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广东两层集装箱大屋:只接收临终的人)当 生命走到尽头的时候,每个人都希望平静而有尊严地离开这个世界。临终的过程,因人而异。但绝大多数人都会需要一根“拐杖”,才能走得更平稳、更安详。这根 “拐杖”,可以是家人、社会不离不弃的支持与关爱,也可以是对死亡本身的安然接纳。临终关怀在生理之外,更给予了一份这样的心灵安抚。图为临终关怀团队几 名义工为即将离世的重患病人换上洁净的衣服。图/文:李细华 张迪 编辑:曾强 王良珏 张梓望 统筹:严亮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慈 光安养院是兴宁市第一家开展临终关怀项目的安养服务机构,慈光安养院有一排两层集装箱房屋,义工们称之为“西方街”,是安养院患者的病房。入住这里的患者 病情基本上已无法逆转。他们之中有的来自附近的农村,有的来自几万公里的外地,他们选择了这里作为自己人生最后的驿站。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七 年间,已经有1200多名病人在这里有尊严地走到了自己生命的尽头,而且是免除一切费用的。来到安养院的患者,居住时间长的大多不超过3个月,短的只有一 两天,基本每天都会有新的床位空出来。患者们往往会因为衰老或病重而丧失行动能力,所有的日常起居都落在了义工们的身上。图为义工素素和同伴在照顾病人。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在 这里开展临终关怀的二十多个工作人员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义工。对于他们义工而言,临终关怀都不只是一项工作,更是对自己心灵的一种洗礼。因此他们会做的更 多,做得更细。临终关怀义工不仅需要照料病人的饮食和卫生,还要时刻与病人保持沟通以保证他们心情平静。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在 慈光安养院西方街的病房里,患者们的病情都已经十分严重,所以排便、清洁等工作都落到义工的身上,他们更重要的任务就是一遍遍地安抚患者的情绪——为患者 及其家属提供身心慰藉和支持也是临终关怀的重要内容。为病人喂食是一项极具耐心和细心的工作。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患者临终前,义工们轮番举着佛像给患者心理安慰。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安养院临终关怀队的义工目前有二十多人,他们每天都负责了病人的起居饮食。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一名通宵照顾病人的义工在病房外歇息。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刚忙完的义工满头大汗,匆匆吃完饭后便又投入到工作中。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由于生命随时可能在这里落幕,像白天与黑夜、节日假日一类的时间概念在这里已然模糊不清,有些资深义工干脆直接就住在西方街二层的集装箱内,以便有人离世时自己随时赶到。凌晨3点,为了方便照顾病人,一名义工直接在病房外摊开便床休息。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一名义工为病人祈福。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义工和信众为逝去的病人念佛超度。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病人离世,义工们集体为其祈福。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每天晚上,义工都在病房外为病人诵经祈福。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病人去世后,义工们会为其祈福超度。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老龄化社会即将到来,失去生活自理能力、重病卧床老人也日益增多。随着独生子女的父母进入老年空巢,靠独生子女解决失能老人护理问题越来越难。临终关怀团体正给这些家庭带去了一丝希望与安慰。晨曦中的安养院蔬菜基地。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安养院的义工将自己种植的稻谷铺开晾晒。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每个周末,安养院每个周末都会迎来从珠三角各地赶来帮忙的义工。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为了提供更健康的伙食,安养院的义工自己种植蔬菜。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安养院的义工将自己种植的稻谷铺开晾晒。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曾映标师傅带领义工团队在菜地里采摘蔬菜。 (来自:南方日报社南方视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