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受到消费者青睐

[复制链接] 0
收藏
13
回复
203233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9-23 08:39:1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3 19:22 编辑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在的田野上 | 广东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受到消费者青睐

   央视网消息:这两天,在广东梅州的黄坑水库,当地养殖的草鱼到了捕捞上市的收获季。产量如何呢?我们马上去现场看看。

   早上八点多钟,一声清脆的马达声响,寂静的湖面瞬间沸腾,自动收网机把沉在水底的鱼网收起后,几千斤活鱼浮出水面,一条条又长又肥的草鱼正挤在一起活力四射地跳跃着。

随手一捞就是三四斤的大草鱼,因为这些鱼儿吃的草都是由自己割的。

   前来批发草鱼的李先生已经把几大桶草鱼倒进加氧的货柜鱼车里。

   批发商 李先生:黄坑水库的鱼相当靓,基本都是四五斤的,很好卖,一天差不多能卖三千多斤草鱼和鲫鱼。

   一条条通身乌黑、肥嫩生猛的大草鱼可是当地人餐桌上常见的美食,据了解,这片有着得天独厚自然环境的库区水面达到400多亩,以养草鱼为主,年产量可达到80万斤至100万斤。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09:00:1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3 15:49 编辑

链接阅读:

“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 梅州地标蜜柚成功“出圈”


读创/深圳商报记者 陈姝


   每年中秋前的一个多月,广东梅州梅县区松口镇的柚子抢“鲜”上市,数亿斤蜜柚从这里发出,被送到珠三角、全国各地,甚至出口至欧洲。


   这场蜜柚专属的狂欢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作为梅州柚核心产区之一,松口镇蜜柚早于其他区域成熟,当地人需在节前卖完蜜柚,然而,今年中秋来得早,蜜柚成熟晚,一个多月的销售期压缩至半个月。


   一年一次中秋销售大考,人们不得不思考如何将柚子更快更好地卖出去。为提升利润空间,柚农们希望拓展新销售渠道,直接对接消费端。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拼”的模式能把全国消费者的需求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归集起来,特别适合销售期短的农产品迅速销售。


   据梅州农业农村局统计,今年,梅州柚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95万吨。为不辜负果农汗水和大地馈赠,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梅州柚返乡的“果二代”们加速触网,将新电商平台视作柚子转型升级的推动器,改造种植端、物流等产业链各环节,打造农货IP,助力梅州柚出圈。


   追着原产地跑 助力地标农货出圈


   出生于1992年的李建元是松口镇下辖41个村和5个居委会中少有的90后村长。两年多前从广州返乡照顾奶奶,园林园艺专业的他接手家中柚子园,成为一名“新农人”。


   “上世纪80年代,松口镇大黄村开始大规模种植柚子。到现在,柚子已是几代人的致富果。”李建元说,松口过去因水而旺,松口港是客家人下南洋的第一站。如今又因柚子而兴。


   据梅州农业农村局统计,梅州柚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量95万吨,梅州是广东最大的柚子产区。依山傍水的松口镇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蜜柚成熟早,沙田柚口感甜。该镇的大黄村是全市乃至全国的金柚集散地,每年流转销售量占总量八分之一。


梅县区松口镇为盆地地形,气温高,蜜柚中秋节前上市。摄影:陈东晖 张昕然

   返乡带领村民致富,李建元开始重新审视整个产业链。当地人一般按照果子规格来细分销售渠道。在拼多多卖各地农货的聂焕辉,中秋前恰好转场至松口镇。过去近一年,团队搭建好后,他将品类由充电器、导航仪等标品拓展至农产品,按照季节前往原产地的核心产区,挖掘地标农产品和优质农货。


   聂焕辉的第一个爆款是家乡的皇帝贡柑。与梅州柚一样,得益于优越气候条件,广东德庆的皇帝贡柑果肉细嫩爽口,有“中国柑王”之称。触网后,皇帝贡柑销量、利润均达预期。今年上半年,他又到海南、茂名等地卖荔枝。


   “拼多多农产品流量大,不少出圈农货背后有一群追着原产地跑的人。”他在拼多多观察到,消费者对品质好、品牌响的地标农产品认可度越来越高,网购时关注发货地,还能吃出差别。水果市场竞争激烈,为提高复购率,倒逼商家到原产地搭建供应链。


   来到松口后,聂焕辉选择与李建元合作,后者提供打包、物流等服务,其团队只需派一至两人找货、发货,节省人力物力。8月底上线蜜柚后,他的店铺进入拼多多百亿补贴,日订单量从最初的2000单上升至5000多单,且广东省外订单占比达40%。


梅县区松口镇柚农吴浪正在采摘蜜柚。摄影:陈东晖 张昕然

   这也给了李建元不少信心。“我最初的目标是吸引专业团队的电商商家来松口,带动梅州柚出圈,走向全国。”他提到,梅州柚在广东省内知名度较高,但相比于广东荔枝,仍需提升知名度,打响品牌。


   农产品上行渠道日益畅通,网购农产品成为线上经济的新增长点。各地农货接连出圈,梅州市政府近年来加大推广力度,通过电商、直播带货等新型渠道,大力营造“梅州喊全国人民吃柚子”氛围,扩大梅州柚品牌影响力。


   “果二代”寻找新方法


   但无论线上还是线下,均面临物流成本高的难题。


   物流成本是梅州柚走出去的一大短板。不同于樱桃、西梅、阳光玫瑰青提等出圈的“贵族水果”,售价亲民的蜜柚单果重,发货成本占比高。李建元提到,松口镇今年柚子种植面积达6.5万亩,每年上市时产量较大,只要有快递收货,必定爆仓。


   “物流成本是蜜柚转型升级,以及拓展线上渠道的一大限制。”梅县区农业农村局相关责任人表示,政府已与部分物流企业合作建立仓储物流基地,降低运营成本。但物流基础设施投入大,政府补贴比例低,企业建设物流基础设施积极性并不高。


   熟悉互联网的“果二代”开始寻找新方法。今年柚子上市前,李建元前往梅州与各大快递企业的区域负责人沟通价格,建立数据库,后在梅县金柚产业园内成立乡村振兴云商物流统仓。


梅县金柚产业园内,工人们借助机器分拣柚子。摄影:陈东晖 张昕然

   “我们从数据库内为柚农匹配价格最优快递。”李建元称,柚农发货量越大,越有机会争取到优惠价格。微商订单有限,需要用户量和农产品流量大的电商平台,助力柚子走出去。


   新电商也是钟志文的首选工具。在深圳打拼多年的他,去年关闭工厂回梅县水车镇后开办家庭农场,在网上销售柚子等当地优质农产品,并与杭州的专业电商运营团队合作,近期将入驻拼多多。作为中国最大的农产品上行平台,拼多多通过“农地云拼”实现“产消直连”,精准满足近9亿消费者的消费分层需求,提升农产品品牌价值与效益,并通过流量资源倾斜、百亿补贴等举措,助力优质农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拓展新的消费群体。


   松源镇荷玉村的80后“果二代”张锦森正带领村民们试水新技术。接手父母的果园后,他发现无论是化肥使用、病虫害管理还是修剪枝等细节,均存在不少问题,导致产量和质量多年来难以提升。他前几年专门到学校学习专业知识,摸索出一套增产提质的方法。


   上述多位“果二代”表示,未来,更希望与电商平台深度互动,多方合力改造供应链,制定分级标准,降低运营成本的同时,用好品质树立竞争壁垒。


   审读:谭录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09:01: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3 09:28 编辑

链接阅读:
图集|梅州:瓜果飘香“丰”景如画
   
   春华秋实,岁物丰成。农历秋分,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即将到来。

   梅州柚走出围龙屋,换来致富的希望;嘉应茶飘香,鼓了茶农“钱袋子”;客都米稻浪翻涌,迎来丰收喜悦……世界客都·长寿梅州正是五谷丰登,喜迎丰收的季节。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位于平远县梅畲村的百亩梯田渐次染上金黄,一大片金黄镶嵌在青山绿水间,美不胜收。

   “我家的柚子快订完了。”今年蜜柚正在大量上市,大埔县柚之香农场柚农郑彩霞迎来丰收的喜讯。据统计,梅州全市约种植蜜柚32万亩,产量约45万吨。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9月,又到蜜柚成熟季,在蜜柚加工厂内,目之所及是一座座“柚山”,柚农开始忙碌起来。

   随茶农来到了梅县区梅南镇九龙村浪荡石窝尾顶,海拔1000多米的高山上,满眼绿意盎然,茶田一垄接着一垄,茶农们头戴草帽,手指在茶树上翻飞,一片片新叶落入茶袋,散发出沁人的清香。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西镇罗墩村百香果种植基地百香果爬满藤蔓,长势喜人。

   这边柚香浓浓,茶香悠悠;那边稻香虾肥,“丰”景正美。

   在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新农人李素偌熟练地撒网捞虾,他主导发展“稻虾共作”项目,仅一年时间,从10亩试验田发展超2000亩的规模,基地建设辐射12个镇,仅是养出的虾就能帮助农户每年增收6000元至9000元。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位于五华县的稻虾共作养殖基地,农户正在收网捞虾,随着渔网渐渐被收起,鲜活的罗氏虾露出水面。张炳锋 摄

   乡村振兴,农民致富,展望梅州大地,农村处处是“希望的田野”。

   梅州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科技兴农,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近年来,梅州大力推进“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一县多园”建设,继续发展壮大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寿乡水等特色产业,打造湾区“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农户细心照看鸽子,鸽棚里一派忙碌景象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金黄稻丰收,客都米飘香。农民手捧着粒粒饱满的稻谷,脸上露出丰收的喜悦

   与此同时,梅州依托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有的放矢开展“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通过“基地+企业+农户”模式,形成接二连三、线上线下、产供销一条龙的特色现代农业新体系,推动实现村集体经济和农民增收双丰收、双提高。

   据统计,梅州已建立了国家级金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1个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和21个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数量位居全省前列;省级重点农业龙头企业数量居全省第一。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茶树经过春夏两季的滋照,孕育了口感更为甘醇的秋茶,看着眼前丰收的茶叶,农户笑意满满。

   绘就丰收美景,奏响增收乐章。记者从梅州市农业农村局获悉,今年将与五华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庆丰收 迎盛会”——梅州市五华县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活动将秉承庆祝丰收、弘扬文化、振兴乡村的宗旨,大力推进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水产、南药等特色现代农业发展,营造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浓厚氛围。

   原标题:

   瓜果飘香 “丰”景如画

   梅州庆祝中国农民丰收节活动将在五华举行

   【来源】南方日报·梅州观察

   【文】南方日报记者 汪思婷

   【图】南方日报记者 何森垚(除署名外)

   【作者】 汪思婷;何森垚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4:47:10 | 只看该作者
梅州市农业农村局加快推进梅州农业农村现代化——
绘就红色苏区的“金色梦想”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梅州柚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客都米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嘉应茶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兴宁鸽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平远橙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蕉岭县“寿乡画廊”乡村振兴示范带沿线风景如画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中国柚子看梅州”采风宣传活动为大埔蜜柚“打Call”

   ●本版撰文 刘 巧 王玉婷 赖 锋 李艳良 彭伟录 曾祖聪  本版摄影 连志城 高 讯 钟小丰 吴腾江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9-23 14:4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3 15:50 编辑

   又是一年秋分时,又是一个丰收节。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金秋时节的梅州大地,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果园的蜜柚压弯了枝头,散发着诱人香气;池塘的鱼虾已完成最后一次“长膘”,肥美正当时;田里的水稻进入了破口抽穗期,稻穗一天比一天饱满。

   在这个收获的季节里,农民群众抢抓晴好天气,忙于采摘、捕捞、销售,脸上挂着开心的笑容,充满幸福感、获得感。

   今天是第五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在这个专属农民的节日里,让我们致敬农民、礼赞丰收,凝聚起更加强大的力量,在“三农”工作中展现新作为,让村庄更美、产业更兴、农民更富,共同在希望的田野上绘就一幅更加美丽的乡村新画卷。


   【丰收赞歌】

   农业农村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梅州全力保障农产品有效供给,持续增加农民收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农业农村经济呈平稳健康发展的态势。2021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97.93亿元,同比增长6.1%;2022年上半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39.93亿元,同比增长4.9%。

   粮食安全稳定保障

   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提升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今年全市预计完成粮食播种面积277.57万亩,其中早造粮食播种面积138.43万亩、晚造粮食播种面积139.14万亩,粮食生产连续31年稳产丰产。2021年起至2022年9月15日共完成撂荒耕地复耕面积45.07万亩,完成省下达连片15亩以上复耕复种任务。

   经营主体稳实壮大

   积极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现有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3家、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48家(全省第一)、市级农业龙头企业229家。市级以上合作社示范社235家,录入全国家庭农场系统管理的规模农业经营户6636家。农业生产“县生产托管运营中心+镇服务中心+村托管员”三级协办体系逐步建立,有县级托管服务中心6个、镇级托管站40个、村级托管员487名。

   乡村产业稳步提升

   建立“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累计创建国家级现代农业产业园1个、省级25个(全省第一),涉及柚子、稻米、蔬菜、水产、茶叶等优势产业。现有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17个,省“一村一品、一镇一业”专业镇26个、专业村234个(全省第一),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生产基地及加工企业104个。初步建成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蔬菜、南药、油茶等六大支柱农业产业集群,产业集群内主导产业总产值170多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60%左右。

   农业品牌稳进创建

   梅州是全球最大的沙田柚生产基地、全国第二大柚类生产基地,柚子种植面积65万亩、总产95万吨,2018年梅州柚以227.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榜首。现有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19个,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24个,省特色农产品优势区11个,“粤字号”农业品牌目录产品217个。

   农村改革稳妥推进

   乡村振兴综合改革省级试点和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任务基本完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100%完成登记赋码发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100%完成身份确认,有27624个集体经济组织完成股份合作制改革,改革时点量化资产20.59亿元,以户为单位发放股权证72.77万本。全市年收入5万元以下的村集体数量全面清零,177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10万元以上,占比86.3%。

   丰收,是中国人世世代代的“金色梦想”。

   为了这个梦想,近年来,红色苏区梅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认真落实中央和省的决策部署,抢抓国家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重大机遇,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优势特色产业发展促乡村产业振兴,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努力实现农业高质高效、农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用好资源禀赋

   擦亮农业品牌

   “好山好水出好柚,广东梅州柚!”9月2日7时03分,中央电视台CCTV-2弹出了梅州柚的宣传画面,向全国观众展示梅州的优美生态和可人柚果。

   资源禀赋,是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基底色”。梅州地处富硒地带,有8280平方公里富硒土壤区域,占全市国土总面积的52.3%。依托良好的资源禀赋,梅州不断夯实农业发展基础,扎实推进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工作,着力打响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等“梅字号”农业品牌。

   2017年,客都米被农业部评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是梅州第一个粮食类地理标志产品;2018年,在广东省农业品牌发展报告中,梅州柚以227.5亿元的品牌价值荣登“粤字号”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榜榜首,嘉应茶以66.8亿元的品牌价值位居全省前列;2019年,梅县金柚以195.6亿元品牌价值位居“粤字号”县域名特优新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百强(水果类)榜首;2020年,兴宁鸽入选第一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2021年,平远橙荣居“粤字号”百县百品优秀品牌榜榜首,并入选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在全市共同努力下,近年来“梅字号”农产品先后斩获了一个又一个“金字招牌”,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平远橙、兴宁鸽等区域品牌响彻海内外。

   农产品品牌叫响了、附加值提升了,农民的“钱袋子”更鼓了。2021年,梅州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9241元,同比增长10.4%;2022年上半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52元,同比增长4.8%。

   促进三产融合

   推动产业兴旺

   由梅州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生产的预制菜“陈小鸽风味乳鸽”,是广东省现代农业产业园百家手信(畜禽预制菜)之一,每天销量达1万只,自热鸽汤一个月的销量也有近3万罐。

   活禽批发价15元一只的鸽子,制成预制菜后售价38元一份。梅州将预制菜作为农村三产融合发展的新模式,立足资源优势,抢抓政策机遇,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产业扩张和配套需求,制定产业发展指引,组织企业参展参赛,发动媒体宣传推介,并主动申报创建省级预制菜产业园,努力打造预制菜产业的重要基地。目前,全市共有从事客家预制菜生产的企业25家,并不断涌现出一批优秀企业,2021年客家预制菜总产值3.53亿元。

   围绕“产业兴旺”目标,梅州积极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以三产融合打造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增长极”,完善“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产业体系,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建设先进生产线,打造“互联网+农业”“休闲农业+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多措并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新冠肺炎疫情常态化防控之下,丰收来之不易。梅州将始终胸怀“三农”国之大者,全面增强干部队伍活力、全面提升干事创业热情、全面激发内生动力,坚持以“产出思维”“经济思维”抓发展,坚持向改革创新要动力,努力寻求一条绿色生态发展路径,让梅州农民年年如约庆丰收、晒丰收、享丰收。

   【美好画卷】

   “十四五”农业农村

   现代化大有可为

   “接下来,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工作部署,狠抓发展第一要务,全面激发内生动力,聚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致力打造客家特色富美宜居乡村,探索古镇与良田共存、产业与乡村共兴新路径,持续推动乡村振兴走在全省前列。”近日,受梅州市委书记马正勇委托,梅州市委副书记、市长王晖在珠江经济台“市委书记话丰收”专访中指出了梅州农业农村发展下一步的重点工作。

   《梅州市农业农村现代化“十四五”规划》这样绘就梅州农业农村现代化蓝图:到2025年,将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阶段性突破,城镇与乡村发展差距明显缩小、城乡融合发展协调性明显增强,农业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全市农业农村现代化走在全省前列。

   精细农业发展加速推进

   大力发展精细农业,合理配置农业资源,提升农业供给体系效率和质量,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推动现有国家级、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提质增效,加快建设广东金柚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培育特色专业镇、村,“跨县集群、一县一园、一镇一业、一村一品”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以梅州柚、嘉应茶、客都米、寿乡水、平远橙、兴宁鸽等优势产业为重点,加强农业质量安全和品牌建设,发展精深加工和休闲农业,产业链条进一步延伸。面向大湾区市场,新建一批“菜篮子”“米袋子”“果盘子”“茶罐子”“水缸子”生产基地,大湾区“菜篮子”梅州配送中心调运体系日益完善。

   精美农村建设加快发展

   加快建设精美农村,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农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抓好农房管控和乡村风貌提升,“四沿”区域美丽乡村风貌带基本建成,具有客家特色的省际廊道美丽乡村示范带加快形成。突出抓好厕所改造、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水处理“三个重点”,厕所长效管护机制不断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得到提升,农村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稳定运行。改善乡村基本公共服务,农村基础设施短板加快补齐。创新乡村治理方式,精美农村建设取得重点突破,乡村建设与青山绿水格局、乡土文化协调融合,乡村治理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基本实现共建共治共享乡村社会治理格局。

   精勤农民培育取得重点突破

   加强培育精勤农民,农民创业就业活力有效激发,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吸引各类人才在农业农村发展中建功立业,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得到提升。推进高素质农民培育,培养出一支有文化、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的高素质农民队伍。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超过城镇居民收入增速。

   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基本建立

   持续深化农业农村改革,城镇与乡村的要素双向流动通道进一步打通,区域城乡更加协调,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不断缩小。加快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普惠共享公共服务加快并轨,初步形成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的工农城乡新格局。

   【经典模式】

   五华县发展“稻虾共作”项目助力乡村振兴

   “一田双收”激活撂荒地

   金秋时节,喜获丰收。近日,五华县梅林镇福新村“稻虾共作”基地呈现出一片忙碌景象:在水稻四周的深沟里,几名员工正合力拉网捕捞养殖的罗氏沼虾。不一会儿,一堆活蹦乱跳的虾便被捕上岸,装进水箱后直接运往珠三角售卖。

   “稻在水中长,虾在稻下游”——这“一静一动”的美好画面,正是五华县“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生动写照。去年年初,广州市番禺区对口支援办动员五华企业家李素偌返乡发展养殖业,成立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带领村民在撂荒土地上掀起“稻虾共作”热潮,助力乡村振兴。

   每天天微亮,李素偌便来到位于五华县横陂镇叶湖村的稻虾孵化基地,认真记录虾苗的长势情况,并按需供给各镇各基地发展“稻虾共作”。“我们目前已经在10个镇开展了‘稻虾共作’,总面积达到2000多亩,直接推进撂荒地复耕复种1400多亩。”李素偌介绍说,“稻虾共作”有效利用了山区的山坑田地,一年可种植2季水稻、养殖3批罗氏沼虾,农户每亩每年可增收近6000元,也带动了村集体收入的增长。接下来,公司计划用3年时间在五华县把“稻虾共作”面积扩展到5000亩。

   在五华县转水镇矮车村,昔日长满杂草的撂荒地通过发展“稻虾共作”,摇身一变成为“致富田”。“近年来,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了,加上种田效益较低,土地撂荒问题日益突出。看着一亩亩良田变成荒田,真的觉得可惜。”矮车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钟彩文告诉记者,后来,村里引进广东省悯农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集约了50亩撂荒水田开展“稻虾共作”,在稻田里种植经济效益较高的五香粘,在四周深水沟养殖罗氏沼虾,为村里复耕撂荒耕地、增加村民收入找到了一条新路子,实现了“一田双收”。

   如今,“稻虾共作”生态种养模式已经“多点开花”,形成示范引领作用,让越来越多“沉睡”的撂荒耕地重新“活”了起来,荒地变良田,农闲变农忙,为农民增收扩渠道,为乡村振兴赋能量。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6:14:2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9 16:19 编辑

梅江区大力发展水产养殖业,注重品牌打造
客都草鱼肥  丰景美如画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本报讯 (记者张莹娜 实习生苏小惠)“起鱼咯!丰收咯!”金秋送爽,梅江区城北镇岭上村清达实业有限公司的水产养殖基地内养殖的“客都草鱼”迎来了丰收期。

   日前,记者来到该养殖基地,只见工人们正在拉网收鱼,网内的鱼儿扑腾着、翻滚着,溅起层层水花(如上图,高讯摄)。不一会儿,工人们便捕捞起上千条肥美的草鱼。一筐筐活蹦乱跳的“客都草鱼”经过称重、分拣后,以最快的速度被运往市场,成为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

   2019年,“客都草鱼”荣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成为梅州首个获认证的水产品。作为梅江区水产产业园中“客都草鱼”绿色水产标准化养殖示范区之一,该基地充分利用水资源丰富、山体植被茂密、饵料充足等优势,大力发展集养殖、销售于一体的水产养殖产业。“基地鱼塘面积约有380亩,年产量约80万斤。”清达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谢石文告诉记者,“客都草鱼”主要售往福建、江西等地,当日即可到达,保证草鱼能新鲜快速送到客户手中,同时也有本地采购商到基地订购。“该基地养殖的‘客都草鱼’鱼肉紧致滑嫩、味道鲜美,深受顾客的喜爱。”前来采购近百斤草鱼的刘老板说。

   据了解,接下来,该基地将研发孵化技术,扩大养殖规模,发展室内养殖模式,进一步提升鱼的品质和产量,持续擦亮“客都草鱼”品牌,助力梅江区水产产业高质量发展。来源: 梅州日报


2022年广东梅州增殖放流活动举行
600万尾鱼苗入河“安家”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本报讯 (记者刘巧 通讯员曾祖聪 黄盛鹏)昨日上午,2022年广东梅州增殖放流活动在梅县区、蕉岭县同步举行,共计增殖放流鳙鱼、鲢鱼、鲮鱼约600万尾

   记者在梅县区梅南镇玖珑湾增殖放流活动现场看到,在志愿者协助下,护渔人员将一桶桶鱼苗投放到梅江河中,为母亲河注入了新的生命和希望(如左图,林翔摄)。活动结束后,梅县区农业农村局执法人员还在放流水域开展巡查活动。

   近年来,我市坚持每年组织开展增殖放流活动,扩大鱼类种群规模,保持水域生物多样性,以实际行动守护绿水青山。同时,通过放流鱼苗等方式,引导全社会加深对水生态、水生生物的认识,增强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大保护行动,促进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

   此次活动旨在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落实《中国水生生物资源养护行动纲要》精神,坚持“共建共治共享”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韩江梅江渔业生态保护工作,增殖、养护水生生物资源,改善、修复水域生态环境,促进渔业丰产、渔民增收。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9-29 16:21: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9-29 16:25 编辑

“稻虾综合种养” 开启现代农业新空间

   轻风掠过掀起层层金黄稻浪,一网兜下田捞起一兜肥美小龙虾,一根根饱满的水果玉米挂满枝秆……丰顺县汤西镇河西村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犹如铺展开一幅丰收画卷。(详见《梅州日报》9月25日3版)

   汤西镇这种“稻虾综合种养”作为生态农业的新模式,既为促进粮食增产打开了新空间,也为提升农业综合经济效益拓展了新路径,为梅州现代、高效、绿色农业发展闯出了一条新路。

   梅州作为农业大市,既要筑牢稳粮增产保供基础,也要扛好现代农业发展重任。近年来,我市紧扣乡村振兴、产业富民,聚焦农业转方式、调结构,不断探索综合种养新业态、新模式,“稻虾综合种养”就是一种新尝试。这也启示我们,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引下,推动现代农业发展要不断创新思维,开阔思路,要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主动对接市场,持续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开发种养多元价值。

   众所周知,插上科技的翅膀,才能助力农业腾飞。当前,梅州正朝着“智慧农业”方向大步迈进,“稻虾综合种养”就是最好的例证。推进这类“智慧农业”,要围绕“卡脖子”技术攻关,强化产学研体系建设,加大科研投入和创新人才引进力度,科技“点睛”,“靶向”发力,才能让农民的“金饭碗”端得越来越稳,不断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和效率效益。

   近几年,像“稻虾综合种养”这样的种养新模式在梅州不断涌现。实现从“盆景”到“风景”,不能光靠种养大户单兵突进,营造“放足好水、养好活鱼”的健康生态是关键。当下而言,相关部门要从政策层面给予扶持,在金融贷款方面加大力度,做好服务保障,努力让更多新农人敢于“尝鲜”,勇于探索,创造更多的特色农产品拓展农业市场空间。

   在希望的田野上,“稻虾综合种养”正推动着农业绿色高质高效发展。凝聚更多资本人才,创新更优发展模式,就能给新时代的农业、农民、农村带来可期的“金色”未来。 来源: 梅州日报


丰顺县汤西镇河西村发展立体种养激活撂荒地
复耕有方 养虾有稻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新农人”黄得新从稻虾共生田里捞起肥美的小龙虾。(林玉莹 摄)

   ●本报记者 林玉莹

   轻风掠过掀起层层金黄稻浪,一网兜下田捞起一兜肥美小龙虾,一根根饱满的水果玉米挂满枝秆……记者近日走进丰顺县汤西镇河西村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眼前犹如铺展开一幅丰收画卷。

   今年以来,汤西镇通过政企合作,春季集约撂荒地,夏季晚稻插秧,秋季稻虾共生,发展稻虾综合种养、打造农耕文化实践基地,让河西村“沉睡”的撂荒土地重新“活”了起来。

   良田归粮田

   引青雁回巢

   河西村土壤肥沃、雨水充沛,是传统的水稻产地。但随着村里大量青壮年常年外出做生意、务工,不少农田撂了荒,低洼地成了杂草丛生的沼泽地,产业发展也陷入“泥潭”。“我早年外出,但从小在这田地里摸爬滚打,对家乡土地有很深的感情。看到土地撂荒实在可惜,也早有回乡发展的想法。”梅州市嘉玉禾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项目负责人黄得新告诉记者,得知汤西镇发出撂荒耕地认耕认种的倡议后,他与朋友一拍即合,创办了嘉玉禾农业发展公司,重拾田园梦,成了“新农人”。

   今年3月,在汤西镇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牵线搭桥下,嘉玉禾农业发展公司开始筹备建设河西村“红色稻乡”农耕文化实践基地。“第一期规划种植30亩以红色文化历史为主题的稻田农场,按照‘一主多辅、一体多元’的产业发展思路,以红色文化历史为主,田园风情、农业体验、农耕文化为辅,辐射带动综合体发展,建设文化旅游绿色生态农业示范点。”黄得新说道。

   如今的河西村“红色稻乡”农耕文化实践基地,已种植水稻、番薯、玉米、淮山等品类多样的农作物,稻田农场初具规模。“首战告捷”也让黄得新和合作伙伴徐美霞信心十足,一鼓作气再承包了88亩撂荒地,打造玉米、有机稻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和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

   稻虾共成长

   一地生多金

   “稻虾综合种养示范基地占地20亩,总投资50万元,是汤西镇党委政府、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对撂荒耕地复耕复种的一次创新探索。”省直机关工委驻汤西镇帮镇扶村工作队队长陈辉介绍说,汤西镇通过流转撂荒耕地,将普通稻田单一的种植模式提升为立体的种养结合模式,在水稻种植期间养殖小龙虾,实现一地双收,同时还吸引人才返乡创业,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更多活力和动力。

   “小龙虾喜阴怕热,我们到8月份水稻长势良好的时候才投放第一批500斤种虾。”黄得新介绍说,虾在稻中游,稻在虾田长,稻田不仅为虾遮阴避阳,而且能为虾提供微生物、野草、昆虫等天然饵料,使小龙虾肥壮、肉鲜味美。同时,小龙虾的排泄物也能为水稻的生长提供养分,实现有机循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增加经济效益。

   “今年早稻丝苗米市场价卖到一斤8元至10元,早已销售一空,水果玉米一上市也在本地市场上热销,等今年12月小龙虾成熟上市,将由第三方公司保价收购卖到珠三角市场,预计一斤能卖到60元。”水稻一年种三季、小龙虾一年有三收,实现了“一水有两用”“一地生多金”。丰收的忙碌让黄得新汗水湿透衣襟,但他脸上始终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今年初,河西村撂荒地图斑面积600多亩,目前已完成撂荒地复耕复种任务的90%。土地不撂荒,乡村有产业,能人留得住,发展才有希望。河西村党支部书记吕汉亮欣喜地告诉记者,目前嘉玉禾农业发展公司已为30多名在家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在公司项目的带动下,村民的自留地也纷纷种上了蔬菜瓜果。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10-3 13:19:16 | 只看该作者
梅县区雁洋镇塘心村澳洲坚果喜获丰收
小小坚果变身致富果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村民在采摘成熟的澳洲坚果。(吴丽伶 摄)

   ●本报记者 吴丽伶

   金秋时节,我市大地处处呈现出一派喜人的丰收景象。日前,梅县区雁洋镇塘心村澳洲坚果(又称“夏威夷果”)种植基地迎来丰收,一颗颗绿果果摇身一变,成为致富“金果果”。

   走进塘心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记者看到颗粒饱满的澳洲坚果挂满枝头,基地内处处散发着坚果的芳香,村民们正有说有笑地采摘成熟的澳洲坚果,现场一派丰收的繁忙景象。“进入采摘期以来,我们每天每个人可以采摘300斤澳洲坚果。”村民黄裕宏告诉记者,坚果采摘回来后可以直接销售,也可以经过脱皮、晾晒、烘干等工序处理后再销售。

   澳洲坚果在梅州落地生根后,吸引了不少市民前往塘心村澳洲坚果种植基地体验采摘乐趣,他们提着小果篮穿梭在基地里,与村民们共享丰收的喜悦。“我很喜欢吃澳洲坚果,没想到原产于澳大利亚的坚果在我们家乡也能种植,所以我赶紧约朋友前来采摘。”市民林女士说,以前吃到的澳洲坚果都是经过加工的,现在第一次吃到新鲜的澳洲坚果,口感真不错。

   据了解,这些澳洲坚果是由梅州市南雁春秋农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人陈乃均引进的。“我去过澳洲和广西梧州的种植基地,发现澳洲坚果营养价值高、口味佳、市价好,且种植管理简单,无毁灭性的病虫害,产量稳定且年年增长,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陈乃均说,他于2018年回乡开始种植,目前种植了约1000亩澳洲坚果,今年产量预计有10万斤,澳洲坚果要在第八年才能迎来盛产期。

   一亩坚果林产值过万元,让陈乃均有信心在梅州把澳洲坚果产业做大做强,他采取“公司+农户+基地+合作社”的运作模式,除了在基地种植,还带动全市各地数百户农户种植,由公司提供树苗和种植技术,并负责收购果实,解决农户后顾之忧。“澳洲坚果管理粗放,不需要太多人力,也不需要怎么施肥,且丰产期长达数十年,利润可观,因此自己试种了几百棵,今年是第一年挂果。”梅县区石扇镇种植户邓海雄说。

   为了延长澳洲坚果产业链,陈乃均在塘心村建立了澳洲坚果育苗场和澳洲坚果深加工工厂,打造了“南雁春秋松鼠坚果”品牌,让落户梅州的澳洲坚果更好地销往全国各地。“接下来我们将继续在扩大产业规模和提升坚果质量的基础上,加强与高校、农业科研所合作,在深加工产品开发、科学管理等方面发力,实现效益最大化,让澳洲坚果真正成为农民的‘致富果’,助推乡村振兴。”陈乃均表示。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11:13:42 | 只看该作者
蕉岭县广福镇创优建强“一村一品”延伸产业链
小小木蜡果 铺实致富路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木蜡果喜获丰收,农户采摘忙;
梅州大量草鱼捕捞上市
木蜡果挂满枝头。 (丘琼 丘林强摄)

   ●本报记者 丘 琼

   特约记者 廖静宜 丘林强

   汪敬淼 徐志宝

   秋意渐浓,万物丰润,又到了木蜡果收获的季节。走进蕉岭县广福镇留畲村坪畲千亩木蜡树种植基地,只见漫山的木蜡树郁郁葱葱,枝头缀满成串的褐色果子,工人们则穿梭树丛间,热火朝天地采摘木蜡果,脸上写满了丰收的喜悦。

   近年来,广福镇高度重视农业产业化发展,充分依托千亩木蜡树基地,积极引导龙头企业挖掘特色优势,做强产业支撑,不断深化院校合作,做精做深产品加工,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拓宽价值链,创优建强“一村一品”,让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跑出“加速度”。

   规模化生产

   拓宽增收渠道

   “木蜡树从日常管护到采摘加工都需要劳动力。这几年年纪大了,干不了重活,我就到基地来务工,每个月还有近4000元的收入!”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村民黄新海边说边将满满一篮子的木蜡果麻利地装进打包袋中。

   “我种植了约50亩的木蜡树,平时公司会派专人来指导我们农户科学种植,给予我们充分的技术支持,待果实采收后公司会负责收购。”来自铁坑村的种植户罗文辉同样忙得不可开交。因广福镇大力发展木蜡种植,越来越多像黄新海、罗文辉这样的村民在“家门口”幸福地鼓起了“钱袋子”。

   “木蜡树别名‘漆树’,主要通过采籽来炼油、制蜡。我们自2013年开始集约山地种植木蜡树,目前公司自种基地规模已超过1500亩,发展木蜡产业不仅能够为当地村民带来更多就业机会,而且能够推动农业增效,壮大村集体经济。此外,木蜡耐旱易管理,还能保持水土,能够把荒地有效利用起来,实现经济利益和生态效益双赢。”据基地负责人、蕉岭县福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福泰生物”)总经理钟帆介绍,该公司立足产业优势,依托“公司+基地+农户”种植模式,积极发挥自身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不断创新联农带农富农机制,推动当地木蜡产业往规模化、标准化、产业化方向发展。“我们已经带动留畲村、铁坑村等多地农户参与种植木蜡,规模近500亩,其中达到规模化种植基地的就有6个,进入盛果期每亩可为农户增收6000元以上。” 钟帆说。

   延伸产业链

   夯实发展根基

   农户山上采果忙,加工厂里溢油香。在福泰生物加工车间里,机器轰鸣声不时传出,进入车间,数名工人一边有序操作着分拣机、过滤机,一边筹备工厂扩建搬迁事宜。“漆果采摘运回工厂后,我们先用烘干机烘烤,然后进行脱梗处理,再将果仁果皮分离,物尽其用。”粗加工车间负责人龙伟胜告诉记者,通过机械化分离后,可从木蜡果中将果皮、果仁提取出来用以制蜡和制作漆籽油,而果梗则用作肥料,全产业链模式将一粒小小木蜡果“吃干榨尽”。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10-10 22:35:2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10-12 15:29 编辑

石扇镇咸菜新厂投产

        近日,石扇镇松林村举行石扇咸菜新厂投产仪式。区委常委、区委办主任赖宇坚,副区长刘演政参加活动。

   活动现场,先后举行了石扇咸菜新厂投产揭牌仪式、产销合作签约仪式、种植合作签约仪式、授信仪式,并向松林村部分脱贫户赠送了防返贫保险。

   今年以来,石扇镇松林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成立了石扇榕绿农民专业合作社,在推广咸菜种植发展的同时,合作社投资了300多万元建设咸菜加工厂房,严格按照食品安全生产厂房标准建设,并已6月取得食品生产许可,可以满足年产2700万斤咸菜的需求,并成立咸菜预制菜研发部,研发推广石扇咸菜包、石扇咸菜速冻饺子、梅菜扣肉等预制菜产品,将以往村民单一小作坊小规模生产制作升级为“党建+合作社+基地+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大力发展石扇咸菜产业,以产业振兴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发展。梁德锦 汪思婷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