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5-2-25 10:02 编辑
为绿海龟提供安全避风港
环保主义者确保南中国海岛屿上的筑巢地得到保护
编者按:随着保护地球上的动植物和资源变得越来越重要,《中国日报》正在出版一系列故事,以说明中国对保护自然世界的承诺。 天池/穆克什·莫哈南/严东杰/陈博文/中国日报
南海诸岛是海龟的重要栖息地,中国90%的海龟都生活在那里。
海南省三沙市海洋保护区管理局局长李玉培说:“海龟有一个独特的习惯——成年后会回到出生地产卵。”。
他补充道:“西沙群岛是绿海龟的理想筑巢地。通过保护它们出生的海滩,几代海龟将继续返回产卵。”。
2017年,西沙群岛北岛建立了海龟保护中心。
中国大学的专家和保护中心的工作人员保护海龟及其栖息地,并对绿海龟种群状况进行研究。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海洋污染、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等因素,全球绿海龟的数量和栖息地大幅下降。
三沙由280多个岛屿、浅滩、珊瑚礁和环礁及其周围水域组成,为包括绿海龟在内的珍贵野生动物建立了24小时监测系统。
李说:“一旦海龟接近岛屿,相机就会捕捉到图像,为物种的研究和保护做出贡献。”。
三沙海龟巡逻官于阳飞的一项重要任务是在6月至9月的繁殖季节找到海龟产卵的巢穴,并协助保护和监测孵化情况,帮助幼龟重返大海。
余说:“海龟的存活率很低。一窝典型的海龟蛋可能有几十个,但最终只有大约千分之一的幼龟能够成功躲避所有捕食者并存活到成年。”。
自保护中心成立以来的七年多里,余和他的同事们已经救出了280多只绿海龟,并帮助数万只绿海龟重返大海。
保护工作正在取得切实成果,在西沙群岛共发现了近2000个含有绿海龟蛋的巢穴。
史玉黛对这个故事有贡献。 广东省南鹏群岛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照片/微信账号:stzwfb]
随着生态恢复工作的实施,长江江豚种群数量增加
这张照片拍摄于2025年1月5日,显示了一只长江江豚在中国中部湖北省宜昌市葛洲坝下游附近游泳。长江江豚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其种群状况是长江生态环境的“晴雨表”。
近年来,随着系统的生态恢复工作的实施,这里的物种数量稳步增加。[图片/新华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