签到天数: 1 天 连续签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本帖最后由 神光一木 于 2015-3-2 10:53 编辑
文化遗产,建筑奇葩─围龙屋
围龙屋是客家先民留给其子孙后代的宝贵文化遗产,更是中国传统民居中的一枝奇葩。
客家人从中原南迁而来,人地生疏的环境中群集而居,繁衍生息,从而建筑外部封闭、内部敞开的围寨,以抵御外来的侵扰。
兴宁的客家围寨规模较大,造型独特,形式多样。主要有围龙屋、四角楼、棋盘楼、围寨。其中,围龙屋最具特色,堪称中国民居建筑一大奇观。围龙屋是一种富有中原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与北京的“四合院”、陕西的“窑洞”、广西的“杆栏式”和云南的“一颗印”,合称为我国最具乡土风情的五大传统住宅建筑形式,被中外建筑学界称为中国民居建筑的五大特色之一。
兴宁围龙屋至少明代就已经大规模兴建。围龙屋因绕横屋的房屋连绵围合成月弓形状,犹如蛰龙伏地而得名。屋脊就是龙脊,瓦就是龙鳞。<br />围龙屋有大有小,一般是三栋两横一围屋,正中一大门,两旁各一小门。大的也有多横屋、多围层的,其小门也跟着屋数增多。如叶塘黄雀湖黄屋、宁新九厅十八井均为三层围龙,合水官塘下黄屋有四层围龙,宁新花螺墩长兴围罗屋计有五层,是境内最大的围龙屋。
围龙屋正中有上、中、下三厅,上、中厅间有一口天井,用木屏风隔开,平时关闭,必要时才开。上厅正中设神龛安放祖宗牌位,上、中厅的两侧各设一花厅,为接待宾客之用。上厅后面是半月形中央隆凸的花阶(亦称花头脑,背湖岭)。围层正中的一间为“龙厅间”,是族人聚议的公共场所。
围龙屋一般建山坡或山丘下,依山傍水,前低后高,屋门多朝向东或南,屋前置禾坪,为晒谷物和公共活动的场地。禾坪前是一口半月形池塘,俗称门口塘,以池纳水,兼防火、洗涤、灌溉、养鱼和调节气温。禾坪与池塘的连接处,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墙,矮的叫“墙埂”,高的叫“照墙”。池塘周围辟菜地,筑围墙连接禾坪两端,并左右各开斗门(副门)为总出入口。屋的两边建杂房、厕所、牲畜间。屋内或外围建饮用水井,屋背种植数亩“屋衣树”,叫“莹背”,以保持水土,美化环境。
围龙屋布局合理,正屋与禾坪、池塘、林地构成一个整体,颇具江南园林风格。各式围屋楼寨的布局、格调大同小异,唯规模与装饰有较大的差异,一般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地盘大小、以及治安状况和房主的经济能力而定。结构装饰分高、中、低三档,现有围龙屋一部分是低档的木石砖结构瓦房,装饰简朴,其他则多数为高中档水平。
从平面俯视,围龙屋就象一个巨大的马蹄形,而房屋建筑与门口塘相连又恰似一个大圆圈,配上院内方形房间则寓意天圆地方。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相传,客家人因避战乱,携家大小从北方迁徙至南方,为使子孙后代毋忘祖先是汉家天子的臣民,便所建屋中央设计这种殿堂式的建筑(围龙屋中央形似皇帝坐朝的殿堂),殿堂外的围屋象征龙椅,寓意先帝坐镇金銮殿荫福子民百姓。既有吉祥之意,又可作纪念;既可防外来侵扰,又可聚族而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