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8-12 17:42: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8-12 17:45 编辑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壶中岁月长

瑶池米酒遗凡香,留得万代享酒芬。蕉岭县蓝坊镇高思村群山环抱,气候温和,水质纯净,是远近闻名的“酒乡”。当地米香型酒具有悠久的酿造历史和成熟的酿造工艺,酒产业发展呈稳步发展趋势。去年,“高思米酒酿造技艺”入选第八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作为当地的龙头企业,广东南国白珍珠酒业有限公司(原高思酒厂)一方面坚持返祖古法,匠心传承发扬客家传统酿酒技艺,另一方面融合“长寿文化”不断改进工艺,讲好新时代“酒故事”,让非遗技艺迸发出新活力。


        匠心传承 酿就“珍珠”

水是酒之血,曲为酒之骨。制曲工艺和原材料是酿酒过程中至关重要的起手式,决定着制酒的风格品质和生产效率。“我们高思生态环境优美,山泉水甘甜可口,村里人尤擅酿米酒,酿造技艺最早可追溯到清代,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康熙年间,坊间就普遍采用糙米焖饭、小曲发酵、小盆蒸馏的技术酿制米酒。作为其中的代表,公司整个制酒过程有严谨的要求,要求每一位制酒工以匠心操作,通过精选本地糯米,引山上甘泉,采用特制小曲经天然发酵酿制。” 广东南国白珍珠酒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汤凯告诉记者:“拌曲后需要将糯米进坛装瓮,经过约48小时的‘坛化’后,再加水进行酒化,酒化一般需要45天”。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广东南国白珍珠酒业有限公司的储酒库。


三分酿,七分藏。刚酿好的原浆酒,口味比较“烈”,风味也不够协调,需经密闭储藏后,风味才能得到改善,口感也会更加醇厚柔和。因此,高思米酒“修炼”成琼浆美酒的过程中,也有一套储藏“秘诀”。


“酒化完成后进行蒸馏出酒,再将蒸好的酒放入大缸储酒窖藏。这储酒的地窖一般低于河床,能够让地窖处于阴凉透风的温度条件,利于储存。在这里放置了几百个酒坛,年份最久远的可追溯至1994年。”在汤凯的指引下,记者一行转到储酒库,只见每个酒缸表面已经布满灰青色的酒霉,空气中飘荡阵阵馥郁的酒香。“俗话说‘酒是陈的香’,这些‘酒霉’虽然不好看,但却是酒缸和空气相互作用的见证:原浆酒在微生物作用下,发生氧化、酯化、缔合等一系列微妙变化,达到吐故纳新、醇化美酒的效果,实现酒品质的二次升级。”汤凯表示,经历漫长周期酿造的米酒,在装罐之后仍需要半年左右的安定期。“最后经过层层检查后,我们才正式向消费者出售,如此才不负高思米酒‘容南酒之醇和,益北酒之绵香’的盛名。”


         承古开新 酒香今朝

传统技艺如何才能做得更好,在新时代焕发出新活力?积淀了厚重的历史文化,高思米酒酿造技艺如古树再发新芽般茁壮成长。


“公司在传统高思米酒酿造技艺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在发酵过程中,如果把握不好,酿出来的酒容易发酸发苦,针对这种情况,我们逐一梳理影响的因素,研判窖池温度、湿度并及时作出调整。此外,在生产管理上,公司坚持不收酒、坚持不用酒精香精勾兑酒、坚持时间不到的酒不出厂的‘三不原则’,做好品控。”据有十多年酿酒经验的“老师傅”、广东南国白珍珠酒业有限公司酿酒车间负责人汤剑波介绍。时代在发展,要做得更好,离不开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改进。因此,该公司千方百计寻求更高品质的酿酒原粮,不惜人工、不计成本完善高思米酒酿造技艺,精益求精。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当前高思米酒酿造技艺的延续、传承与发展也面临诸多难题。‘人才危机’最为突出。” 汤剑波坦言,传统高思米酒酿造技艺传承已经遇到青黄不接的问题,青年酿酒师很少。“虽然酿酒门槛不高,但是‘蒸酒磨豆腐,唔敢称师傅’,培养一名酿酒师的周期很长,探索出自己酿酒的特色也是一件难事。我当年先是洗了六七年米之后,才接触学习拌粬等酿酒步骤,对于现在的年轻人来说,这个时间太长了。” 汤剑波说。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

探访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高思米酒酿造技艺:酒香飘今朝


对此,当地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助推高思米酒香飘四方。“近年来,我们深度挖掘‘高思米酒酿造技艺’内涵,将其纳入县级非遗代表性项目‘大家庭’,不断完善该技艺的保护传承体系,提升保护传承水平,增强传播普及力度,着力推动系统性保护,切实把品牌保护好、传承好、推广好。同时,我们也积极引导企业不断拓宽视野,及时提升理念,加强团队专业化管理与建设,培养青年人才。” 蕉岭县非遗保护中心相关负责人透露,将计划依托当地自然条件和非遗资源发展乡村旅游等,推出一批具有鲜明非遗特色的主题旅游线路、研学旅游产品,促进围绕乡村旅游的消费经济,形成非遗文化传承与经济发展的双赢局面。


文字:梅州日报记者 丘琼

图片:梅州日报记者 高讯

特约记者:廖静宜 丘林强 汪敬淼

实习生:蔡梓瑶

编辑:李舒宇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