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复制链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发表于 2022-6-5 14:54:0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6:51 编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5:10:5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5:20 编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摸栏:圆形,有大摸栏小摸栏,小的约1.2-1.5米大,大的约1.6-2米多大,用双层竹篾片编织而成,坚实耐用,边上同背机一样用厚实的竹片夹住,喊做摸栏甲。

  客家人多用来晾晒豆类、萝卜干、咸菜干等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6:43 编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箩隔,是一种 用竹篾编制成的用具,一般分成两层面或三层,底层固定,上面几层是活动的,根据需要可以增加或减少层数,有盖,通常是成对使用。其制作精细,工艺精湛,篾匠师傅编织完后,买家要请铁匠师傅在有关部位用铁加固,再涂上油漆, 既美观又耐用。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在客家婚庆中,可以看见在媒人的身后跟着一队很长的挑着“箩格”的迎亲队伍,那些挑“箩格”的人摇曳生花,晃悠悠的把挑着幸福的“箩格”送进了新郎的家,祝福新人们的美满婚姻就像挑着箩格的庆贺队伍般长长久久。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箩格在客家地区有的叫格箩、姐箩。箩格是客家人 节日或喜庆时用来装礼物走亲戚,或外出祭祖装三牲水果等物的特色竹制品,一般情况是由女的来挑。在客家婚庆上非常讲究担“箩格”,讲究担数的数量和内里放置的随送礼品以及担箩格时进门的礼数。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迎亲队伍中,箩格的数量有讲究, 要以双数为大吉,2、6、8、10担为佳,有好事成双之意。挑箩格的人由女眷来担任,一般由新娘的婶娘、舅娘、嫂子、叔婆之类的来挑。箩格里面的物品要包含头、尾、长、久之意。走在最前头的最重要,称为 “头担”。在“头担”中,一头箩格摆放了一只染了红色的猪头(为客家敬祖的上等供品),一只头尾及两翅留有羽毛的熟鸡(龙头凤尾),两对红蜡烛,4串小鞭炮;6柱或10炷线香(各分两小扎,并用红纸卷牢,意为成双成对)。

   另一个箩格装着两个用红绳连 着嘴对嘴的酒壶,两只用红绳系脚并脚连脚的鸡(一雄一雌,雄的系左脚,雌的系右脚,称之为“公婆鸡”)。其他箩格则是装着长命草、芋头苗、莲蕉花、谷物和豆子等以及装有木炭(火种之意)、白线(白头偕老)、铜圆(人到缘到),还有一些金纸、鞭炮蜡烛等物。

   除了以上物品,还要带上芹菜、蒜、葱、韭菜等红纸或是红布包着的蔬菜,带上一把芹菜,芹谐音“勤”,希望女儿嫁到男家后能吃苦耐劳,勤俭持家;大蒜,蒜谐音“算”,希望女儿出嫁后百事灵通,过日子懂得精打细算;葱,葱谐音“聪”,意在祝愿新人添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韭菜,韭谐音“久”,祝愿新婚夫妻相亲相爱,爱情天长地久。无论是哪个箩格,东西齐全后,还要 盖上红纸表示大吉大利。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旧时在客家地区祭祀、行嫁等重大活动时,都要使用箩隔和郑,箩隔挑着鸡、粄、酒等小件祭祀、行嫁物品,郑由两人扛着杀好的整条或半条的猪、羊等大件祭祀、行嫁物品。

   箩隔是由一个人挑的,郑是由两个人扛的,所以箩隔和郑是不能邓在一起的。客家话“箩隔唔邓郑”是指男女双方不般配的意思。客家话“邓”有指配平的意思。旧时农村嫁出去的女儿带着一个小孩转妹家时,经常挑着一担箩,一只箩上坐着小孩,另一只箩上放着转妹家的礼物,因放礼物的箩较轻两边唔邓头(不平衡),便在这只箩上放上石头等物来平衡,叫“邓箩头担里”。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迎亲队伍到达新郎家后,挑头担者必须用右肩挑,进入厅堂时先用右脚跨进门槛,然后将头担摆放在男家神位前(盛着猪头的箩格居左,盛着公婆鸡的箩格居右) 敬祖公。之后,男方家会有人来“操箩格”,翻来翻去,看看箩格里面的东西意头有多少,看到好意头要说出来,说得越多意头越好。男家收到的东西越多,当然觉得越有面子。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随着时代的变迁,如今的迎亲队伍以小轿车接送,箩格不再以数量多为荣,只是 一般两担意思意思一下。挑箩格也不从新娘家挑到新郎家,她们把箩格放在轿车里,当轿车差不多到家门口,挑箩格的人才晃悠悠的把箩格挑进新郎家。虽然程序简单了,但是箩格所承载的幸福是不变的。

   来源:客家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5:23:57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6:10 编辑

每件客家老器物,都有一个客家特色的名字

       客家人遍布世界各个角落,客家族人历史农耕文化悠久,语言独特,当然在漫长的历史变迁中,经过不断的迁徙与当地的异化,现在各地的客家方言、俗语均有所不同,客家话也受到其他语言的冲击,为拯救留存客家方言、客家特色、客家风俗文化等,现将其整理,敬请各位客家仁人志士指正、探讨。

      一:碗公

   吃饭的碗,大碗、小碗、盛饭用的饭碗、盛菜用的菜碗、汤碗,客家人都习惯叫作碗公。

   二:筷头嫲

   有公必有母,有碗公的叫法,所以客家话就有筷头嫲(母的意思)的叫法,也有另一个叫法,筷里。

   三:条匙
   即匙羮,也叫汤匙。普遍为陶瓷烧制,但现代有铁制、木制、不锈钢制、甚至银制、金制的,客家人都习惯叫作条匙或条匙羮里。

  四:葡锣

   煮饭用的煲,古代有用铁制的、铜制的、陶制的、近现代有用生铁制的、铝制的、紫砂制的,不管用什么材料制的,客家人都习惯叫葡锣或叫作葡锣煲里。

   五:锅头

   煮水用或者炒菜用的,客家人以前做好事需要煮很多饭时还用锅头来焖饭。从古到今普遍用铁制的多,所以也叫铁锅。

   六:勺嫲

   也叫耀水勺,倒水、盛水的器具,古代多用木(木制的叫树勺嫲)、铜制成(铜勺嫲),近代多用锌铁皮制的,现在多用塑料制成的。小时候在河沙滩上挖个沙井,用勺嫲耀水到木桶里,再挑回家。

   七:桶吊

   顾名思义吊着桶的东西,用一条木或竹制的扁担,二头用铁制的钩穿吊在扁担上,挑水时直接勾在木桶的桶耳上(桶的提手)。


   八:水桶

   装水、盛水用的桶客家人统称水桶,有木制的(喊做树水桶)、锌铁皮制的(喊做铁桶疑)、塑料制的(喊做塑料桶)。

   九:笨桶

   挑大笨的桶客家人喊做笨桶,多用圆形木制的,二边各有一只耳头,上面用竹弯成的提手,客家人喊做笨桶耳甲。

   十:尿角哋(敌音)

   多用塑料或木制成的,客家人习惯用长的(1.6-1.8米左右)小圆木或竹竿做柄,与笨桶搭配挑水、挑笨淋菜时用。

   十一:背机

   客家人用来背(风的意思)谷、背米、背豆类等物,用薄竹篾编织而成,圆形80-100cm大,边上用5-6cm厚实的竹片夹住,有只非常好听的名字,喊做:背机甲。

   十二:麻西

   同背机相似,不同的是麻西的每一条纵横交织的小竹篾片有间隔的小空隙,背机则无,这样可以把小沙子筛下去,客家人用来西米(筛米)、西黄豆、西绿豆等物。麻西的边上一样用竹片装夹住,但是没有麻西甲的说喊法哦。

   十三:摸栏

   圆形,有大摸栏小摸栏,小的约1.2-1.5米大,大的约1.6-2米多大,用双层竹篾片编织而成,坚实耐用,边上同背机一样用厚实的竹片夹住,喊做摸栏甲。客家人多用来晾晒豆类、萝卜干、咸菜干等物。

   十四:糯斗(挪斗)

   圆形,约40公分大,用极细孔的筛网边上用厚竹片装甲住,客家人用来西(筛)糯米粉、糙米粉(生米粉)、南薯粉、麦粉等用的。糯斗的作用主要是把粗糙的渣西掉。

    十五:托几、粄托几

   小时候(上世纪70、80年代的时候)基本上家家户户都有,用细的竹篾条编织的,有圆形、椭圆形、船形的,小的拳头那么大,大的约20-30公分大,主要用来张(装)东西,比如张糖哚几、张地豆、张米里、张甜粄尼等食物招待客人用。

   十六:插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炒米插几,半扁圆弧形状,前面入口较浅薄,后面较为深高易装载,边上有竹片甲夹住,大的叫大插,小的叫炒米插几,大的插主要用来收谷、豆类的时候插上去收拢装载倒到萝里用,炒米插几主要是炒米里的时候方便用,插用小的竹篾条编织的。

   来源:网络综合资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5:59: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6:09 编辑

客家饭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饭甑,是客家人用来蒸饭和盛饭用的一种炊具,其形状上粗下细,多以陶或竹、杉木制成,左右有把手,上方有木盖,甑的底部有甑篦,甑篦为圆盘形,凿有许多小孔,以便水蒸气上升蒸饭。

    饭甑,是客家人特有的餐具,以前家庭人口偏多,耕作技术相对落后,为了节省时间和柴火,客家人煮饭往往一次煮熟,一日三餐享用。这样,就必须要有一个较大容量的煮饭和盛饭工具。于是,饭甑便应运而生了。旧时,在客家地区,几乎每个家庭都有一个饭甑。

   饭甑(zèng),呈上粗下细的圆桶形,左右有拿手,上方有木盖。饭甑虽然形似“圆桶”,但结构却比圆桶复杂得多,它一般由杉木制成,直径略小于高度,由甑体、甑箅和甑盖三部分组成。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饭甑蒸出来的米饭均匀熟透而无焦饭,食之又软又香,口感极好。旧时,客家人每逢红白喜事举行盛大宴会,必用大饭甑蒸饭,只要一揭甑盖,满屋飘香,加上丰厚菜肴,真是令客人胃口大开。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饭甑主要用于蒸饭和盛饭,但饭甑还有一大妙用,那就是酿酒。客家地区家家户户都有酿酒的习惯,尤其是快要到年关,就是饭甑大显身手的时候了。用饭甑不仅可以一次蒸几十斤糯米,还可以保证酿出来的米酒唇齿留香、余味无穷。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使用了几千年的饭甑,渐渐退出了历史舞台,不论在城市农村都淡出了人们的视野,取而代之的是现代化炊具应运而生,诸如电饭煲、压力锅等炊具充满商场,占领了厨房。....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虽然如此,人们仍然留恋饭甑米饭的扑鼻清香。何况,饭甑是木制炊具,不生锈,无副作用,耐磨耐碰,是挺环保的绿色餐具。除了饭甑蒸饭令人齿颊生香外,还具有一定保健作用。所以,还有一些家庭和饭馆仍然能看到饭甑的身影。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6:46:1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12 13:14 编辑

广州市唯一的客家围屋村——岗埔围屋

来源: 旅行人生

   世界客都梅州,至今还保留着两万多座围垄屋,但在增城中新镇西北部坳头村的一个宁静的山沟里,坐落着广州市唯一的客家围屋村——岗埔围屋。

   一个围垄屋就是一座村落,这里有客家人的家园乡愁。

   坳头村是一座客家村落,有7个自然村组成,常住户1336多人,岗埔为其中一条自然村,赫赫有名的围垄屋就位于村中。



   据了解,岗埔围垄屋建于清朝康熙五十四年(1715年),是一座青砖、泥砖、木、卵石三合土混合结构建筑。

   其以祠堂为中心,左右及背后为环屋带,环绕而成一个前方后圆的对外封闭、内部敞开的整体建筑群。整座围龙屋的中间部分为二进深的祠堂,扇形环屋带则由26个房间组成。

   整座围垄屋南北阔38.6米,东西深40米,占地1544平方米。在祠堂的左右有宽4米,深17.5米的纵巷,前带门楼式小门,门楼的屋顶及门面墙与祠堂和环屋带相连,使整个村落连成一体。

   在祠堂的后面与环屋带之间有一块俗称为“胎地”的半月形旷地。

围垄屋的中心是岗埔祠堂。祠堂上“颍川堂”三个大字告诉人们,这里的人姓陈,来自河南。

   屋带以后面正中部房间为最高,屋脊为灰塑龙船脊,屋带以后正面正中部房间为中心,屋面绕左右向前延伸依次降低,直绕至围垄屋的正面,以砖砌镬耳封火山墙为正面墙,耸立两侧,并与祠堂前墙、大门组成一组天际线变化丰富的大立面,整个村落为前方后圆的围垄屋格局。

   在岗埔围垄屋外平地上有两对旗杆夹,村民称其为“秀才碑”,围垄屋每出一名秀才,就竖起一对旗杆夹。

   村民骄傲的说:“我们这座围垄屋出了38名秀才!”


   祠堂大门口贴着对联“岗呈锦绣,埔号长春”,只有当围垄屋里的人,都走出围垄,创造出不愧于前人的事业,才不负会不负康熙五十四年陈氏祖先的寄托。坳头的春天也才会更加灿烂。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20:27:20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6 20:45 编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文化︱客家老井纪趣

   有方便的生活用水是客家人生存的必要条件。在房屋的不远处,若能从山坑或河溪道上开圳引水到屋侧最好,再在屋侧圳道上挖一个不深的坑,四周砌些石块,便成可从中挑水洗衣洗菜的浅水坑。还有一种情况是,屋侧有泉源,便在泉眼前挖个浅坑,四周砌放上石块。这两种水坑客家人也称之为“井”。当然,无法开圳引水又无法找到泉源的则要挖个五至十米深的竖井。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挖竖井要先请来地理先生,先生会据房屋的坐向或据他编说的理由来确定挖井的位置,还会吹嘘这么选择对住房的五行配置才得当,主人住起来才能和顺。挖井是挖两米左右直径的圆形竖井,靠人工用锄头锄土、簸箕运土这最原始的方式挖,挖到一定深度时,井面上用桁木搭起三角架,并在架上装上木制滑轮将井底挖的泥土一簸箕一簸箕吊运上地面。井坑挖好后,再从井底起沿四周靠壁砌垒石块,一直砌至地面,然后用预先请人凿好的大石块(四块或六块),围砌在井面成一米左右高的井沿。也有井沿是用灰石或火砖砌围成的。井沿多是圆形的,但也有方形的。在井底砌放石块时,石块后面放些木炭,能更有效地过滤井水。待井水溢满后,水中放进几条小鲤鱼,可随时观察到水质情况。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有趣的是,富有想象能力的客家人在酿制娘酒过程中,将蒸熟的糯米拌上酒麯放入缸中时,中间也做成一个竖形窝直至缸底,这竖形饭窝客家人也称“井”,为“酒井”。另外,堂屋与堂屋之间的四方形空间客家人也称“井”,是“天井”,而且,俗语“头井二灶三门户”中的“井”就是指这天井,我们从中可知,这空间井在客家民居的建筑理念中有着很重的分量。

   有井必有打水用的小巧的木桶,旧时每家每户都备有井桶。使用井桶在井中盛水要有技巧,用手腕将绳索使劲一抖,井桶便自然倒扣进水中,待翻转浮起时,已是满桶的水。一般人家厨房中都放有大水缸,早上和傍晚用木桶各挑上五六担水,家人基本够用了。“两兄弟,和和气,空肚去,饱肚归”,这一传统客家谜语的谜底就是指这木桶挑水。有小孩或老人因提不起一桶水,便将绳索压在井沿上,用力将一桶水拖拉上来。若是灰石或火砖砌的井沿,年代久了,四周留下了绳索拖动而成的一道道深痕,使井更显“沧桑”。

   多神信仰的客家人,相信世间很多事物都有灵性的,树木,水塘,柴灶,河流,山冈等谓为“有神”。自然,这水井也有神。因此,在井旁用石块砌一个神台,正面中间竖贴一块小石碑,碑上凿有“井神之位”字样。逢年过节和每月的初一十五,虔诚的人都会到神位前焚香点烛祭拜。这井神的设立,无意间给井起了保护作用,使不良之人对井神有所敬畏,不敢对水井随便损毁。平时人们对水井这一公用设施也是爱护有加,见有不懂事的小孩向井内丢杂物或吐口水什么的,大人会及时制止和教育。井用久了,井底积下的杂物多了,便要在较旱时节选择一个吉祥日子,弄干井水,请人下井去把杂物清理上来。清理工都是挺灵活的人,他能张开手脚,抓踏着井壁中的石缝,猴子般下井去上井来,让胆小的人看着心悬!做完这项活后,主人会煮熟几只鸡蛋给下井人吃,客家人认为下井人是到“阴曹地府”走了一趟,吃鸡蛋一来可压惊,二来能使以后的日子过得有“春光”。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老井的四周铺有石灰或铺放了河石,有的还放有可供洗衣洗菜用的石盆石缸。早晨或傍晚时分,挑水的,洗衣的,洗菜的,邻居们相聚在这里,家长里短,话语不断,笑声不断,那是一幅多么至美的欢乐和谐的场景啊!有耳福的话,还能听到井边传来的动情山歌:

   柑子跌落古井心,一半浮来一半沉;爱沉你就沉落水,莫浮起来动我心。

   可惜,这些养育了好几代人的乡间老井由于种种原因大多已被废弃或填埋,人们的生活用水多是从山坑间用管道引过来的,邻居们欢聚在井边的生活场景已难再现!

   综合编辑:文旅龙岩 来源:客家文化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3:27:45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12 14:13 编辑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客家船灯

   客家船灯又名打船灯,是流传于闽西、粤北、赣南等地的传统民俗舞蹈,特别在闽西山区武平、长汀、上杭、永定、连城等客家聚集的地方活跃不衰。打船灯主要在春节、元宵,偶尔也有端午、中秋、重阳节表演。

   客家船灯是客家特有的节庆活动形式。表演双人船灯时,一人藏身船舱以挎带扛起船灯,船头船尾一艄公、一艄婆,持桨边划船边行边说唱,接着表演各种船灯小戏;单人船灯船体较小无船篷,由演员一人挂在肩上,边划边唱边舞蹈。双人船灯队只一艘船,单人船灯队则多艘船同时表演;另一种是“船板灯”,如同众人抬着一艘龙舟,舟中坐着化妆的孩童,仅是抬着巡游我们。 农民演员自编自导自演,以船灯舞的独特文艺方式,表演农村群众喜闻乐见的节目。

   历史起源

   船灯的历史起源无从考证,但凭口传,有几百年历史了。据福建省志、县志记载:清代顺治帝祭澄江毕,急回京都,忽然风浪大作,无法过江,渔翁勇摆渡送帝至对岸,帝回京后命乐府作《渔家乐》曲牌,并赐金匾“渔家乐”一块和“夜明珠”一颗,为渔家造福。解放初期,船灯曾参加福建省民间文艺会演。解放后几十年来,各地政府利用这一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活跃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也配合宣传缴交爱国公粮、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计划生育等党的方针政策,一直流行不衰。

   船灯构造

   船灯是以船形灯为道具,舞蹈和音乐相配合而进行表演的一种民间娱乐形式。船灯的制作,是以竹篾或木条制成一个长约3米,宽约1米余的船形骨架,中间扎成一座四方立体如同画舫、内能站人扛船体的船舱架。然后将船体蒙上白布,画上水波纹图案,且布长需过船底,以遮盖船内人员脚掌。画舫舱架,也以白布或彩纸粘贴。前后开舱门,左右开小园窗。四周挂上小灯笼、小流苏、彩花、彩珠和人物纸塑等。船窗、舱门二侧都贴吉祥楹联。舱内和外四角装上彩灯,点以蜡烛。有的还自船舱顶至船尾顶,加搭建一彩布平顶船篷。篷边也饰以彩带、流苏、小灯笼之类。整个船体十分精致美观。

   船灯表演

   表演时,一年轻力壮的男子,藏在船舱内靠安装的挎带肩扛起船灯,承受整个船的重量,并不停地左右、前后摇摆,表演船在各种水情的江河中航行。船头船尾各一人。船头一人扮丑角叫“艄公”,船尾一人扮旦角叫“艄婆”。两人各持画桨摇船,有时“艄婆”不划桨而“打扇花”,边行,边唱,边舞。其唱词大都固定,有时也即兴而作,间有道白,内容诙谐可笑。舞蹈动作,有摇船、逆水行舟、拖船、上滩、下滩等。此外,还有乐队,配合船灯吹奏一些固定的民间小调,如《八板头》、《尾子》、《渔家乐》、《过江龙》等。戏剧情节较为单纯,大多以男欢女爱为内容,有固定的唱词和曲调。台词道白,多用客家话表述。有的在“打船灯”之后,还加演《打花鼓》。演奏的船灯小曲有百余个,其中有些与十番、静板相同。整个演出时间从打船灯到演小戏等,可达两个多小时。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3:45:42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12 13:47 编辑

盘龙桥李屋,文武两解元

源:梅州日报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盘龙桥旧景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盘龙桥李屋孝友堂门口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屋内牌匾
客家语“爷娭”的来历
图文/轩儒 赖俊权

       从东山书院顺着时光梅州,沿着新修的栈道溯溪而上,在十里梅花盘龙桥一侧,也就是今天中国客家博物馆的背后,东山大道和周溪河裹夹着的这一“金带揽腰”的地方称为盘龙桥,书香门第、翰林之家孝友堂李屋就在里面,这是如雷贯耳曾经诞生了一位翰林、一位武解元、八位文武举人和十位秀才,一群科举名流和名人的客家名居,赫赫有名,令人仰望。

   田连阡陌

   斜晖脉脉水悠悠

   城市,因历史而伟大,因地标而铭记,就像一说曼哈顿,就会想到纽约;一说陆家嘴,就会想到上海;而说到盘龙桥,自然说到李家。当天我们来到孝友堂,热情的李氏后人带我们转了一圈,指着厅堂上百年前的照片介绍:先祖躬耕于大地,田连阡陌,村中有古朴雅致的小桥、潺潺流动的溪水、袅袅升起的炊烟,远处的山丘上,石径阡陌,梯田层叠,果园飘香,农妇扶犁,河边清泉淙淙,村姑浣衣,古老的山村展开一幅客家民俗风情画卷,漫步其中,如诗如画的景致恍如世外桃源。

   翻开李家的族谱,约1670年清初,开基祖李绍燃,人称孝友公,壮年由西阳来到梅城周溪梁姓龙厅教私塾,以积蓄购得今祖屋地基,于1720-1730年间始建,距今已近300年历史。

   客家人都有聚族而居的特点,一座围屋就是一个姓氏的小社会,孝友堂同样综合了客家民居的特点,中轴对称、功能齐全,有花胎、有池塘,它是客家人精神文化的空间展示,也是客家文化在大地上的奇妙组合。我们停留在厅堂,面向天空,无法想象,N年前盛景,是一群群少年闻鸡起舞,还是伴随着的读书声、练武声,也许每一个名人的故事都有“三更灯火五更鸣”的勤奋努力和汗水,也许每一名人的背后都有美丽的传说。

   盘龙桥李氏祖屋孝友堂严格教育儿孙,有位贡生出身的万州学政萧系禹钦佩他的品行,特赠联:“望重儒林,孝友端方之誉早悉與评里颂;品齐处士,古廉方之産并耀理学乡贤。”孝友公为庠生(即秀才),品行端方,孝敬上辈,对待兄弟友爱无间。后裔称李绍燃为“孝友公”,不忘其为盘龙桥李氏奠定的人文基础。

   文武解元

   诗礼簪缨好人家

   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这是客家地区重视教育的真实写照,大量的客家弟子通过科举考试之路走上仕途,改变了家庭的命运,更有甚者推动了时代的发展,攀桂坊旁的周溪河,千百年至今依旧欢快流淌,人们都说它是一条文化河,因为它目睹了无数才人的吟唱。

   李家的首位解元是李绍燃的五世孙李象斌,他武艺高强,胸有韬略,在乾隆甲午年考取武科解元,镇守海门,功勋卓然。继他之后,两位堂弟也考取武举人。一门3位武举人,传为佳话。由于李象斌的楷模作用,至今我们到孝友堂还可以看到李家的门首依然悬挂“解元”的匾额,以纪念他的功勋。

   道光二十年,即1840年,李象斌的侄子李载熙在广东乡试己亥科第一名,也是解元,接着授翰林院编修,升御史,任国史馆协修,实录馆纂修,广西学政,圣训殿试掌卷官等。李载熙,年少聪明,读书过目成诵,著有《诗草》、《争坐位集字联》。我们在正中厅堂上依然可以看到悬挂着“翰林”大匾额,抬头是“载熙公(一八一○—一八五九),清道光己亥科解元、庚子科进士,钦点”,落款:“二○○五年载熙公裔孙立”。 李载熙把家族的光耀从武功转向锦绣诗文的华丽转身,并充分发挥雁群效应,引导弟弟李重熙中举,儿子李学恂、李学恒同科中举,为孝友堂的书香门第锦上添花。

   才人辈出

   八位举人十秀才

   一个人要想真正领略一座城市的美,需要用自己的脚步去丈量,用自己的眼睛去赏析,而对于周溪边上盘龙桥孝友堂,她的文化品位和厚重独特的灵魂需要细细品味才会领悟。

   “盘龙桥”直至今天依然作为一个地名在用,它不单是一座桥梁的名称,也是攀桂坊里一个地方的标杆。翻开历史,状元桥一带,除了东山书院外,曾存在七贤书院、锦江书院、先贤书院等,可以说是梅城文化重地。而盘龙桥,在状元桥沿周溪往上约1里,据《乾隆嘉应州志》载,“盘龙桥,城东四里,周溪水出此。原木桥,今筑石未就。”由此可知,盘龙桥建于清乾隆前,但是初建时是木桥,后来改建石桥。

   站在孝友堂,隔着周溪举目可见的是黄遵宪家族所在的禄善堂和德赞楼,黄遵宪高祖父一门出了一位进士、八位举人。盘龙桥西端还是进士杨仲兴的故居,再远处的张家围、旺巷口等,遍布是著名文人故居。

   客家先民来自中原,多是世家贵胄、书香门第,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土地和书香是客家人亘古不变的两大梦想,对故地的文化不忘,依然存在儒家所谓的“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等传统观念,同时客家人为了改变自身的命运,便把“耕读传家”作为搏取功名、向外发展的一个出路。

   盘龙桥李屋共出了一位翰林、一位解元、八位举人,八位举人分别是:武举人李象华、李象兰,文举人李重熙、李学恂、李学恒、李天骥、李景肠、李倬汉。加上人数更多的贡生、秀才,门庭之盛,可想而知。

   除此之外,盘龙桥李家还出了十位秀才和贤士,如叶璧华的夫君李舫蓉、黄遵宪的启蒙老师李钦颖、与古直、钟动、曾伯谔等组织“冷圃”诗学社的李季子等等。

   能文善赋

   文章自古能华国

   盘龙桥李家能文能武,有名望,更有锦绣诗章。

   李载熙的儿子李蓉舫之妻叶璧华为清末岭东三大女诗人之首,晚年推行新学,创办嘉应州第一所女子学校——懿德女校,首开粤东地区兴办女校之先河。

   叶璧华自幼天资聪颖,能文善赋(1844-1915),父亲叶曦初为嘉庆举人,曾在广州府学署掌教。叶璧华13岁嫁与秀才李蓉舫为妻,夫唱妇随,相敬如宾。“绣罢鸳鸯枕,停针已五更;恐惊郎梦醒,轻放剪刀声。”形象道出夫妻恩爱之情。

   叶璧华一生作诗甚多,生前曾手编《古香阁集》二卷,感情细腻,真切动人,如:“一叶梧桐忽报秋,闲夜风寡小窗幽。闭门怕见高楼夜,空惹人间午夜愁。”也有些胸襟宽广、关心时事的作品:“文章自古能华国,巾帼谁怜倚马才。济世胸怀罗宿纬,剪夷勋业概边台。诸天佛梦清凉在,四野风声跋扈来。自愧峨眉生小画,壮怀何处荡尘埃。”

   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在黄遵宪、张玉仙等社会贤达的支持下,叶璧华在嘉应州城原培风书院旧址创办了公立“懿德女校”(梅县区女子师范学校前身),并把学校办得井然有序,女校声誉日隆。由于叶璧华的倡导,梅州各地女校如雨后春笋,蓬勃发展。

   叶璧华的一生,著有不少诗作,后来编印成一本《古香阁诗集》。诗集的序文是便是黄遵宪写的“其诗清丽婉约,有雅人深致,固女流中所仅见也。”丘逢甲也对诗作赞美云:“翩翩独立人间世,赢得香名饮粤中。”

   秋雨怀人

   山水灵运育群英

   说到盘龙桥李家,还有一位大名鼎鼎的人物,不得不提,他是晚清举人李天骥的儿子李季子,与钟动、古直、曾伯谔、曾勇父、曾晚节、黄慕周,号称“七子”。

   1907年冬,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留学的同盟会员钟动,回到家乡攀桂坊,与李季子、古直等人探讨国家命运前途,提出:“冰雪万里,潜孕春阳”等进步思想。1908年春,他们组织“冷圃”诗社文学组织,设在梅城北门外曾氏义祠,由李季子任社主。李季子号朝露,古直号层冰、钟动号寒云、曾伯谔号积雪,曾勇甫号繁霜,为最初的冷圃五子。同年夏天,他们在梅城创办务本学校(即梅州中学前身),熊锐、彭精一是在那时成为他的学生的。“冷圃”成员其实都是热心革命的志士,他们从兴学育人入手,传播民主革命、爱国救国思想,换起民众,推翻腐朽的清朝政府,振兴民族大业,是同盟会在梅州活动的两个据点之一。

   盘龙桥一带同时也是缪斯女神钟情的乐土,在这里伫立起一个诗歌的王国,在梅州最大的诗歌总集《梅水诗传》里,400多位诗人的诗作被录入,光有据可考的盘龙桥周围攀桂坊诗人就有70多人,占总人数的六分之一。

   “一角圃,冷清清,我尝过从,兴酣时,也指挥钟王,叱咤李杜;终古天,都梦梦,君遽大解,肠断处,是春风话旧,秋雨怀人。”一首友人的挽联,道出李季子英年早逝,才华纵横。李季子著有攀桂坊诗坛的天之音《花杂咏》,凄绝动人,苍凉悲壮。他的女儿李素英,是民国梅县才女、冰心学生,早年以《燕京大学赋》受到老师钱穆的赏识,著有散文集《心籁集》、《燕京旧梦》等。

   东山岃和盘龙岃上的野菊与秋枫,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延续着攀桂坊的山水之灵和文化之脉

   时光转流,从孝友堂开基到现在已过去近三百年历史,周溪边上的一切芳华依旧,它的一侧是百年老校东山中学和东山书院、东山学校,再远一些是东山教育基地,院士广场的楣杆石猎猎飘扬;另外一侧是高级中学,远一些还有梅州农业学校和百年名校嘉应学院,至今弦歌不辍书声琅琅。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城市即文化,文化既是一个城市独一无二的印记,更是一个城市的精髓和灵魂。近年来,梅江区打造“诗画梅江,文明客都”理念,打造十里梅花盛景,盘龙桥孝友堂等名居,必将受到世人的仰望和拥趸。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发表于 2022-6-12 13:55:30 | 显示全部楼层
客家“圩日”,逐渐消失的客家人文风情!

   客家人的墟日,根据周围客家人的约成规定,一般五天为一轮,依农历而定。分为逢“一六”墟、“二七”墟、“三八”墟、“四九”墟和“五十”墟;也有的是三日一墟,是“一四七”墟、“二五八”墟、“三六九”墟。在梅州则一四七,二五八,三六九都有,每个乡镇不同!

   两个相邻的墟场,墟日总是相邻一天而不会重复,这样就能让买卖双方都有较多交易机会。


   墟场上的商品交易一般按内容分类,如粮食方面的有“米行”;家禽类的“鸡鸭行”、卖猪牛肉的“肉行”;服装类的“布行”,卖菜的地方叫“菜行”等。各墟场按其历史习惯形成不同特色,客家人们把自己产品摆在规定的地方卖。

   客 家 人 的 墟 日



   旧时因交通不发达,客家人卖东西只得靠肩挑步行,前些年头是骑自行车,现在几乎是骑摩托车,或搭车赴墟。

   有拖拉机或农用卡车的开着载着自己的产品去赴墟,步行的大都是墟场附近的人。




   墟日这天,农户把自己生产的粮食、日用品挑到乡镇所在地去进行交易;小商小贩更是闻风而动,把城里的商品运到乡下的墟场上叫卖。需要购物的农民带上钱往墟里赶,叫“赴墟”。在墟场上双方买卖讨价还价完成交易。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