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标签: 职业学校

相关博客

分享 美国十四航空队在梅县
张维耿 2014-10-31 11:05
美国十四航空队在梅县 1945 年抗战胜利前夕,梅城高空机声轰鸣,一队战斗机护送着大型轰炸机飞过上空,令人精神振奋。那轰炸机好大好大啊,有人称之为空中堡垒,是盟军美国空军的。 记得那年春天,好几辆十轮运输大卡车驶过梅江桥,把架设在桥中间的横梁压断了不少。后来,在横梁两边再铆上粗大的竖梁,大卡车才得以安稳通过。这十轮载重大卡车是美国十四航空队专用的,由蕉岭那边开过来,经梅江桥停靠在昔日的天主教堂附近。 美国十四航空队于 1945 年 2 月在兴宁、梅县设立联络处。时任 闽赣粤边区驻防总司令香翰屏曾介绍丘逢甲的儿子丘念台与美国十四航空队合作,招募了台籍青年 16 人在梅县集训。漫画家张乐平亦曾在兴宁为 十四航空队做宣传,还给配了翻译和助手 , 后随十四航空队来到梅县,一直生活到抗战胜利才离开。 1945 年春夏之交,十四航空队的一架运输机执行任务时在揭阳附近失事,机上七八个人跳伞获救后安抵梅县天主教堂。几天后,天主教堂近处的省立岭东商业职业学校,在校内礼堂举行了隆重的欢迎大会,由林熙昌校长主持,用英语致欢迎词,并向师生逐一介绍军人的姓名及职级,全场鼓掌致意。 十四航空队在梅县设立联络处后,曾在梅城广益中学附近的基督教青年会放映过有声电影《火烧旧金山》、《泰山猿人》等,用的是原版英语影片,没有中文字幕说明。不懂英语的人听不懂,就只好从电影图像上去领略了。 十四航空队来到梅县约半年时间。随着美国轰炸机在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日本天皇于 1945 年 8 月 15 日宣告无条件投降。消息传来,梅县县城万众欢腾,狂欢胜利。鞭炮响了整整一夜,炮竹红屑铺满了大街小巷。
个人分类: 客家文史|1620 次阅读|6 个评论
分享 梅城往昔的善堂
热度 2 张维耿 2014-9-15 11:50
梅城往昔的善堂 旧时客家人聚居的县城,大多设有善堂。 善堂为 慈善机构 , 平时给穷苦人家施医施药,收集无人认领的尸骸下葬 , 择吉普渡。善堂的经费来源主要靠殷富人家施舍,也有商会或宗教团体捐助的。 在梅县梅江桥北东门塘近处,旧时有一间广济善堂。暑天路过善堂,可见门口摆放着一大缸甘和茶供路人取用。广济善堂是由 黄竹洋富商家族曾伯谔、曾勇甫等捐建的。据说他们的祖父辈下南洋、上赣州经商多年,到这一辈发了大财后就在梅城兴建广济善堂,免费为穷人义诊施药,成为梅县著名的慈善家。梅城东北端残存旧城墙边过去有一座吕祖仙师庙,也有道士在 其 善社为穷人施舍丹膏丸散和菩提丸。庙址改做 金山小学校址后,善社迁至梅江桥侧的福济善堂继续施药,直至“文革”初期破四旧被解散。 我记得在抗战期间, 1943 年春 夏 梅县遭遇 百年一遇大 旱灾, 江河干涸,田地龟裂。灾荒袭来,饥民众多,加上霍乱流行, 死了不少人。 我那时在省立岭东商业职业学校念初一,每天路经梅江桥去上学,就常见桥面有饿殍蜷缩一边。东教场的六角亭和红门内,也不时见到惨死的饥民。因为死的人多,广济善堂就只好用了薄木板钉制的“火料子”去收尸和埋葬了。 昔日善堂的乐善好施为如今的红十字会所取代,政府民政部门也承担了部分救治灾民的职责。当重大灾难发生时,政府部门、企业家、广大民众纷纷解囊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成了当今社会的美好风尚。但愿各级红十字会管好用好社会上捐助的善款,不要再遭人诟病了!
个人分类: 客家文化|882 次阅读|8 个评论
返回顶部找客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