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864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07:42: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07:43 编辑

通讯|在西非土地上播种希望


  新华社记者杨喆 侯鸣

  西非国家尼日利亚即将迎来水稻收割之际,在首都阿布贾近郊一个农场里,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李太龙头顶烈日在田间查看稻穗的长势。“这是我们自主研发的水稻品种,现在尼日利亚三分之二的州都在种。”李太龙对记者说。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3月27日,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中国农业技术专家李太龙在尼日利亚阿布贾近郊的一个农场查看稻穗长势(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杨喆 摄

  据当地农民反映,该品种具有抗病抗旱省肥等很多优点,种植效益很高。对李太龙来说,最有成就感的是培育的种子得到了当地人的认可。

  在这个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大米是最重要的主食,然而,当前食品价格高涨让许多民众叫苦不迭。加强与中国的农业技术合作,给尼日利亚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型、实现粮食自给自足带来了希望。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这是3月27日在尼日利亚阿布贾近郊拍摄的中国援建的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内的稻田(手机照片)。新华社记者 侯鸣 摄

  尽管尼日利亚凭借气候优势一年可种两季稻,但是尼日利亚发展农业也面临基础设施薄弱、缺乏资金和技术等问题。2022年12月,中国援建的尼日利亚农业技术示范中心移交尼方,由已在尼日利亚经营多年的中地海外集团所属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运营。成立示范中心旨在帮助尼日利亚提升粮食产量及农业现代化水平。

  “这是我们培育的水稻品种产的大米。”在稻谷加工车间,绿色农业西非有限公司总经理汪筠抓了一把袋子里的大米说,“我们致力于把优良品种带到尼日利亚,让中国农业技术造福当地人民。”

  水稻种子研发从开始选育到培育完成,往往需要8到10年。为更好适应尼日利亚的自然条件,李太龙与同事们一起,在来自中国、尼日利亚以及东南亚的多个水稻品种中选育,最终培育的种子通过了尼日利亚有关部门审定。同等条件下,新品种比尼日利亚一般品种增产20%以上。

  “很多当地官员和农民来参观,对我们研发的水稻品种竖起大拇指时,我就觉得没白干。”李太龙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07:51:12 | 只看该作者
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举行首次大型义诊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新华社朱巴4月10日电(记者黎华玲)中国第11批援南苏丹医疗队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市郊纳吉图恩村举行首次大型义诊活动,为当地村民义诊并发放药品及生活物资。

  当天,消化内科、骨科、感染科、妇产科、儿科以及中医药等科室的医疗队员为200余名村民提供免费诊疗,并为该村捐赠了食品、蚊帐、疟疾检测试剂等物资。

  据纳吉图恩村行政事务负责人加布里尔·拉度介绍,村里至今没有卫生院及药店,严重缺医少药。他说:“这次中国医生不仅免费给村民看病,还免费发放日常药品。怀着感激之情,我们期待中国医疗队再来举行义诊活动。”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怀抱婴儿的村民艾美利亚·埃莱接受诊疗后领取了一盒药品。她对记者说:“这是第一次有医生为我看病并发放药品。”

  医疗队队长陈思表示,中国援南苏丹医疗队队员将始终牢记援外使命,大力弘扬“不畏艰苦、甘于奉献、救死扶伤、大爱无疆”的中国医疗队精神,为更多当地民众送去健康平安,为推动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作出更大贡献。

  2011年,南苏丹正式宣布独立。2012年起,中国开始派遣援南苏丹医疗队。十余年来,医疗队共计接诊5万多名患者,施行各类手术千余人次,开展义诊巡诊数十次,并援建了朱巴教学医院和基尔·马亚尔迪特妇女医院。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进行针灸治疗。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探访南苏丹朱巴-伦拜克公路项目
  4月10日,在南苏丹首都朱巴西南的纳基图恩村,中国医疗队医生为村民义诊。新华社记者 韩旭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