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20:58:0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8 13:01 编辑

丰顺县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
好生态结致富果 青山间走共富路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丰顺高山茶构建起生产、加工、科研、营销全产业链。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巫晓光正在采收灵芝。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北斗镇桐梓洋林场层峦叠嶂,高山气候和良好生态让林场成了一座“绿色宝库”。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立体种植模式有效提高了林地综合效益。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村民在十多米高的树上采摘青榄。(吴腾江 摄)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林场工人正在察看红花油茶生长情况。

        丰顺县森林覆盖率达78.79%,排名全市第三、全省第八。近年来,丰顺县坚决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充分发挥生态优势、挖掘森林资源潜力,积极发展林下经济和林业产业,不断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推动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做优做强茶叶、食用菌、青榄、红薯、金柚等特色现代农业,让好生态结出致富果,在青山间走出共富路。

   转化优势 绿色宝库成了生态银行

   记者近日来到位于莲花山脉中段的丰顺县北斗镇桐梓洋林场,沿途层峦叠嶂、草木相拥、云雾缭绕。北斗镇桐新村党支部书记黄响带介绍说,桐梓洋林场建于1956年,上个世纪50至60年代知青下乡在林场种植了大量红花油茶和绿茶,是粤东地区唯一的成片红花油茶林。林场除了绿茶、油茶和林下灵芝外,还有倒吊黄、牛大力、黄栀子等1000多亩各式南药。高山气候和良好的生态环境让林场成了一座“绿色宝库”。

   近年来,北斗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丰富的林地资源,在桐梓洋林场开展林下仿野生灵芝种植特色产业,通过“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有效带动村民抱团发展,让“绿色宝库”变成了“生态银行”。

   跟着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巫晓光的脚步,记者一行扒开草丛,沿着陡峭山路一直攀爬,扎进深山。在茂密的乔木下,记者看到一朵朵菌盖足有手掌大小、镶着金黄色边线的灵芝,犹如一把把撑开的小伞。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基地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将灵芝株连着菌棒一并拔起,装进随身携带的蛇皮袋中。“6月份是灵芝的开采期,基地一天能采收成熟灵芝五六十斤。到了7月上旬丰产期,一天能采300多斤。”巫晓光介绍说,2017年,基地试种了20亩灵芝,之后每年不断扩种,现在已经发展到500多亩,年产量约3万斤,市场价一斤160元,通过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

   目前,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基地采取“杉树+树上铁皮石斛+林下倒吊黄+地上食用菌”立体种植、长短结合的模式,以“组合拳”打出多重效益,既增加了林地综合经济价值,也提高了当地农户的收入。“下一步,我们还想带动更多农户种植林下灵芝,基地负责指导种植、提供菌包,并回收销售,一起把小灵芝做成大产业。”巫晓光说。

   “我们桐新村远居深山,户籍人口567人,常住人口只有68人,其中40多名有劳动能力的村民都在基地务工,上一天班有150元工资,下班回家还能照顾家庭,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黄响带原本在外经营企业,因心系家乡发展,2015年回到了家乡。他告诉记者,桐新村有了产业,“空心村”才能留住村民、留住乡愁。

   梅州福稻生态科技有限公司是全市最大的林下食用菌仿野生种植基地,也是丰顺县特色蔬菜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据丰顺县农业农村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当前,丰顺县按照“一心二带三区六基地”的思路进行特色蔬菜产业园规划布局,坚持扶优扶强、延链强链、联农带农的原则,计划投资2.06亿元实施特色蔬菜省级产业园建设,打造综合服务中心,城乡融合发展带、农旅融合发展带,科技孵化与创新创业引领核心区、林下食用菌推广区、联农带农辐射示范区,食用菌工厂化生产基地、高科技蔬菜栽培示范基地、林下食用菌农旅融合基地、林下食用菌栽培示范基地、产业联农示范基地、农产品冷链物流基地。

   建设园区 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

   茶叶是丰顺县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丰顺县海拔500米至1000米高山有547座,其中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山57座,得天独厚的高山生态环境赋予了丰顺茶的高品质。至2021年底,丰顺县茶叶种植面积约10.9万亩,年产量6462吨,年产值逾14亿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三成。

   记者日前来到丰顺县潭江镇,沿途连片茶山在云雾间若隐若现。车在茶山间盘旋,如荡绿海翠波之中。潭江镇茶叶种植面积有3万多亩,接近一半是老茶树,茶叶成了潭江农业产业化的骨干项目,也是当地农民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在20世纪90年代,以官溪下村为例,当地以耕作水稻为主,敢闯敢拼的村民纷纷洗脚上岸,到珠三角地区发展。2000年,我刚从深圳返乡,茶叶市场最低迷的时候,一斤茶青卖不到2元钱。得益于乡村振兴利好政策,当地茶叶产量和质量双双提升,2021年潭江镇春茶产量达130多万斤,年产值达1.75亿元,年产值较2016年翻了一番,茶叶单项人均年收入1.2万元。”潭江镇茶叶流通协会会长、梅州市顺兴茶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张绍平说,近几年,村民看到茶叶产业有奔头,越来越多年轻人回到家乡,耕山种植茶叶。

   潭江镇以茶兴业拓宽致富路,是丰顺县发展特色农业产业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缩影。2018年,丰顺县茶叶产业园获批为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得益于产业园政策扶持,全县茶叶产业设施装备水平得到大幅提升,构建起梅州丰顺高山茶“生产+加工+科研+营销(品牌)”的全产业链。近日,丰顺县茶叶产业园(扩容提质)入选2022年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名单。如今,丰顺正全力推动茶叶产业园扩容提质和高山茶产业发展。从一片茶叶做到一个茶业,茶叶产业园日益成为丰顺县农业转型升级、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驱动力。

   抱团发展 大山果子走上广阔平台

   丰顺县是梅州市青榄主产区,种植青榄已有200多年的历史,全县现有青榄面积近5万亩,其中“省级青榄专业镇”留隍镇占据一半。

   鸟瞰留隍镇,各村山坡上,村道两侧,房前屋后,连片生长的橄榄树郁郁葱葱。每到橄榄采摘季,“潜”在绿叶间的不仅有橄榄,还有攀爬梯子采摘橄榄的村民。小小橄榄果藏匿在茂密的枝叶间,在树下肉眼不易看见,爬上树才能看得清。“这棵橄榄树有20多米高,一些上百年树龄的老树甚至有40多米高,14米长梯还远远不够,师傅们得梯上加梯才够得着。”留隍橄榄协会会长廖钦裕说。

   “橄榄采摘是辛苦活,一进山就是一整天,年轻人外出务工做生意,都不愿意留下来种橄榄。”让廖钦裕感到欣慰的是,他的“90后”儿子廖嘉臣辞去广州的工作,回到家乡潜心研究橄榄产业,还成立了广东裕嘉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为这一传统农业带来新技术、新理念、新活力。

   “去年初霜冻严重,大部分橄榄树受影响减产,但橄榄果品质并未受到影响,潮汕和珠三角地区市场需求量大,一天最多时有上百位潮汕供应商进山提货,实在供不应求。”裕嘉生态农业公司总经理廖嘉臣介绍说,今年青榄市场行情好,年初优质青榄市场价达到一斤50元至80元,而“榄中精品”三棱榄在树上还未采摘就已被200多元一斤的价格订购了。

   2020年,留隍橄榄协会成立,100多家橄榄企业和农户加盟,“留隍橄榄”初步实现龙头带动、抱团发展的格局。“作为会长单位,我们与科研机构进行产学研合作,指导改良土壤和解决果树矮化问题,建立标准化橄榄种植示范基地,提升产品品质和溢价水平,以实现产量的增长和经济效益的提升。”廖嘉臣说,他正与多家大型线上销售平台洽谈合作,让大山里的果子走上更广阔的平台。

   廖嘉臣告诉记者,当前,公司正在规划建设集产品交易、冷链存储、研发加工、技术培训、农资供应、科普传播及青年创业、品牌孵化、文化展示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橄榄产业新型科创发展中心,打造“展、销、研、游”综合平台,进一步打响“留隍橄榄”品牌。

   ●本版撰文:林玉莹 郑坤 叶思琪 卜优芬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高讯摄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20:58:13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8 13:22 编辑

平远长田镇打造“花园小镇·花香长田”乡村振兴样板
干群连心同富裕 乐享幸福美长田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村民连年踊跃捐资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南村瓜坪村民小组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2021年,长田镇党委政府联合梅州日报社,在此筹划建设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曙光公园,挖掘、活化了1948年梅兴平蕉边县工委曾在长田石角村出版早期机关报《曙光报》的红色历史,发挥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美丽乡村增添“红色”颜值,提供了休闲健身的新去处,很快受到群众欢迎。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曼佗山庄油茶产品展示厅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和信达农牧公司现有标准化牛舍9栋约12000平方米,以养殖良种肉牛为主,常年存栏肉牛800头。
  
   田月桑时,沿国道206线驱车驶进长田镇,美丽乡村令人耳目一新。漫步田园栈道,两岸荷花初绽,稻株拔节孕穗;长田村一河两岸面貌新,曙光公园游人熙。这里是梅州平远县南大门,北至平远县城14公里,南距梅城32公里,是名副其实的“花园小镇”。

   近年来,长田镇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工作部署,突出党建引领,深掘红绿资源,创新实干、奋发作为,走出一条生态美镇、产业富镇、文化立镇、人才兴镇、组织强镇的乡村振兴路径,不断推动长田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党建引领发展 催生红色动力

   日前,记者走进长田镇曙光公园,一路石阶蜿蜒,古树成荫,党旗红艳,一座集红色教育、休闲健康、田园观光功能于一体的党报主题公园映入眼帘。夏日炎炎,这里是长田村民丘新友和乡亲们最喜欢的纳凉地,她甚至买了把笤帚,休闲之余就自发维护公园环境,坚持分文不取。她高兴地说:“我不图钱,感激政府把那么漂亮的公园建到我们家门口,我纯粹发挥余热,当作锻炼身体。”

   原来,这里原本是一处杂竹横生、垃圾堆积的小山岗,没有下脚处,更无人问津。2021年,长田镇党委政府联合梅州日报社,在此筹划建设面积超过1000平方米的曙光公园,挖掘、活化了1948年梅兴平蕉边县工委曾在长田石角村出版早期机关报《曙光报》的红色历史,发挥出主流媒体的影响力和传播力,为美丽乡村增添“红色”颜值,提供了休闲健身的新去处,很快受到群众欢迎。

   在高南村瓜坪村民小组,党建引领孕育的慈善乡风由来已久。“近十年,我们在村民理事会、老党员的带领下,每年春节都会举办公益募捐活动,用于道路改造、祠堂修缮等基础设施建设,村民的善款越来越多,村庄变化也越来越大。”当地村民理事长黄志康指着眼前焕然一新的祠堂说,这就是去年由本地乡贤、村民自愿筹资70余万元修缮打造的,如今成为新时代文明实践的阵地。

   记者注意到,采访一路走来,高南村处处干净整洁,路面不见鸡毛鸭粪,绿化修葺有致。“群策群力让大家多了参与感、满足感。我们都不用专门聘请村庄保洁员,村民全都自发管理好房前屋后的卫生环境,文明意识特别高。”高南村党支部书记丘伟成笑着告诉记者,全村超过1100个村民,人人都是乡村振兴的“主力军”!

   长田镇镇长丘晓钦告诉记者,近年来,全镇坚持“党建引领、理事会主导、民众参与”原则,成立起58个村民理事会,创新“一带一法四参与”社会治理模式,在打造红色阵地、推进基层治理、完善村庄建设、促进产业培育等方面都取得良好效果,逐步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乡村振兴格局。

   美丽乡村连片 突出建管齐抓

   一条崭新的柏油路,串联起三个村庄。在官仁村的村道上穿行,两侧玉米青葱、花红柳绿;崭新的客家特色民居连成排,沿途墙绘描画出一幕幕五彩斑斓丰收喜景。“我们的美丽乡村注重保留乡愁韵味,凸显田园雅趣。沿路都是田园风光,还有栈道、庭院、荷花池点缀。”官仁村党支部书记马志强滔滔不绝地讲起眼前的变化。

   不知不觉行至长田体育公园,长安村的村民叶新华带着孙子在秋千上笑语盈盈。聊起官仁、长安两个村庄的变化,生活在这里30多年的她不禁竖起大拇指。过去,连接两村的是泱泱水田,脚下的公园也是荒地。“如今两村间的田埂路变成柏油路,交通便利了,好去处也多了,不少县城市民都趁周末来游玩!”叶新华笑着说。

   2021年以来,长田镇规划先行、示范实施,选取临近国道206线的长田、长安、官仁等三村串点成线,凸显各村特色,谋划连片振兴,令当地农村人居生态环境得到显著提升,累计完成2公里村道硬底化改造、新建3个休闲广场,有效增强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美丽乡村建好更要管好。晌午,刚下班吃完午饭的长安村党支部书记丘红浩顾不上休息,跨上摩托车、别着长扫帚就出了门,带头来到红军井片区巡查卫生。原来,长田镇为抓好乡村风貌提升建设,发动三个村共20多名党员、干部包片负责,用实际行动带动村民“拆、改、建、管”。

   “干部带头做,村民更积极,新农村风气也越来越好。”长田镇宣传委员李娜平告诉记者,为建立村庄环境监督管理长效机制,让美丽乡村风景留得住,村里还开展道德评议会、党员监督岗、文明户评比、“美丽庭院”评比等机制,引导村民从被动督促变自觉行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初步建立。

   产业互融示范 富民兴村强镇

   长田镇是省级油茶种植专业镇、“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示范镇,油茶无疑是一块最亮眼的招牌。时下,全镇2.3万亩油茶林满山青翠,夏梢已经形成花芽,即将孕育出饱满的茶籽。目前,长田油茶年产约6000吨油茶果、300吨茶油,产值约4000多万元。这两年,该镇还结合新农村拆旧复垦工作,免费为农户提供超过 6万株油茶苗增绿复绿,使农村变美了,林农也更富了。

   长田镇在历经十余年的探索中,逐渐促成油茶价值和“颜值”相互转化。日前,走进有“四季花海”美誉的国家3A级旅游景区曼佗山庄,花海风景怡人。在油茶产品展示厅、南药展厅,景区负责人黄鲜露在仿真沙盘前解说晾晒、碾压的古法制油过程,带领游客观览200多种南药本草标本,全程生动有趣。自2015年12月开园营业以来,曼佗山庄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120万人次。

   “农业三产融合是必由之路。”广东新大地公司总经理黄益斌说,该公司在原万亩油茶产业园的基础上引进旅游元素发展休闲林业观光旅游,融合林旅、工旅、文旅、商旅的发展模式打造三产融合发展的林下经济示范点。依托“公司+基地+农户”模式和农旅观光项目的发展,油茶果精深加工成茶籽油、沐浴乳和洗发水等产品,每年能带来约2500万元经济效益,提供了300个就业岗位。

   近年来,长田镇还积极丰富乡村产业业态,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深圳市晨光乳业、梅州和信达农牧有限公司等绿色养殖项目。其中和信达农牧公司已经建成投产,现有标准化牛舍9栋约12000平方米,以养殖良种肉牛为主,常年存栏肉牛800头。同时还辐射带动长田、长江、长安各村发展起全株玉米青贮、玉米套种黄精等配套产业。

   眼下,长田镇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带动辐射作用,不断培育壮大本土农业企业,因地制宜探索多种发展模式。至目前,该镇已初步形成了官仁“农旅”、长安“苗木”、长江“畜牧”、长田“葛根”、长庆“金柚”、禾礤“种养”、高南“蔬菜”的乡村振兴产业布局,全面补齐“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擦亮特色产业绿色品牌。

   记者手记

   头雁引领“我要振兴”

   从干好“责任制”带头扫街的长安村支书丘红浩,到在曙光公园做“义工”的老人丘新友,再到村民连年踊跃捐资美丽乡村建设的高南村瓜坪村民小组。记者在长田镇感受到干部、群众身上焕发的强大内生动力。这与长田镇党委持续提升红色阵地建设、建立党建联系点、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等党建举措密不可分。

   群雁要靠头雁领。在乡村振兴工作中,长田镇着力控规划、促整治、兴产业、育乡风、强党建,不断建强村党支部战斗堡垒,积极探索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发展新路子。当地群众变“要我振兴”为“我要振兴”,有信心、有决心让新时代下的乡村不断焕发活力,“产业强、农民富、乡村美”的乡村全面振兴前景可期。

   ●本版撰文 傅思林

   本版摄影 钟小丰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7-7 21:10: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7-8 13:26 编辑

党建引领产业兴 强村富民乡村美
蕉岭县积极创建“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村民向记者展示采摘到的竹荪。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村民在百香果种植基地劳作。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蕉城镇东山村党群服务中心党建标识明显。
梅州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守好“米袋子”,三产融合助...
峰口村以党建为抓手,以提升基层组织战斗力为重点,点燃党建引领乡村振兴的动力引擎。

   在蓝坊镇峰口村,受到党组织温暖关怀顺利“摘帽”的脱贫户林仙强在积极向党组织靠拢的同时,协助村干部规划提升村道;在蕉城镇东山村,一群由党员干部自发组建的卫生志愿服务队开展捡拾垃圾行动,助力乡村卫生环境更加洁净;在新铺镇东陂村食用菌种植大棚内,连片的土地孕育着产业振兴新希望……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蕉岭县依托“党建+”振兴模式,以党建凝聚人心、聚合力量,深入激发基层党组织内生动力,以“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县”为抓手,以美丽乡村为重点,以产业提质为切口,以乡村治理为保障,不断汇聚农村发展动能,走出了一条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之路。

   ●本版撰文:丘 琼 廖静宜 丘林强 汪敬淼

   本版摄影:钟小丰

   凝聚发展合力 党建强村有奔头

   夏意渐浓,瓜果处处飘香。走进蓝坊镇峰口村百香果种植基地,只见绿油油的藤蔓爬满棚架,郁郁葱葱,一个个垂挂下来的果实状如鸡蛋大小,颗颗饱满圆润,微风吹过,果香四溢,该村党总支部书记林品顺与基地负责人吴洪浩望着即将收获的果实展露笑颜。“基地从2018年开始种植黄金百香果,目前集约了约60亩土地。我村出产的果实果形好、果汁多、甜度高、香气浓,深受市场青睐,基本供不应求。你看,这批先移植的果子约莫再过半个月便可采摘上市了。”吴洪浩说。

   “别看百香果基地现在一派欣欣向荣,以前,峰口因为村集体经济薄弱、基础设施不完善、又无主导产业,发展一度受限。提出要建设百香果基地那会儿,我们也曾为集约土地犯难:一是对农民来说,土地就是生命。二是大家也担心百香果产业只是‘一阵风’,效益不高。”林品顺告诉记者,该村首先从强化队伍建设、强化学习教育活动、强化基本制度建设、强化交心谈心活动、强化党组织后备干部队伍培养等五个方面着手,全面加强村党总支部班子建设,切实改变了原来不想干事、干不成事、事干不好的局面,甩掉软弱涣散基层党组织的帽子,让党员干部在乡村振兴征程中,始终冲锋在前,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在了解到村里发展产业,需要用到自家地块后,我马上找到村党总支部书记,表示‘只要有需要,尽管拿去用’。”主动捐献土地并积极动员其他群众的老党员林美台表示:“党员就是要发挥表率带头作用。自己先做带头人,再做带动人。”就这样,在村中许多像林美台这样的党员率先垂范下,所需土地不到一周时间便集约到位。

   “书记,你放心,我已经跟沿路的村民逐一讲解了政策,并把相关协议签订好了,这条通往百香果基地的村道不日就可以动工拓宽,相信我们村的‘甜蜜事业’会越发红火。”即将转为预备党员的脱贫户林仙强向林品顺交上一份规划书。“我原先是一名以务农和收购废品为生的贫困户,多亏有了党组织的关怀扶持,让我在家门口的百香果基地务工挣钱,顺利脱贫。吃水不忘挖井人,现在我当上了村民小组长,希望能为村里的富民产业添力。”林仙强说。

   峰口村是蕉岭县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当地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帮助各村建强班子、理清思路、选准项目、整合资金、发展产业,推动人、财、物等生产要素向集体经济发展薄弱村聚集,不断增强村集体经济“造血”功能。至2021年底,全县已全面消除5万元以下村集体经济薄弱村,80%以上村的集体经济年收入达到10万元以上。

   聚力生态宜居 和谐美村提质量

   “早上到德昭园散散步,傍晚去太行山森林公园爬爬山,日子别提多惬意了。”蕉城镇东山村村民陈琼新点赞说,在村党总支部的管理下,村容村貌日日新,村民幸福指数蹭蹭涨。

   “东山村地处城郊,毗邻县城。一直以来,我们村‘两委’干部都在认真思考如何改善村庄环境,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推动乡村振兴,助力城乡融合。”东山村党总支部书记丘德金表示,在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下,该村的党员干部展开了探索,“坚持党建引领,合力共建美丽乡村”便是当地的经验做法。

   “‘德昭园’原先是一处滩涂地,在众多党员和理事会成员的带头下,建成了美丽公园。如今越来越多群众都会选择来这里休闲。”在丘德金的引领下,记者一行来到德昭园,只见园区内树木葱茏,花草丰茂,休憩凉亭、小广场、公厕等一应俱全,数名身着“红马甲”的志愿者正在捡拾垃圾……

   “这是我村组建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在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的过程中,我们让‘党员走在前,责任担在肩’。通过由党员干部带头,在划片分区承包清洁的同时定期开展志愿清理活动,让村民一同参与到村庄人居环境管理中来。现在整洁的村道也要归功于他们。”丘德金说。

   在太行山森林公园里,市民陈志宏将汽车停放在生态停车场内,随后下车踏上长寿路,迎着夏风步入公园深处。“我来过很多次了,知道这儿有一个募资捐地修园的芳名录,据说其中大多都是党员,让我心生敬佩。”陈志宏表示,作为一名普通市民,深切感受到党员作用落实到民生实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的益处。

   “我县突出党建引领,绘就美丽乡村新图景的实践不只有东山村一处。当前,我县积极围绕党组织和党员‘双报到’活动,组织全县27个机关单位党组织的在职党员下沉基层一线到所在社区(村)报到并开展服务。我们还以开展‘一名党员、一面旗帜’活动为契机,不断完善村(社区)干部包片、党员包户服务群众制度。”蕉岭县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说。

   筑牢战斗堡垒

   产业富村促振兴

   “现在我是村干部、合作社的组建者,更是基地的‘技术员’。别看我手中这朵竹荪长得不太起眼,可‘金贵’得很。养护需精心不说,采摘时稍稍用力不慎就容易‘破相’卖不了好价钱。”在新铺镇东陂村食用菌种植基地内,村委委员谢桂仁笑着向记者展示他刚刚采下的竹荪。

   “我们东陂村人杰地灵,中国工程院院士、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名誉所长吴清平是我们当地有名的乡贤之一。但作为‘院士村’,东陂的产业基础十分薄弱。”村党总支部书记张日兴告诉记者,面对农村人才和技术缺乏,产业发展内生动力相对不足的情况,他与村“两委”干部通过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展开了将“党组织建在产业上、建在基地上、建在合作社里”的探索。

   “我们6名村干部都是党员,首先由我们带头成立食用菌合作社,然后再集约撂荒地发展食用菌种植,在整个项目建设及运营过程中,坚持党建引领,由村‘两委’负总责。目前我们已集约了20多亩土地,近日头茬竹荪已开采。”张日兴说。

   “这片原先都是撂荒地,杂草丛生,我们通过将土地平整、清杂,种上了食用菌,产业发展有了盼头。说起来,其实一开始种植食用菌我们也没有经验。为此,我们对接了相关龙头企业五福之乡长寿食品有限公司,让每名村干部都去培训学习技术,再回来指导村民,逐渐摸着了门路。另外我们也与吴清平院士取得联系,计划开展合作,促进院士科技成果在东陂转化落地。”谢桂仁笑着告诉记者,作为“土专家”,他一刻也不敢懈怠,有空就往企业跑学技术学方法。

   党旗飘扬的地方,产业发展后劲足。“从食用菌基地开始建设起,我就来这里干活了,现在每天收入120元。在这儿,党员干部领着大家一起干,大家都觉得心里有底气。”村民张海珍是一名建档立卡户,她告诉记者,得益于当地基层党组织示范引领发展产业,不仅有效盘活了闲置土地,而且为村民拓宽了就业渠道,带动增收,提振了发展信心。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由村干部领办合作社,将党建‘触角’延伸至产业一线,只是我们推进东陂发展的第一步。”张日兴告诉记者,接下来,该村将积极发挥党组织引领和服务作用,借力龙头企业和“院士效应”,依托食用菌合作社,由党员作“先锋”,采用“村党总支部+基地+农户”模式,不断发展壮大食用菌产业,努力形成头雁领航、带富一片的效果。“待竹荪采收完,我们计划再种上对种植技术和环境要求不高但经济效益不错的优选品种赤松茸,并吸纳更多群众加入到种植行列中来,进一步扩大种植规模,由党总支带头,让群众的致富路越走越宽,日子越过越好。”张日兴信心十足地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