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时空

标题: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感知四千年前夏代人如何“藏粮于技” [打印本页]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7 09:26
标题: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感知四千年前夏代人如何“藏粮于技”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24 20:49 编辑

探访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感知四千年前夏代人如何“藏粮于技”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的“粮仓”遗迹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的夯土围沟遗迹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的夯土围沟遗迹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王宇 摄
图为河南周口时庄遗址发现的夯土围沟遗迹

   5月15日下午,“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走进河南周口时庄遗址。目前,该遗址共发现有28座“粮仓”遗迹。经碳十四测年,专家判断该遗迹距今3750年至4000年之间,正是夏朝早期阶段。这是目前发现的我国历史上最早的“粮仓城”遗址,也是夏朝先人们用他们独有的“藏粮于技”的智慧佐证了那个年代农业生产的辉煌和农耕文明的繁荣。时庄遗址于2020年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7 09:36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7 09:44 编辑

“玉楮流芳”古籍大展在沪开幕 展出66部宋元时期稀世珍本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淳化阁帖》“最善本”在上海博物馆展出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北宋开宝六年(973年)杜遇写本《妙法莲华经》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南宋景定二年(1261年)金华双桂堂刻本《梅花喜神谱》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南宋绍兴龙舒郡斋刻公文纸印本《王文公文集》,部分书背存宋人书札及公文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王笈

    5月16日,“玉楮流芳——上海博物馆藏宋元古籍展”正式对公众开放。这是上海博物馆的首个馆藏宋元古籍大展,精选宋元时期66部写本、刻本、拓本进行展出,其中有许多举世罕见的国宝级珍品或孤本。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8 14:24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8 14:33 编辑

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开幕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参观“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史前时期陶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参观“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商周时期青铜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参观“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史前时期陶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拍摄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商代青铜器亚醜钺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拍摄的“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展出的商代干支表刻辞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参观展出的商周时期青铜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参观展出的西周时期车马坑。

  当日,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山东主场活动“海岱日新——山东历史文化展”开幕仪式在山东博物馆举行。本次陈列展展出文物2000余件,分为“史前时期”“商周时期”“秦汉隋唐”“宋元明清”“近现代”5个部分,全面立体展示了山东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新华社记者 朱峥 摄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8 21:12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8 21:13 编辑

世界“石书奇观”青海和日石经墙:自然石片刻经成文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泽库县和日石经墙局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泽库县和日石经墙局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航拍泽库县和日石经墙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有泽库县和日石经墙局部。张添福攝

    5月17日,记者探访世界“石书奇观”青海省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和日乡的和日石经墙。石经墙高3米,宽约2.5米,长200余米,由10万余块大小不一的自然石片刻经成文后,按顺序排列而成。内容为《甘珠尔》《丹珠尔》等佛教名著经论,充分展示了藏族文化艺术的魅力。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8 21:21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8 21:34 编辑

探访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感知“最早的中国”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参观者观赏馆藏的夏代网格纹青铜鼎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夏代乳钉纹铜爵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镶嵌绿松石兽面纹铜牌饰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夏代象鼻盉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骨猴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夏代陶器和青铜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夏代白陶盉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七孔玉刀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馆藏的夏代陶器。   王宇 摄

    5月17日,“5·18国际博物馆日”前夕,“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文明探源集中采访团走进河南洛阳偃师二里头夏都遗址博物馆。经过60多年的考古探索表明,二里头遗址是最早在洛阳盆地建都的广域王权国家都城,最符合“最早的中国”。中国学术界一般认为,这里即夏朝晚期都城遗址。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8 21:44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8 21:53 编辑

国图创新推出古籍修复互动体验套装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现场嘉宾体验修复古籍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套装内的古旧残页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工作人员展示套装内的古旧残页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妙手匠心——修复互动体验套装”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现场嘉宾体验修复古籍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套装产品吸引现场嘉宾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图为发布仪式。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5月18日,北京,“妙手匠心——修复互动体验套装”在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发布。这款面向大众读者的修复研学产品由北京国图创新文化服务有限公司联手天猫平台打造,依托国家图书馆丰富的典籍和专家资源,内含古旧残页及专业的修复工具,可带领读者学习古籍修复步骤,以传承推广古籍修复技艺。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8 22:02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8 22:15 编辑

乾隆手书七言联等珍品将亮相香港拍卖会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乾隆手书七言联。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联上盖有“乾隆御笔”的印章。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裱褙可见有当初的粘贴痕迹。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清乾隆铜鎏金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甪端,用于焚香和威慑殿堂。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徐悲鸿的《雪香图》(左一)等拍品。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徐悲鸿的《雪香图》。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现场人士观看《亲王常服图》。 李志华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清康熙的釉里红福禄连绵葫芦瓶(左)、清雍正的青花福禄连绵葫芦瓶。 李志华 摄

  5月17日,香港邦瀚斯2023年春季拍卖会重点拍品之一的清朝乾隆手书七言联在媒体预展上亮相,联上盖有“奉三无私”“所宝惟贤”“乾隆御笔”三方印章,裱褙可见有当初的粘贴痕迹,该拍品估价达400万元至800万元港币。此外,邦瀚斯还将呈献清乾隆铜鎏金掐丝珐琅缠枝莲纹甪端、清康熙的釉里红福禄连绵葫芦瓶、清雍正的青花福禄连绵葫芦瓶、徐悲鸿的《雪香图》等重点拍品。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9 17:41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9 17:46 编辑

250件(套)考古文物亮相长沙 展现秦汉岭南地区生活画卷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8日,观众在长沙博物馆参观展览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8日,观众在长沙博物馆参观展览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8日,观众在长沙博物馆参观展品丝缕玉衣。

  当日是国际博物馆日,“帝国南疆——广州秦汉考古成果展”在长沙博物馆开幕。展览展出250件(套)考古文物,是广州秦汉时期文物第一次大规模在长沙集中展示,呈现了秦汉时期岭南地区的历史文化面貌与特色。展览免费开放至11月12日。新华社记者 陈振海 摄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9 18:16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9 18:20 编辑

当博物馆的“风景”照进现实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清康熙青花山水诗文大将军罐》,文物上绘有醉翁亭主题的图案,现收藏于滁州市博物馆(滁州市博物馆供图);下图为: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山景区内的醉翁亭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左图为:《八公秋霁图》,由清代画家潘思牧创作,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新华社发,李鹏飞 摄);右图为:5月16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的八公山风景区(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一张拼版照片,上图为:《逍遥津木刻枋》,现收藏于安徽博物院(新华社发,吴艳摄);下图为: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张端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5月17日拍摄的位于安徽省合肥市的逍遥津公园(无人机照片)。

  5月18日是国际博物馆日,记者将安徽各地博物馆的文物与醉翁亭、八公山、逍遥津等现实风景链接,通过古今映照的方式呈现博物馆藏品蕴含的人文地理之美。新华社发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19 19:30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19 19:44 编辑

国博文保院举行馆藏样式雷烫样修复媒体开放活动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修复中的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局部(5月16日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修复师向媒体记者介绍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分析研究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材质、构造等内容。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修复师杨琴(着蓝色工作服者)向媒体记者介绍通过科学检测手段分析研究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材质、构造等内容。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副院长成小林展示运用显微激光拉曼光谱仪研究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的颜料组成。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是修复中的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部件(5月16日摄)。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修复师王熙林(左)向媒体记者介绍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修复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修复师向媒体记者介绍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材质、构造等内容。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国博文保院修复师王熙林(前左)向媒体记者介绍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修复情况。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这是修复中的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5月16日摄)。

    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来源:新华网


     在国际博物馆日来临之际,国家博物馆文保院举行媒体开放活动,集中展示馆藏清代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样式雷烫样文物的保护修复及工艺研究成果。


     样式雷,是对清代200多年间主持皇家建筑设计的雷姓世家的誉称。烫样,即将平面的设计图通过纸、秸秆、木头等材料组合制成的立体微缩景观。这样的建筑设计模型在当时主要是为呈给皇帝审阅而制作。


    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自清雍正时期开始使用,至1860年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时被焚毁,在此期间承担清政府大量礼节、外交、宗室等相关活动,是集政治、外交、娱乐于一体的功能性建筑群。


    此件样式雷烫样,为圆明园同乐园建筑群留存了清晰明确的史料信息,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工艺价值、建筑价值和文化价值等,是有效复原圆明园同乐园焚毁前结构布局及建筑形式的重要历史资料。本次修复不仅有助于文物的长期保存,还可满足展览、工艺复原与建筑群布局结构研究等需求。新华社记者 李鑫 摄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20 12:46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20 12:57 编辑

飞阅河西走廊“长城露天博物馆”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甘肃省是长城资源大省,境内长城总长度3654公里,居全国第二。其中,河西走廊现存汉长城1400多公里、明长城1200多公里,被誉为“长城露天博物馆”。雄山峻岭中的气势磅礴、荒漠戈壁上的古朴沧桑、第一雄关内的威严壮阔,生生不息的长城精神,在这座“博物馆”里流传千年。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关城景区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7日在甘肃省嘉峪关市拍摄的悬壁长城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山丹长城国家文化公园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明长城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在甘肃省张掖市山丹县拍摄的金山子烽火台

    记者:陈斌、方欣


    图片编辑:张岩、戚文娟、韩芳、刘梦琪  


    新媒体编辑:尹栋逊、郝建伟、程婷婷



作者: 无星无杠    时间: 2023-5-20 18:27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5-20 18:45 编辑

天津:在数字艺术博物馆里探秘“梵高的世界”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预展上通过手机扫描展品观看AR动画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预展上参观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预展上参观
河南周口时庄遗址
    5月16日,观众在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预展上体验AI交互。

  为迎接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天津数字艺术博物馆将于国际博物馆日正式向公众开放。作为该数字艺术博物馆的首个展览,“梵高的世界”全景数字艺术互动大展以梵高一生中所创作的多幅艺术作品为素材基底,运用AI互动、体感交互、AR(增强现实)等数字化技术手段进行展示。该展览在馆内设置8个沉浸互动区域,为观众带来视听融合的交互体验,使艺术、科技、观众深度互融,助力数字文化产业发展。新华社记者 孙凡越 摄






欢迎光临 梅州时空 (http://bbs.mzsky.com/) Powered by Discuz! X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