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返回列表 发新帖

客家人摆酒,场面大得吓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115775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1#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21:44:1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7 21:45 编辑

链接阅读:[客家风俗]

        客家人酒席上的坐上头礼节

   客家人十分注重礼节,自古以来就以热情好客、重礼节和讲礼貌著称。而且客家人讲究的礼节很多,比较复杂,从酒席上就可窥一斑。

   客家人的酒席对何人何个位置坐是很有讲究的,特别是上席(俗称上头)是不能随便坐的,否则就会被视为不懂规矩而受人指责。

   所谓上头,有的地方以上厅最上面的八仙桌位置视为上头;也有的以上厅靠近天井边的八仙桌位置视为上头。

   如果只有一张桌摆在客厅,则坐在桌前面向大门的就是上席。

   客家人的酒席,都有请人坐上席的礼节,这些规矩目前在坐八仙桌喝酒时仍很讲究。

   具体来说,就是要按辈分入席。

   客家人有句俗话叫做“天上雷公,地下舅公”。筵席中来客,最为尊敬的就是舅公辈分的人,依次是首席舅公太(曾祖母娘家),其次是舅公(祖母娘家),再次为舅父(母亲娘家),民间称之为“三代亲”。

   另外客家人最重视的是一席什么人才可以坐,针对不同的情况,也有规定。

   一般而言,做喜事时,娶亲、出嫁、新房落成时是外公、舅舅或表兄弟坐;做寿是当事人坐;升学、孩子满月或过周岁时是孩子的爷爷或父亲坐。

   在平时,家里来了客人,是客人坐;没有客人时,是长辈坐。此外,客家人还有“再大的蓑衣也在斗笠下”的规定,就是说在同姓同族当中,不管年龄有多大,只要坐在一张桌前吃饭,坐上席的都是辈分大的,而不一定是年长的。通常情况下,还有客家的女人不准坐上席的习俗,这是明显带有男尊女卑封建色彩的做法。

   安排好了席位,接下来是为客人斟酒(俗称筛酒、上酒或倒酒),斟酒同样要讲究礼节。首先给客人斟酒要按座席的大小顺序来斟,即按辈分大小的先后顺序从一席开始类推来斟,不能随心所欲地斟;其次斟酒要讲究方式方法,原则上是用左手拿酒壶(据说右手是执柴刀、菜刀或其他利器之手,以右手执酒壶会得罪人),站在客人身后且不会影响客人进餐的一侧斟酒,以示礼貌。

   客人多数也要端起酒杯起身或侧身接酒。

   以上做法,除极少数不良习惯需要摒弃外,绝大多数的传统礼节,归根到底充分体现出客家人饮水思源、尊敬长辈、热情好客和礼貌待人等美德,值得客家后人传承和发扬。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2#
 楼主| 发表于 2022-1-7 21:47:3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7 21:55 编辑

链接阅读:客家办酒席的传统习俗:“八大碗”

   在广大的客家地区都有约定俗成的宴席菜谱,各地有各地的特点。

   在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客家祖地的宴席菜谱就是传统的“八大碗”。

  何谓“八大碗”?是指宁化客家祖地城乡传统的宴席菜谱。

   其八大碗菜一般是:鸡、面、燕、炖鱿鱼、扣糯饭、汆猪肉、煮鱼、莲子汤(或米仁甜汤、酸汤)。

   若高档一些就加四小盘(指的是小炒、小碟,主要是凉菜,卤、腊的肉食),称“八大四小”。

   若更上一档的特殊宴会(如请亲家,请女婿)就在“八大碗”的基础上延扩至“八大四小十三碟”。

  “八大碗”实实在在,风味别具。

   头道菜是鸡,就是白斩鸡。

   将杀净之鸡(最好选当年生的土鸡),入锅隔水蒸熟,或直接将鸡投入冷水锅中煮熟捞起,切成三指宽的大块(最多只切成十余块)装盘。然后,将嫩姜去皮,加盐,捣成姜泥浇在鸡上。

   金黄油亮,纯香扑鼻,十分诱人,食之鲜香脆爽、滑嫩不腻,本色原味。

   “鸡”之所以放在首道菜,是因它能司晨,自古以来颇受人尊重。

   大概与宁化民间所言的“头生”、“财食”有关。面是水面,是用压碾出来后用刀切的手工面;吃味鲜甜筋道,有韧性。

   面是长长的,寓意长寿。第三碗“燕”是最受客人欢迎的。

   无论选料、刀工、火工、调料都非常讲究的。主料是燕皮丝(猪皮丝)、冬笋丝、香菇丝、白菜丝(或菜茎丝)、红萝卜丝、瘦猪肉丝、鱿鱼丝、芹菜丝等。

   这些料都注重一个“新鲜”,将其全部切成1-2寸长的细丝,分别下锅猛火炒,加佐料,迅速起锅,不宜太熟,保持各种用料的本色。

   此菜是以菜茎为主的大杂烩,营养齐全,味道特别鲜甜脆嫩。

   当“燕”上席时,主人也就频频向来宾敬酒,开始把宴席推向高潮,从而体现燕(“燕”与“宴”同音)乐的文化内涵。

   如今宴席上的“炒燕”加上鸡蛋、鸭蛋或鹌鹑鸟的蛋,则称“太平宴”。

   炖鱿鱼,是将五花 猪肉经油炸后,切成丁块,同鱿鱼干加佐料一起焖煮而成。其味喷香鲜美,肉烂可口。

   所谓“扣糯饭”就是在大碗底铺上猪肉、香菇、鱿鱼等,装上用优质糯米制成的糯饭,蒸好后,倒扣在盘中。其味香软可口,果腹实在。

   至于“汆猪肉”、“煮鱼”、“莲子汤”(或米仁甜汤)都是较普通的菜肴,烹制方法简单易行。

   “煮鱼”蕴含年年有余之意。而最后一道“莲子汤”(或“米仁甜汤”)却含有甜甜蜜蜜散席,今后日子更甜蜜的意思。

  细究宁化客家传统“八大碗”是很有讲究的,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并不是随随便便凑合八碗菜的。

  首先,“八大碗”名字颇有意思:“八”与“发”谐音,意为发达、发财。

   主要在于“大碗”。

   宁化客家人从古至今热情好客,宴请客人讲究体面、排场、大方。

   就要把宴席办得像像样样,让客人吃饱、吃好、吃腻、喝好。要达到这种愿望除了各道菜要“精”(要有“质量”),要有档次外,还必须要有“量”。

   菜量要多,要足,就要用“大碗”盛。而宁化客家祖地特定的历史和地理环境铸就了宁化客家人粗犷、质朴、豪放、实在的性格。

   这“八大碗”正好体现了他们讲究实际,以肉多吃饱为主的饮食习俗。

   其次,“八大碗”的菜有其独特之处,是合理科学的搭配。概言之,既有“荤”(鸡、炖鱿鱼、汆猪肉、煮鱼),又有“素”(面、燕、扣糯饭、莲子汤);既有“饱”(面、扣糯饭),又有“腻”(鸡、炖鱿鱼、汆猪肉、煮鱼);既有“干”(鸡、扣糯饭),又有“汤”(面、燕、汆猪肉、煮鱼、莲子汤)。

   同时,八碗菜上桌先后顺序也有讲究的。

   第一碗菜是“鸡”,这道见面菜既营养又好吃,寓客人有财有食,主人还会把“鸡腿”(鸡肉中的精华)夹给最尊贵的客人吃。

   最后一碗“莲子汤”让客人甜蜜蜜地散席。

   首尾两道菜皆有吉祥寓意。

   而第三碗菜“燕”是宴席的主题,这碗宁化特色菜,是整个宴席的亮点。

   而中间荤的与素的,饱的与腻的,干的与湿的(汤)菜穿插上桌,有条不紊。

   再次,八碗菜共同体现出“野、实、素、杂、粗”的宁化客家菜的特色。

   在取料上最能突出“野”:八碗菜的主料大都取材于自家的植养和采猎。

   凡稻谷(扣糯饭)、杂粮(莲子汤或米仁汤)、菜蔬(燕)、家禽(鸡)、塘鱼(煮鱼)、牲畜(炖鱿鱼〈内含猪肉〉、汆猪肉)等皆已入馔。

   而这八种菜的原料大都自种自养的,花钱不多,体现了经济实惠。既能吃饱又能吃腻,却突出“实”。

   八碗菜中有四碗(占一半)是素菜,直接体现了“素”。

   南北风味兼有体现了“杂”。

   宁化客家人较适应温性和清淡的饮食,重“蒸”和“煮”,不喜“炸”与“煎”。

   八碗中有五碗是与汤水有关,而“面”却是北方人喜吃的。另外以菜茎为主的大杂烩“燕”也体现了“杂”。

   而名字“八大碗”中的大碗及刀功方面以“粗块”的形式出现,如:鸡(白斩鸡)、炖鱿鱼中的(红烧五花猪肉)都是“粗块”的。这都体现了“粗”的特色,同时也体现了原汁原味。

  由此观之,宁化客家传统的“八大碗”菜谱较集中凸现了宁化客家菜的特色。这种传统菜谱尤其在宁化城区盛行,之所以传承数百年是有它的合理性。虽随着时代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这“八大碗”的菜有所变通,但其基本主菜(鸡、面、燕)是不可少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