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4-23 13:38 编辑
读旧书店
借由书店做表达
读旧书店的店主刘琼雄曾经是《城市画报》的编辑。2015年,他赶上了报人出走创业的末班车,选择开书店。这似乎曾经是许多媒体人有过的梦想。
其实早在2009年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刘琼雄所在的杂志团队在小洲村发起创办了荒岛图书馆。这间图书馆的办馆经费来源于社会公益活动筹款,部分由发起人自行解决。所有书籍都来自社会捐赠、寄存和寄卖,管理人员均为志愿者。2022年,他在永庆坊的一条巷子中开设了新的“读旧书店”。
从门口望进,这家书店与街区常有的小资情调的精品店装潢并无二致。不过布帘下售卖的年代书盲盒倒是紧跟着年轻消费者的潮流,偶有路人走进店里。
读旧书店正门
城市记忆、地方文献、艺文画册、二手图书。这是书店明晃晃打出的标签。走进其中,《祖先之翼:明清广州府的开垦、聚族而居与宗族祠堂的衍变》《从省城到城市:近代广州土地产权与城市空间变迁》《1952广州巾帼风云录:新中国第一代航测女兵“航中五班”从军历程》《广州城脉》等城市书册有规律地横陈于店面左侧。
对面一侧的书架上,则陈列着本土旧杂志、漫画集等刻有时代印迹的书品。刘琼雄掀开藏在收银台一面的布帘,里面还有他珍藏的英文原版书。“有一位退休教师经常来这里借阅。”店员告诉记者。
读旧书店一角
“这个书店是我从2009年开始经营,坚持了十几年念想的延续。”刘琼雄告诉记者,没想到疫情一波接一波,“早知道会有疫情我就不开了”。
比起记者走访的其他书店,刘琼雄并不排斥媒体的到访。他认为独立书店之“独立”,并不在于跟主流文化对抗,核心在于经济层面,不过分迎合市场,个体为了自身的诉求和趣味而开设。“这意味着一直有这样一帮人,想借书店做表达。” 刘琼雄说。
读旧书店店主刘琼雄
出于个人的研究兴趣,刘琼雄在广州城市地方文献的搜集上颇费功夫。据他介绍,几乎每本相关的书籍他都会先过一遍,并有自己的选书逻辑。有些书单靠读者单人的力量是比较难找到的。有位住在附近的阿姨曾经登门,说自己想要一本写“东山大少”的书,后来书店帮她找到了。
在店面的装潢、LOGO的设计以及选品上,刘琼雄有意无意地尝试与所处的社区环境结合。LOGO上绘制的一株树,也与店门口的树意外地像。
读旧书店一角 (受访者供图)
做更垂直细分的主题书屋,是刘琼雄未来努力的方向。“有人专门开推理书店,有人专门做女性主义阅读。而像我的怪书书店,会把我认为脑洞大开很奇特的书籍收集起来。”刘琼雄解释。在他看来,综合性的书店自有自己的社会责任和文化使命,独立书店或可在个性化领域深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