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连续熬夜加班后眼皮无法抬起 眼珠转动困难:医生释...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9-28 08:57:2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09:06 编辑

男子连续熬夜加班后眼皮无法抬起 眼珠转动困难:医生释疑有多严重
      
   近日,福建福州 50 岁的陈先生从事行政文职工作,最近正逢业务高峰期,连续通宵加班多天。2 周前,结束一天的工作后,陈先生睡了 3 小时准备起床上班,却发现右眼眼皮无法抬起,眼珠转动困难。
      
   经检查,陈先生患有糖尿病,进一步检查排除了颅内占位。陈先生至专科医院治疗,最终诊断为动眼神经麻痹。
        
   医生介绍,发病原因与近期的作息紊乱、过度疲劳,引起神经缺血关系密切。目前,陈先生正在接受治疗。
        
   动眼神经麻痹是眼肌麻痹的一种特殊类型。眼球是通过多条肌肉的牵拉,实现自由转动,而动眼神经支配眼内多条肌肉,就像数据线,一旦发生病变或出现供血不足,大脑的指令无法传输到眼部肌肉,患者常常会出现眼睛无法完全睁开,眼球转动困难、看东西重影等症状。
      
   动眼神经麻痹在中医眼科文献中有较早记载,如《诸病源候论 · 目偏视》中记录:" 目是五脏六腑之精气 , 人脏腑虚而风邪入于目……睛不正则偏视。"
        
   中医认为,本病多因脾胃虚弱,中气不足,外受风邪,或肾阴不足,肝阳上亢,或肝郁脾虚,风邪中络所致。除了常规的营养神经疗法外,中医眼科还可结合针灸和中药辩证治疗,进一步改善眼肌的血供和营养,帮助患者早日康复。
         
   最后,如果出现双眼视物重影、眼睛无法睁开、眼球转动困难等症状,千万不要拖延,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09:12: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09:19 编辑

链接阅读:
入秋需防温燥

   秋风舒爽,相比炎热的夏天和寒冷的冬天,秋天是一个舒适宜人的季节。但“燥”作为秋天的主气,随时可能侵犯人体。


   燥邪常见于秋季或气候干燥的环境中。初秋,暑气未散,温热犹在,燥邪与温热之气相合,表现为温燥;时至深秋,冬季临近,寒气渐起,燥邪与寒邪相结合,又会表现为凉燥。


   温燥因与温热之邪相合,极易伤人津液。一旦侵犯人体,临床表现为口鼻干燥,干咳少痰,气逆而喘,咽干喜饮,皮毛不荣等阴津耗损不足之象,甚至可以伤及血络,出现咳血、肢体痿废等危重症。


   中医针对燥邪犯肺,一方面要“润”,即补充津液,滋阴润肺,常用的中药如沙参、麦冬、天冬、梨皮、银耳等;另一方面还要“宣”,即宣通气机,宣散邪气,常用中药包括紫苏叶、桑叶、桔梗、枳壳、前胡等,另外还多配合陈皮、苦杏仁等降气化痰之品。从预防角度来说,在秋季来临之时,可以适当食用银耳、蜂蜜、莲藕、秋梨等滋阴润肺之品,以养阴生津,防燥邪犯肺。另外,还要顾护脾胃,食用怀山药等肺脾同补的食物,以培土生金。


   据《 人民日报 》


运动非得大汗淋漓才到位?“无汗健身”了解下


   很多人认为,运动一定要达到相应的强度,必须出汗甚至是大汗淋漓才能达到应有的效果。其实不然,尤其是对于有基础病、有心脏病的患者要区别对待。


   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无汗运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死亡率可降低75%。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可减少35%左右。


   不仅增强抵抗力,“轻运动”还能降血压


   运动容易导致出汗,特别是天气比较热的情况下,大量的出汗容易导致脱水,有可能使有效血容量出现不足,出现胸闷、乏力、头晕等不适;出汗也会导致机体电解质紊乱,尤其是低钾,心脏病患者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甚至猝死。而剧烈运动亦会使血压升高,增加心脑血管的突发、加重风险。


   因此,气温较高的情况下运动应更加注重养心,心血管病人量力而行,不能不动,不能过度运动,宜做一些“无汗运动”。


   无汗运动即轻运动、低能耗运动,也称为适度运动、适度锻炼或轻体育。一项研究表明,长期参加无汗运动的人,比不参加任何运动或偶尔进行剧烈运动的人,死亡率可降低75%。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可减少35%左右。


   运动医学专家认为,无汗运动使免疫系统中的天然杀伤(NK)细胞、淋巴细胞、巨噬细胞活性明显增强,从而起到抵抗病毒、细菌感染和抑制体内基因突变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进行一些简单、容易掌握的肢体动作,运动强度较轻,基本上不会出汗。另外研究表明,无汗运动还能帮助降低血压,减少骨折和患乳腺癌、结肠癌的危险。


   这些活动,对心脏更“友好”


   无汗运动方法多种多样,无汗运动只是将运动强度降低,散步、步行、慢跑、跳舞等都可以成为无汗运动的选择。心血管病人可以做以下这些运动保护心脏、维持心脏活力。


   慢跑 有研究指出,每周慢跑2-3次,每次20分钟左右就可完成。慢跑亦可以演化为快走,根据个人情况选择速度和距离。对于心血管病人来说,慢跑对增强心脏活力、血管的弹性有好处。


   室内运动 如果天气太热,不想出门可以在室内做一些简单的四肢活动。如抬腿、伸展肩臂、提脚跟等,做时应注意配合呼吸。心血管病人最好随时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若感不适,可以将运动分段分次进行,不要强求。


   太极拳 很多老人喜欢太极拳,太极拳既能修身又能养性,是非常好的有氧运动。心脏不好或伴有其他病症的老年人,可以通过打太极拳调节心律,加强心肺功能。


   家务活 如果没有时间运动,就勤做家务吧。千万不要小瞧洗衣服、做饭、扫地、擦地这些家务给人带来的益处。一些发达国家也异曲同工地提出“非运动活动”,就是说不必刻意追求到健身房、使用专业器械进行运动,而是把运动贯穿在生活中。比如,每天擦地板15分钟、洗车20分钟、陪孩子玩15分钟、骑自行车15分钟、上下楼15分钟等,都对身体健康有好处。


   运动虽轻松,也得悠着点儿


   无汗运动虽然温和安全,但也有几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不要运动过度 老年人生理功能衰退,承受能力有限。判断运动是否过度,可用翌日清晨心率、血压是否正常、睡眠质量、食欲好坏,以及有无厌恶运动心理存在等加以衡量。最终选择个性化的运动方案。


   运动时避免出现不适症状 如果运动时出现胸闷、憋气、心悸、头晕、胸痛等,应立即停止,注意监测,必要时就医。由于每个个体的基础病不同,心脏病的种类和病症不同,注意选择适合自己耐受的运动模式为宜。


   不对抗、不比赛 经常有老年人不服老,自尊心好胜心强,但大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对抗性运动容易激发逞强好胜心理,造成超心脏负荷运动,使机体极度疲劳,免疫力下降,易患疾病,或加重心脏病,甚至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老年人或心脏病患者,要充分了解自己的实际情况,应在没有任何负担的情况下从事无汗运动,活动过程不仅是健身的过程,也应该是怡情悦性和消除精神紧张的过程。这样,无汗运动才具有最佳的最安全的健身效果。


   来源:北京青年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09:26:28 | 显示全部楼层
腄眠不足不规律、可能真的真的会让人发胖

   饮食和睡眠都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都是有节律的。要遵循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吃饭和睡觉,保持生物钟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两者中一个节奏被打乱就会影响另一个,睡眠节律乱了会影响饮食,饮食节律乱了也会影响睡眠。


   董霄松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


   近日有报道称,睡眠不规律、不充足或经常熬夜会导致人的胃口变好,进而造成超重或肥胖。


   对此,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呼吸)睡眠医学科主任医师董霄松在接受科技日报记者采访时称:“这种现象的发生与激素有关。激素的分泌是有昼夜节律的,睡得不好就会影响激素分泌的节律,进而影响人的食欲。”


   睡不好影响激素分泌


   “比如皮质醇这种激素,正常情况下,它是在早6点至晚8点处于分泌高峰,夜晚时分泌量会减少,让人容易入睡。如果我们晚上熬夜,皮质醇就会继续保持较高的分泌水平,这种分泌异常可能会导致暴饮暴食。”董霄松表示。


   睡眠不好还会影响食欲调节肽的分泌。食欲调节肽,顾名思义是一类能调节食欲的物质,广泛分布在外周组织和中枢神经系统中。常见的食欲调节肽包括神经肽Y、肽YY、胃饥饿素、瘦素等。


   根据作用机理不同,食欲调节肽可分为促食欲肽和抑食欲肽。其中,胃饥饿素是促食欲肽,瘦素是抑食欲肽。“有研究发现,睡眠不足导致超重与肥胖的发生,可能与瘦素、胃饥饿素之间的平衡被打破有关。”董霄松介绍。


   瘦素是一种由脂肪组织分泌的蛋白质类激素。董霄松告诉记者:“目前研究认为,瘦素进入血液循环后会参与糖、脂肪及能量代谢的调节,促使机体减少摄食,增加能量释放,抑制脂肪细胞的合成,进而使体重减轻。”


   胃饥饿素又称生长激素释放肽,能促进垂体释放生长激素,在促进摄食、改善胃肠功能、调节脂类代谢和能量平衡等方面也发挥着作用。研究发现,胃饥饿素与其受体GHSR-la结合后,GHSR-la会通过释放神经肽Y和影响下丘脑弓状核神经元的刺鼠相关蛋白,促进饥饿感产生,进而促进摄食。


   2020年5月发布的一项“睡眠对儿童血清瘦素、胃饥饿素及血脂水平影响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睡眠时间不足会降低血清瘦素水平、升高胃饥饿素水平,增加饥饿感及食欲,增加胆固醇、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


   睡不好有时也伴随食欲不振


   不过,并不是所有睡眠不足都会导致食欲增加。有一部分人表示,睡不好有时也伴随食欲不振。


   董霄松解释道,这种现象也很常见。“比如,临时有事熬夜睡不好,第二天再补觉就可能导致吃得不好。再比如,如果是因为焦虑、抑郁等情绪导致睡不好,那这些情绪本身就会引起食欲不振和胃口变差。”


   董霄松指出,要科学和全面地看待睡眠与饮食的关系。“饮食和睡眠都是人的基本生理功能,都是有节律的。要遵循规律,在合适的时间吃饭和睡觉,保持生物钟相对稳定的状态。如果两者中一个节奏被打乱就会影响另一个,睡眠节律乱了会影响饮食,饮食节律乱了也会影响睡眠。”


   “所以,我们要尽量保持符合生物周期节律的生活习惯。”董霄松表示,当代社会,很多年轻人习惯熬夜,睡眠剥夺现象普遍。“建议改变睡前看电子产品以及睡前喝浓咖啡、浓茶等不好的习惯,并营造安静、黑暗等良好的睡眠环境。”他说。


   如果有焦虑症、抑郁症等心理健康问题,以及睡眠呼吸暂停、不宁腿综合征等睡眠疾病,就要积极治疗,否则也会影响睡眠,甚至影响远期寿命。“长期的睡眠问题,会导致人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还会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生概率,比如引发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董霄松表示。


   来源:科技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09:34: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09:36 编辑

链接阅读:
这些都是过敏谣言

   近日,在新加坡飞往广州的航班上,一位9岁男孩突发过敏,满脸及全身红肿。男孩父亲紧急呼叫空乘人员后,同机的钟南山院士闻讯赶来,救治了这名男孩。生活中过敏的人不在少数,孩子过敏更是让家长着急,面对民间流传的五花八门的脱敏传言我们该如何分辨?

   谣言一:

   过敏只是起皮疹会自行缓解

   有家长认为,孩子过敏只是起皮疹不是什么大事,过一段时间会自行缓解,这种看法正确吗?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免疫学组委员,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儿童变态反应(过敏)与免疫科主任张维溪教授表示,孩子过敏可以出现皮疹,导致荨麻疹、湿疹或特应性皮炎,也可能会出现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其它系统的症状。“食物过敏或吸入过敏原暴露引起的皮疹,如未予以重视,未给予规范化诊疗和预防,往往不能自行缓解。”张维溪强调,需要重视的是,中重度特应性皮炎的孩子,约有35%是与食物过敏相关。也有学龄期儿童乃至青少年的特应性皮炎,或荨麻疹反复发作未能得到控制,最终确定为尘螨过敏原和食物过敏原的混合影响。还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患者食物过敏原检查结果为阳性,但没有出现皮肤系统、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等症状,不一定是食物过敏,可能是处于过敏状态或交叉过敏。

   谣言二:

   酵素可治疗过敏

   有传言,过敏原多数由蛋白质构成,可被酵素分解而治愈。对此,张维溪表示,这种说法不科学。“这只是还需进一步探讨的一项过敏基础研究结果,尚未经过任何临床证实,不能草率用于临床。”食物过敏治疗包括饮食替代、饮食回避、逐步少量逐一添加食物。待皮疹消退、皮肤瘙痒改善,或胃肠道和呼吸系统症状改善后,如果检测出某种食物的过敏指数不高,通常情况下,这种食物可以逐渐从少量到多量的进食。张维溪说,随着少量进食及年龄的增大,牛奶、鸡蛋等食物耐受情况会增加,其过敏反应也会减轻。但是如果检测出过敏指数很高,又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就需要在较长时间内,回避引起过敏的相关食品。

   谣言三:

   过敏不具有遗传性

   张维溪说,过敏性疾病往往具有家族遗传性。与支气管哮喘和变应性鼻炎等过敏性疾病相类似,食物过敏的发生也有遗传性。父母中一方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其子女的患病率为20%~40%;若父母双方均患有变态反应性疾病史,子女患病率高达50%~70%。但是这些孩子所表现的过敏性疾病与上辈人不一定相同,比如父亲为支气管哮喘,孩子可能是食物过敏。

   张维溪强调,对过敏性疾病诊疗需要重视整体理念,强调综合诊治等。如儿童过敏性病症可以在不同器官系统出现,食物过敏可导致消化系统的腹泻、呕吐和便秘等,皮肤系统的皮疹和皮肤瘙痒等,呼吸系统症状的咳嗽、喉头痰鸣和喘息等,甚至会引起睡眠障碍、生长发育障碍。同一过敏原会导致不同疾病,如尘螨过敏会导致过敏性哮喘、变应性鼻炎与特应性皮炎。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重视整体理念和综合诊治。

   (据《科技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1:01:5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11:03 编辑

链接阅读:
深度清洁≠抗衰,好皮肤不是“灌”出来的

   

   最近,一种名为“灌肤”的皮肤深层排毒、清洁项目在国内一些平台火了起来。不少美妆达人疯狂“安利”这种方法,声称这是一种可以在家中自己做的低成本深度护理,能够疏通毛孔、清除毛孔中的脏东西,利于精华吸收,进而起到延缓皮肤衰老的作用。


   对此,天津市中医药研究院附属医院皮肤科副主任医师吴玲玲表示,“灌肤”更像是做面膜,操作过于频繁或者手法过于暴力,会破坏皮肤表皮屏障功能,大家不要盲目跟风。


   不会起到清洁毛孔油脂、污垢的作用


   网传的“灌肤”教程,首先是清洁皮肤,然后把乳液或者精华厚厚地涂在脸上,再敷上一张不透气的薄膜或者面膜;待10分钟后去掉面膜,用一些比较狂野的方式,比如拍打、按压等方式“逼迫”皮肤更好地吸收乳液或精华;最后用刮痧板或是汤匙在脸部轻刮,这样就可以刮出皮肤内的污垢。


   “这种‘灌肤’护理有点像我们临床上的‘封包’疗法。“封包”疗法通常是在治疗区域,用不透气的薄膜覆盖在软膏或霜剂上面,最大限度加强药物的渗透性、增强药效,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吴玲玲介绍,这样可以起到软化皮肤的效果,更好地促进皮肤吸收药膏中的有效成分。


   人体的皮肤结构非常密实,任何大分子的物质都很难进入,外用护肤品的主要作用是为了形成保护膜。“‘灌肤’通过把乳液和精华厚涂在脸上,可以起到软化皮肤的作用。这种操作最多是帮助皮肤加快吸收乳液、精华中的滋养成分,并不会起到清洁毛孔中深层油脂、污垢的作用。”吴玲玲说。


   网络上之所以很多人对这种“神仙”疗法深信不疑,离不开一众粉丝狂秀多次“灌肤”后刮下来的污垢图。记者在某社交平台上看到,某博主“晒”出的对比图显示,随着“灌肤”次数的增加,刮出的污垢颜色逐渐变浅,博主称这是因为污垢慢慢被刮出来的缘故,图片还配有“刮出来的脏东西颜色偏黄,说明你毛孔里含的油脂过多;如果颜色偏黑,说明老旧角质未被及时清理”的文字说明。


   那么,通过“灌肤”刮下来的污垢究竟是什么呢?


   “大多数所谓的污垢,可能是乳液、精华液外敷超过一定时间后,因混合氧化而变黑的膏体。”吴玲玲介绍,除此之外,日常使用的面霜、乳液等都具有脂溶性成分,可以起到卸妆的作用。如果脸部清洁不到位,通过“灌肤”可能会卸掉脸上残留的化妆品等物质,因此这些黑色污垢也有可能是没卸干净的化妆品。


   吴玲玲补充说:“我们的皮肤并不会累积毒素,更无需排毒。进入血液循环的有害化学物质,绝大部分都会通过人体的肝肾器官被代谢出体外,仅有极少量会通过汗液排出。”


   “暴力”操作或会破坏皮肤保护屏障


   然而,一些网友在跟风“灌肤”后,皮肤出现了红血丝、敏感等问题。为何“灌肤”后会出现这种情况?


   “从‘灌肤’的操作过程来看,很多操作步骤都可能会对皮肤造成损伤。”吴玲玲进一步解释,比如在脸上涂上厚厚的乳液进行“封包”,本身涂抹大量的乳液没有实际意义,而且这样容易破坏皮肤自身的保湿机制、导致过度水合,还会造成皮肤屏障功能受损,引起皮肤敏感等问题。适度保湿就可以保证皮肤的弹性,而过度水合反而会降低皮肤角质细胞抵御外界环境影响的能力。


   人体皮脂腺分泌油脂,就是为了保护皮肤,然后让皮肤形成一层天然的保护膜,以此来抵御外界的侵袭。而位于皮肤最外部的角质层非常薄,用刮痧板或其他工具“暴力”刮擦面部皮肤,就可能将皮脂全都刮掉,破坏皮肤的保护屏障。


   同时,干性皮肤、敏感皮肤的人,其皮肤角质层很薄,很容易出现过敏、泛红、长痘、红血丝等问题,如果再进行这种“暴力”刮擦,就很容易将脸部皮肤刮伤或者造成很多微小伤口,后续再使用护肤品就容易引起感染。


   除此之外,进行“灌肤”需要大量的乳液或者精华,而不少护肤博主推荐的乳液多是一些不知名甚至是三无产品,其质量难有保障。若用其进行“灌肤”,在静置过程中极容易滋生细菌,相当于把脸部当成一个大型细菌培养皿,极易造成皮肤感染等问题。


   深度清洁不能减缓皮肤衰老


   不少爱美人士都深信“要想皮肤好就得进行深度清洁”,他们觉得不做好皮肤清洁工作,就会出现毛孔堵塞粗大、长痘等问题,进而加速皮肤衰老。


   对此,吴玲玲表示,清洁皮肤要适度而不要过度。她解释道,清洁不到位的话,油性皮肤就容易长痘;但若过度清洁,皮肤就会变得敏感,容易出现发红、过敏、痒、干等问题,使皮肤衰老得更快。


   人体皮肤每天会堆积各种污垢,比如落在皮肤表层的粉尘灰尘、静电吸附物、化妆品及其残留物等,这些污垢既有亲水性的也有亲油性的。要想全面去除皮肤污垢,就需要针对不同污垢使用具有针对性的清洁用品。


   静电吸附物、在重力作用下堆积的粉尘、亲水性的汗液等污垢,只需要清水冲洗就可以轻松去除。皮肤分泌的油脂和化妆品中的各种油脂成分,虽然用热水也可以洗掉,但过高的温度会对皮肤造成伤害,因此可以选择有机溶剂来进行清洁。一些彩妆中还含有金属、矿物、成膜剂等成分,且为了追求持久妆效,会与皮肤紧密吸附,此时可以选择去污能力强的表面活性剂。


   “在选择清洁产品时,除了要看成分外,还要针对每个人的皮肤状况进行选择。”吴玲玲表示,对于油性皮肤,可以适当一周内做一到两次比较深层的清洁,选用有磨砂颗粒的洁面产品即可。对于中性或者偏干性的皮肤,每天洗两次脸,一次用清洁产品、一次用温水即可。

   目前,护肤品的种类非常多,消费者要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管是什么类型的皮肤,都不能长期、频繁地进行皮肤深度清洁,更不能使用‘暴力’手法清洁皮肤,以免对皮肤造成损伤。”吴玲玲提醒。


   “减缓皮肤衰老,并不是靠深度清洁。”吴玲玲表示,机体自身的激素水平会决定毛囊皮脂腺的功能,皮脂腺既不能分泌过剩、也不能过低,只有其分泌的油脂刚刚好,皮肤的滋润度正好,人才能够显得年轻、不长皱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1:21:0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11:24 编辑

上火了 到底该吃哪种牛黄?

   市面上含有“牛黄”成分的中成药有那么多,光药名中带“牛黄”的就好几种,例如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牛黄清火丸,那么,它们有何区别呢? 今天,就来带大家了解一下牛黄“家族成员”的本领。


  带你认识 牛黄“三兄弟”


  牛黄上清丸  该药由19味中药组成(人工牛黄、薄荷、菊花、荆芥穗、白芷、川芎、栀子、黄连、黄柏、黄芩、大黄、连翘、赤芍、当归、地黄、桔梗、甘草、石膏、冰片),用于头痛眩晕,目赤耳鸣,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牙龈肿痛,大便燥结。在清热泻火的同时,具有较突出的疏散风热作用,对于风热头痛和目赤效果较好。同时还兼有较明显的清热凉血作用,对于血热型患者更为适宜。


  牛黄解毒丸  该药由8味中药组成(人工牛黄、雄黄、石膏、大黄、黄芩、桔梗、冰片、甘草),用于火热内盛,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在清热泻火的同时,由于含有雄黄,故具有较突出的清热解毒作用,但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


  牛黄清火丸  由9味中药组成(大黄、黄芩、桔梗、牛黄、冰片、丁香、山药、雄黄、薄荷脑),用于肝胃肺蕴热,引起的头晕目眩,口鼻生疮,风火牙痛,咽喉肿痛,痄腮红肿,耳鸣肿痛,相当于小号的牛黄上清丸。


  都能泻火 治疗侧重有不同


  牛黄上清丸、牛黄解毒丸、牛黄清火丸这三种中成药都含有牛黄成分,均具有清热泻火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火热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等“上火”症状。但由于它们药味的组成不同,导致功效特征和禁忌症有所差异,治疗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


  简单来说,牛黄上清丸和牛黄清火丸偏于清热兼疏散风热,适用于头晕目赤患者;而牛黄解毒丸就是单纯的清热泻火解毒。从安全性上看,牛黄解毒丸、牛黄清火丸含有矿物药雄黄,肝肾功能不全患者慎用,不宜长期服用。同时,所有品种均药性苦寒,且含有大黄、番泻叶等蒽醌类泻药,均不宜长期服用。


  日常降火气 不妨试试食疗


  通常我们所说的“上火”一般较轻,多属于中医热证的轻症,比如说不伴有全身热性症状的眼睛红肿、口角糜烂、尿黄、牙痛、咽喉痛等。这种情况可能由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吃辛辣食物等造成,可以吃一些败火的食物,比如绿豆、苦瓜、冬瓜、白萝卜、薏仁、莲子等,水果包括西瓜、梨、乌梅等。


  另外还可以配合中医拔罐、推拿、按摩、针灸等疗法。注意多饮水,劳逸结合,保持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即可。


  但是,如果出现的热证较重,合并细菌或病毒感染的话,还是建议使用抗菌药物或抗病毒药物去治疗,也可以辅助使用降火的中成药,不能只靠食疗来解决。


  文/王子惠 (北京朝阳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2:01:0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12:02 编辑

链接阅读:

蟑螂会靠近熟睡的人吗?做好这几点家里蟑螂没有了


   蟑螂是一个危害非常大的生物,身上携带的病菌对于人和动物会产生巨大的威胁,很多人家中出现蟑螂就时刻担心一个问题,蟑螂会靠近熟睡的人吗?


   答案:当然是肯定的,因为蟑螂是一种食物范围很广的动物,不仅可以吃瓜果蔬菜,还可以吃电线橡胶,有时候人们分泌的口水都是蟑螂的美味佳肴。


   所以想要避免在睡觉的时候蟑螂出现在身边这件事,就要使用一些专门的方法去针对它们,通过这些方法让蟑螂通通消失。


   1、大家可以在家中养一些小猫或者小狗,这种一般被人们称为生物防治法,拿中华橘猫举例,它会在日常生活中不断捕食蟑螂,是当之无愧的蟑螂克星


   2、在蟑螂出没的地方稍微放置一些硅藻土,这是因为蟑螂有刮壳的习惯,而硅藻土一旦被蟑螂沾染,就会迅速吸收它体内的水分,最终导致蟑螂脱水而亡


   3、使用蟑螂药彻底消除隐患,威器杀蟑饵剂就是一款可以达到根除效果的产品,它内含的化学物质对人微毒,但是对蟑螂却是可以扩散传播的剧毒,并且可以灭除蟑螂卵,从根源解决问题。


男子连续熬夜加班后眼皮无法抬起


   4、大家可以使用开水烫的方法,因为蟑螂是一种非常怕热的生物,只要温度变高就会失去活性,而上百度的开水不仅可以对蟑螂灭活,甚至可以直接把蟑螂烫死


   5、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食用了一些水果,其实也可以达到出其不意的作用,比如说橘子皮晒干了以后放置在厨房和卫生间等地方,橘子皮散发出的气味可以有效的驱赶蟑螂


   6、养殖一些特殊的花卉植物,比如铃兰花和金盏花,这两种花的体内含有强心苷的成分,这种成分轻微计量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但是却会让蟑螂直接死亡


   7、准备一个窄口大肚瓶,用润滑油充分的润滑瓶子内部,然后在里面撒入食物残渣,最后将瓶子放倒安置,蟑螂一旦被吸引爬进去就再也出不来了


男子连续熬夜加班后眼皮无法抬起

   8、同理,我们可以手工制作一个蟑螂屋,用硬度较高的纸做成一个盒子的形状,在盒子内部涂抹上强力胶水,最后在胶水中放置一点糖或者食物残渣。这样蟑螂一旦进入就会被牢牢粘住,再也无法出来


   9、将肥皂水涂抹在蟑螂可能出现的地方,这样蟑螂一旦经过腹部的脂肪就会被溶解,而蟑螂一旦失去这块的脂肪会很快死亡


   10、如果不想用那些花里胡哨的办法,那么拖鞋就是最简便的方法,大家发现蟑螂后不要立刻去打,最好是口中发出轻微的声音干扰蟑螂的器官,最后再将其打死,打死后一定要再次对卵鞘进行碾压。


   看了上面的文章大家想必已经知道蟑螂会靠近熟睡的人吗?这个问题的答案,与其不停的担心蟑螂爬上床,还不如一步到位将他们全部消灭。毕竟蟑螂只有彻底消息才会让人不在烦恼。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18:28:4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18:37 编辑

酒量真的能练出来?知道真相还是别喝了
男子连续熬夜加班后眼皮无法抬起

   很多人寄希望于“天道酬勤”,认为每次多喝一点,天长日久就能把酒量给练出来。从自己的体验和身边人的经验来看,貌似确实有点效果,但这些其实都是身体表现出的假象。真相是什么呢?看完这篇文章,相信很多人都不敢再肆无忌惮地豪饮了。

   能否喝得“爽” 要看它俩的工作能力

   酒量真的能练出来吗?这个得从酒精在我们身体的代谢说起。

   酒精又叫乙醇,当我们饮入之后,会随着血液分布到全身。其中的小部分可随呼吸排出体外。呼出气体中的酒精含量与血液中的酒精浓度大致成正比,所以我们可以通过吹气来检查司机是否喝酒。而另外的大部分酒精,将在肝脏进行代谢。酒精在肝脏的代谢过程很复杂,完整讲起来比较枯燥,我们只要了解最主要的部分就好。

   其中,最主要的是一条途径叫做“乙醇脱氢酶(ADH)乙醇氧化体系”。这条代谢途径需要两位兄弟的帮忙:大师兄“乙醇脱氢酶”和二师兄“乙醛脱氢酶”。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两兄弟怎么帮助我们代谢酒精的。

   首先,进入体内的酒精,一定程度上可以让我们感觉“很爽”。具体来说是“心情愉悦,精神放松,希望侃侃而谈”的感觉,这也是一部分人爱喝酒的原因。当然,要保持这种“很爽”的感觉,前提是体内酒精浓度维持在一个适当的水平。如果浓度太高,会表现为酩酊大醉,失去意识、昏迷甚至死亡,这就是酒精中毒。

   酒精在大师兄“乙醇脱氢酶”的作用下,变成乙醛。和酒精不同,乙醛是一个让我们“不爽”的物质。它会导致脸红、恶心,还可以让我们的细胞产生突变,促进肿瘤的形成。怎么办呢?不能坐以待毙,这个时候,二师兄“乙醛脱氢酶”出马,将乙醛分解掉并转化为无毒的乙酸,乙酸进一步在肝脏被代谢成水、二氧化碳和能量,最终完成了酒精的代谢,这是我们自身解酒的一个过程。

   两兄弟的工作能力,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喝酒的能力。如果大师兄和二师兄工作能力都不错,分解酒精(乙醇)整个流程畅通无阻,酒精的代谢比较顺畅,使得我们既能品尝到酒精带来适当的“爽感”,同时又不会受到乙醛的伤害。

   “千杯不醉”是天赋 这些人天生酒量不太行

   但是试想这样一种情况,大师兄(乙醇脱氢酶)是个工作狂,二师兄(乙醛脱氢酶)喜欢磨洋工,这会导致什么后果呢?

   这时,大师兄会不断地将酒精转变为乙醛,但是二师兄无法及时将乙醛分解掉,这就麻烦了,乙醛就会在体内堆积,乙醛的毒性作用会很快袭来,比如面红耳赤,恶心难受。

   那些不太能喝酒的人,或者喝一口就面红耳赤的人,一般是因为体内住着一个工作狂大师兄和磨洋工的二师兄。

   有的小伙伴说,我多练练喝酒,锻炼(提升)一下二师兄的工作能力(态度),是不是可以改善酒量呢?

   很遗憾,两兄弟的特点是由我们的基因决定的,是天生的,后天可改变的幅度不大。

   这种酒精代谢障碍,主要出现在哪些人群中呢?主要在东亚人群。在中国,主要在东南部,也就是汉人为主的地区,大约可以占到30%。

   那么,怎么判断自己是不是这30%呢?很简单,回答这两个问题:第一,你喝完一杯啤酒(大约180毫升)后,会不会很快出现脸红?第二,在你开始喝酒后的头几年,你有没有问题一的情况?只要有一个回答是肯定的,那么恭喜你,你就是这30%中的一员。

   “练”出来的是假象 脸不红是血管麻木了

   对于天生酒量不太行的人群来说,我的建议是尽量少喝,以免对身体产生伤害。但是,还是有人不服气:“多喝,酒量还是能提高一点的嘛。”

   这种说法是不科学的。实际上,“脸红综合征”是身体天然的预警和保护,可防止个体酒精(乙醇)中毒。如果非要顶着这个难受劲去豪饮、去锻炼酒量,看似“脸红综合征”缓解了一点,但这是因为我们脸部的血管对刺激麻木了,表现得不那么红了。而实际上,在体内没有及时代谢的乙醛仍然在持续地损害着我们的脏器。所以酒量不好的人能不喝,还是别喝了。

   酒量好也别放纵 酒精照样毁身体

   讲到这里,可能会有小伙伴洋洋得意:“我天生酒量就不错,原来是上天赐给我了一个优秀的基因呀,那我可以去充分享受喝酒的乐趣了吧。”可别高兴得太早,虽然你赢在了起跑线上,但是仍然不能肆无忌惮地饮酒,至少有以下原因:

   首先,一个人对乙醛的代谢能力强,只能说他代谢得快一点,乙醛在体内积聚得少一点,并不是说一点毒性都没有。长期饮酒,大量饮酒,积少成多,乙醛产生的危害仍然会体现出来。

   其次,除了中间产物乙醛,酒精(乙醇)还有多种方式伤害我们的身体。高浓度的酒精对消化道上皮有直接毒性作用。酒精可以增加体内一种叫CYP3E1的酶的活性,促进产生大量的氧自由基,而这些氧自由基与肝脏、结直肠、食管等组织的癌变有关。同时,长期大量饮酒可以影响叶酸的吸收和代谢,这与肝癌、结直肠癌和乳腺癌的发生有关。

   另外,过量的饮酒还可影响免疫功能、雌激素水平,以及造成消化道菌群失调,这些负面因素都会侵蚀身体健康,甚至促进肿瘤的发生。

   送你解酒小妙招

   酒精有害健康相信大多数人都认同。但是可能有人会说了,工作应酬、朋友聚会难免会有需要喝酒的场合。如果我们有时必须喝酒了,我们该怎么办呢?

   这里告诉大家两个靠谱的解酒的方法:第一,缓解酒精的吸收;第二,加快酒精的排泄。

   我们在喝酒前,多吃点饭菜,喝点酸奶,吃根香蕉,这样让我们的胃充满起来,可以减慢酒精的吸收,减轻身体代谢酒精的压力。

   尽量多喝水,或者服用一点解酒药,它们有利尿的作用,可以帮助我们尽快排出酒精,同样也能达到解酒的作用。

   最后送给大家四句话作为总结,汉人代谢有障碍,多喝也不能加快,要想护肝不伤害,多喝水来多吃菜。

   文/朱志翔 张晓丹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8 21:36:24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8 21:40 编辑

每天睡不醒?可能是种病!

   近日,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收治了一名发作性睡病患者。医生提醒,一旦出现睡眠异常要重视,专业的睡眠监测技术可以及时发现疾病,尽早治疗。

    大学生小林(化名)原本开朗乐观、成绩优异。但最近他白天总是打瞌睡,甚至在吃饭、考试时都可能睡着。小林先后在多家医院就诊,辗转多个科室,都没有查出病因。后来,小林进行了夜间多导睡眠监测及多次睡眠潜伏时间试验,最终确诊为伴有猝倒的发作性睡病。

    “发作性睡病是一种‘睡眠—觉醒’周期紊乱性疾病,在生活中罕见,难以立即识别”,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睡眠医学中心主任潘集阳教授说,发作性睡病是一种原因不明的慢性睡眠障碍,以难以控制的白天过度嗜睡、发作性猝倒、睡眠瘫痪、入睡前或醒后幻觉及夜间睡眠紊乱为主要临床表现,常伴有焦虑、抑郁等症状。

    研究表明,发作性睡病不随着年龄增长而加重,不影响智力、记忆力及生长发育,虽然目前尚无根治方法,但通过对生活方式的调整和药物治疗,可有效缓解疾病症状,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如果出现每天睡不醒等症状,要警惕发作性睡病的可能,建议尽快就医明确诊断。

    (来源:南方+)

“赖床”者易致心脏病

  闹钟响后,你会忍不住再“赖”一会床吗?一项最新研究显示,这种习惯可能导致多种健康问题。据英国《每日邮报》报道,有人仅需一个闹钟就可起床,而有人则需要多次闹钟才能真正被叫醒,研究显示后者的心率更高,长期保持高心率很可能导致糖尿病、心脏病等疾病。

   

  这项研究发现,只设一个闹钟的人起床平均时间为9分钟,而设置多个闹钟的人则需半个小时。鉴于这种赖床习惯造成的健康风险,睡眠专家尼尔·斯坦利博士建议,宁愿晚一点起床,也不要醒了后再睡,“你的身体更希望有一个稳固、不间断的睡眠,而不是被闹钟突然吵醒,心跳加速。毕竟大多数人第一次被弄醒后,不太可能重新恢复到深度睡眠”。


  (来源:中国妇女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9:35:5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9 19:40 编辑

感冒好了咳嗽不停怎么办?

   感冒好了,但是一直咳嗽,需要药物治疗配合饮食调理,配合局部治疗。


   咳嗽是一个人的正常机体反射。当气道里面有炎症或者有异物都要引起咳嗽,来排出痰或者异物。患者出现咳嗽,考虑是有咽喉炎症,或者气管、肺部的病变。咽喉炎症主要是由于遭受细菌、病毒等病原体感染引起的,会直接引起咽喉部黏膜出现急性炎症充血、肿胀的表现,导致喉咙疼痛,甚至声音嘶哑症状的发生。同时,过度大声说话用嗓,过度吸烟、喝酒,或是接触空气污染严重的环境等,也可能引发喉咙急慢性发炎的状况。支气管病变表示有支气管黏膜的炎症反应以及其他的疾病,最常见的是慢性支气管炎、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以及慢性阻塞性肺气肿等,这些都可能引起支气管的病变,出现支气管壁黏膜的充血、水肿、炎性物质渗出,管壁附着大量病原体,以及支气管黏膜平滑肌不同程度地收缩和痉挛。肺部有病变主要是指肺部组织发生了病理性改变而引起,大多数都是由于炎症引起的,比较常见的有肺炎、肺结核、肺脓肿等疾病。需要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做相应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积极治疗。如果有低烧、盗汗、咳嗽、咯血、咳痰,主要考虑是由于肺结核引起。


   患者在治疗时可以检查咽喉,同时进行肺部听诊,或者肺部CT检查。如果是咽喉炎症,需要应用清喉利咽的药物,配合润喉的药物。气管或肺部炎症,还需要合理使用抗炎药物,配合润肺化痰的药物共同治疗。如果痰液黏稠,可以局部雾化吸入,能够起到稀释痰液的作用。饮食方面注意低盐饮食,不能吃酸辣刺激性的食物,同时注意多喝水,多吃蔬菜和水果,促进病情康复。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