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3-29 14:14 编辑
武威的雷台汉墓是一座15世纪的雷神祠,坐落在一座可追溯到2世纪末和3世纪初的坟墓之上。甘肃省博物馆和武威博物馆提供
这两家博物馆都将大部分空间用于丝绸之路文物,例如织物标本和装饰有葡萄藤的银器,以及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形象。粟特人对丝绸之路贸易的控制在4世纪至8世纪达到顶峰,他们以留着大胡子和相当于现代风衣的陶俑为代表。墙上的文字告诉人们,在丝绸购买区发明了一种原始的干燥装置,使织物更干燥、更轻,因此购买起来更便宜,因为它是以毫克为单位出售的,非常像黄金。
还有马——木制的、陶瓷的,当然还有青铜的——都在博物馆里展出。但必须参观武威的雷台汉墓,不仅因为它是发现著名的青铜马的地方,青铜马的速度快得超过了飞鸟,还因为在墓的一个侧室里躺着一个完整的青铜战车队伍:39匹马、45个人和14辆战车,包括上述一辆。
陵墓的拱形主室高4.5米,完全由烧结砖建造,没有水泥、混凝土或任何粘结材料。然而,它已经持续了1800年,即使在1927年毁灭性的地震中,甘肃的大部分地上建筑也被夷为平地。在内部,发现了复杂的树枝状灯笼,旨在消耗室内的所有氧气,防止氧化并保存其内容物。
据信,这座坟墓属于一位汉朝将军和他的妻子,因为后室里一枚褪色的印章上刻着姜军(将军)的字样。里面有两副棺材,一副装有女性黄金饰品和丝绸服装,另一副装有男性腿骨碎片、几枚印章和一把青铜弩扳机。
“将军可能死在战场上,只是为了把腿骨捡起来送回去,”该遗址的导游陈琴琴说,该遗址还设有一个专门展示汉代文化的小型博物馆。
据她介绍,该遗址因明朝(1368-1644)建造的一座寺庙而得名雷台(雷神祠)。
陈说:“明朝人不知道他们在汉墓上建了一座神社。”。“但仔细想想,这是河西的典型特征,一层历史不可避免地建立在另一层之上,而启示往往在最意想不到的时候出现。”
童云山对这个故事有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