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 赤心暖乡人

[复制链接] 0
收藏
16
回复
378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17-9-21 14:11:0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21 14:12 编辑

  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赤心暖乡人
 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
  20世纪30年代,梅州的华人华侨掀起修桥热潮,先后建成了梅江、锦江、梅东三座大桥。图为梅州城区的梅江桥。
 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
  崇文重教的传统深深烙印在华人华侨的心中,纷纷捐资助学,许多学校的教学楼等是由华侨捐资建起的。
 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
   梅州华侨博物馆于199510月动工建设,1997年建成,它的建设得到了海外华侨、港澳台同胞的大力支持。
 客侨与海上丝绸之路④|侨贤泽桑梓
1985年,旅美侨胞张宽麟、李婉琴夫妇捐建“宽婉医院”,帮助提升梅州医疗水平。

   在华侨之乡梅州,遍地都有海外华人华侨留下的足迹:稍显拥挤却不失精美的梅江桥如今依然洋溢着青春气息的乐育中学;传统风格与西洋元素相结合的联芳楼……在20世纪,这里曾经流传着一句话:这里拥有最漂亮的建筑的地方就是学校和医院。而这些公益事业的发展,离不开客家海外华人华侨的鼎力相助。    

  虽然年少离家,在异国他乡打拼,但客家华人华侨对故乡的感情依旧浓烈,拥有一定经济基础和社会地位的他们往往会回到故乡,修祖宅、创实业、引思潮,以各种方式为家乡的社会进步作贡献。    

  “客家人长期生活在动荡中,具有爱国爱乡、敢为人先、不屈不挠等美好品质,这也体现在海外的华人华侨身上。因此,当祖国建设需要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奋勇冲在前。”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说。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陈萍    摄影:何森垚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3:25 | 只看该作者
    兴办实业      

  投资近代工业促进经济发展    

  “美酒荣获金奖,飘香万国;怪杰赢得人心,流芳千古。”张裕葡萄酒享誉全球,百年前,其创始人张弼士从海外回到祖国创立实业的壮举,成就中国近代工业发展史上的一段佳话,是客家华人华侨回乡办实业的典范。    

  1890年,张弼士在巴达维亚出席法国领事举行的一次宴会时,萌发了在山东建立酒厂的念头。

  2年后,张弼士投资300万银元在烟台独资创办张裕酿酒公司,开创了海外华侨在内陆投资的先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4:43 | 只看该作者
    为了生产出优质葡萄酒,张弼士购地千亩,引进欧美葡萄良种,进口机械设备,聘请美国、日本的工程师参与兴建厂房,训练员工,开创了中国历史上用科学方法酿制优质葡萄酒的途径,酿造出“金奖白兰地”和“味美思”等名酒。1915年,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巴拿马万国商品博览会上,张裕葡萄酒一鸣惊人,荣获一个金奖,三个优秀奖。这一殊荣打破了红酒被洋人独霸天下的局面。    

  据历史资料记载,张弼士不仅在国内投资兴办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他还投资了织布厂、砖窑和玻璃制造厂、广厦铁路公司、广西三岔银矿、雷州垦牧公司等。“他所建立的工商业王国,地跨东南亚和中国沿海各省,所获得的成就超越其他海外华人所创建的企业,在近代中国史以及东南亚华人史写下光辉的一页。”中国华侨历史博物馆馆长黄纪凯这样评价张弼士。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5:25 | 只看该作者
    传统手工业在西方工商业经济冲击下兴衰变迁之时,近代工业也开始在粤东北的兴梅等县兴起。1860年,汕头开埠,潮汕近代工业首先发展起来,粤东北的梅县、兴宁等县靠近潮汕,华侨也开始回国兴办事业,参与发展经济。    

  1900年,丘元荣在东较场背开办首家华侨玻璃厂;1899年,泰国归侨范坤南(今梅县城北乡人)创办“嘉应染织传习所”,传授染织技术,同时附设染织厂,开创嘉应州近代染织工业;兴宁人王吉其发明打梭织布机,代替抛梭织布机,由工匠何文龙制作,时称“何文龙打梭机”……就纺织业而言,华侨在人力资本上的投入既对其自身企业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更为梅县近代纺织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一笔重要的人力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7:14 | 只看该作者
    “梅州籍华侨回乡投资主要在辛亥革命之后,之前,由于政府的提倡和努力,民间人士的积极响应、推动与参与,梅州各县创办了一些以电力、纺织、印刷为主的近代工业企业。”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介绍,由于华侨的加入,19世纪末,个别行业已经诞生了几家近代工业企业,采用了半机械化生产和近代企业管理模式。    

  梅州华侨在家乡投资的服务业主要为旅社业,约占投资总额的70%。梅城的光华、西南通、锦江、嘉应、大同、程江、梅东、新锦江和岭东等旅社,梅县松口的松口大旅社和全球、环球等旅社,均为本地华侨所投资,或与侨资有关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8:19 | 只看该作者
    热心公益      

  建桥修路方便家乡群众出行    

  海外侨胞不仅在家乡投资兴办实业,直接促进了家乡经济建设发展,而且还捐资兴办公益事业,建设基础设施、医院等。“梅州境内的大、中、小学校、农村的桥梁道路、农田水利设施等,以及比较大型的公共福利事业大多是由华侨资助捐建的。”梅州市外事侨务局副局长邓锐说。    

  提到华侨回乡兴建基础设施,就不得不提张榕轩、张耀轩兄弟。据史料记载,1899年兴办潮汕铁路时总预算金额为300万银元,其中张榕轩、张耀轩各认捐100万元,谢梦池认捐25万元,不足之数,由张榕轩、张耀轩包下。1906年10月,我国近代史上第一条由华侨投资兴建的纯商办铁路——潮汕铁路建成,为发展中国铁路运输业作出了贡献。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19:28 | 只看该作者
    据1933年9月《潮汕铁路季刊》载:“每天载客约4000人次,运货1100吨”,“韩江流域的谷米、蔬菜大致由铁路输往汕头,转运国内他市,或运南洋。”抗战前韩江一带华侨和客商由汕头进出国门,多乘过这条铁路的火车,曾给人们留下深刻的记忆。    

  1927年至1937年为梅州兴建公路的鼎盛时期,在华侨投资公路交通运输业的促进下,先后兴建了梅松、梅宫、梅西、梅丙、梅南等10多条公路,公路总长250多公里,形成了以梅县县城为中心的公路网络,大大改善了过去“开门见山,出门爬山”的交通状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20:13 | 只看该作者
    除了铁路、公路外,20世纪30年代,梅州的华人华侨掀起了修桥热潮,先后在梅城、丙村、松口三地建起梅江、锦江、梅东三座大桥,以及后来的东山大桥、嘉应大桥、德龙大桥等绝大多数是华侨、华人和港澳台同胞捐资或集资修建的。    

  在悠悠的梅江河面,横跨着一座历史悠久的桥——梅江桥,曾经,它是沟通梅城南北的咽喉要道、人们出行的必经之路。

  如今,它依然是梅州城区地标性的建筑,老一辈人回忆里难以磨灭的印记。

  它的兴建,同样离不开华人华侨的捐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22:5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17-9-21 14:24 编辑

    1931年春,由梅县热心人士饶芙裳、黄燮南、黄荣樵、卢耕父、曾汉南等倡议建造“梅江桥”,得到了当时的县长彭精一的赞成。

  全桥需工程费13万元,除三座桥墩由本地商号认捐外,其余由建桥经理曾汉南到到南洋各埠向华侨募捐。    

  “印度尼西亚侨领刘宜应、刘家祺、丘元荣等均慷慨解囊。

  印度尼西亚华侨侯火生及其母亲,不仅自己热心认捐12000多元,还不辞劳累四处奔走协助募捐”邓锐说.

  1934年春,“梅江桥”的建设处在困难时期,潘植我慷慨捐资15000块大洋,使梅江桥得以如期完工。

  据统计,当时捐资建造梅江桥的海内外热心人士有8100多人,累计捐资额11.23万余银洋。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17-9-21 14:25:09 | 只看该作者
    在海外的华人华侨不仅修桥修路,方便家乡人民出行,还捐资兴办医院,捐赠先进的医疗设备等。

  据了解,黄塘医院、宽婉医院、梅县松口人民医院等这些医院的历史上都有华侨捐资出力的记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