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6-10 21:57 编辑
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发现一蛇类新种
记者6月7日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获悉,来自沈阳师范大学两栖爬行动物研究所、北京林业大学和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等单位的科研人员,在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发现一蛇类新种,并将其命名为“盈江烙铁头蛇”。这一研究成果已于近期正式刊发在国际期刊《动物学检索》(ZooKeys)上。
这是科研人员在云南盈江拍摄的盈江烙铁头蛇。(邱显淳 摄)
论文通讯作者之一、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自然保护学院副教授王楠说,新种的发现可追溯到2018年,在一次野外调查中,科研人员在盈江发现了一些烙铁头属蛇类,经过标本检视和分子研究,发现这些标本与已知物种均不相同。
为此,科研团队经过进一步形态比较和分子遗传学分析,历时数年,最终确定这是一个尚未被正式描述的蛇类新种。
“盈江烙铁头蛇的表皮多为暗褐色,黑褐色的梯形或矩形斑纹错落其间,在落叶林中能起到极好的伪装作用,可防止被捕食者或猎物发现。”论文第一作者、沈阳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邱显淳介绍,这种蛇平时行动缓慢,而一旦其伪装被识破,受到惊扰后会立即逃窜或疯狂扑咬,有时还会释放出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目前,这种蛇在地理分布上仅见于盈江县。(记者孙敏)
专业找蛇17年的“行家”,发现了剧毒“素贞环蛇”,说最危险不是蛇?
专业找蛇17年的“行家”,发现了剧毒“素贞环蛇”,却言最危险非蛇 在广袤的自然世界中,有一位与蛇共舞17年的勇士——中科院成都生物研究所的副研究员丁利,近日他成功发现了一种剧毒的新蛇种——“素贞环蛇”。这一发现无疑为蛇类研究领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然而,令人意想不到的是,丁利在谈及野外考察的经历时,却表示最危险的因素并非这些令人胆寒的毒蛇。 丁利,一位对蛇类充满热情的科学家,他的科研生涯几乎与蛇类研究紧密相连。从初入行时的懵懂少年,到如今在蛇类研究领域颇有声望的专家,丁利走过了漫长而艰辛的道路。他与蛇类相伴,不断探索未知,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经验,为蛇类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
“素贞环蛇”的发现,是丁利科研生涯中的一次重大突破。这种蛇在云南盈江地区被首次发现,其毒液含有强烈的神经毒素,具有极高的危险性。然而,丁利并没有因为这种蛇的剧毒而退缩,反而更加坚定了自己探索未知的决心。他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成功捕捉到了这种蛇的活体样本,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在谈及野外考察的危险时,丁利却给出了一个出人意料的答案。他表示,虽然毒蛇的咬伤可能会致命,但在野外考察中,最危险的因素并非这些蛇类本身。相反,更多的危险来自于未知的自然环境和其他不可控因素。
丁利解释说,在野外考察中,科学家们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如恶劣的天气条件、崎岖的地形、野生动物的袭击等。这些因素都可能给考察人员带来生命危险。此外,长时间的野外考察还需要考察人员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和体能,以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困难。
以丁利的一次考察经历为例,他曾深入云南盈江地区的密林深处,寻找“素贞环蛇”的踪迹。在考察过程中,他不仅要穿越茂密的树林和荆棘丛生的山路,还要时刻警惕野生动物的袭击。有一次,他遇到了一只凶猛的野猪,幸好他反应迅速,才避免了被野猪攻击的危险。这种经历让丁利深刻体会到了野外考察的艰辛和危险。
与丁利有过合作的同事们也纷纷表示,野外考察确实充满了未知和危险。他们不仅需要面对各种复杂的自然环境,还需要应对各种突发状况和困难。然而,正是这种挑战和危险,让他们更加珍惜每一次的考察机会,更加深入地了解和研究蛇类。
值得一提的是,丁利在发现“素贞环蛇”的过程中,还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其中包括来自美国加州的两栖爬行动物学家Joseph Slowinski,以及中国成都的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爱好者侯勉。他们的经历和遭遇为丁利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和参考,使得他能够更快地找到“素贞环蛇”的踪迹。 丁利的发现不仅为蛇类研究领域带来了新的突破,也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的思考和启示。在野外考察中,我们需要更加谨慎和警惕,时刻关注周围的环境和变化。同时,我们也需要加强对蛇类等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生态环境。
总之,丁利作为一位专业找蛇17年的“行家”,在发现剧毒“素贞环蛇”的同时,也让我们认识到了野外考察的艰辛和危险。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告诉我们,科研工作不仅需要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支持,更需要勇气和毅力的支撑。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科学探索的道路上不断前行,为人类的进步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