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文华奖得主、金牌编剧林文祥:打开客家山歌剧的“黄金...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1674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2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12-21 15:29:24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文华奖得主、金牌编剧林文祥:打开客家山歌剧的“黄金...

 

 国家一级编剧林文祥。何森垚 摄

  “十八娇娘,三岁郎;半夜想起呀,痛心肠;等到郎大,妹已老;等到花开,叶又黄……”2002年,一部名为《等郎妹》的山歌剧上演一炮而红,让编剧林文祥的名字走进了大众的视野,他凭此剧获得了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

  随后,林文祥编写的《桃花雨》《围屋旧梦》《合家福》《红婚纱》和《客魂·家风》《古寨牛人》等一批省市重点的大型戏剧作品陆续面世,包揽了中国艺术节“文华优秀剧目奖”、中国戏剧节“曹禺剧目奖”及优秀编剧奖、广东省艺术节编剧一等奖、广东省“鲁迅文艺奖”等众多大奖,林文祥也成为客家山歌戏剧界名副其实的“金牌编剧”。

  初启蒙 未学穿衣先会对山歌

  在林文祥家中,有一间小书房邻近客厅与大门边,房间里简单得只摆放了一张床和一个书桌。书架上摆满了书籍,桌上有零散的稿纸和几支笔。“有灵感的时候,我可以在书房没日没夜地创作,晚上写作、白天睡觉也是常有的事。”林文祥今年才48岁,却已鬓角霜白。

  林文祥告诉记者,他从事戏剧编剧工作,纯粹是爱好使然。“能找到一份自己喜爱、又能养家糊口的职业,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林文祥从十几岁扎进艺术行业,至今已25年。

  事实上,林文祥对客家山歌戏剧的喜爱,在孩提时代便打下了基础。出生于丰顺黄金镇的林文祥,小时候跟着大人出去放牛,经常听着同村人在唱山歌,“耳濡目染,我还未学会穿衣,便已学会了对山歌。”林文祥笑着说。

  除了喜欢唱山歌,林文祥从小就喜欢听故事。当别的小孩在顽皮打闹时,他则是跟在村中的老人身后,听长辈们讲一些民俗趣事。“后来我创作山歌戏剧的素材,大都来源于生活的积累。” 孩童之时的一些无意之举,为他以后的编剧之路埋下了伏笔。

  林文祥真正走上文学艺术的道路,得益于他成长后遇到了两位“伯乐”。“一位是我的初中老师刘仪职,一位是恩师罗锐曾。”林文祥说。对于林文祥来说,刘仪职老师算是他的启蒙老师。这位博学多才的语文老师用有趣生动的教学引发了他对古文的兴趣,从此走上了文学的道路。在刘仪职老师的指导下,未满16岁的林文祥在《梅江报》(《梅州日报》前身)等报刊上开始发表自己的作品。

  随后,林文祥考上梅州市艺术学校表演专业,此后又进入了梅州市山歌剧团,开始了他长达8年的戏剧演员之路。“这8年的表演生涯,让我对山歌戏剧有了比其他编剧不一样的认识,我创作之时会想象演员演绎戏剧的场景。”林文祥说。

  1996年,林文祥到中国艺术研究院进修。将近十年里,他每天不停地阅读、看剧、写剧。“那时,我每天的阅读时间必定不少于5个小时,看的书非常杂,只为了给自己多一些编剧的积累和沉淀。”林文祥回忆。

  遇伯乐 编剧才能被发掘

  在寒窗苦读的那段时间,林文祥遇到了影响他一生的恩师,国家一级编剧、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客家山歌剧艺术重要传承人罗锐曾。在罗锐曾的指导下,林文祥像一块“擦干尘土的金子”,编剧才华被迅速发掘和提升。

  为了创作出好的作品,林文祥夜深人静的时候还在学习与创作。没有灵感的时候,他便躲进了深山里,在偏远的乡村一待就是二十多天。因为地势偏远,手机常常没有信号,“亲朋好友经常找不到我,也无法联系我,就像与世隔绝一样,后来便慢慢习惯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很长的一段时间,广东戏剧界一度面临尴尬的处境,没有代表作品,没有出色的编剧人才。就在2002年,林文祥、罗锐曾凭20稿锤炼而成的《等郎妹》拿下了广东省艺术节编剧、导演等八项九个一等奖,并摘得了中国戏剧节的“曹禺戏剧奖”,以“横空出世”的姿态,打开了客家山歌喜剧的“黄金时代”。

  在《等郎妹》一剧中,封闭的围屋、浓墨黑色的瓦顶、淅淅沥沥的雨声、木屐走过巷道的回响、贯穿头尾的儿歌、山歌,无时无刻流露出浓郁的客家风情。主人公“润月”的原型,则来自于林文祥幼时特别尊敬的一位老叔母。

  “十八女子三岁郎”,“等郎妹”是过去客家地区特有的畸形婚姻形式:一些婚后期待生男孩的妇人,先行抱养别人的幼女,等待自己生子,长大后配为夫妻。倘若男家没有生男孩,等不到郎,等郎妹长大了,或是招郎,或是外嫁,由男家做主。

  林文祥的老叔母,就是这样一位典型的客家妇女。在林文祥的记忆里,关于老叔母的一件事深深地印在了脑海里,也让他决定以这位长辈作为女主人公的原型创作故事。

  “老叔公因为年少风流,一次在外惹了情债被村民追赶回家,老叔母远远地看见自己的丈夫光着上身跑回来,便把住家门,村民当时很不解叔母为何没有打骂丈夫,”林文祥回忆道,“这时我叔母说了一句让众人印象深刻的话,‘男人采百花,女人守自家’。”

  林文祥觉得,虽然老叔母的身上有着客家妇女的悲剧性,但她的身上同时也积攒了太多的美德,完全可以作为客家妇女的代表,“我的老叔母去世后,全村人为她送行,可见她的威望之高。”

  在《等郎妹》之后,林文祥陆续创作了《桃花雨》《围屋旧梦》《合家福》《红婚纱》和《客魂·家风》《古寨牛人》等一批省市重点的大型戏剧作品。“创作的土壤是生活,我的每一部剧背后都有一段真实的故事,它们是存在于客家人真实的生活中。”林文祥说。

  最希望 山歌编剧后继有人

  在林文祥初投身于戏剧编剧行业之时,戏剧界处于衰落、凋零的状况,一度不被人看好。因为市场的不景气,一些盲目自救的剧团甚至连“红白好事”的助兴活都愿意去做,剧团演员社会地位日趋尴尬。

  然而,凭着对山歌剧的一腔热爱,青年林文祥却甘愿自投“罗”网,从演员转型投身罗锐曾门下学编剧。林文祥也没有辜负恩师的厚望。

  从2002年第八届广东省艺术节开始,梅州的《等郎妹》《山魂》《桃花雨》《合家福》《客魂·家风》创下了“五连金”的大满贯。其中,除《山魂》外,其他都是由林文祥独立或与其师罗锐曾合作的作品。值得一提的是,林文祥编写的《桃花雨》参加2010年中国艺术节,获得了艺术类政府最高奖——文华奖。他本人也凭借诸多作品,从“三级演员”一跃成为国家一级编剧。

  当记者提出想要一睹大奖的证书之时,林文祥钻进书房翻了大半天,才找到他颇为自豪的文华奖、省艺术编剧奖等的证书。“一时之间不知道放哪了。”林文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就像他自我评价的那样,“对获得的成就其实不太在意,我更在意的是山歌戏剧的发展与客家文化的传承。”

  因为对林文祥而言,最值得骄傲的是山歌剧的蜕变:从无人问津已呈颓势的小剧种,重新焕发生机,捷报频传、观众回归,剧团效益扭亏为盈。同时,从业人员的自豪感也得到提升,“山歌剧的演员对演出的认识,从表演工作升华为表演艺术,从职业升华为事业,从被动接受角色到主动理解并能够提升角色分量,逐渐成长为山歌剧今后再迈新台阶的中流砥柱。”林文祥说。

  如今,林文祥除了主持成立“梅州创作人之家”和“梅州文艺档案室”之外,为发掘和培养更多的编剧人才,还亲自带徒教授。“当初我的愿望是接下恩师罗锐曾的传承‘棒’,希望客家山歌戏剧不会凋零。如今我希望这条路上的年轻人可以越来越多,继续传承客家文化。”

  ●南方日报记者 黄思华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