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复制链接] 0
收藏
6
回复
429126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7-8 12:44:31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7:44 编辑

编织守匠心 非遗话传承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黄永淼在自家店铺里,用传统手工编织竹器。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黄联安向记者展示制作畲萝使用的工具。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茅坪村老手艺人正在破篾。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制作好的畲萝成品。(图片均由高讯摄)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茅坪村老手艺人制作畲萝三十余年,双手编织非常熟练。

   ●本报记者 洪国栋

   特约记者 余 灏 罗文燕

   来源: 梅州日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7-8 12:45:2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7:53 编辑

编织守匠心 非遗话传承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冬日的清晨,在大埔县茶阳圩镇老街的一间店铺门口,茅坪村村民黄联安正低着头,和妻子一起用粗糙却灵巧的手在竹篾间游走穿行……经过开竹、破篾、编织等多道工序,大半日功夫,一个椭圆形的畲萝便展现在眼前。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竹编技艺已逐渐淡出人们的生活,但在茶阳镇茅坪村,很多村民精于竹畲萝编制这项技艺并代代相传,用双手编织着对美好生活的向往。2022年,大埔竹畲萝编制工艺被列入梅州市第十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老艺人匠心传承40余年

   茶阳镇茅坪村盛产毛竹,现有竹林面积达1000亩以上,可年产150万吨毛竹。长期以来,当地村民都有利用农闲从事竹编补贴家用的习惯。

   “资源丰富、就地取材是畲萝制作工艺代代相传的重要原因。”据茶阳镇文化站相关负责人介绍,茅坪村生产竹畲萝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清朝康熙年间。相传由郑姓六世祖“信步公”在外地学艺后传承下来,至今已有300多年历史。

   畲萝主要用于逢年过节或置办喜事时装祭祀用品或者嫁娶用品,是粤东、闽西客家人必需的家庭用具,在大埔境内及毗邻地区广泛使用。随着时代的变迁,畲萝的制作手艺在茅坪村代代相传,成为一门精湛工艺。不少村民更是利用竹畲萝编制工艺养家糊口,改善生活。

   今年50多岁的黄联安十多岁就跟着父亲和村里的老人学习竹畲萝编制技艺。在他的记忆里,茅坪村的村民无论男女老少,几乎人人都会编畲萝。2006年,他和妻子在茶阳镇老街经营起一家竹器店,主要制作畲萝。在艰苦的岁月中,他靠着这门手艺养活了一家老小。他的双手也在不间断的劳作中被竹条磨得非常粗糙。但直到今天,他仍没有停下编织。“生意好的时候,一个月能做20担左右,折算下来,一年能有6万块左右的收入。”黄联安说,一根竹子,如果当作加工材料卖,最多只能卖10多块钱,但经过制成竹编手工艺品,一担畲萝就能卖到550元左右,现在他们编织的畲萝主要是销往潮汕地区,那边需求较多。

   畲萝看似简单,但其制作工艺颇为复杂。“编制畲萝使用的竹料都是经过严格挑选的当地优质毛竹。”据黄联安介绍,茶阳老街大部分竹器店是家庭式经营,从竹子到编织成畲萝,要经过裁竹子、刮节、破篾、拖尾、编器身等20多道工序,整套工序都由自家人完成。

   平日里黄联安主要负责开竹、破篾、拖尾等需要用到刀具的工序,妻子则负责编织。黄联安介绍,就拿破篾来说,操作所用的工具就是一把简单的篾刀,把蔑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一层一层分出,直至得到薄如蝉翼的竹丝。在这过程中,主要是靠手腕的力度和捏劲,才能保证竹篾厚薄、粗细均匀。待正式编织时,经篾相对固定,纬篾是活动的,要边织边添。再经过收边、缠边,并根据竹器的类型和需要,做成既紧密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篾器。

   “不知不觉中,我已经与竹畲萝打交道40多年,现在做畲萝的基本上都是上了岁数的人了。”黄联安感慨,由于竹编工艺繁琐且辛苦,很多年轻人都不愿意学,如何能够保护和传承好这门手艺,也是他们老一辈手艺人在思索的问题,“总想着这门手艺不能丢,只要我和我老婆还编得动,就会一直编下去。”

   让传统技艺再现活力

   茅坪村村民黄永淼今年42岁。“我以前是在外面打工,成家后回老家定居,为了讨生活,就开始跟着村里的老手艺人学做畲萝。”黄永淼说,竹畲萝是精细活,很考验人的耐心。在学习之初,黄永淼一边摸索,一边到村里的老艺人家里学习他们各自不同的编织法,集众人之所长。他常常在板凳上一坐就是一整天,双手布满了老茧。他悟性较高而且能吃苦,很快就“入了门”。

   接触竹畲萝后,黄永淼爱上了这门手艺。为了把手艺学到极致,他一直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思考。在他看来,非遗手艺不仅是传统的,也应该是现代的。“要把传统的手艺和现在大众的生活审美衔接在一起,做出更多适合现代生活场景的实用型产品,才会有更大市场,才能将这份技艺传承的更好。”

   2003年,黄永淼在茶阳老街开了一间竹器店,凭着对竹畲萝的热爱,他不断创新、改进,让自己的竹编制品更受大众消费群体的青睐。在他的店铺里,除了传统的较为实用的器具外,还有诸多类似雨伞、花瓶等不同造型的装饰性竹编。“为了能够与时俱进,我经常跟着手机视频学习新的竹编技艺。”黄永淼说,通过将畲萝微型化,制成既美观又实用的手工艺品,往来的游客总会慕名前来参观,碰上喜欢的,他们都会以不低的价格带回去。

   为了让竹编技艺获得更多年轻人的认可,今年4月,黄永淼开通了抖音账号,用短视频的形式记录竹编作品的制作过程。黄永淼希望通过视频能够让更多的年轻人重新认识并热爱竹编这项传统技艺。“通过短视频平台让竹畲萝这门传统非遗手艺进入年轻人的生活,我觉得很有意义,自己也希望能够成为竹畲萝技艺的传播者和宣传员,让我们茶阳古镇的竹编手艺重新焕发生机,成为乡亲们致富的载体,加速乡村振兴。”  

   来源: 梅州日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7:36:19 | 只看该作者
百年技艺代代传 油茶飘香焕生机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土法榨油中,由水车提供动力带动碾盘研磨茶核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兴宁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第八代传承人杨汉金用石槌反复撞击油槽,演示榨油的过程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油茶加工季,“中国油茶之乡”兴宁油茶加工厂房里,遍地都是晾晒的油茶果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霜降前后,茶农上山采摘油茶果。兴宁市委宣传部供图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杨汉金展示茶油生产的传统做法

   每到霜降前后,兴宁市罗岗镇元潘村漫山遍野油茶飘香,采摘茶果的村民吆喝声此起彼伏。茶山下,加工厂房里同样热闹,一碾一槌……在撞击声中,茶果变成了茶油,鼓起了村民的口袋。

   大自然赋予的优良生态环境,孕育了罗岗镇传承几代人的老油茶树,更流传下了400年历史的木枋土法熟榨技艺,现如今已成为梅州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随着时代的发展,非遗手工榨油技艺在当地历久弥新,在今天有了不一样的使命。

   借力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的保护和宣传,当地延续传统,做好种植、管理、加工,创建了“元潘茶油”品牌,“油茶+”方兴未艾,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油茶产业成为了当地村民“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产业。

   采写: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 通讯员 曾智勇

   摄影:南方日报记者 马吉池(除署名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7:45:5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7:49 编辑

   百年技艺代代传 油茶飘香焕生机

   历史悠久

   手工榨油技艺见证百年油茶发展

   “太阳一出红艳艳,油茶果香春满园,丰收佳节好年景,家家户户笑开颜。”一曲客家山歌,道尽兴宁市罗岗镇与油茶的关系。

   事实上,油茶已在兴宁罗岗飘香百年,大自然赋予的绿水青山,成为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山银山。据悉,兴宁市有着“中国油茶之乡”之称,而罗岗镇地处兴宁北部山区,山川秀丽,林丰果茂,群众向来有种植高山油茶的习惯,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油茶是我们的宝贝,近年来,罗岗大力种植油茶,发展林下经济的路子走对了。”罗岗镇党委委员张幸华说,现在镇里上百年的油茶树并不少见,一棵油茶树传承了几代人,成为群众增收的“摇钱树”。

   如今,走进兴宁市罗岗镇油茶主要种植区元潘村、潘洞村,可以看到漫山遍野均是绿油油的油茶树。“传承下来的不仅是油茶树,还有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手工榨油技艺。”元潘村党支部书记杨华东说。

   据当地村民介绍,兴宁高山茶油碾榨技艺迄今至少已有400年的历史。宋元时期,原住民已使用竖压式碾榨山茶油技艺。明代以后,大量迁入的客家人开始将原有竖压式碾榨技艺改为横卧式撞击技艺,并一直传承延续至今。且于清代开始大面积人工种植油茶树,榨油作坊也随油茶产量的增加而增加。

   “现罗岗镇辖区内,清代中期有高山茶油碾榨作坊19个,1949年24个,1985年27个。”张幸华说,但在上世纪末,由于大部分榨油作坊已改用电动机械,致使传统碾榨作坊仅存元潘油坊。“这也是手工榨油技艺传承悠久的见证。”

   每年霜降前后,村民集中采摘油茶是罗岗镇元潘村延续多年的传统。“到了油茶采摘季节,村里比过年还热闹。”杨华东笑着说,得益于元潘村独特的土壤和良好的气候条件,村里种植的全部都是高山土油茶,采用纯天然、无公害耕作方式,加上严谨的种植管理和科学的采摘时间选择,通过木枋土法熟榨工艺,使得出产的茶油质地纯净、色泽透明、味道清香,品质深受市场喜爱。

   “特别是元潘以及邻近村潘洞的茶油远近闻名,供不应求,历年售价均在100元/斤左右。油茶种植收入占当地村民农业生产收入80%以上,是强村富农的传统支柱产业。”杨华东说,价格好,村民自然愿意种。

   杨华东口中的木枋土法熟榨工艺即当地流传下来的手工榨油技艺。随着以油茶为代表的林下经济在兴宁扎根发展,一度行将消失的古法油茶压榨技艺也得以发扬和传承。

   2011年4月30日,这个铭刻在当地群众心中的技艺得到完整梳理,并以手工榨油技艺(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被梅州市人民政府列入梅州市第三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村民心中,列入非遗不仅是传承技艺,也是一代一代人的发展见证。

   历久弥新

   九代相传守护传统手艺之根

   走进元潘村新建的油茶加工厂,可以看到水车、碾盘、油槽、石槌、饭甑、楔子、木勺等老式设备。在这里,元潘村还原了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的完整流程。

   “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与明代《天工开物》记载的立式楔子机榨油的操作流程几乎完全相同,源远流长。”加工厂房里,兴宁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第八代传人杨汉金向记者介绍了茶油生产的传统做法。

   “摘果、晒果、去壳、晒核、碾核、蒸粉、压饼、装槽、打楔子、下槽、过滤装罐等11道工序,每个工序环环相扣,要求严格……”今年71岁的老人杨汉金一边介绍,一边用石槌撞击油槽,演示传统土法榨油的过程。

   “上世纪50—70年代,政府曾号召发展油茶。此时罗岗镇许多地方都兴建有木坊榨油厂,像罗中、蕉一、甘村等地,但现在只剩下元潘村土法榨油加工厂仍有木枋榨油设备了。”杨华东说。

   在杨汉金的演示中,传统手工榨油的核心技艺跃然眼前。“油茶果采摘后,要把茶核晒干至水分含量15%以内,再将茶核碾成细小均匀的粉末,之后用猛火把茶核粉蒸熟至用手可捏成团,手放开后又会慢慢散开,然后进入压饼环节,温度必须保持在65℃至85℃之间。”

   前面的步骤完成后,进入最为耗费力气的环节——装槽、打楔子。

   “装槽时,必须把茶饼装平直,饼与饼挨紧。打楔子榨油时,必须‘先轻、后重、再缓’。一般先轻打20次左右,待茶饼挨紧出油量加大后开始重打15次左右,然后再每隔几分钟轮换轻打或重打一次。几个回合后,见无油再出,即可下槽。”杨汉金说,用传统手工榨油技艺碾榨的高山茶油,色泽透明,略呈金黄色,味道芳香清醇,并更好地保存了其营养保健价值。

   “以前家家户户都有种植油茶,元潘村木枋土法熟榨工艺在周边村落很是出名,每到油茶采摘季节,村里的加工厂特别热闹,挤满了人,甚至隔壁河源龙川的群众也会过来村里加工油茶。”杨汉金说,他家世代种油茶加工油茶,传统手工榨油技艺由其大伯手把手传授。

   上世纪70年代,时年20多岁的杨汉金便在村里的油茶加工厂工作,头两年作为杂工,先熟稔技术流程,后来成为了油茶加工的好手。“油茶加工的季节,最高峰时候每天要做12个小时,一年需要忙碌40多天。”杨汉金说,为了榨油他都用坏了几个石槌。

   随着时代的发展,机械榨油设备因其工作效率高,出油率高等优势,逐渐取代木枋土法榨油。“现在会手工榨油技艺的人不多了。”张幸华说,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传承历史悠久,凝聚了客家人勤劳、智慧和吃苦耐劳精神,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人文价值,对于发展高山油茶传承特色产业、为兴宁山区乡村振兴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必须想办法传承下来。

   鉴于此,2020年11月,罗岗镇元潘村在长期闲置的原油茶加工厂上重新建成了新式的加工厂房,内设木枋土法榨油设备一台,机械榨油设备两台,同时挂牌成立了手工榨油技艺(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传习所。

   “机械榨油相比土法榨油,一天下来效率快了一倍,节省了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现在油茶加工村民都选择了先进的设备,但是传统的手艺是我们的根,不能忘。”杨汉金说,到了油茶加工厂油茶加工的季节,杨汉金便在加工厂内传授技艺。

   在元潘村油茶加工厂内的墙上,张贴着一张罗岗镇茶油坊传承谱系。至今,罗岗镇高山茶油制作工艺已传承到了第九代。杨汉金的儿子杨怀星、杨怀生,侄子杨玉华均是该技艺的传承人。与山上枝繁叶茂的油茶树一样,传统的手工榨油技艺也在传承中历久弥新。

   方兴未艾

   “油茶+”造就“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产业

   “年年补种,年年增收,油茶就是我们的‘摇钱树’。”元潘村油茶种植大户巫丙泉说,自家种了上百亩的油茶林,丰产年份油茶收入有7万多元。

   “相较于其他农产品种植,油茶种植具有投入少、成本低、产值高的优势,每年只需要铲除几次杂草即可,而铲除的杂草可就地填埋,化作有机肥料,不需要再额外添加化肥。”杨华东说,现在大多村民都把油茶种植作为副业,平时在外工作,等到油茶采摘加工季才回来。

   每年10月份,元潘村将举办油茶集中采摘节。届时不论本地村民,还是在外地打工的村民一定会回到村里,人手不够时甚至会招聘外来务工林农一起采摘油茶。“到时漫山遍野都是采摘油茶的村民,前来收购油茶的采购商也不少。”杨华东说,元潘村高山油茶每亩可产油茶籽约150斤,出油率约20%—30%,最鼎盛的时候一斤茶油能卖到120元,元潘油茶因此成为远近闻名的“网红油茶”。

   为了让油茶产业更好发展,近年来,元潘村还实施了低效林改造、成立元潘专业种养合作社等措施。“今年,全村一半的油茶林面积已实施低产低效林改造,有望增加产量,实现年年丰产;同时通过合作社,流转闲置的油茶林,对于有油茶林人不在村里的,或者人手不够的,由合作社统一除草、修剪枝叶、施肥等管理,同时统一加工、包装、定价销售,让茶油更好走出去。”杨华东说。

   目前,元潘村以“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大力整合零散的油茶资源,通过借力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榨油技艺的保护和宣传,创建了“元潘茶油”品牌,提升市场影响力和竞争力,实现合作社和农户的增收创收。

   同时,“油茶+”方兴未艾,元潘村还带动第二产业、第三产业发展,涌现出油茶+旅游、油茶+餐饮、油茶+文化的融合发展趋势。

   如今该村还打造了精品高效油茶种植基地。“油茶基地深入结合‘油茶+乡村旅游’项目进行统一规划,规划项目包括油茶种植,登山休闲步道、观光亭、健身小广场和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目前,油茶基地第一期工程已开展,复种的100多亩山地已平整好,油茶苗和相关种植物资均配备。”杨华东说。

   “结合元潘村的优势资源禀赋,罗岗镇党委提出了打造‘渔茶文化休闲基地’,一方面发展观光旅游,保护和开发元潘水库和龙母嶂原生态自然风光,探索开展登山、缆车观光、水上娱乐、特色餐饮等配套产业;另一方面推广文化旅游,主动融入柿子坪善述围古民居、罗中鱼形古民居、罗岗镇历史文化展厅、溪美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红色交通站等镇域文化旅游路线,大力宣传非遗文化——手工榨油技艺,不断擦亮元潘油茶品牌。”张幸华说。

   罗岗镇元潘村是兴宁油茶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以发展林业产业为抓手,尤其是传统的油茶产业,大力发展林下经济,目前罗岗镇种植面积达到了1.5万亩,并重建了油茶加工厂,每年的油茶产值达1000多万元。

   油茶产业,成为当地村民“不砍树,能致富”的绿色产业。

   ■相关

   制订乡规民约

   发展油茶有“秘诀”

   在杨汉金的印象中,每年霜降后的几天,凌晨4时许,村民就已起床,吃过早饭,家家户户都带上麻袋、布包、竹箩等工具,老人孩子吆喝着赶路上山了。

   在采摘茶籽的时间段,村民忙碌着,分工合作。有人在摘着茶果,有人背出茶山,有人挑到路口,装袋、锁包、运走……像一条流水生产线,家家户户的禾坪里,厅堂里,便堆满了包包茶果。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油茶就扎根元潘,与当地村民结下深厚的“情谊”。元潘油茶能够在周边建立起“人无我有,人有我特”的品牌,离不开村民的管理、加工,其中有着独特的“秘诀”。

   为了防止乱摘乱偷,确保质量声誉,从近十年前开始,元潘、潘洞两个村委统一管理油茶。制订乡规民约,贴出具体摘茶果时间通告,组织专业队每天巡山,禁止任何人在规定时间以前擅自采摘茶果。同时,每个村选派精干的护林员兼任茶山管理员。

   “从种树、铲草、摘果,我们都有严格的管理,确保油茶果优良的生长空间。”元潘村护林员杨昔兰说。

   不仅是种植、管理,在加工榨油方面同样有特色。

   “土法榨油中,有三道工序是我们生产好茶油的‘秘方’。一是‘研’茶核,用‘水’力,开动水车带动研轮旋转,反复研磨茶核,形成粉末;二是‘蒸’粉末,用‘火’力,粉末倒入大饭甑,烧柴火煮沸锅里的水,蒸熟;三是‘榨’出油,用‘石’力,油槽里放上一圈圈扎好的茶饼,用石槌反复撞击油槽,渐渐榨出油。”杨汉金说。

   “在管理、加工等精细流程下,元潘的油茶不用高产品种,不施农药化肥,不抢季节市场,榨出的油色纯味香、营养丰富。”杨华东说,与外地其他茶油对比,元潘茶油保质时间更长,以其优良的品质,多年来赢得了广泛赞誉。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8:41:4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8:52 编辑

指尖竹舞,编出客家人的竹器世界

原创 大湾区之声

手编竹器曾是客家劳动人民

日常生产生活必不可少的用具

随着时代的变迁

竹器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

但是在广东梅州大埔茶阳镇的茅坪村

这门传统的手艺依然保持着生命力


茶阳镇村民黄志贤

20多岁起就开始从事竹编技艺

至今已经有近50年的时间

以前农闲时

黄志贤常做一些畲箩拿去卖钱

以此维持生计

现在,他在茶阳镇老街上

经营着一家小店

儿子负责开竹、断材料

黄志贤自己负责破篾

儿媳妇负责编货

店铺里全是竹子特有的清新味道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制作竹器的竹料非常讲究

经验老到的客家人会通过敲击竹身

来分辨竹子是否适合做竹器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客家竹编虽好看又实用

但制作工艺颇为复杂

从原料加工到成品

需要经过截竹、刮节、破篾等20多道工序

待竹子处理好之后

才能进入到编织阶段



正式编织时

经篾相对固定

纬篾要边织边添

再经过收边、缠边

并根据竹器的类型和需要

做成既紧密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篾器


如今,竹编工艺已经不再局限于

日常生活用品

它与陶器、丝织品等融合

让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

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

开竹、破篾、编织、烧制……

竹编师傅们精湛的手艺

也走红海外

成为众多外国网友眼中

“神秘的中国力量”



客家竹编

作为广东省的传统手工艺

正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

立足于民间工艺之林

并慢慢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舞台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9:05:4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9:09 编辑

香港客家麒麟扎作

来源:林文映香港

   文|林文映

   不久前,笔者在两岸客家联会江全孚会长等一众乡亲的陪同下,专程前往位于元朗崇正新村的“三喜堂花炮会所”,听冒卓祺师傅讲解麒麟扎作。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冒师傅是上水古洞村的住民,小时候跟客家籍的外公外婆长大。2018年他在村口开了一个客家麒麟扎作展馆,不收门票,但须预约,访客可以在这里欣赏各种展品及舞麒麟表演。展出作品出自冒师傅及其学徒之手。据他介绍,开馆一年有逾二千人参观,通过他们拍摄并上传到社交媒体,能让更多的人知道古洞有一个扎作馆,有助传统习俗及工艺的传承。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2017年,扎作技艺被列入首批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以功能区分的话,扎作分为“丧葬扎作”、“节庆扎作”和“装饰扎作”三类。


   众所周知,麒麟和龙、凤凰、貔貅一样,都是不存在的神兽,但又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图腾元素。其中,龙是百兽之王,是权势和力量的象征,“龙颜大怒”、“龙腾虎跃”,山川走势常常被称为龙脉都是例子。麒麟很不一样,是仁爱的象征。它的出现总是伴随生机,相传只在国泰民安的太平盛世才会出现,故民间称为瑞兽,乡谣有“百姓愁,麒麟走,天下和,麒麟舞”之说。至于貔貅,主管财运,是熊猫的神话版本,甚至有人认为貔貅是香港人编的,纯属“港产神兽”,这一点笔者无从考证了。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冒师傅回忆说,年少时就热衷于舞狮和舞麒麟,“我们古洞村每年都有观音诞、做大戏,有舞麒麟、抢花炮。这些活动我从小看到大”,“从小就在想,长大了要自己去做一个狮子、麒麟出来”。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麒麟之首似龙,形如马,状似鹿,尾若牛尾,背上有五彩毛纹,腹部有黄色毛,口能吐火,但没有攻击性。客家人视麒麟为温良谦恭之兽,用以祈福避邪。在香港的客家村落,每逢农历新年、太平清醮、嫁娶寿宴,都能看到麒麟舞动的场面。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香港客家分布在港九新界各村落,但麒麟舞又以西贡坑口较为著名。这里说的“坑口”,不仅是坑口村,还包括马游塘村、下洋村、上洋村、孟公屋村等十八条乡村组成的地域。


   麒麟舞和舞狮相似,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民间艺术,最早源自中原,多在节庆时登场。但南北方及不同族群的麒麟,造型往往不同。南粤最常见的麒麟舞来自客家,现已被列入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不管是舞狮、舞龙、舞麒麟,都绕不开紥制这一环节。扎作技艺曾经有辉煌的过去,却又经历过最惨淡时期。香港近年流行集体回忆,传统工艺复甦,有些民间团体寻找扎作师傅举办工作坊,更有年青一辈创作新潮的扎作产品,让传统民间手艺得以薪火相传。


   已届知天命之龄的冒卓褀,是香港为数不多的扎作师傅之一,且“买少见少”。他的手艺来自一次非常偶然的机会。十四岁那年,因为维修狮头,他认识了“宝华扎作”的老板欧阳伟干、关多师傅,从此拜关多为师,学习广府派的扎作技艺。六年后,成为全职扎作师傅,无论醒狮、金龙、麒麟,还是花灯、丁灯、花炮,他都驾轻就熟。2013年,冒卓祺拜了第二个师父,今年85岁的陈旺。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冒师傅谈起香港麒麟扎作技艺,如数家珍。最早从广州、佛山一带传入香港,至少有二百年历史,在工艺上延续了“扎、扑、写、装”的技巧。


   他坦言,扎作耗时费力,“���伤手,损手损脚是家常便饭,做得很辛苦却挣不到多少钱。刚入行时更是入不敷出。“在香港地,做水电工嘅学徒,收入都超过扎作师傅。而且,学水电工比较短的时间就能学会,但做扎作款式种类繁多,却需要非常长的时间才能熟练上手”“但系冇偈,纯粹是热爱这个行当”。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竹是必不可少的原材料,但并不是所有的种类都合适。最上佳的是楠篾,坚硬且柔韧。除了手感好,更能让麒麟带有一种动感。我们经常要从外地进口竹枝”。


   “由于是手工,光做一个麒麟头大约需要半个月,比国内的流水线制作多了,至少多耗两倍的时间。但我是苦中作乐,很有成就感”。


   1997年香港回归,以他名字中的“祺”命名的“祺麟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店”诞生了,运营至今刚好25年。冒卓祺的工匠精神获得精神上的回报,创作的三头麒麟配六角花灯、蝠鼠造型彩灯等作品在往年的元宵彩灯会上大放异彩。为传承扎作技艺,冒卓祺于2016年成立了“香港扎作业联会”,近年还应邀前往中国大陆、日本、英国,示范和教授扎作技艺。


   版权声明:本文系作者原创文章,图片资料来源于网络,本文文字内容未经授权严禁非法转载,如需转载或引用必须征得作者同意并注明来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3-1-1 19:31:3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3-1-1 19:33 编辑

“客家人的竹编手艺”你见过几样?

来源:丰顺见


   中国传统手工艺

   客家竹编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竹编品是一项中国传统的手工艺制品。客家人自在中原起,便掌握了各种制造和编织技术。从金银铜铁锡的冶炼加工,到泥木石草竹的艺术造型,都能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一代一代地传承至今,并不断发扬光大。而竹编工艺,就是其中一朵瑰丽的奇葩。

   01— 竹编的制作 —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制作竹器的竹料是非常讲究,经验老到的客家人会通过敲击竹身来分辨竹子是否适合做竹器。从原料加工到成品,需要经过截竹、刮节、破篾等20多道工序。待竹子处理好之后才能进入到编织阶段,正式编织时,经篾相对固定,纬篾是活动的,要边织边添。再经过收边、缠边,并根据竹器的类型和需要,进行穿骨架、安提手等多道工序,做成既紧密耐用又美观大方的篾器。俗话说得好:“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精心编织的篾器十分经久耐用,少则几年,多则几十年,甚至可用几代人。

   02— 竹编手艺的地域性 —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竹编手艺,还有一定的地域性,俗称“样档”,即某一个村庄的篾匠师傅习惯打什么竹器,代代如是。于是,各个地方的竹器便具有各自的特色。如瑞金的下九堡片,就有“莲塘的畚箕,蛇口的笠嫲,上下塅的火笼,西天坝的筛簸。这是客家人谋生的一种延续,就如同每个地区都有各自的生产、生活模式一样。通过发挥自身特长,织成五花八门的篾器,既可满足自己的生产生活需要,还可作为商品,在市场上交易,换钱贴补家用。他们起早摸黑,勤勤恳恳,挺受人尊重,所得足以养家糊口。

   03— 中国传统手工艺 —
大埔百年“畲萝村”竹编手艺编出新生活
   如今,竹编工艺已经不再局限于日常生活用品。它与陶器、丝织品等融合,让这项中国传统手工艺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喜爱。竹编师傅们精湛的手艺也走红海外,成为众多外国网友眼中“神秘的中国力量”。

   客家竹编作为广东省的传统手工艺,正以其鲜明的个性和特色,凭着其举足轻重的实用价值,继续立足于民间工艺之林,世代相传,长久不衰。客家的竹编师傅们,仍然有着大显身手的宽广舞台。并慢慢走向更加宽广的世界舞台。

   部分来源:梅州市人民政府网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