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福气福望润福狮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3631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2:22: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29 13:00 编辑

福气福望润福狮
狮子在世人的眼中是祥瑞,是辟邪之神兽
福气福望润福狮
泉州开元寺内石狮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6-29 12:50:55 | 只看该作者
迎福纳祥 “狮”在泉州 泉州“狮”地名900多个

   记者 张素萍 陈小芬文 王柏峰图


   从迎福纳祥的吉祥物,到遍布大街小巷、田野山林的地名,再到仪式感满满的民俗舞狮表演……中华狮文化在泉州源远流长,又与闽南文化交相辉映,孕育出与众不同的“福狮文化”,成为祈福、造福、砥砺奋发、敢拼会赢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福气福望润福狮

   


   泉人爱狮 “狮”迹满山川


   自古华夏本无狮,可在华夏这片热土上却孕育着世界上独有的“狮文化”。在泉州,“狮”迹遍布山川河流、道路桥梁、大街小巷乃至人名等众多层面,可见泉州人对狮子的钟爱。


   据不完全统计,在泉州带“狮”的地名有900多个,涉及陆地水系、陆地地形、行政区域、群众自治组织、非行政区域、居民点、交通运输设施、水利电力通信设施、纪念地旅游景点、建筑物、单位等。其中,居民点有50个左右,以安溪20多个最多;陆地山形90多个;交通运输设施(国道、隧道、主次干道、支路、车站、乡道、桥梁等)40个;纪念地、旅游景点30个左右。


   传统文化中,狮子作为一种瑞兽深受百姓喜爱,它或代表着高大威猛的王者风范,或象征着勇猛精进、爱拼团结的人文精神,抑或寄托着福泽智慧、吉祥平安的祈愿。一地之名,大多蕴涵人们最淳朴的愿望,记者查询发现,泉州这些含“狮”的地名,有的因地形似狮得名,有的系因约定俗成,被寄予美好愿景。


   以狮为名 崛起一座城


   谈论“福狮文化”,就不得不提及福建石狮市,它是中国唯一以“狮”命名的省辖县级市。


   相传,隋唐以来,一尊威武雄壮的石狮子就静静地蹲坐石狮凤里庵前,守护一方平安。这里是通往泉州府城的官道,有一座供商旅行人中途停歇、遮风避雨的“石狮亭”,人们常约定在“石狮”这个地方碰头,渐渐地,一个诚实守信的约定,演化成地名,转化成一座城市诚信为先、拼搏进取的精神象征。


   时至今日,要想进出石狮,无论是从香江路、南洋路还是九二路出发,总绕不过一座傲视于大转盘、威风凛凛、奋蹄向前的花岗岩石狮,这座“东方醒狮”已成为石狮当之无愧的地标,也成为石狮精神的化身。


   以“石狮”命名,并非石狮市独有的特色。泉州地名中,还有众多“石狮”用于居民点、山峰、寺庙、森林等。其中,名为“石狮”的居民点共10多个,分布于安溪的西坪镇、龙门镇、虎邱镇、龙涓乡及南安的蓬华镇、金淘镇等地;永春的蓬壶镇也有石狮寨、石狮格。


   “福狮文化” 情系海内外


   地名之外,泉州大地处处可见“狮”之身影。泉州文博研究员李玉昆曾撰文介绍,石狮子崇拜在泉州很普遍,大街小巷、宫观寺庙,甚至学校、工厂、饭店等大门口,石狮子比比皆是。这些“有形”之狮,有泉州文史学者将其分为两类,一为“守门狮”,一为“风狮”,它们被视为拥有辟邪和镇宅的功能。


   “泉州民间崇拜石狮子如敬神。”李玉昆介绍,古往今来,泉州的能工巧匠雕刻了许多栩栩如生的狮子,北宋建造的洛阳桥两旁栏杆石柱雕有28只石狮,南宋建造的安平桥护栏亦有狮子望柱,开元寺东塔须弥座浮雕40方佛传图有一幅“云岩狮子”。


   “石狮子崇拜,也是关于福文化的一种诠释。”石狮市博物馆馆长、研究馆员李国宏认为,福建福文化的表现形式异彩纷呈,而“狮文化”则是民众最喜闻乐见的福文化载体之一。他介绍,中华狮文化起源于汉代,狮子最早是来自西域的“瑞兽”,通过陆上丝绸之路以“贡狮”的形式传入中国,被视为祥瑞的象征。而海上丝绸之路是海外“贡狮”进入中国的另一条重要通道——明清时期,索马里的摩加迪沙、沙特阿拉伯的麦加、乌兹别克斯坦的撒马尔罕等地均有从海路“贡狮”的历史记录。古泉州是优良的对外交通港口,这使其成为中外狮文化交流传播的中转站,来自异域的“瑞狮”,融入中华传统吉祥元素,被赋予万事如意、富贵平安、福禄齐全等祈福文化意涵,演变成“福狮”,成为重大祈福节庆活动中不可或缺的标志性文化符号。


   清代康熙年间,泉州诗人富鸿基的诗集中,保存吟咏海外“贡狮”的诗句,传颂“重译梯航神兽通,遐荒殊域喜来同”的佳话。“一个‘喜’字,洋溢着满满的福气和喜庆之意;一个‘同’字,表达了感同身受的喜悦心情和分享幸福的愉悦感。”李国宏说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