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的公厕,比较有特色, 一楼做店面,二楼做厕所, 以店养厕,"盘活了一盘棋" 话说中国老百姓绝大多数处在温饱阶段,少数达到小康水平,可供赞助、公益、慈善的资金不多,这些钱都是省出来的,挤出来的; 中国企业99%都是中小企业,成长型企业,并不富得流油,基本是吃饭的财政,生存发展压力很大,过多的“奉献”“回报社会”会势必影响干扰企业发展。有些“赞助”、“捐献”“回报社会”并不真正发自内心意愿,受到某些因素影响;社会公民承担社会责任,赚了钱回报社会是应该的必须的,问题是如何让他们心甘情愿掏钱支持善举,同时又达到共赢,让更多人自发“学雷锋”,这是赞助、公益、慈善事业健康、持续、快速发展的机制所决定,值得大家探讨。 任何事情为什么只要有“好处”,人们积极性就空前高涨:坏人被抓到了,违法分子被举报了,比赛出成绩了;为什么赞助、公益、慈善事业不能公开讲回报,为什么总要遮遮掩掩?其实有些公益慈善的操作,私底下是有条件的,为什么不能冠冕堂皇走上台面,公开透明地讲条件、谈合作?说白了还是极左的思想作怪,好象怕人说什么,好象与传统某些观念格格不入。做了好事不能留名,更不能做善事谈条件,讲价钱,否则就是大逆不道,就会群起而攻之。这是个舆论导向问题。 做了好事,人们内心深处是希望得到回报的,至少希望得到社会的认同肯定,这是人性。一项公益活动,往往要企业家“支持”“奉献”“回报社会”,有关部门能否站在人性角度,为对方做些什么,回报些什么,感恩对方,感谢对方。比如虚的荣誉回报,宣传回报,实的金钱实物,这里讲的“金钱实物”有时只是用自有的资源或待开发的资源与对方进行对换,有时这种资源在自己手里好象没什么价值,但却是对方迫切需要的。相互“感恩”“回报”是永恒的持续动力。 遗憾的是在某种舆论导向下,对方对回报也不好意思开口,有时明明心里想,嘴吧上还要唱高调,装高尚,好象自己要求了就是思想有问题,品德不高尚。于是我干脆以各种理由推掉不做,这样社会就少了许多“活雷锋”“公益使者”。我们有关部门、项目方是否应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以人为本,引导舆论,回报感恩对方,以调动社会的积极性。 赞助营销是赞助商对接项目平台资源,借势作广告作宣传作推广,发展企业经济,达到多方共赢。这种方式值得公益慈善机构借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