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婆与武婆城

[复制链接] 0
收藏
0
回复
21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191 天

连续签到: 3 天

[LV.7]常住居民III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4-12-18 10:27:54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兴宁历史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古迹代有。早在一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就曾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的女英雄武婆,以及因其业迹而命名并成为誉满南国,扬威后世的著名古迹武婆城。 武婆,乃五代时期齐昌府人,惜名已失传,仅知为武姓老妇。其时,干戈扰攘,盗贼四出
  兴宁历史源远流长,人才辈出,古迹代有。早一千多年前的南汉时期,就曾出现过一位大名鼎鼎的女英雄——武婆,以及因其业迹而命名并成为誉满南国,扬威后世的著名古迹——武婆城。
  武婆,乃五代时期“齐昌府人”,惜名已失传,仅知为武姓老妇。其时,“干戈扰攘,盗贼四出,村落时遭剽”社会地方的老百姓都纷纷自发组织起来,屯堡自卫,抗寇争存。武婆就是当时领导群众抗暴自保的一个杰出代表。
  关于武婆的事迹,史书记载颇多。据笔者所知的最早记载,是宋代王象之所著的《舆地纪胜》,内有“循州古迹武婆城,兴宁。西二里,可容千人。当五代扰攘,寇盗猖獗,而武婆者,乃能纠合村落之众屯堡自卫,故基犹存。妇人女子能为烈丈夫事,闾巷流传数百载,名不泯没”等语。这段短短记载概述了武婆的事迹并给了她以极高的评价,是一则难得的资料。此后的一些记载,内容也大体相同。如《明一统志》所载:“武婆城兴宁县西二里,五代时,县妪武姓者,纠合村落之众筑城自卫”;《正德兴宁志》所载:“武婆城城西河处里许,五代时县妪武氏团合村落之众共筑城自卫。”但还有一种记载,竞与上述所载大相径庭。如明代的《粤通志》记:“(兴宁)县西五里有梅山,傍为竹山,亦名天烛山,武婆其下。五代之季,四方云扰,峒贼乘机劫掠。有五寡妇者,富而才,纠合村落筑城自卫,因名。”这则记载、有两点明显的不同:一是把武婆城的位置说成县西五里的竹山下;二是把“县妪武氏”(武婆)说成是“五寡妇者”(五婆)。“武婆”城究竟是“县西二里”,还是“县西五里”?“武婆”究竟真是“五婆”,还是因为化们间(即“武婆”与“五婆”)的谐音之误?未有更确凿的资料证实以前,看来各家之说都得暂作保留并权且存疑了。
  武婆城的筑立年代,各种记载未提及,不过我们可以肯定公元917年之后。因为武婆是“齐昌府人”,而五代时期升兴宁为齐昌府,正是公元917年(即南汉乾亨元的)。筑城的具体年份,则唯有清人梁延楠据史实作过推测,认为是南汉光天元年(即公元942年)。理由是:“光天元年张遇贤起正州、陷循州齐昌其邻”,因此,“武氏筑城捍卫,当此时”我市清末文儒胡晓岑先生,也是倾向于这一看法,认为“是说考其寇乱筑时事,颇为近之”看来武婆城筑于公元942年,当是较为可信的。至于武婆城的确切地点,由于年代久远,记载不一,遗址又早已湮没无存,已不可考,仅知当县西五里范围内。据此,曾有人推测过今福兴锦华一带,未知然否?笔者不敢妄言,提出供参考。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