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乡又闻鼓舞声

  [复制链接] 0
收藏
13
回复
31028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7-10 08:56:16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新华全媒+丨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

  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的苗族原生态水鼓舞表演,受疫情等因素影响停跳了几年。随着当地旅游市场逐步复苏,热情奔放的水鼓舞重新上演,苗乡又闻鼓舞声。

  水鼓舞是贵州省剑河县苗族人民祭祀祖先、祈求风调雨顺与村寨平安的一种民间舞蹈,表演时集声、水、泥为一体,以其奔放的舞姿与深厚的文化内涵,展现出振奋人心的舞风和鼓韵。

  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无人机照片)。新华社发(方鹏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新华社记者 杨文斌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8日,剑河县仰阿莎街道大稿午村村民在表演水鼓舞。新华社发(方鹏 摄)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09:00:57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新疆和静:乡村那达慕引爆盛夏草原





   2022年7月8日,新疆巴州和静县克尔古提乡乡村那达慕会在老吉德克草场进行,吸引不少游客前来观赏。确·胡热摄(人民图片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7-10 09:10:0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10 09:11 编辑

新疆托克逊县哈萨克风情文化旅游节开幕(组图)

苗乡又闻鼓舞声
激烈的叼羊赛。 李靖海 摄

   中新网乌鲁木齐7月9日电 (李靖海 韩栋 古扎丽阿衣·哈力力)7月8日,新疆吐鲁番市托克逊县克尔碱镇通沟村热闹非凡,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哈萨克风情文化旅游节开幕。

苗乡又闻鼓舞声
精彩的歌舞表演。 亚森江·麦麦提玉苏甫 摄

    当地村民们自编自导的舞蹈、当地民歌、托克逊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文工团带来的传统歌舞轮番上演,引来阵阵掌声。

   沙木尕尔·麦麦提站在人群中举起手机记录下村民们的表现。“这些年我们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人们生活更好了,大家想通过这些节目表达对当下生活的满意。”沙木尕尔·麦麦提说。

苗乡又闻鼓舞声
马上拾银。  韩栋 摄
苗乡又闻鼓舞声
骑马抢布。 刘艳敏 摄

   除了歌舞和美食,当天还举行了骑马抢布、姑娘追、马上拾银、叼羊赛等马上体育、娱乐活动。特别是叼羊赛,吸引了来自乌鲁木齐市乡镇参赛队的参与,一度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技痒”的游客也可以参加扳手腕比赛、拔河比赛、射箭比赛、油菜花摄影等。

   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了众多游客,同时也让当地的农家乐也火了起来。“现在每天来我们这里的游客非常多,我的农家乐每天都是爆满,一天的收入在5000元左右。”农家乐负责人努尔吉别克·木沙哈力说。

苗乡又闻鼓舞声
激烈的叼羊赛。 古扎丽阿衣·哈力力 摄

   在开幕式现场不远处的餐饮区,烤羊肉、白高粱面馕、酸奶疙瘩等美食正在烹饪。“举办这么欢乐的活动,村民的积极性都很高,大家都主动报名各项活动,还有不少村民和我家一样,带来了拿手的特色美食,供游客品尝,希望能让更多人喜爱我们哈萨克族的特色美食。”通沟村村民玛娜尔古丽·阿克木正在餐饮区和母亲一起售卖自家手工制作的酸奶疙瘩和马奶酒。据了解,开幕式当天当地共有300余名群众从事餐饮和旅游商品销售,旅游消费20余万元。

   通沟村位于天山脚下,距托克逊县城区110公里,是该县旅游资源的富集地。拥有地文、水文、人文三大景观,奇幻壮丽的红河谷、厚重深沉的雅丹地貌、鬼斧神工的盘吉尔怪石林、色彩斑斓的五彩沟、绿草如茵的黑山草原,奇妙神奇的洄流、神泉;智慧超然的石刻水系图、独具特色的哈萨克风情村寨等景点。同时,特别是当高温“炙烤”着托克逊的时候,这里却十分清凉,成为了周边游客喜爱的避暑胜地。

苗乡又闻鼓舞声
现场互动。 费伟娟 摄

   据托克逊县克尔碱镇党委书记王世海介绍,该镇近年来不断挖掘旅游潜力,充分利用自然山水、人文古迹、生态景观、民族风情等优越的旅游资源优势,积极打造文旅小镇、康养小镇、避暑小镇;依托高山草原、高山湿地、哈萨克文化等资源,打造“哈萨克风情村寨”品牌。目前已完成100米湿地观光栈道、6座哈萨克毡房,叼羊赛场、古射箭场等建设。2022年,通沟村将继续启动“哈萨克风情村寨”2A级旅游景点打造,带动本村农牧民学习先进经营理念,提升旅游服务水平档次,让村民足不出户在家门口就业。

   (中国新闻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7-17 14:34:36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洗街”“喜街”“嬉街”,桐庐这个300多年历史的夏日民俗你知道吗?

   铿锵的威风锣鼓响起,锦色的长龙翻腾起舞。7月14日,随着一声呐喊“洗街咯”,一道水闸按下,清凉的山泉水漫过老街的石板路,第二届“喜”街潮玩节在浙江省杭州市桐庐县凤川街道翙岗古村拉开序幕。

杭州桐庐翙岗古村第二届“喜”街潮玩节现场。新华网发

  “洗街”是翙岗村特有的一种传统民俗文化,已延续三百多年,后谐音为“喜街”。和古人“过年”驱赶“年兽”辞旧迎新一样,“喜街”寓意着祛灾纳福,平平安安。每年夏天大暑前后,村里时常会用石板闸门将水澳(类似大型的水井口)的出水口堵住,使山泉水漫出水澳,沿着老街街面流淌,以达到清洗街面、降温的效果。

杭州桐庐翙岗古村第二届“喜”街潮玩节现场。新华网发

  今年的“喜”街潮玩节主题为“梦回翙岗·拾忆宋韵”:借翙岗洗街之喜事,忆杭城之宋韵,穿越千年,搭起古典宋韵与现代潮玩之间的桥梁。
杭州桐庐翙岗古村宋韵表演引来游客围观。新华网发

  沿着老街往里走,你将不时邂逅宋朝的捕快、顶缸的杂耍、吆喝的摊主;你可以体验宋人喜爱的射击、投壶、蹴鞠、斗鸭、猜灯谜等游戏;围观“宋人”下棋,团扇涂鸦,体验古代灭火神器“射洋龙”;甚至还能看到“凤翙高岗清廉文化展”……据了解,7月14日起的周六周日(每天下午4点半到6点半),翙岗村都将开展梦回翙岗·拾忆宋韵系列体验活动,让游客们充分体验千百年来洗街的神奇魅力。

杭州桐庐翙岗古村第二届“喜”街潮玩节现场。新华网发

  “今年翙岗村正积极打造‘千年古村 活剧潮村’共同富裕综合体,而‘喜’街的街(翙岗古街)正是其中浓墨重彩的一笔。第二届‘喜’街潮玩节不仅是古水澳美好寓意的长久延续,更是全力实践共同富裕的积极举措。”凤川街道相关负责人说,凤川街道还在翙岗村探索着一条与众不同的农文旅结合,共同富裕之路:携手工商大学杭商学院,打造“宋韵田园”农文旅板块,即将推出凤舞牡丹、荷塘月色、山水宋韵等十余处美丽田园休闲观光和游园活动。(张灵 章肖笑 颂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7-24 22:06:0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8-6 14:43 编辑

云南南涧:乡村火把狂欢夜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点燃火把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晚,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在欢度火把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晚,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在欢度火把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晚,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在欢度火把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合力竖起大火把。按照当地习俗,有新生儿出生的家庭可以一起在村中竖一个大火把。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合力竖起大火把。按照当地习俗,有新生儿出生的家庭可以一起在村中竖一个大火把。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3日,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太平村村民手举火把穿行在村庄里。

  云南省南涧彝族自治县迎来当地的火把节。夜幕降临,各村各寨的火把陆续点燃,人们手举火把向村中心的主火把汇聚,并以陈木沫(俗称“沫香”)洒于火把的火焰之上,夜色中的绚烂火苗将节日的气氛推向高潮。

  新华社记者 江文耀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7-25 18:10:01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在豫园发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双浦政府网

   随着中国电视剧《 锦绣前程》的热播,古玩市场、中国民间艺术、叉白戏艺术、 扇子制作等越来越受到追捧。华东上海黄浦区豫园景区于7月16日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夏日游园会,让人们足不出户就能感受中国传统文化新潮流。

   园内的古玩市场将古老的街景与二十四节气的传统习俗融为一体,为游客提供餐饮、购物等一站式服务。

   在豫园景区的华宝古玩城,众多精美的传统扇子吸引了游客的目光。一场以粉丝文化为主题的展览正在举办,不仅给游客降温,也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结粉丝的机会。

   “这个展览真的很精彩,让我体验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广度和深度。”一位李姓居民说。

   豫园夜游是度过夏夜的好选择,其中包括许多游客表演。

   昆曲是中国最古老的戏曲形式之一,已有 600 多年的历史,预计将于七夕节这一天在豫园上演,也就是七夕节。

位于上海黄浦区的豫园风景区,灯火通明,欢迎游客。[图/微信账号:双普]
   在黄浦区豫园风景区的夏日游园会上,身着传统汉服、中国传统服饰舞者表演。[图/微信账号:双普]
豫园拥有400多年的历史,是上海著名的国际旅游胜地。[图/微信账号:双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7-28 19:34:5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查干哈达村里的睦邻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村民在睦邻节上表演舞蹈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村民为宾朋献上哈达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的小朋友在睦邻节上表演舞蹈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的小朋友在睦邻节上表演舞蹈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在查干哈达村的睦邻节上拍摄的村民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村民在睦邻节上表演舞蹈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查干哈达村村民在睦邻节上表演舞蹈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在查干哈达村的睦邻节上拍摄的两名小朋友
苗乡又闻鼓舞声
7月26日在查干哈达村的睦邻节上拍摄的两名老者。

   7月26日,辽宁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查干哈达村迎来了第214届睦邻节。八方宾朋聚集在村里的胡热图山下,载歌载舞,庆祝这一传承了200多年的传统村俗。新华社记者 姚剑锋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08:33:04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相约“世界苗乡” 欣赏与森林为伴的交响音乐会

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苗乡又闻鼓舞声
图为2022武陵山国际森林音乐季交响音乐会现场。 梁钦卿 摄

   8月4日至5日,位于重庆彭水的国家AAAA级景区摩围山旅游度假区,举办了“养心彭水梦·同源苗乡情”2022武陵山国际森林音乐季。在4日晚上的交响音乐会上,来自全国各地的艺术家们汇集“世界苗乡”彭水,演绎《世界苗乡胜天堂》《多噶多耶》《梁祝》《天鹅湖》《卡萨布兰卡》等精彩节目,为观众们献上一场沉浸式、体验式的音乐、舞蹈艺术视听盛宴。图为2022武陵山国际森林音乐季交响音乐会现场。 梁钦卿 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8-6 15:35:35 | 只看该作者
链接阅读:
贵州苗寨:相会“爬坡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苗族村民在吹奏传统芦笙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苗族村民在爬坡节中盛装打扮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苗族村民在山顶上跳芦笙舞(无人机照片)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苗族村民在山顶上跳芦笙舞(无人机照片)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村民参加爬坡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村民参加爬坡节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盛装打扮的苗族村民在山顶上跳芦笙舞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盛装打扮的苗族村民在山顶上跳芦笙舞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拍摄的排莫村河流森林景观(无人机照片)
苗乡又闻鼓舞声
8月5日拍摄的排莫村苗寨梯田景观(无人机照片)。

   8月5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丹寨县扬武镇排莫村,身着节日盛装的苗族同胞迎来传统节日“爬坡节”,来自周边村寨的苗族村民精心打扮,欢聚在山顶跳起传统芦笙舞,欢度节日。

   “爬坡节”是贵州苗族同胞的传统节日,原本是苗族青年男女们一年一度特有的择偶恋爱盛会。如今,“爬坡节”成为了苗族群众每年夏秋之交农闲聚会的传统节日。(图/文 黄晓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8-7 07:49:36 | 只看该作者
大美非遗|云南牟定:快乐“左脚舞”

来源:新华社

   在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牟定县,有一种流传千年、生生不息的舞蹈——左脚舞。
  左脚舞集歌舞乐为一体,因舞蹈时先起左脚而得名,2008年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牟定县目前共有左脚舞方面的各级传承人13名,左脚歌舞表演队119支,他们活跃在城乡大地,播撒着左脚舞文化的种子。

  记者:王安浩维 和恺
  报道员:郭正会 李治澄 刘洪亮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