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时空好文(你看过武侠么)等问题的继续讨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23
回复
15399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该用户从未签到

61#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3:06:39 | 只看该作者
<div>&nbsp;</div>
<table height=111 cellSpacing=0 cellPadding=4 width="95%" border=0>
<tbody>
<tr>
<td class=yyxx bgColor=#efebef height=30>引用( 风行者 )</td></tr>
<tr>
<td class=yyly height=81>回答问题8:游子衿老师,嘉大周溪文学社</td></tr></tbody></table><br />我也喜欢游老师的诗。以及可爱的周溪人。

该用户从未签到

62#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3:08:38 | 只看该作者
还有黄焕新老师。
<br />
<br /> 黄焕新 Huang Huanxin(1941~ ),笔名阿甘、鲁成琳等。兴宁人。中共党员。1961年高毕业后当过小学民办教师。1969年后一直在兴宁县、梅州市文化部门任职,从事戏剧创作、报刊编辑、群众文艺创作辅导工作。1989年牵头创建梅州市射门诗社,创办《射门诗报》。曾两任梅州市作协副主席。1980年加入广东作协。1960年始在县报上发表散文、诗歌。现有90万字左右的小说、诗歌、散文、报告文学等作品问世。著有诗集《夜行车》、《感情组合》、《家乡之外》,散文集《去看一棵树》等。曾主编《最初的金黄》、《第二金黄期》、《十年射门》等多部诗歌选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3#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3:11:4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的作品,我也不知道有些什么。
<br />
<br />以前摘抄了的诗里选几首来发。
<br />
<br />
<br />《后三十年》
<br />
<br />诗/郁葱
<br />  
<br />疼一个人,好好疼她。
<br />写一首诗,最好让人能够背诵。
<br />用蹒跚的步子,走尽可能多的路。
<br />拿一枝铅笔,削出铅来,
<br />写几个最简单的字,
<br />然后用橡皮
<br />轻轻把它们擦掉。
<br />
<br />
<br />《是你》
<br />   
<br />诗/小树大人
<br />
<br />你写一首诗,不忍心再看
<br />你爱过一个人,很多年没有见
<br />你娶亲的那个晚上
<br />下很大的雨
<br />你从火车上跳下来
<br />买一包假烟
<br />
<br />你年轻的时候,坐在索桥上喝酒
<br />看星星
<br />夜晚从很高的阁楼上
<br />扶木梯坠下来
<br />
<br />你没有女人,没有好习惯
<br />有一天,你老了
<br />你经过一个偏僻的小城
<br />点了一碟小菜
<br />看见月亮从很远很远的地方
<br />正升上来
<br />   
<br />《最后一排》
<br />
<br />诗/胡弦
<br />
<br />——也许我会谦逊地后退
<br />
<br />无所事事是安静
<br />摇晃也是安静
<br />
<br />也许我会一退再退,离你们
<br />越来越远
<br />
<br />
<br />弯曲的手指能抓住什么?
<br />穷人的幸福,人间的大事
<br />都自有安排
<br />
<br />
<br />是的,也许我会来到这最后一排
<br />不发言,不表态
<br />对这世上的一切
<br />不必了然于心
<br />
<br />
<br />《叙事》
<br />
<br />王志国
<br />
<br />我们漫无目的的行走,然后坐在树下闲聊
<br />转眼间,天上的白云变成了一朵小花
<br />树上的叶子也已经转黄
<br />我们就这么一会儿天南,一会儿海北
<br />你言辞温暖,我身披落叶
<br />我不想告诉任何人,我们有多么幸福
<br />但终于又忍不住
<br />想让全世界品尝这甜蜜的滋味
<br />
<br />
<br />《第三座城市》
<br />
<br />杨森君
<br />
<br />                          ——给杜蓓蓓
<br />
<br />                    题记:爱就是每天都爱。
<br />
<br />1、三月二十七日下午
<br />
<br />这是你成长的一天
<br />而我被崇拜
<br />被推向另一个极端
<br />这还不够
<br />你认定了眼前这个神情专注的男人
<br />
<br />这是你说的
<br />“我的男人”
<br />而我,已经结束了怀念,至少
<br />我有意结束了它
<br />
<br />这以前,我有过机会
<br />这以前,我没有像今天这样迎接过谁
<br />
<br />2、百乐迪
<br />
<br />有时,我也会像歌声中所唱:寂寞无依
<br />反复过的夜晚像一个弹丸之地
<br />在百乐迪,我不分心
<br />你唱别人的情歌,我想自己的爱情
<br />
<br />这么快
<br />我忘掉了谁
<br />这么快
<br />我爱上了谁
<br />
<br />这是第几个周末
<br />我爱得像亲手毁掉一件白瓷
<br />
<br />3、四  月
<br />
<br />我不能复述它
<br />就像我不能复述爱情来临时钻心的喜悦或疼
<br />
<br />四月,大把青草涌出白色的护栏
<br />亲爱的,时光有时
<br />送走孤独,又会迎来忧伤
<br />穿过你黑发的手指忽然停下是有原因的
<br />
<br />允许我悄悄地忏悔
<br />允许我爱上你的时候心事重重
<br />
<br />4、理解者
<br />
<br />这是第多少次坐在琴旁
<br />如果音乐表达的是忧伤
<br />永远的千金
<br />我接受忧伤
<br />
<br />当我醉心于你垂肩的长发
<br />爱上你的端庄、平静、抚琴的手指
<br />亲爱的
<br />让我重获骄傲
<br />
<br />我不怕你漂亮
<br />我不怕绯闻再次缠身
<br />
<br />5、旧 址
<br />
<br />生锈的铁栏重抚一遍
<br />是下午早春的冰凉
<br />空空的庭院
<br />斜进几道阴影
<br />还能遇到一个对我有过记忆的人
<br />
<br />我指给你看的,都是过去的现在
<br />门锁已经上锈,窗格间的阳光
<br />像一块卷下来的白铁皮
<br />
<br />在鹤鸣山庄我曾写下:
<br />“白石头结着暗绿的水锈
<br />河水背着自己的波澜。”
<br />
<br />还有更多隐衷我不便重提
<br />敲一敲木墩还有当年的回声
<br />
<br />6、第三座城市
<br />
<br />黄昏已经覆向一只最小的白蝴蝶
<br />漫漶的空气里飘拂着落日的铜红
<br />
<br />一个小时前还闪闪发光的白昼
<br />在城乡结合处一排高大的白杨间消失
<br />这时,我们刚从郊外回来
<br />加入夜晚的大街上欲望的人流
<br />我带着你,一点儿也不戒备
<br />像法定的情侣悠闲地晃过夜市
<br />十点钟在保龄球馆。十一点钟在卡卡都迪厅
<br />
<br />哦,这是别人的城市
<br />这是在别人的城市里享受到的自由和拥挤
<br />
<br />7、钢琴曲
<br />
<br />我已早早坐在一架黑色的钢琴对面
<br />我看上去更像一个冰凉的人
<br />
<br />当你撩起裙裾,走上琴台
<br />我真实的欢乐不在于外表,不在于细细品味
<br />刚刚咽下的一口爱尔兰咖啡
<br />
<br />这是世间的几点
<br />我的倾听更像担待
<br />
<br />仿佛一道流水,可我知道这不是流水
<br />仿佛一次远逝的日落,可我知道这不是在日落的原野
<br />
<br />8、祈  祷
<br />
<br />或许是一次终结,或许还不是
<br />但允许我赞美,允许一个人用推翻世界的想象
<br />描述他的爱
<br />这个春天,我其实多么不信
<br />我会被爱,我会写下:
<br />“爱有时更像弃儿
<br />需要一个爸爸,需要一个妈妈”
<br />
<br />亲爱的,其实
<br />我爱过的很多,但刻骨铭心的少
<br />
<br />9、滨河大道
<br />
<br />如果阳光也有困乏的时候,一定不在今天
<br />睡眠中的,也不是花朵开碎的草
<br />我在区别红色灌木生前生后落下的叶块
<br />
<br />河面上的阴影来自庞大的桥墩
<br />一只停放在砂石中的旧船上
<br />坐着两个像我们一样忍不住相爱的人
<br />
<br />我一共低俯下去了四次
<br />只在最后一次避过游人咬疼了你
<br />
<br />10、读《广岛之恋》
<br />
<br />                    ——广岛之恋,只是一场露水姻缘
<br />
<br />我期待中的爱情不是这样。这也不是值得怀念的
<br />不过是他,和她,不过是作者
<br />介于无聊与荒谬之间慰藉了一次别人的出轨
<br />——“爱情使死比活下去更容易”
<br />应该是真理
<br />可是,至少在他,和她之间更像谎言
<br />
<br />亲爱的,我不要这样绝别的疯狂
<br />不要这样隐瞒的不忠,这样短暂的迷失
<br />不要这样:用错误宽容错误
<br />不要这样:以爱情的名义安慰肉体
<br />我更在意你阅读时了了的批注——
<br />“我要在我男人怀里等待忧愁消失”
<br />我要成为这个男人
<br />
<br />我阅读这个故事,我不信仰它
<br />我感动这样的爱情,我不捍卫它
<br />
<br />                          2005.4.18
<br />
<br />  
<br />◎ 墓志铭(俞心焦)
<br />
<br />  
<br />
<br />在我的祖国
<br />只有你还没有读过我的诗
<br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br />当你知道我葬身何处
<br />请选择最美丽的春天
<br />走最光明的道路
<br />来向我认错
<br />这一天要下的雨
<br />请改日再下
<br />这一天还未开放的紫云英
<br />请它们提前开放
<br />在我阳光万丈的祖国
<br />月亮千里的祖国
<br />灯火家家户户的祖国
<br />只有你还没读过我的诗
<br />只有你未曾爱过我
<br />你是我光明祖国唯一的阴影
<br />你要向蓝天认错
<br />向白云认错
<br />向青山绿水认错
<br />最后向我认错
<br />最后说 要是心焦还活着
<br />该有多好

该用户从未签到

64#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3:52:04 | 只看该作者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约1937年生,祖籍江西,幼年迁居台湾。父母离异后,古龙以半工半读和朋友资助的方式继续学业,后肄业于淡江大学(英文专业)。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一名纯文学作家,但最终却走上了武侠创作的道路。
<br />  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始终秉承“求新求变”的宗旨,在20余年的写作生涯中,他以超凡的想象力、深厚的文学底蕴和锐意变革的创新意识,突破前人窠臼,赋予武侠小说新的生命,使之以全新的面貌出现在世上。近半个世纪以来,古龙凭借《多情剑客无情剑》、《楚留香》、《陆小凤》、《七种武器》、《绝代双骄》、《欢乐英雄》等多部脍炙人口的经典小说,非但征服了亿万读者,深远地影响到后来者的文学创作,同时也引发了持续不断的影视改编热潮,长时间风靡中国乃至东南亚各地,历久不衰。而古龙亦由于在这些方面的巨大成就,被誉为与金庸并驾齐驱的两大武侠宗师。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武侠、奇幻小说在重复模仿古龙的路子,更有不少影视作品,借古龙的金字招牌,不断创造收视高潮。
<br />  与誉满天下的古龙小说相比,古龙影视同样魅力非凡。上世纪70、80年代的港台电影界就有“楚原+古龙+狄龙=卖座”的说法,古龙作品的改编电影也多次获得亚洲影展及台湾金马大奖,如根据《武林外史》改编的电影《孔雀王朝》就让楚原于1979年获亚洲最佳动作片导演奖,徐克崛起江湖的处女作电视剧《金刀情侠》亦改编自《九月鹰飞》。更有甚者,上世纪相当长的1段时间内,歌星在东南亚登台,若不演唱《小李飞刀》一曲,观众便会大喝倒采。而郑少秋等主演的《楚留香》系列电视剧当年在各地热播时万人空巷的盛况,至今仍为人所津津乐道。90年代根据《流星·蝴蝶·剑》改编的《莲花争霸》与《剑啸江湖》,则奏响了中国乃至亚洲武侠剧颠峰时期的最强音。
<br />  古龙很早就尝试电影与文学的互动,如将蒙太奇笔法及结构运用到武侠小说,开辟了武侠创作的新天地;又从事编剧,并自创宝龙影业,把武侠文学的独特意韵与曲折故事带入电影,最终成就奇情武侠电影上世纪数十年的辉煌并深远影响几代人。古龙作词、施孝荣演唱的民歌《侠客》,意气风发,豪情万丈,被誉为词曲唱3绝,是台湾80年代大热名曲。实际上,古龙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的巨大贡献远不止此,其成就在中国的文学界与影视界都堪称伟大。金庸小说的深度,体现在作家对具体历史文化问题的理性思考,读者获得的理性启迪,是一种理性的深度;古龙小说的深度,则体现在作家对人生残酷性纯然感性的把握,读者获得的感情冲击,是一种诗性的深度。
<br />  古龙为人真诚,慷慨豪迈,不拘小节。美酒、佳人和阅读是他最大的爱好,但古龙最看重的,还是朋友。古龙博览群书,这为他的武侠作品提供了更广阔的空间和更丰富的内涵;古龙又风流多情,他交往的女性虽多,但无一不是彼此吸引,真心相待;古龙交朋友更是率性而为,肝胆相照,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常常呼朋引伴,纵酒狂歌。古龙是寂寞的,他悲天悯人的情怀和纷扰矛盾的世界显得那么格格不入;古龙又是幸运的,无数朋友和读者通过酒和书跟他走到了一起。1985年,病中的古龙因再次酗酒导致食道破裂,使原本就欠佳的身体雪上加霜,最终借酒解脱,于9月21日走完了他多姿多彩的传奇人生,享年48岁。
<br />
<br />金庸(1924年农历2月初6 ——)。原名查良镛(zhā liáng yōng,英:Louis Cha),当代著名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香港“大紫荆勋章” 获得者、华人作家首富。金庸是新派武侠小说最杰出的代表作家,被普遍誉为武侠小说史上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绝代宗师”和“泰山北斗”,更有金迷们尊称其为“金大侠”或“查大侠”。
<br />
<br />  金庸祖籍为江西省婺源县,1924年出生在浙江海宁。查家为当地名门望族,有“唐宋以来巨族,江南有数人家”之誉。历史上查家最鼎盛期为清康熙年间,以查慎行为首叔侄七人同任翰林,有“一门七进士,叔侄两翰林”之说。现代查氏家族还有两位知名人物,南开大学教授查良铮(穆旦)(四十年代九叶派代表诗人,翻译家),台湾学术界风云人物、司法部长查良钊。出自海宁的著名人物还有王国维和徐志摩。徐志摩是金庸的表兄。金庸祖父查沧珊是“丹阳教案”的当事人。 他的多篇小说被选入课本。
<br />
<br />  1937年,金庸考入衢州一中,离开家乡海宁。1939年,15岁的金庸和同学一起编写了一本指导学生升初中的参考书《给投考初中者》,畅销内地。这是此类书籍在中国第一次出版,也是金庸出版的第一本书。1941年日军攻到浙江,金庸进入联合高中,那时他17岁,临毕业时因为写讽刺黑板报《阿丽丝漫游记》被开除。(另一说是写情书。)1944年考入重庆国立政治大学外文系,因对国民党职业学生不满投诉被勒令退学,一度进入中央图书馆工作,后转入苏州东吴大学(今苏州大学)学习国际法。抗战胜利后回杭州进《东南日报》做记者,1948年在数千人参加的考试中脱颖而出,进入《大公报》,做编辑和收听英语国际电讯广播当翻译。不久《大公报》香港版复刊,金庸南下到香港。
<br />
<br />  1950年,《大公报》所属《新晚报》创刊,金庸调任副刊编辑,主持《下午茶座》栏目,也做翻译、记者工作,与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一个办公桌,写过不少文艺小品和影评(笔名姚馥兰和林欢)。姚馥兰的意思是英文的Your friend.(你的朋友)。1955年开写《书剑恩仇录》,在《大公报》与梁羽生、陈凡(百剑堂主)开设《三剑楼随笔》,成为专栏作家。1957年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专职为编剧,写过《绝代佳人》、《兰花花》、《不要离开我》、《三恋》、《小鸽子姑娘》、《午夜琴声》等剧本,合导过《有女怀春》、《王老虎抢亲》(所用笔名为林欢)。
<br />
<br />  建国不久,金庸为了实现外交家的理想来到北京,但由于种种原因而失望地回到香港,从而开始了武侠小说的创作。
<br />
<br />  1959年离开长城电影公司,与中学同学沈宝新合资创办《明报》,任主编兼社长历35年,期间又创办《明报月刊》、《明报周刊》、新加坡《新明日报》及马来西亚《新明日报》等。金庸任董事长期间,《明报》成为香港最有影响的报纸之一,有人把它比喻成香港的《泰晤士报》。其对中国时局的预测和分析,是其它报纸不能比拟的。《明报月刊》则是华人世界最文人化的刊物,其对大中华关怀,深受全世界华人好评。 
<br /> 金庸
<br />
<br />  从五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金庸共写武侠小说15部,1972年宣布封笔,开始修订工作。
<br />
<br />  1981年后金庸数次回大陆,先后受到邓小平、江泽民等领导人的接见,1985年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1986年被任命为基本法起草委员会“政治体制”小组港方负责人,1989年辞去基本法委员职务,卸任《明报》社长职务,1992年到英国牛津大学当访问学者,1994年辞去《明报》企业董事局主席职务。1999~2005年任浙江大学人文学院院长。
<br />
<br />  金庸博学多才。就武侠小说方面,金庸阅历丰富,知识渊博,文思敏捷,眼光独到。他继承古典武侠小说之精华,开创了形式独特、情节曲折、描写细腻且深具人性和豪情侠义的新派武侠小说先河。凡历史均有篡改,在政治、古代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电影等都有研究,作品中琴棋书画、诗词典章、天文历算、阴阳五行、奇门遁甲、儒道佛学均有涉猎,金庸还是香港著名的政论家、企业家、报人,曾获香港“大紫荆勋衔” 、法国总统“荣誉军团骑士”勋章、英国牛津大学董事会成员及两所学院荣誉院士,多家大学名誉博士。
<br />
<br />  金庸一支笔写武侠,一支笔纵论时局,享誉香江;少年游侠,中年游艺,老年游仙;为文可以风行一世,为商可以富比陶朱,为政可以参国论要:金庸一生的传奇,可谓多姿多彩之至。佛学对金庸的影响很大。在他的文学作品中处处可见金庸中庸平和的风格。
<br />
<br />梁羽生(1924年3月22日—2009年1月22日),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1],享年85周岁。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5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
<br />   抗日战争胜利后,梁羽生进广州岭南大学读书,学的专业是国际经济。毕业后,由于酷爱中国古典诗词和文史,便在香港《大公报》作副刊编辑。一九四九年后定居香港,后侨居澳大利亚悉尼(一名雪梨)。他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br />  梁羽生从小爱读武侠小说,其入迷程度往往废寝忘食。走入社会后,他仍然爱读武侠小说,与人评说武侠小说的优劣,更是滔滔不绝,眉飞色舞。深厚的文学功底,丰富的文史知识,加上对武侠小说的喜爱和大量阅读,为他以后创作新派武侠小说打下了牢固的基础。在众多的武侠小说作家中,梁羽生最欣赏白羽(宫竹心)的文字功力,据说“梁羽生”的名字就是由“梁慧如”、“白羽”变化而来的。梁羽生是公认的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
<br />  [2]一代武侠小说大师梁羽生于1月22日因病在悉尼去世,享年85岁。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其代表作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等。在评价自己的武侠创作地位时,梁羽生曾说:“开风气也,梁羽生,发扬光大者,金庸。”

签到天数: 7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3]偶尔看看II

65#
发表于 2009-6-2 14:33:29 | 只看该作者
天哪,老木太能干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6#
发表于 2009-6-2 17:51:43 | 只看该作者
不错的话题,回头再来一一回答,先来回答武侠小说的,如果我说我没有看过,似乎不太可能的,那就是看过,看过很多人的,金庸的一个字:义。梁羽生:……,古龙:……回头继续

该用户从未签到

67#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19:54:55 | 只看该作者
金和古都重写人性。梁羽生的是大胸怀。这三个都不错哦。其他人的看过一些,连作者名都忘了。

该用户从未签到

68#
发表于 2009-6-2 19:56:00 | 只看该作者
pig喜欢古龙,现在每天都有看他的小说,已经看了《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风云第一刀》及《剑玄录》

该用户从未签到

69#
发表于 2009-6-2 19:56:55 | 只看该作者
另:pig只看过古龙的

该用户从未签到

70#
 楼主| 发表于 2009-6-2 20:06:43 | 只看该作者
pig.lily知己啊。我也常看古龙。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