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网络对诗不容否定——兼回复网友问题

  [复制链接] 0
收藏
77
回复
1397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7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1#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3:23:41 | 只看该作者
羊咩咩 发表于 2013-8-21 21:20
松哥,下面是我从网上搜来的对诗,这是对诗,不是雅和哦。
绿竹出:
本是桃花呼着杏

谢谢羊羊从网上搜来的好对诗!这应该是我们学习对诗的方式之一!赞!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2#
发表于 2013-8-21 23:29: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善松斋 于 2013-8-21 23:31 编辑
华山 发表于 2013-8-21 23:09
好诗词!怎么?我们家乡五华也遭水灾了!?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遭遇百年罕见的水灾——(这是归读园老师的灾情博文)
五华县几个镇被淹,多人死亡失踪,大批群众被困。其中,五华县电视台的两位记者,8月17日上午进入重灾区采访被困,至今还没有任何消息。(2013-08-17 23)
受“尤特”台风残留低压环流和西南季风影响,五华县8月16日8时至17日7时普降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各镇降雨情况:龙村283毫米、梅林269毫米、棉洋211毫米、华阳209毫米、双华187毫米、郭田177毫米、横陂174毫米、河东155毫米、长布168毫米。
   
   疑为水库崩塌
   8月17日凌晨4时左右,梅州市五华县龙村镇连续降暴雨,导致该镇受灾严重。一位自称站在山头的村民说,洪水来得很快,村民只能跑到山顶避难。据早前该村村民提供的图片显示,山洪已经漫过村庄,大家都不知道是因为上游的水库发生坍塌,还是突然泄洪,导致洪水来得这么凶猛。
16日下午,因为暴雨,龙村部分区域已经积水。有村民称,为了保障水库安全,17日凌晨,龙村镇睦贤水库采取泄洪措施,逐渐打开9道泄洪闸,洪水顺琴江而下,导致龙村镇地势低洼处受浸。早上,镇街区部分地区的洪水已漫过一层楼。部分街区群众已经转移到龙村中学避难。部分村的村民纷纷往高处攀爬避难。
(17日消息)五华县龙村、梅林、华阳、双华等镇受灾严重,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倒塌压死3人,溺水死亡1人,失踪1人。其中龙村镇被洪水围困,停水停电交通中断,龙村镇街道水浸1米以上。
洪水冲跨五华10座桥梁
(18日上午消息)五华水灾最新统计:受灾人口30.8万人,转移群众12万人,倒塌房屋2128间,水毁道路142公里。全县山体滑坡252处,倒塌房屋2328间,农作物淹浸29.77万亩,水毁道路22.8公里,坍塌1.22万立方米,冲垮桥梁10座,公路中断23条,损坏堤围 18处6.公里,冲毁圳道46处9.8公里,冲坏水陂19座,损坏电站13座。
水位暴涨,梅州封桥
(8月18日下午3时50分梅城消息):从上游五华县而来的第二波洪峰,即将通过梅州城区的梅江。目前,洪水已经涌满梅江,触及梅江桥桥板底部。为策安全,目前梅江桥、东山大桥封闭禁止所有车辆通行。目前,梅城天气晴朗,阳光普照。

洪水已退,满目狼藉
(8月19日早晨7时消息):昨天下午,洪峰安全通过梅州城区梅江段。水文显示,这次洪峰水位78.72米,接近1986年特大洪水79.37米。由于河堤稳固,梅城安然无恙。1986年的洪水,梅城两处溃堤。梅州造成140多人死亡。
上游重灾区五华县的梅林、龙村、华阳、横彼、安流等镇洪水,已于昨日退去。去电询问了居住安流镇的四哥,他说,现在街道上泥泞不堪,一片狼藉,到处垃圾成山。仍然断电,供水还未恢复。家家户户各自清洗门户。由于洪水来得突然,一楼家杂全部被水浸了。17日凌晨4时有朋友来电话,说上游可能有水库崩塌,赶快把车开到安全地方。起初不相信,到了5点钟还是把车开到河堤上停放,汽车幸亏逃过一劫。四哥说,镇政府门口浸了一辆车,昨天拖走了。这辆车正是我们报社的,高讯记者等4位同事,到安流镇政府采访,突遇洪水冲来,汽车死火,水淹齐胸,他们只得弃车逃生。
安流镇街道本可避免受浸
(19日上午9时消息)居住在安流镇的四哥感叹说,现在很多事情没人管,很尴尬啊。街道到处泥浆垃圾,没有人组织大家清洗大街,现在是“黄牛过河角(各)顾角(各),公共的事情,没人搭理”。 这次安流镇街道受浸本可避免,但是由于两个码头的防洪闸没人管理,洪水来了没有谁去关闸,洪水就是从这两个码头涌进来的!两个码头分别设在水街和新街,是街到通往琴江的出口,有防洪闸设置。以往,每到洪水来临,都是附近单位安流医院门诊部和供销社职工负责关闸,后来门诊部、供销社搬走了,没人管了。问及镇政府不管吗?四哥说,没人管。就像现在,没人组织群众清理烂泥垃圾,你问问群众就知道什么情况了。
五华县死亡6人多数为长者
(19日上午12时消息)五华县此次因洪灾致死6人,其中5人为老人,80岁以上的有4名。分别是梅林镇优河村王凤秀(女,80岁)、安流镇福龙村古壬妹(女,86岁)2人因山体滑坡导致房屋倒塌死亡;安流镇福江村张运友(男,80岁)、华阳镇陂坑村古燕祥(男,70岁)2人溺水身亡。

迎亲的好日子不能更改,新郎新娘在洪水中漂浮。网友@萬雪瑤-MyStyle 18日摄于五华河东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3#
 楼主| 发表于 2013-8-21 23:49:14 | 只看该作者
善松斋 发表于 2013-8-21 23:29
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遭遇百年罕见的水灾——(这是归读园老师的灾情博文)五华县几个镇被淹,多人死亡失踪, ...

谢谢松斋君为我提供我家乡五华水灾情的情况!老百姓又遭秧了!感到痛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43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34#
发表于 2013-8-22 01:50:1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晨 于 2013-8-22 01:53 编辑

支持《舞文弄墨》和老师们。不管质量如何,那都是个人喜好,也是一种心境。什么东西都是在发展中成长,诗也一样,老师们几十年如一日地在不断地学习和创作,那不是我们这些人能随意抹杀的,我不懂文学,但能感觉到它的意义,起码让我心静神怡过,让我有过一丝丝地成就感,嘿嘿...这是老师不嫌我糟蹋诗歌,不抹杀我的努力,永远支持小辈不断学习的机会,谢谢老师们了!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08 天

连续签到: 5 天

[LV.9]以坛为家II

35#
发表于 2013-8-22 07:02:27 | 只看该作者
回复 善松斋 的帖子

问候五华家乡父老,努力抗洪,重建家园!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6#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8:30:19 | 只看该作者
晨 发表于 2013-8-22 01:50
支持《舞文弄墨》和老师们。不管质量如何,那都是个人喜好,也是一种心境。什么东西都是在发展中成长,诗也一 ...

谢谢好友晨的赏评和支持,看到你的点评,心里感到很温暖!你们年青人是祖国的未來,祖国的希望,希望寄托在你们身上!祝事业有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7#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8:38:45 | 只看该作者
巫逖 发表于 2013-8-22 07:02
回复 善松斋 的帖子

问候五华家乡父老,努力抗洪,重建家园!

感谢巫老对我的家乡五华父老的问候,相信在政府的支持和帮助下,一定能战胜洪水,重建家园!衷心感谢海外侨胞对祖国人民的关心和牵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776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38#
 楼主| 发表于 2013-8-22 08:59:40 | 只看该作者
張  航 发表于 2013-8-22 08:47
《致美女的序言》文/巫逖《致五華的父老》文/張航(張 航7143首)台风来了-------------------南風來了一 ...

谢谢巫老和張航老师对我的家乡五华的父老关心!衷心感谢海外侨胞和台湾同胞对祖国受灾同胞的关心和牵挂!祖国人民和你们心连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563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9]以坛为家II

39#
发表于 2013-8-22 09:11:25 | 只看该作者
华山 发表于 2013-8-21 18:34
谢谢美妆好友的精彩点评和对我的关心!认识你而成为好友很高兴!望今后多多联系!致真诚的问好! ...

好的,华山大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1094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0]以坛为家III

40#
发表于 2013-8-22 09:15:01 | 只看该作者
巫逖 发表于 2013-8-22 07:02
回复 善松斋 的帖子

问候五华家乡父老,努力抗洪,重建家园!

深深感谢巫老的关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