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知青点

相关博客

分享 跨世纪的知青聚会
朱迪光 2015-10-5 02:34
跨世纪的知青聚会
跨世纪的知青聚会 1974 年 12 月至 1975 年 10 月 11 日,梅县二轻局系统干部、职工家属子女,先后分为 3 批共 76 名应届中学毕业生,到梅县二轻局设立在松东公社涧田村的知青林场,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 40 年后,当年知青于 2015 年 10 月 2 日相聚于梅州田园酒店。次日重返知青点,首次相聚于松东涧田,村民敲锣打鼓欢迎,执手问候,迎进家门,促膝谈心。堪称跨世纪的期盼,跨世纪的友情,山村沸腾了。今夜无眠,敲键以记之。 时间: 20 世纪 70 年代。 地点:松东公社涧田村梅县二轻局林场。 为响应“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的伟大号召,我们—梅县二轻局系统干部、职工家属子女,离开父母、兄弟姐妹,告别了熟悉的梅城,来到陌生的松东涧田山村,其时绝大多数的知青还没有获得共和国 “ 宪法 ” 规定的公民的权力与义务。我们稚嫩的肩膀,瘦弱的身驱,曾要完成一天砍回 150 斤以上的柴草以自用,曾要从 10 公里外的松东公社大坪圩粮所挑回自食的米粮,而担负伙房重任的知青,则每天要往返于 20 多公里以外的松口古镇采购食品……更多的是天天从冷水坑、黄米山上用青春热血锻造了坚韧与豁达,感受了 “ 白云深处有人家 ” 的白描、炊烟在山村袅袅飘荡的写意……然而,在当时革命性的大背景和现实生活的艰苦环境中,有那个知青敢有 “ 小资 ” 的诗情画意?!只有过,手执从村民手中点燃的“竹精火”的夜晚,一边踏着曲折凹凸的村径夜归,一边幼稚地吼着“造反有理”的时代强音,打破了宁静的山村,撕破了山村的夜幕,繁星闪烁惊奇地眨眼看着这一盘古至今才发现的天幕下的人间演绎;只有过,在劳作中面对茂密芒林中的马蜂窝、青竹蛇的恐惧,只有过,面对丰收在望的劳动果实惨遭野猪的蹂躏吞没而谓叹与无奈……但是,更多的是我们从涧田村民的憨厚、质朴、善良的品德中获得了自信和坚强,为当时的感动、过后的感悟、而今的感恩,收获了这一辈子的精神财富。 感恩润田村养育了我们! 感恩涧田村的父老乡亲呵护教育了我们! 虽然 “ 广阔天地,大有作为 ” 已成为逝去的口号,虽然 “ 上山下乡知青 ” 已成为时代的符号、历史的烙印,然而,当年少不更事,朝气蓬勃的知青,已是霜覆头顶,脸上镌刻着岁月的沧桑与坚毅! 40 年一瞬间,常常想起涧田村:山好水好人更好!萦绕心田的是回去看看,叙叙家常……今天,当年的知青们终于 “ 转妹家了 ” !虽然是,青山依旧,物是人非。但我们自豪,因为我们曾是共和国的一代知青,我们至今仍然是社会的脊梁!
2159 次阅读|5 个评论
分享 重返知青点
热度 1 朱迪光 2015-7-19 15:50
重返知青点
重返松东知青点 昨天近午(7月18日),忽接当年同场魏知青来电,称其已从深圳返回梅城,与陈知青在一起,我欣然应邀赴会。交谈中我始知有热心知青发起在今年国庆节举办上山下乡40年的纪念活动。为此,魏知青随即提议我们现在出发,先回当年梅县二轻局知青林场——松东公社(今松口镇)润田村看看,算作国庆节活动的筹备工作之一。由魏知青驾车 直奔 离城80多公里的 润田村,见过了当年的老乡黄沐山,并由他带领下拜见了村长。40年一瞬间,当年的小小少年,现在都做爷爷了!出乎意料的是村长虽认不出我,但还记住我的名字,令我感动! 晚上在梅城又有10位知青相聚在一起,正式决定在10月2日举办知青相聚润田的活动,筹备工作正式启动。当年同场知青期待着! 光裕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涧田村。建于清末。为黄氏十五世祖显荣公所建。坐北向南,为合杠 式“ 走马楼”。夯筑、灰瓦面、抬梁式土木石结构。平面布局方形,中轴对称。总面阔 34.35 米,进深 22 米,占地面积约 670 平方米。正立面设披檐式门楼,门额署 “ 光裕楼 ” ,门联曰 “ 光前原忠孝,裕后本诗书 ” 。门楼彩饰壁画,山墙灰塑山花。左侧外门楼门额署 “ 山川呈秀 ” ,门联为 “ 大启尔宇,长发其祥 ” 。外门楼连接菱形窗饰围墙照壁。右侧杠屋围成横向长方形门坪。 当年农村合作社设于此,全村仅有一部手摇电话机可与外界联系,同时也是男知青烟民可在此买到8分钱一包的白纸外包装“经济牌”香烟。 图为德裕楼披檐式门楼 德裕楼,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涧田村。建于民国。为黄氏十五世祖德润公所建。坐西南向东北,为客家传统民居典型的 “ 锁头屋 ”,楼高3 层。总面阔 7.52 米,进深 14.75 米,占地面积约 100 平方米。夯筑、灰瓦面、土木石结构。正立面为凹式门楼。门额署 “ 德裕楼 ” ,门楼楹联曰: “ 德修业建,裕前光后 ” 。围墙饰花菱窗饰。楼层为木棚板、栏板,装饰简朴。侧立面为悬山式,依地形底层右墙角切角形成二楼立面出跳形成直角,依地形充分利用了建筑空间,层次感强。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时,我作为普查队长有幸率队入村普查,并将该楼与光裕楼同时列入公布为梅县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 涧田村一隅。村中黄氏祖祠是当年知青劳作后常常与村民休闲的地方。现在作为自然村有50多户人家,常住人口100多人,民风纯朴。是松东片种植金柚面积最大的村落。村民靠种养致富,告别了“昔日斧头一响,当过县长”——伐木变钱容易而又艰辛的生活,村中植被良好。 涧田桥,位于广东省梅州市梅县松口镇涧田村。建于清代,为单跨拱桥,花岗岩砌筑。桥为东北跨西南,山溪涧水由西北向东南流淌。桥面长 9.2 米,桥宽 2.5 米,桥高 5.6 米,拱跨 5.8 米,拱高 4.4 米,桥两边桥沿宽 0.26 米,高 0.2 米。西南端引桥长 11 米,东北端引桥长 1.7 米,石砌桥面,外观古朴。是旧时由涧田村通往上畲、中畲、下畲三村的唯一通道。也是当年涧田村口的唯一出入桥梁,现在拱桥上游新筑平梁水泥桥,汽车可进村。
3189 次阅读|0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