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5-10 20:41:0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11 12:24 编辑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本文转自:南方PLUS


   走进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莒溪水缓缓地流淌,岸边的雕花长廊内,村民正在聊天休憩,沿着宽敞的村道而下,村史馆、农耕展览馆、特色古民居、休闲长廊、凉亭等跃然眼前,古村落正在发生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在雕花长廊上,大埔县湖寮镇莒村村设立全市首家“功德银行”。


   莒村是广东省传统古村落,文化积淀深厚,历代人才辈出。近年来,该村通过建设村史馆和农耕展览馆,办好延续百年的报纸等,在新时代乡村文化振兴中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路子。


   在乡村文化振兴探索上,该村尤其注重激发内生动力,引导更多乡贤、村民出钱、出力,参与家乡建设,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以美丽乡村建设为载体,莒村通过“村庄换新貌,文化有底蕴”,努力构建社会主义文明新村。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留住乡愁


   两个展馆珍藏乡土文化和农耕文明


   推开莒村村史馆的大门,仿佛步入时空隧道,陶瓷器具、股票、徽章、报纸、老照片及各类书籍史料……一件件带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展品,组成一部鲜活的乡村发展和乡村文化演进史。


   近期,历经60年风雨的莒村候车室通过“微改造”,摇身一变成为莒村村史馆,并正式对外开放。走进村史馆,既能从一幅幅照片中一览莒村“遍地开花”的客家特色古民居,又能从百年小报《骥风》、村报《培声》以及宗谱等文字资料中了解莒村的前世今生。


   “原来的莒村候车室已破烂不堪,但它承载着几代人的乡土记忆,莒村人都期盼留住这份‘乡愁’。”莒村村党支部书记陈增金说,村史馆的建成可以说是“变废为宝”,让更多人了解莒村人的奋斗历程。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乡贤倡议并带头捐资,在坑尾潭碾米加工厂旧址上修建了莒村农耕展览馆。


   “展馆设计包含不少历史印记,让村民明白人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让村民懂得家国情怀、乡土情谊生生不息。”湖寮镇副镇长古碧梅说,场馆虽小,但存放了村里压箱底的宝贝,所展示的人、事、物纵贯古今,涵盖风俗人情、生产生活、乡村沿革等方方面面,生动再现了莒村的淳朴民风、厚重人文。


   与村史馆一同开放的还有莒村农耕展览馆,由乡贤李维海倡议并带头捐资,在该村坑尾潭碾米加工厂旧址上修建。


   在农耕展览馆内,碾米机、织布机、打谷机、禾篮等农耕用具、农村生活用品及工匠用具琳琅满目,展现了古老的农耕生活场景。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农耕展览馆陈列着碾米机、织布机、打谷机、禾篮等农耕用具,农村生活用品及工匠用具琳琅满目。


   “莒村的发展历史悠久,过去村民以农业为生。改革开放以来,村里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农业生产形式也发生时代性改变。村里提出保存农耕用具、生活用具,保留历史记忆的倡议,得到乡贤和村民的热烈响应,纷纷捐资和捐赠实物,才建成农耕展览馆。”陈增金说。


   听闻村里要建农耕展览馆,村民何梦珙把自家的老式自行车也捐出来了。“我们要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实物资料和记忆,现在年轻人都不认识这些东西了,农耕展览馆能让他们知道老一辈如何艰辛耕作、勤劳致富,才发展到今日这样美好的生活。”


   记者获悉,莒村村史馆、农耕展览馆分别陈列了5000多册图书、200多件展品。


   “没用一分钱,两个多月时间的筹备,村民自发捐赠展品,让两个展馆焕然一新。”陈增金说,现在两馆已成为对外展示莒村人文底蕴和乡土农耕文明的窗口,对后辈有教育引导意义,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纸墨传情


   百年报纸促进村民文化素养提升


   今年79岁的陈尊勇是土生土长的莒村村民。从2006年起,他开始担任《骥风》的主编。“就是这样一代人接着一代人传承下来,创办于1919年的报纸《骥风》,至今已经有百年历史。”


   一个村为何办报纸?这份报纸内容是什么?谁来办?又起到哪些作用?这些问题的答案,对于陈尊勇来说,再熟悉不过了。


   根据史料记载,报名“骥风”二字取自莒村村西北面的骥山,最初是向海外乡亲介绍乡情,是家书的汇总,此后才演变成报纸。目前,《骥风》每期印刷2000份。


   “从办报之初便明确了为村民义务服务的宗旨,弘扬孝道,驱恶扬善,彰显社会公义。”陈尊勇介绍说,报纸每期分为四个版,通常按照村中主要新闻、教育新闻、民生新闻、文学进行排版。


   “五一期间,莒村村村史馆、农耕馆相继开放,吸引众多游客前来参观……”翻开最新一期的《骥风》报纸,图文并茂刊载着全村变化、邻里喜事等新闻,内容涵盖了社会治安、消防安全、村风民俗、邻里关系、婚姻家庭等和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内容。


   办好一份报纸不易,背后需要克服人员、资金等难题。面对这些难题,莒村村如何克服?或许可以从村史馆的一份材料中窥见一斑,这份材料讲述了“骥风”精神、骥风人、骥风读者三个重要方面。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莒村村史馆内,一件件带着鲜明时代特征的展品串联起乡村文化演进史。


   “我们这份报纸,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为祖国繁荣富强鼓与呼,是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此外,《骥风》主编团队多数由退休教师、干部义务组成,不领工资的。我们办报纸的费用主要是印刷费和邮寄费用,需要的资金并不多。”陈尊勇说,在不断摸索中,《骥风》的影响力也逐渐增大。“很多村民还会自发投稿,把身边发生的好人好事记录下来。”


   乡情、乡讯、乡风、乡音尽在其中。除了宣传村内的感人事迹和爱心故事,《骥风》还发挥着联系在外华侨的作用。


   目前,《骥风》报纸每季度出一期,主要面向本村村民及马来西亚、新加坡、新西兰等5个国家的海外莒村人发行。旅居新西兰的陈保藏、陈保鸿侨贤曾多次说过:“不管自己在做什么事,只要收到《骥风》报,肯定第一时间抽空阅读。”


   家乡的一切好人好事通过报纸来颂扬,公益事业通过报纸来倡导和促成。如今,《骥风》成了宣扬莒村村乡风文明的重要途径之一。


   “每季度都会送到村民手中,大家茶余饭后通过阅读相关文章,无形地推动莒村村的乡风文明建设,潜移默化地提升村民的个人素质,从而促进全村乡风文明建设。”陈增金认为,《骥风》既是了解莒村村动态的主要载体,又是凝聚村民力量、建设乡村的重要推动力。


   互助和谐


   一家“功德银行”催生乡村文明新风尚


   “聚沙成塔情暖青山绿水,集腋成裘造福后世子孙。”走进莒村村,蜿蜒的莒溪穿村而过,横跨莒溪的是一座长30米、宽6米的雕花长廊,长廊上雕刻的对联引起笔者的注意。


   “这副对联是全村村民、乡贤齐心协力支持家乡新农村建设的写照。”陈增金说,莒村长寿功德银行作为激励村民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种方式,在鼓励村民做好事方面发挥了重大作用。


   依托长廊,2019年,梅州市首家“功德银行”在莒村村开张,共设立一个总行——“长寿功德银行”,8个分行包括莒村村委会、上村老龄会、下村老龄会、旅外乡亲联谊会、养正学校、上村理事会、下村理事会、南山理事会。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功德银行”借鉴现代银行管理体制,并设立“功德簿”。单笔捐资1万元以上者可报总行,可在雕花长廊刻碑留名,捐资1元以上者可记录在功德簿上。捐资款项根据不同用途存入不同分行,用于村内建设、养老助残、扶贫助困、奖教奖学等。存款人不限于本村村民,凡有捐款意愿的热心人士均可参与其中。


   “自‘功德银行’设立以来,众多村民慷慨解囊,互助和谐的良好风尚在莒村村已蔚然成风。”陈增金说。


   “之所以能有今天,我要感恩在成长路上帮助我的父老乡亲。如今,生活富裕了,当然也要回馈家乡,为家乡建设出一份绵薄之力。”听闻家乡设立长寿功德银行,在外创业的村民李维海立马捐资存入长寿功德银行,以实际行动支持莒村村新农村建设。


   自“功德银行”设立以来,不只是李维海等热心乡贤、村民,还有不少外乡的人也参与其中。“我们村的牌坊就是外乡人李宗旺捐资40万元建设,当他第一次来到莒村游玩,看到村里的美丽风貌,于是决定为村里做一件好事。”村民何梦珙说。


   截至目前,“功德银行”共凑集到资金470万元,让原先村集体经济收入较为单薄的莒村有了干事创业的基础。“自有了‘功德银行’后,村里的路灯、休闲长廊、凉亭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村民有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陈增金说,现在县城的人都会来莒村休闲娱乐,村里人气不断兴旺起来了。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梅州大埔这座传统古村落的美丽蝶变


   单笔捐资1万元以上者可在“功德银行”总行刻名记录。


   为保证“功德银行”账目透明度,村里在收到善款后会及时将具体数目、捐款人、善款所用项目、项目所需报价等信息进行公示。“只要做了善举村民都看得到,大家也都以做善举的人为榜样,有钱出钱、有力出力,齐心协力共创美丽乡村。”何梦珙说。


   为了让长寿功德银行示范效应放大,内涵不断延伸,激发乡村自治新活力,培育乡村文明新风尚,莒村还约定了全村28个村民小组每年必须完成一件民生实事,探索在28个村民小组中采用累计积分制,积分事项为爱护公物、打扫公共卫生、捡拾垃圾、保持房前屋后整洁有序、长期坚持做某项好事、见义勇为等,并定时进行张榜表扬。


   “现在村民互相竞争,都在想办法为村子多做好事。”陈增金说,此举促进邻里和睦,村里逐渐形成邻里间互帮互助、同舟共济的良好氛围,全村人也更加团结,村集体经济顺势发展起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0:4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11 12:30 编辑

   “变废为宝”留住“乡愁”!大埔湖寮镇莒村新“文化名片”上线

        5月1日上午,大埔湖寮镇莒村村的村史馆和农耕展览馆正式开馆,为古村落再添一张靓丽的文化名片。

   据了解,莒村村史馆是由原来的莒村候车室通过“微改造”打造而成,原来的莒村候车室历经60年的风雨,已经变得破烂不堪,但它承载着几代人的乡土记忆,莒村人都期盼留住这份“乡愁”。村史馆的建成既实现了“变废为宝”,也让更多人了解莒村人的奋斗历程,铭记幸福生活来之不易。





   莒村农耕展览馆则由乡贤李维海先生倡议并带头捐资人民币15万元,在该村坑尾潭碾米加工厂旧址上修建而成。同时,村委会积极发动村民乐捐旧时农耕用具,充实展馆内容,农耕展览馆最终得以如期竣工和开馆。



   据考古调查发现,莒村距今4000多年前已有人类活动。历史上村民以种植水稻为主,番薯、木薯、花生、蔬菜、水果等农作物为辅。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大量青壮年外出到珠三角、大湾区等地谋生,由此改变了原有的农业形态,开始形成以种植水稻、蔬菜、蜜柚并重的格局。于是,耕作形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的改变,原有以人力为主的产业被机械取代,从而遗留下大量退出生产领域的农耕用具和生活用具。如今莒村将碾米厂旧址改为农耕展览馆,旨在给子孙后代留下珍贵的实物资料和记忆。

   来源:掌上梅州

   传承客家非遗 畅享客家文化

   中共大埔县委宣传部(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0 21:06:1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10 21:10 编辑

链接阅读
靓!大埔这些村大变样

      近年来,大埔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文旅融合发展,加速乡村旧貌换新颜,如今的大埔焕发着新的生机。


   走进湖寮镇莒村,一幅和谐幸福的农村生活画卷正徐徐展开。村里的小木桥摇身变成了雕花长廊,农耕展览馆、村史馆建设开展得如火如荼。干净的村道、明亮的路灯、宽敞的凉亭环境优美,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

   【村民:我们莒村在这两年里把村容村貌搞得相当好,每条路都有搞卫生的专业人员,所以我们莒村很清洁。】


【村民:我觉得每年回来都不一样,村貌变化大,很好。】

   【村民:道路通了,对生产来说,柚子采摘运输很方便。柚子成熟以后,经过的人都想摘一下,买一点。】

   家乡是我们成长生活的地方,家乡的变化与每个村民息息相关。在村书记陈增金的带领下,莒村成立了28个村民小组,并提出了每个小组每年至少做一件民生实事的制度,大大提高了村民管村的积极性,也使乡村治理取得明显成效。


   【塔下村民小组成员 陈浩泉:现在是五年一次选举,五年28个村民小组就干了140件民生实事,我们就可以看到每年乡村都在变化,充分调动村民小组为家乡干实事的积极性。】

   在村民管村氛围的影响下,村民的腰包鼓起来了,精气神也富起来了。随着家乡村容村貌的改善,村民干劲十足,大力发展蜜柚、葡萄、烤烟等产业,对家乡建设也有了更大的期待。


   【村支书 陈增金:2022年,我们村要继续做好环境卫生,加强风貌管控,凡是建新屋的,都要收押金。同时,继续动员乡贤到家乡做民生实事。】

   【村民:新年希望越来越好。】

    如今的大埔,环境优美、生态宜居,农村面貌发生了美丽蝶变,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大大提高,成为了让人心驰神往的幸福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2:08:01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11 12:54 编辑

链接阅读:

莒村村

   梅州市大埔县莒村村位于湖寮镇的东北部。村辖28个村民小组,在册户数960户,人口2920人。

   全村总面积12.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311亩。 我村年平均气温为22℃,年降雨量约为1750毫米,气候特征温和,雨量充沛。主要经济作物有水稻、蔬菜、蜜柚、烤烟,村特色经济收入有种菜、种果、种烟,上一年我村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436万元。 近年来,我村发展经济的措施以及成果:实施村道硬底化工程,大力倡导农户发展种植蜜柚、烤烟、蔬菜、养猪、养鱼增加农民收入。莒村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多达86座,拥有养正学校、培英学校两所百年老校。办有骥风报、培声报两份报刊。

   莒村是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村东面是广东、福建交界处的飞天马山大山脉,据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和发掘的磨光石斧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马坝人在莒溪流域聚居的痕迹。至东晋义熙九年,大埔建置为义招县,莒村有了第一个村名:“乾洲乡”。渐渐成为迁居至此的客家人生产、生活。隋大业年间,义招改为万川县,又将莒村改称为“富村党”。明嘉靖年间,万川县改名为大埔。莒村西南有一马山,古人称好马为骥,以山为名称骥村。因骥字谐音莒字,当时大埔县统一地名时,便把富村党更名为莒村沿用至今。莒村自建置始已有1600多年历史。南迁至此的有陈、何、汪、李、温、黄、廖、罗、曹、邬、丘、刘、曾、赖、徐、钟、赵、张等18个姓氏客家家族。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2:41:4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5-11 12:45 编辑

链接阅读

可以造就的莒村


      这座已有180年历史的客家三堂结构围屋,典雅庄重,气势雄浑,勾起我不少温暖记忆。认识村里乐于传授养生之道的耄耋之人,近几年也目睹了后起之秀的成长风采。我的两位恩师何其严、陈经业就是莒村人

      可以造就的莒村

黄启键


就像好朋友并不是第一眼就能够认准的一样,对古老村庄的认知,同样需要久经时日。


这个阴雨寒冷的壬寅春节,从老家坳背村出发,驱车约10公里,便到了大埔县湖寮镇东北郊的莒村。下海在广州经商的老友学锋兄,花甲之年在村宅基地建了一幢新房。分享之际,老兄指着离新居近百米的祖居裕昆堂告诉我,五年前经家族合力修缮,祖居焕然一新。这座已有180年历史的客家三堂结构围屋,典雅庄重,气势雄浑,勾起我不少温暖记忆。


上世纪八十年中期,与同在县委工作的学锋兄认识。有些场景还依稀记得,与同龄玩伴一起在莒村学校水泥乒乓球台上鏖战,难舍难分。还有为扑克牌争输赢,热火朝天。曾结伴从莒村沿山路骑单车到西河镇寻访修道之人。投宿莒村,最难忘的是学锋兄母亲在柴火灶上做的牛肉煮米粉早餐。学锋兄祖屋裕昆堂梁柱上生动传神的吉祥图案和二十四孝故事木雕,以及精致的天井鹅卵石拼图和泥塑灰雕,使我大开眼界。



粗略回想,在莒村认识并熟悉的人还不少,既有曾共读一校,后来跻身政界的老同事,也有颇有业绩的企业家。我认识从这里走出去的报业和文化界精英,也结识这里的民间术士。认识村里乐于传授养生之道的耄耋之人,近几年也目睹了后起之秀的成长风采。我的两位恩师何其严、陈经业就是莒村人。在大埔从事新闻工作时期,每每从县城湖寮出发往茶阳途经莒村路段时,都会向公路旁著名作家杜埃所建的笔形建筑准庐行注目礼,虽不认识这位广东省委宣传部老领导,但心怀敬佩。


然而,眼前的莒村,却是那么陌生。


穿村而过的两条公路平坦宽敞,不再是记忆中的泥沙土路,连接到户的乡间小道清一色均作了硬化。莒溪两岸筑起了石坎,梯级蓄水坝的水面倒映着青山、白云、民居、村容美景。溪畔道路边布置着文化广场、休闲长廊、健身器械、凉亭景观、特色路灯,连同壮美的莒村石制门牌坊、同济桥上的功德长廊、多姿多彩的树木花草,构成全新的面貌。当年莒村道路泥泞坑洼、河岸崩塌、杂草丛生、禽畜乱窜的破旧、脏乱印象,荡然无存。



与新建的别墅、楼房新景致相映衬的是仍然在耕种的稻田、菜地、鱼塘,还有就是顽强地保存下来的客家民居。依山而筑、溪圳环绕,从明清时期保存至今的古建筑,格调高雅、气宇非凡。其精心的环境布局、精致的雕梁画栋、精巧的功能设计,时隔数百年,仍展示着莒村先祖从长计议的考量和智慧。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延庆堂,以及被列为梅州市历史建筑、被县授予特色民居的裕昆堂、南山聚秀、州司马第、绍业堂、绍德堂、承启堂、中宪第、恺公祠等风采依旧。莒村保存完整的客家古民居多达86座,这在纯客家村落中并不多见,也鲜为人知。


莒村的新景致、新面貌里,因保留了其古朴、宁静的底色,而显得灵动、富有深厚人文内蕴。若有心与村里人交谈,关注村民2016年创办的微信公众号里海量的新闻资讯和诗文,会惊喜地发现,莒村还有许多生动的维度。



一个村庄,拥有养正学校、培英学校两所百年老校。办有骥风报、培声报两份报刊,其中骥风报创刊已逾百年。一本由退休老教师陈克招编著的,长达81万字的《莒村史话》,可令读者拍案称奇。村里还打造了村史馆、农耕文化展览馆。建起了大礼堂,绘制了千米文化画廊。


除有老人会等组织,还拥有历史悠久的莒村剧社、锣鼓舞狮队、太极拳等社团。村里每年春节举办的篮球比赛,坚持了80年之久。从2018年开始,每年在大年初一下午举办由村民自编自演的迎春文艺晚会。许多看上去习以为常的文化活动,饱含着村民的人文情怀。而同时,莒村人逢年过节遵循旧时礼俗,到庵寺、民间信仰点敬神祈福,正月里热闹非凡地迎灯赏灯,依节令开展农耕,冬至酿炙娘酒……完整保存着由古至今传承下来的风俗。在建屋兴业、安葬先人的重要时刻,免不了要按民间道术,讲究风水堪舆。


平日里,村里通常是寂静的。每当有节庆活动或红白喜事时,平静会被打破。最热闹的当属每年春节了,出门在外的人大都会想方设法回乡团聚。每当夜色降临,村里的文化广场上,掀起舞蹈热浪。莒溪水面看上去平静,但游动的鹅鸭、鱼群和飞舞的水鸟,与水坝旁轮动的水车,奏响阵阵和谐欢歌。村里保存着的五口千年古井,又如静默的老人,守望着莒村千百年的云卷云舒。


新与旧交织,雅与俗共存,动与静相融。莒村在这里徐徐展示其独具魅力的画卷。


到过莒村的人都知道,莒村是四面环山的小盆地。村东面是广东、福建交界处的飞天马山大山脉,崇山峻岭间的山谷,为下游方的莒村带来充沛的水源,逐步形成莒溪。据发现的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址和发掘的磨光石斧文物考证,早在4000多年前,已有马坝人在莒溪流域聚居的痕迹。至东晋义熙九年,大埔建置为义招县,莒村有了第一个村名:“乾洲乡”。这里渐渐成为迁居至此的客家人生产、生活的乐土。隋大业年间,义招改为万川县,又将莒村改称为“富村党”。明嘉靖年间,万川县改名为大埔。莒村西南有一马山,古人称好马为骥,以山为名称骥村。因骥字谐音莒字,当时大埔县统一地名时,便把富村党更名为莒村沿用至今。由此推算,莒村自建置始已有1600多年历史。南迁至此的有陈、何、汪、李、温、黄、廖、罗、曹、邬、丘、刘、曾、赖、徐、钟、赵、张等18个姓氏客家家族。


客家族群从中原带来了生产技术和传统文化,与原生族人相互交融,开始了农业耕种、养殖,也有了陶盆、碗等粗陶的生产。随之而来的是民俗初步形成,村落也渐次构建。在千年的演化中,村落曾遭遇多次洪灾、地震、大火、匪患灾难,地形地貌也因河道改变而发生巨大变化。而中华传统文化在古村落盘根错节地生根发芽,如莒溪之水浸润着莒村,形成了不可磨灭的特质。


崇文重教,是客家族群传承文脉的根本。长期以来,莒村作为古县城的近邻,村民除自耕自食外,源源不断向县城供应农副产品。居于乡野的莒村先祖们没有忘记“唯读唯耕”“复宗功而启后诗书”的祖训,唐宋以来民间自发读书成风。到了元初,曹姓人开创的诺谷遗书斋,成为有志科场拼搏者的习文地、练兵场,形成“童稚耋老求知者,学无长老达为尊”的乐不思返敬学风气。明朝以来,何姓族人开辟咀华轩,陈姓族人办起顺公书室,而且有专供自家儿子读书的荆师等。这些家庭、家族教读场所,后来逐渐转为接纳全村学子的开放型场地。明代以后还发展武学群练,甚至还有专事珠算、堪舆、裁缝、铜铁等技艺传教场所。到了清末,莒村有了接纳男女孩童共读的学堂,成为村里两所百年学校的前身。



各姓氏的族谱,均有隆师重教、善教善育、义方训子、教读传家的叙事记载。对读书取得功名的突出人士,勒石竖碑予以张表。从古到今,村中行伍将军、商贾巨富、府官邑令层出不穷,近代出现了航天、制糖、文物、筝师等方面的杰出专家,教授、特级教师大有人在,中国史上首位蹦床奥运冠军也出自这里。早年远渡重洋的侨胞中还出现了几位侨领。甘于乡村生活的经营能人、参与乡村治理的“乡绅”“贤能”也不乏其人。这方水土,人才辈出是必然的。


记得是在1988年的一天,在大埔县委从事新闻工作的我同时接待了来自光明日报的何东平、来自新华社广东分社的张开机。交谈间,何东平说我们俩的名字“启键、开机”是具有现代意味的对联,我为其才思、敏锐暗自啧叹。1993年秋,我带领深圳宝安区通讯员队伍到北京学习,时为光明日报总编室主任的何东平接待了我们,介绍光明日报信息化采编系统,令我们叹为观止。此后,每当赴京出差,我都会拜访他,屡屡得到周致的接待。随着了解的深入,我越发敬佩热情、谦逊、澄澈的何东平,由衷为他先后获任光明日报编委、副总编、总编辑而自豪。



在一本名为《湖寮春秋》的乡土文集里,我看到了何东平献给养正母校百年的文章《我爱养正 挫折成诗》。文中回忆了其1970年14岁初中毕业后因祖父“成分高”未被推荐上高中的经历。当时,他据理力争为何不看成绩而被列于百分之九十以上的推荐升学率之外,未果。回到莒村扛锄挑桶务农一年后,才经养正学校推荐上了高中。毕业后,他先后留校、回乡务农、在养正学校当代课教师。1977年他参加首次高考落榜。次年再上考场,终于如愿被中山大学录取。毕业后被光明日报社选中,开始梦寐以求的新闻生涯。当他被拒上高中时,当他快熬不过艰苦的农活时,当他复习备考瘦成36公斤时,他警醒、振奋并暗下决心:要用一生来证明,我是可造就的人,能够为国家做点事。


事实证明了一切,也证明了莒村非同凡响的人文造化。


莒村人身上还有一个特质,是善于接受新事物,也乐于吃苦拼搏。清初东南沿海解禁后,村里有不少人走出山门,陆续泛舟出海到南洋谋生。旅居国外,得益于家乡的学养,多才多艺的莒村人在行商、从教、油漆、作画、从医等多种行业得心应手,成为佼佼者。据悉,莒村在册人口3000多人,而海外侨胞不下5000人。



莒村的校舍、乡间逾百座大小桥梁及所有的凉亭、道路,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都留下了热心侨胞捐资的芳名。而近十多年,外出乡贤对村里奖教、敬老、文化及环境改造、优化的贡献,是一浪高过一浪。村中心有座同济桥,是100年前村里人捐资兴建。而今,村里人把同济桥修建成150米长、大气堂皇的“功德长廊”,在其上表彰热心公益事业的人士。莒村的仁善文化有着深厚渊源。客家人与原生族人的相融及与自然灾难作斗争的过程中,生发了世代相传的友爱和睦、帮贫济困、感恩为怀的风尚。清乾隆年间,莒村人何天宝,生平“标古冢,掩孤骸”,手种路树十里,寿终时被县旌表为“齿德儒宗”,至今传为美谈。


翻阅厚重的《莒村史话》,我发现一个特别之处,是对妇女的尊重和母德的弘扬。莒村妇女在“五尾”操劳、人情迎送、敬拜祭奠等方面,对子女言教身传,年幼子女入眠前的床头教育更是绝佳的启蒙。莒村妇女带子垦荒、督儿学文的兴家之道,贤事夫君、孝侍翁姑的贡献,息事宁人、淑以和睦的作为,勤俭持家、擅长保健的能耐,恪守妇道、松操同贞的坚持等等,“妇人家”的真善美品格和良知德性,纷纷被族谱所记载。据考,莒村佳妇上了民国县志的就有十多位。在妇女被轻视的旧社会,妇女在家庭、宗族和社会上的功绩得到认同,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明觉醒。



学锋兄在母亲邬莲英95岁高龄逝世后,动情地追忆先母,认为母亲是其家族的“顶梁柱”。他说,其父亲是县农委干部,根本无暇顾及他们兄弟姐妹几人的学习生活,也无从照顾祖辈老人。母亲在乡下辛勤操劳一个大家庭的生产、生活。母亲虽然没怎么读书,但知书达理,其谆谆教诲,一直是他从军、当村干部、从政、经商等人生历程的指南。何东平在养正母校的纪念文章中,也先后两次提到了当时是生产队长的“莲叔姆”的鼓励和支持。莒村有首山歌:“良家妇道多珍贵,言少温存格自高。妇心宽阔容万物,户内平和福定多。”歌谣唱出了对妇道的崇敬。


世纪更迭,景物兴替。莒村今天溪缠玉带、小桥流水,有着祥和温馨的田园光景。这与逾千年来莒村祖祖辈辈锲而不舍地探索自然奥秘是分不开的。地处周际大山的汇水区域,常常洪水泛滥。翻看史志,莒村在北宋及清中期均遭遇过几次特大洪灾,致使山表崩塌、田园尽毁、颗粒无收。熟知水患的莒村人掌握水为害的根源和水对农耕的益处,修建河道,建成了日渐完整的排水、蓄水、灌溉体系。村里人巧妙地利用水利资源,曾开采瓷土资源生产日常陶瓷,兴办米粉加工、制酒等工厂。近些年,莒村人调整业态,致力于绿色耕种,发展蜜柚、烤烟、葡萄、花卉等农作物的种植。在村里人看来,保护家园生态环境与文化传承同样重要。他们逐一治理山间水土流失和崩岗,自觉开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就像客家人擅长利用山中植物调理身体一样,莒村人道法自然打造人文兴盛的秀美古村。



也许大埔古县城太过绚丽,郊区莒村名声不算大。它直到第七批次,才获得广东省古村落称号。重教、开拓、向善,还有尊重妇女、敬畏自然,这些客家山区司空见惯的品质内涵,使得这个平凡的小村不断地自我造化,也随时随地拥有自我惊喜。


当年莒村那个初中生,执拗地亮出了“我是可以造就的”的信条,一定是有其根源的。北京大学著名教授楼宇烈将从教60多年的经历浓缩为四句话:“教之以爱,育之以礼,启之以智,导之以行。”我觉得,莒村以其千年的修炼造就了深厚的人文,教育、启导每一位后来者,自觉而自律地安身立命,坚定而坚持地奋发有为。


看上去简朴,但不乏艰涩,因为莒村不容易读懂。繁华的县城之外,莒村随时会以其广博、静谧接纳每一个有兴致的人。也许,感受着、体味着,会突然发现造就与被造就之间并无障碍,两者是自然而然的共同体。


炊烟袅袅的村庄,活色生香。每一个平凡日子,都应该可以造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5-11 12:48:54 | 显示全部楼层
链接阅读:
图集|梅州大埔:片片茶叶聚精华 缕缕茶香藏匠心

   

   本文转自:南方PLUS


   大埔县枫朗镇辖区,西岩乌龙茶的主产区。春日,绿色浸染着大埔西岩山,令人向往。


   山上,忙碌的采茶人,顾不上欣赏这春日独有的茶田风光,手指与茶树的碰撞间,挑选出上等茶青采摘入茶篓。



   西岩乌龙茶的制作过程,对制茶人的手艺有着严格的要求。


   山下,忙碌的制茶人,顾不上品尝这春茶独有的茶香芬芳,机器与师傅的配合下,制作出上等大埔西岩乌龙茶。



   传统工艺与现代工艺相结合,西岩乌龙茶的制更为标准化。


   “西岩乌龙茶外形紧结稍卷曲,色泽乌绿匀润,内质香气馥郁持久,滋味醇厚爽口,回味甘滑,茶汤橙黄明亮,叶底绿腹红镶边,耐冲泡。”作为大埔西岩乌龙茶制作技艺传承人,魏顶国对西岩乌龙茶如数家珍。



   对于制茶人,每一份茶叶的制作都是手艺的传承。


   魏顶国1981年开始从事大埔西岩乌龙茶的制作。在他看来,西岩乌龙茶的特殊风格,特殊优点,香甘清滑醇的特殊韵味,完全是取决于高山天然和传统的加工制作工艺。



   初烘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进行仔细检查,把控品质。


   “过去,传统的手工制作需要经过晒青、晾青、摇青、炒青、手揉、水焙、焙干等步骤。”魏顶国介绍,结合传统工艺,现在制作流程主要分为晒青、晾青、摇青、杀青、揉捻、初烘、球茶、加热、打散、烘干等步骤,每一个步骤都决定着茶叶产品的好坏。



   晒青过程,需勤翻均匀,晒至茶青由青绿色变褐绿色,叶尖、叶片自然下垂,有油软感。


   摇青,俗称做青、碰青,每次间隔1—2小时由轻至重,由薄到厚,根据茶青的水分,天气的情况,室内的温度,调节碰青的次数和手工的轻重程度。



   摇青是乌龙茶制作的关键,茶叶是否耐冲泡,回甘力几许都是由此工序决定。


   “这个过程是乌龙茶制作的关键,茶叶是否耐冲泡,回甘力几许都是由此工序决定,标准应达到茶青绿叶红镶边,达到‘三红七绿’,也就是茶叶的边发酵红了,而中间七成的叶子是绿的。”话语间,在魏顶国的指导下,师傅已经快速完成摇青工序。


   对于魏顶国来说,大埔西岩乌龙茶,既是西岩山这片土地的馈赠,更是传统技艺与现代技术相融合的味道。“做茶都是辛苦的,但其中的味道藏在每一个细节中。”



   高级西岩乌龙茶品质以香、甘、清、滑、醇五大特点。图为刚制作的西岩山乌龙茶。


   春茶,往往是需要与时间赛跑的。从3月初开始,本该退休的魏顶国有空就往茶厂跑,经常扎进茶厂,与师傅一起制茶,守护这口属于西岩山的乌龙茶香。



   大埔乌龙茶荣誉墙。


   在不断传承与创新中,西岩乌龙茶荣获广东省著名商标、中国名牌农产品、广东省第六届名优茶质量竞赛金奖等荣誉,2013年被国家质检总局批准为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