给人一个负手仰首昂然朝天一暝不视的剪影。
<br />    他的自负似是与生俱来,他的桀骜仿佛贯穿始末,这样一个人,没有年轻过,也没有老过,只有着一颗想飞的心。
<br /> 
<br />       白衣胜雪的他犹如千种流云的梦。温先生写他是云,自古白云无处住,几多变化任纵横。
<br />       那样的嚣张,那样的狂傲,那样的让人心疼,又那样的狠毒。
<br />
<br />    他曾化名为:白幽梦,在洛阳沁春园唱曲子;化名白鹰扬,在金花镖局里当镖师;化名白游今,在市肆沾画代书;化名白金龙,其时正受赫连将军府重用;亦化名白高唐,在三江三湘群雄大比武中夺得魁首……
<br />  在廿三、廿六岁时两度得志。廿三岁时曾以白明之名,在翻龙坡之役,连杀十六名金将,军中称之为”天外神龙“,统率三万兵马,威风一时,但旋在不久之后,成为兵部追缉的要犯。另外在二十六岁时,以白一呈之名,进入”长空帮“当黄旗堂下的副令主……
<br />  后来又脱离”长空帮“,几成帮中叛徒,不久又为‘六分半堂’外分堂所亟力拉拢的对象,几乎成为第十三分堂堂主。还有……”
<br />  可是,这些,他都失败了,人生里没有多少岁月,无论是刀从里的诗,还是猪脸遗言的岁月,所以他怕空负岁月,白了少年头,所以他更疏狂……
<br />
<br />  他想飞,甚至不是走,不是跑,一飞倾天,一鸣惊人。
<br />       我生不自量,寸寸挽强弓。 这是他的写照。
<br />  
<br />  “我活过,他们只是存在。手帕给吹得很高很高,夜里看去,在众雪花片片里特别地白,就像白愁飞在施展轻功,越飘越高,越飘越远……想飞之心,也许真的永远不死,不息,不朽吧。”
<br />  
<br />       用温先生的话来送给那些想飞的人,值得原谅(无论他们做过什么错事)的人:
<br />    我原要昂扬独步天下,奈何却忍辱藏于污泥;
<br />  我志在叱吒风云,无奈得苦候时机。
<br />  龙飞九天,岂惧亢龙有悔?
<br />  鹰飞九霄,未恐高不胜寒!
<br />  转身登峰造极,试问谁不失惊?
<br />  
<br />  我本想淡泊退出江湖,奈何却不甘枉此一生;
<br />  我多想自在自得,无奈要立功立业。
<br />  从心所欲,哪怕佛阻鬼拦?
<br />  要名要权,不妨要钱要命!
<br />  手握生杀大权,有谁还能失敬!
<br />  
<br />  我若要鸿鹄志在红尘,只怕一失足成千古笑;
<br />  我意在吞吐江山,不料却成天诛地灭;
<br />  养兵千日,竟然欲用无人?
<br />  回首万里,怎堪碧落黄泉!
<br />  至今还思项羽:“彼可取而代之”!
<br />  
<br />  大丈夫久居人下,生死等闲,顺风则行,逆风则泊?
<br />  我欲上九天揽月,痛饮狂欢,宁斗而败,不屈而活!
<br />  一朝得势自比天,挥斥方遒,有何罡碍,有何不可?
<br />  我志在万世功业,名扬天下,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该用户从未签到

8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1:44:09 | 只看该作者
2 苏梦枕
<br />       金风细细,烟雨迷迷;那男子是独步天下的黛色楼头一声凄曳 。
<br />       初入京城的王小石与白愁飞,在下雨的废墟中,遇到他,和他的“黄昏细雨红袖刀”。
<br />       开始了他们不一样的人生。
<br />
<br />       在武侠世界有有两个吐血的人,一个是李寻欢,一个则是苏梦枕。
<br />       前者是带给人家温暖的一盏黑暗江湖里的灯火.永远给人以温暖,信心和力量。
<br />       而后者则是充满寒意的飘忽的惊艳的鬼火,相同的是这微弱的光和热都是以消耗他们不多的生命为代价。
<br />
<br />       在说英雄谁是英雄中,我从未见苏在任何一人面前相形逊色:部下暗算过他,雷纯擒过他,白愁飞叛过他,关七败过他,然而苏始终静默着,咳嗽着,就那么声色不动,却夺尽光彩。顾盼无垂首的狄飞惊,有他这么一个情敌,大抵是永远得不到雷纯的心啦。
<br />
<br />       苏是一个传奇,黄昏红袖刀,无论他活着 还是已经死去,无论是朋友还是对手,他永远活在那些江湖人的心中。
<br />       套用一句话,苏虽然已经不在江湖,江湖里仍然有他的传说。
<br />       当然,远处楼头,隐约萧声。一声凄切,余音不绝。
<br />
<br />       这余音不绝…… 
<br />
<br />       3  
<br />       在《刺客新传》中。(张丰毅 莫少聪扮演的)
<br />       原书为《杀人者——唐斩》,应该是九几年的一部片子,导演是钟少雄。我看到此片的编剧居然是张碳,当时意味深长的一笑。
<br />       在周星驰的大内密探中看到那个"腾 腾 藤……"的武器,我想到了孙青霞。
<br />       在《功夫》的原名被称为《高手,之又见高手》,我几乎忍俊不住……
<br />
<br />       此外,杀杀喜欢的人物还有:  
<br />     空负大志的李沉舟,当世人杰的柳随风,白首顾盼的狄飞惊。
<br />       女的喜欢的则有赵师容,唐方,温柔一刀的温柔则是喜厌参半。
<br />
<br />       我可以从书中知道,萧秋水其实并没和唐方结合(当然,书中是最终走到了一起,书中的萧秋水是温,唐方则是方蛾真),《说英雄》中的王小石也并没和温柔走在一起,否则也不会转写《天下有敌》和《天下无敌》了,因为生活中的王和温已经渐行渐远,我们都知道,生活中的温其实是一个很率性的人。也是一个永远不缺少朋友的人,但却未必真正懂得女人的人(女人其实是很容易懂,有一生不能懂的人,古龙说:没有一个男人,能真正明白女人的心里。大意思是如此,原话忘记),也知道温大约也大大小小失恋了十几次吧。
<br />       当然,现在他早已经结婚了。不知道他现任的夫人是谁?
<br />       我在《天下无敌》中的封面上看到了他和他的夫人。
<br />
<br />       人间自有奇侠在,未始惆怅已轻狂。
<br />       武侠最美好的时代其实已经过去。
<br />       而杀杀的时代早已经老去,但也从没到过。
<br />
<br />       此外,其实温大可另开新局。
<br />       不要一直局限于大宋时期的危局之中。
<br />       温瑞安大约一直想去填坑,但他早期所写的格局里坑太大,要完全填完,以目前温先生渐慢下的速度,要至少还要三十年。

签到天数: 28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83#
发表于 2009-6-2 22:34:35 | 只看该作者
一个只会叫好,没人叫坏,没有争鸣没有否定的论坛,叫得上好吗? [:2-1:]

签到天数: 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84#
发表于 2009-6-3 15:27:00 | 只看该作者
从文学角度看老木的坚持,未尝不好,本人对此表示支持和赞许!
<br />
<br />    然,角度不同,就如《盲人摸象》,难于争出彼此,不妨来个角度调换,互相调整,或许,会有新的结论。
<br />
<br />    我们的争论,都是为了各自“特定的真理”,我更强调:争论,可以在友好的氛围中进行。
<br />
<br />    不想大家为此伤情。
<br /> [:2-1:]  [:2-1:]

该用户从未签到

85#
发表于 2009-6-3 19:37:36 | 只看该作者
抱歉,萧十一郎的书我还没看过,电视剧倒是有看,不过我不相信电视剧~~
<br />
<br />在我看过的人物中,比较喜欢的是楚留香  
<br />刚刚看到你转的帖子里是他是“梦幻型”
<br />或许就是喜欢这种梦幻....

该用户从未签到

86#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21:04:28 | 只看该作者
文字的许多乐趣是电视无法体现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87#
 楼主| 发表于 2009-6-3 21:27:19 | 只看该作者
1,
<br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这点相信很少会有人反对。
<br />时空挂着“梅州最好的文学交流园地”的招牌,但在此我并没有感觉到这样的氛围。
<br />我觉得,应该感谢,敢于批评的朋友。
<br />
<br />2,
<br />我不赞同人身攻击。
<br />
<br />3,
<br />“子不嫌母丑”这句话分解开来有“子”“不嫌”“母丑”。
<br />如果“母丑”是一种事实,我想,我会承认它、正视它,但不会嫌弃它。
<br />承认、正视和嫌弃,不可等同视之。
<br />
<br />所选文章,确实可能不仅人意。
<br />有这么一个读者去批评,我觉得是一种荣幸。
<br />
<br />4,
<br />想繁荣时空舞文弄墨就应该正视这次争论做起。
<br />或许应该置顶。
<br />只有正视自己的丑陋,才能够进步。

该用户从未签到

88#
发表于 2009-6-4 15:14:41 | 只看该作者
4,
<br />想繁荣时空舞文弄墨就应该正视这次争论做起。
<br />或许应该置顶。
<br />只有正视自己的丑陋,才能够进步。
<br />
<br />赞成,希望大家能踊跃发表自己的意见,如此一来这一次的争论就会变的很有意义。

该用户从未签到

89#
发表于 2009-6-4 17:49:26 | 只看该作者
我不怎么喜欢看武侠小说,我偶尔看电影。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等都是很出名的武侠片。

该用户从未签到

90#
发表于 2009-6-4 17:53:48 | 只看该作者
客家山歌题材广泛,意境含蓄,善用比兴手法,尤以双关见长,语言生动通俗,押韵上口。如:“郎有心来妹有心,铁杵磨成绣花针;郎系针来妹系线,针行三步线来寻。”这首山歌用比喻词“恰似”直接把男女不分离的恋情比作始终不曾分离过的针和线,通俗易懂,形象可见,情真意切,生动传神;“橄榄好食核唔圆,相思唔敢乱开言;哑子食着单只筷,心想成双口难言。”这首歌利用形象生动的比喻,并带双关,用于抒发相思之情,诉说倾慕对方想与之结成一对夫妻但又难于开口,委婉含蓄、耐人寻味。
<br />  客家山歌有较强的艺术想象力。如:“新打戒指九连环,一个连环交九年;九九还归八十一,还爱相交十九年。”客家山歌中万事万物都是有感情、有生命的,戒指本来是没有感情的饰物,但它一般又多作“定情信物”,因此,歌中的戒指便成了爱情的见证,表现了男女同结百年之好的炽热恋情;“见妹挑担百二三,阿哥心头着一惊;心想同你分多少,又见人多唔敢声。”歌中叙述了客家妹子勤劳能干,长途能挑担一百二三十斤,使男的为之吃惊心疼的同时,细致刻画了男青年对情人既关心又怕羞的复杂心情,抒情叙事,浑然一体。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