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标签看更多好帖

 新一季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吗?

[复制链接] 0
收藏
24
回复
5441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6-4-8 14:46: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5:19 编辑

 新一季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吗?  
 新一季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吗?
流言:用大蒜可以检测地沟油
 新一季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吗?
流言:自拍杆可能变成引雷针
新一季流言榜出炉、你中招了吗?
  电吹风“吹哪治哪”百病皆消?吃鸡蛋清是不会排出大便的?千万别轻信!重要的事情说三遍,这些都是流言,流言,流言!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330日公布新一季的流言榜单,其中大多是我们也曾经将信将疑过的所谓“科学”。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48: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4:49 编辑

  公共WiFi风险很大?

  央视“3·15”晚会上,上演了令人惊讶的一幕:现场观众的手机都连上无线网络,然后打开自己常用的一两个消费类软件,结果现场的大屏幕上,各种地址、姓名、身份证号、银行卡号都显示了出来,感觉自己变透明了有没有?

  真相:北京邮电大学网络技术研究院马严教授介绍,无论是家里的WiFi还是公共WiFi,都存在信息被截获的可能,但显然一些没有密码保护的公共WiFi更加危险。用手机在WiFi环境下收发信息,这个环境是开放的,就像在办公室里喊一声,周围和隔壁的人都能听到。

  但其实只要养成好的习惯,远没有我们看到的那么夸张。最重要的是不能选择来路不明的WiFi,尤其是免费、不需要密码的WiFi。重要的操作比如网购时,最好关闭WiFi,通过数据网络进行,保障资金安全。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0: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4:51 编辑

  吹风机是治病“神器”?

  近日,不少公众号发布了“吹风机能治病”的相关文章,治感冒、治冻疮、治鼻塞,吹鼻子、吹脚丫、吹肚脐,文章里部分天马行空的治疗方法,真把吹风机当成了现代插电版的“狗皮膏药”。

  真相:电吹风的热风可能对缓解某些症状会有点辅助作用,但依靠它治病,显然不靠谱,操作不当的时候,甚至会引起一些副作用,比如烫伤灼伤。专家建议最好不要轻易尝试用吹风机治病。

  以用吹风机治鼻炎和鼻塞为例。鼻腔需要滋润的环境,用吹机风对着吹,对鼻黏膜破坏性大,还会减弱鼻腔清洁病毒功能,鼻腔更干燥、更难受。如果鼻腔有炎症,用此法很可能将病症加重。至于说杀灭鼻腔内的流感病毒,那也太小瞧流感病毒了。

  还有吹脖子治颈椎病、吹脚丫子治脚癣等等“吹风机系列偏方”,在临床上也没有得到过证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2:5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4:53 编辑

  酸奶加热口感更好?

  近日,有读者发现,在一些路边小店,有些商贩吆喝着热着喝的“老酸奶”。“酸奶不都是冷藏保存吗?加热以后喝口感会更好?”

  真相:酸奶的制作过程是鲜奶加入菌种后发酵而成的,在市面上使用的酸奶菌种不少是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而40℃到42℃之间,是这两种菌的最佳繁殖温度。

  酸奶最合理的加热方式,就是用50℃左右的温水,慢慢加热。不过值得注意的是,超过50℃,有可能杀死菌种,影响酸奶的质量。因此,不能用开水加热,而用微波炉加热更不可取,因为微波会破坏酸奶的营养,也影响口感。另外并不是所有的酸奶都适合加热饮用,譬如凝固型的酸奶,一旦加热,就可能在表面产生一层液体,最好就不要喝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4:35 | 只看该作者
  吃蘑菇中毒因食物相克?

  前不久,朋友圈流传着一则因食用蘑菇不当导致多人中毒身亡的传言。传言还称,蘑菇不可和茄子、小米、大黄米等食物同吃,否则会产生毒素。这种说法到底有没有科学依据呢?

  真相:食物相克的说法一直在民间流行,但是并没有得到科学证实,其实所谓相克,多是因为不洁饮食以及极少数的特殊过敏反应所致。“蘑菇跟茄子、小米、大黄米一起吃,会产生毒素”并无科学依据。实际上,每年到了蘑菇热销的季节,我国都会发生多起食用蘑菇中毒的案例,而中毒的原因几乎都是因为误食了有毒蘑菇而并非食物相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5:4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4:56 编辑

   吃蛋清,无大便?

  衣食住行的流言格外多。最近就有一个:“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接近百分之百,所以吃鸡蛋清,就不会排大便。”对还是错呢?

  真相:首先,鸡蛋确实是很好的蛋白质来源。人体内,有八种氨基酸不能自行合成,需要从食物中获取,称之为必需氨基酸。这八种氨基酸鸡蛋都有,还很高,鸡蛋蛋白中氨基酸的组成和人体需要量十分接近。那么鸡蛋蛋白质的吸收率是不是百分之百呢?消化与吸收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吸收率如何,既跟食物本身的属性有关,又因人而异。因此总会有一部分食物变成残渣,进入结肠。所以,“吃蛋清,无大便”是不可能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7:26 | 只看该作者
  盐吃多了长雀斑?

  近日,一则《食盐的危害》在网络上悄然流传。其中提到:“医生表示,吃盐多的时候,由于渗透压的作用,身体组织的水分会减少,排出身体的水分会增加,不利于皮肤的保水。食盐过多,除可使面色暗黄外,很有可能导致面颊长出雀斑。”

  真相: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仪器,吃盐多,并不会导致体内水分减少。雀斑是一种黄褐色色素斑点,多见于中青年女性。很早以前,就有医生注意到了雀斑的家族聚集倾向。也就是说,父母都有雀斑,孩子有雀斑的概率会大大增加。目前认为,雀斑主要受遗传影响,也跟日照有关。

  所以,高钠饮食虽有很多危害,但雀斑这个“黑锅”,真不能让人家背。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4:59:0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5:00 编辑

  个大草莓因为打激素?

  3月草莓上市,名为“激素草莓辨别法”的文章也炒热了网络。目前市面上出现的大个头草莓多为“幸香”草莓,大多产自大连庄河。而庄河草莓种植户均否认给草莓打激素的传闻让人开始怀疑大个草莓了。

  真相:相关专家表示,“幸香”草莓是从日本引进的杂交选育品种,本身个头就很大。

  中国园艺学会草莓分会副理事长、青岛农业大学教授姜卓俊表示,网上盛传的“激素草莓辨别法”其实并不科学。他认为,“激素这个东西是植物本身就存在的物质,如果植物自身激素量不足,可以适量人为增加,把它的正常生长状态调整过来,这就是俗称的打激素。”姜卓俊表示,“但注入激素是有严格要求的,过量注入会导致失败,草莓的卖相和口感都会很差,拿到市场上也卖不出好价格,果农一般不会这么干。”“空心草莓”的出现也是“大果型”草莓品种的特性,“当然这也会跟施肥有关,温度过高、肥水过大,也容易造成空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5:01:0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5:02 编辑

  郁金香真的有毒?

  初春的百花园里,最先姹紫嫣红起来的是亭亭玉立的郁金香,近来,一则“郁金香有毒说”却在网络上悄然热传。

  真相:郁金香作为荷兰国花,无论室外大片种植还是室内切花观赏在欧洲已有百年历史,并未听说因郁金香而有损身体健康。客观来讲,郁金香的球茎存在一定毒性。所谓“有毒”,只是提醒人们不要食用郁金香的球茎罢了。而实际上,人们只是赏花又不会去吃,怎会中毒?

  辰山植物园科普专家刘夙指出,只要不是长时间与郁金香(特别是植株有伤口的郁金香)有直接的皮肤接触,就不会中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6-4-8 15:04:3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6-4-8 15:05 编辑

  相关阅读,流言1

  氰化钠可能导致毒雨   

  来源:天津港特大爆炸事故发生后,核心区内存有的危险化学品氰化钠备受关注,一则据称来自美国大使馆的微信提醒——“北京、天津朋友近期不要淋雨,以免因雨水中含有氰化钠导致中毒”更是在网络上广泛传播。  

  真相:氰化钠本身为固态,有剧毒,遇水可溶解,条件适合的情况下,溶液中的氰化钠还有转化成其他有毒化合物的可能性。但氰化钠在常规环境下没有气态形式,不可能进入空气随风扩散,所以也没有与大气中的其他成分混合、降水形成毒雨的可能性。所以,人们不必担心事故周边地区会降“氰化钠毒雨”,美国大使馆也在第一时间进行了澄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