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24132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4-4-15 10:33:0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02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谷仓新国货研究院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高跟鞋是体现女性魅力的“法宝”之一,但随着新一代消费者的崛起,运动服、瑜伽裤的盛行,让“法宝”没了用武之地。


   曾经叱咤风云的达芙妮,如今在年报里已看不到高跟鞋的身影;以皮鞋为主的红蜻蜓,休闲鞋成为主流,高跟鞋份额极小;闻名全球的高跟鞋品牌Jimmy Choo2023年第三季度营收下跌1.3%。


   高跟鞋市场疲软,引发了新一轮市场革新与洗牌,老品牌为了避免品牌老化,被新一代消费者唾弃,主动寻求转型;新品牌抓住机会,大胆创新,弯道超车,尖刀直入。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中国产业信息研究网数据显示,巅峰时期,全球高跟鞋市场规模达到200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3万亿元。中国也因此诞生了多家“高跟鞋”巨头,例如达芙妮,2005年时市场份额达到了20%,相当于每5个买女鞋用户中,就有一个是达芙妮的用户。然而,大约从2018年开始,巨头们开始衰落。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千百度2018年营收暴跌6亿元,到了2022年,营收较2016年,跌了约20亿元。归母净利润方面,2018年和2019年,两年亏损约7亿元,近几年保持在600万—2700万元的盈利。


    达芙妮更是下滑的厉害,2015年营收还有70亿元,从2016年开始,连年下跌,2021年营收只有8643万元,只剩个零头。近两年开始回暖,但也只有1.7亿元和2.6亿元。


    辛辛苦苦很多年,一朝回到解放前。坚持了很多年的老品牌,给新一代消费者留下了「不行」的标签,对这些企业和企业家来说,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营收下滑后,众多“高跟”鞋企开始转型,红蜻蜓加码非传统皮鞋(运动休闲鞋)的研发,止住了营收下跌的趋势。达芙妮推出了“无糖、方糖、泡泡糖和棒棒糖”系列产品,皮鞋与运动鞋结合,高跟变成了厚底,收获了不少消费者。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42: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04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曾经的高跟鞋有多火爆,如今的高跟鞋就有多落寞。

   别说是北京的其他地方,就连时尚潮流三里屯也罕见高跟鞋,有人专门在三里屯太古里蹲守统计,3月份的一个周末,半个小时里只出现了7双高跟鞋,其他都是球鞋、厚底鞋、乐福鞋、玛丽珍鞋、洞洞鞋,甚至是拖鞋。


   高跟鞋失宠背后,主要原因是:


   第一,悦己文化的兴起。


   高跟鞋被称为「美丽刑具」,只要穿过高跟鞋的用户,包里必然备着创可贴,美丽与鲜血并存。比脚后跟受伤更可怕的是,多位三甲医院的医生表示:经常穿高跟鞋,脚部重心前移,增加膝关节压力,可能导致膝关节损伤,严重时会导致脚变形;足部长期受挤压,还会影响血液循环。随着悦己文化的兴起,舒适才是女性用户的第一选择,与其不断“受刑”,不如舒舒服服。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第二,场景需求变化。


   在过去,西装加皮鞋是标配,除了居家外,几乎每个女性都会穿着高跟鞋或者皮鞋。但如今的消费者,完全没有高跟鞋的需求,有用户表示:“现在的生活节奏逐渐加快,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追公交、挤地铁几乎是‘打工人’的常态,高跟鞋极大地影响了我的效率。”另一位用户从未买过一双高跟鞋,她表示:“一方面我没有穿高跟鞋的场景,另外,现在很多高跟鞋样子有点过于成熟,不太适合我。”


   第三,时尚有了更多选择。


   不管是Lululemon的瑜伽裤,还是始祖鸟的冲锋衣,都需要用运动鞋来搭配。无论是进行瑜伽运动还是户外探险,运动鞋都能提供必要的舒适度和功能性。同时,这种搭配也显示出时尚与运动的结合,反映了现代人对于健康、活力的追求。


   紧身运动内衣加宽松休闲裤,或者宽松卫衣加紧身裤的搭配方式,“越休闲、越时髦”的流行趋势,既展现了身材的线条美,又保留了休闲舒适的风格,符合了现代人对于时尚与舒适的双重需求。


   从正式到休闲,时尚是随着时代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的,没有一种时尚是永恒不变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46:42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05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年轻人不穿高跟鞋,鞋企也开始转型,高跟鞋难道就真的不行了?


   对于任何一个品类来说,除非有更好的替代品,或者用户完全没有需求,否则依旧有巨大的机会。


   2018年成立的高跟鞋新锐品牌7or9,在2022年卖出了30万双高跟鞋,实现2.1亿元的营收,超过了很多老牌的高跟鞋品牌。7or9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势能?


   第一,选一个有需求但又很难的赛道。巅峰时全球万亿市场,就算如今落寞了,国内还是上百亿元的大市场,这至少证明,高跟鞋是由需求的,有需求但不穿,是因为痛点太大。在这样的情况下,老牌巨头缩减高跟鞋业务,新品牌又不敢入局,在她们看来,这个赛道大有可为。


   所以,赛道巨变之时,是老品牌的危机时刻,也是新品牌的上位好时机。


   第二,老品类,新产品。跟老品牌比起来,7or9没有底蕴,也没有试错的空间,首战即决战,那如何保证选品正确?答案是选择被无数品牌、无数用户验证过的「基本款」——尖头细跟、一字带等。经典款都是经过市场验证的四季常青款,不存在因为“过季”而滞销的情况,属于自带光环的品类,具有天然优势。


   第三,解决行业级痛点。高跟鞋的行业级痛点是磨脚、不舒服。7or9的两位创始人跨界移植,先是将运动鞋的内衬移植到了高跟鞋里面,在鞋头里嵌入空气棉,弹性支撑,减少摩擦,改善脚趾头的舒适;再将内衣的材料移植到高跟鞋里面,用乳胶做鞋垫,改善脚掌的舒适度。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技术创新以用户痛点为目标,会更简单、更高效。对于绝大多数产品来说,技术都是现成的,就看如何重新排列组合,跨界移植。难的不是技术,而是用户洞察与思维。


   第四,时尚属性。买高跟鞋用户的第一需求是时尚,好看才是王道,7or9做的是基本款,基本款如何出色?她们做了两点改进,第一是配色,大胆用鲜艳配色,比如蜜瓜绿、薄荷蓝等;第二是可拆卸的配饰,专门设置了一块琳琅满目的配饰区,就像珠宝店一样,可以给客人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目前配饰的销售额占了总体销售额的十分之一。


   通过这样一系列的操作,7or9出了多个单款爆品,单品销售额达到了几千万。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49: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0:56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一边是市场萎缩,老牌高跟鞋企业缩减业务,一边又是新锐品牌爆发,高跟鞋市场到底还有没有机会?

    从市场规模来看,国内市场在百亿元以上,还是一块不小的蛋糕;从用户需求来看,美国 IBM 全球企业咨询服务公司曾做过一项调查,当经济危机最为严重的时刻,女性对高跟鞋的消费陡增,因为当经济下行的时候,消费者情绪普遍低迷,而穿高跟鞋行走必须身姿挺立,这在无形中提升了穿着者的自信心,也就是所谓的「高跟鞋效应」。


    对于高跟鞋市场来说,笔者给出三点建议:


    第一,基本盘,必须要解决不舒适的痛点,如果这个痛点解决不了,那是真没必要做了。


    第二,根据场景细分,做垂直化产品。高跟鞋有着强烈的场景属性,不同年龄在不同场景的需求是不一样的,可以按照场景来划分,做垂直化的产品。


    比如结婚、宴会场景,可以做高跟色彩靓丽的高跟鞋,Jimmy Choo被称为万千女生的婚鞋首选,她们给广大用户留下了一个印象:「每个女人一辈子至少有一双Jimmy Choo」。比如社交场景,可以做出有辨识度的高跟鞋,christianlouboutin红底鞋就有强烈的辨识度,满足炫耀的需求。再比如上班场景,舒适、沉稳是最大需求,色彩不用突出,但舒适一定要顶级,要能让用户通勤穿,7or9就做的非常到位。


   当然,在做垂直化产品的时候,一定不能抛开用户,「什么人,在什么场景下,完成什么任务」一定要调研清晰。


   第三,升级供应链,小单快跑,快速迭代。没有任何一个品牌,可以做出完美的产品,那如何能让绝大多数用户喜欢?答案是小单快跑,快速迭代,通过用户的不断反馈,去修正、改进产品。女鞋巨头百丽近年来做了大量改革,升级了柔性供应链,采取433的“订补迭模式”,40%的首次订单、30%补货订单和30%的迭代订单,通过线上、线下双渠道联动,不断获取市场数据,根据潮流趋势的变化和产品的受欢迎程度及时调整生产,从而极大程度降低库存水平。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0:50:23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0:57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首先,产品并非永恒不变,而是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演变。没有所谓的“长红”产品,因为市场环境和消费者需求都在不断变化。产品的存在和发展,本质上是对时代需求的回应和满足。


   其次,即使高跟鞋在某些特定人群中的需求减弱,但只要需求没有完全消失,产品就仍有其存在的价值。高跟鞋在结婚、社交、商务活动等场合的不可替代性,就说明了这一点。因此,品牌需要敏锐地捕捉这些关键的需求变化,以便及时调整产品策略。


   再者,当用户需求发生变化,行业整合进程加快时,市场会出现洗牌现象。这是品牌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点。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脱颖而出的品牌,必然是那些能够深入了解用户、满足用户需求,并且能不断突破自我、与用户一起成长的品牌。


   最后,对于无论是老品牌还是新品牌来说,要在某个行业取得成就,需要具备一种特殊的能力:让自己的双手和双眼变成内行人,但脑子要保持外行人的状态。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1:03:38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10 编辑

链接阅读:
洋品牌哭泣:越南和印度的制造业崛起导致31年来首个财年亏损!

麦兜谈话
  “你喜欢穿Nike还是喜欢穿Addidas?”

   “喜欢穿什么不都一样吗?现在这些名牌都去越南、印度代加工了,质量呀,早不如从前喽!”

   上世纪九十年代,运动时尚风潮席卷全球,耐克、阿迪达斯等运动品牌开始活跃在人类的视野中。随着经济发展,人们的消费需求日益增长,越来越多的品牌加入了时尚队伍。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起初,我们只是在香港电影中经常看到男女主角穿着各种各样的品牌衣服,但是慢慢地,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看到越来越多的额人选择穿戴名牌服饰出门。

   到了现在,无论是男女老少都对品牌产品青睐有加,每个人的衣柜里都少不了几件名牌服装,这似乎成为了一种标志。

   其实品牌不仅仅是一种时尚的标志,更是一种追求高质量生活的态度。

   在以前,很多品牌产品的工厂都是设立在发源地。

   但随着全球一体化经济发展,公司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纷纷把生产工作外包给了劳动力比较丰富而且廉价的发展中国家,例如越南、印度等。然而这种做法,反而害苦了这些洋品牌!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一、代加工模式的兴起

   在全球化浪潮的推动下,代加工模式应运而生。这种模式是指将生产和营销两个环节分开,通过把极其耗费成本的生产环节外包给制造商从而来实现利益最大化。

   而越南和印度等国家则成为了各个品牌公司优先选择的外包对象,其主要原因是越南和印度都是人口大国,劳动力丰富。

   而且这些国家基本上都是发展中国家,国民经济水平不高,在这里雇佣好几个人的工资才抵得上发达国家中一个普工的薪水。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然后就是越南、印度他们的地理位置非常优越,他们都靠近亚洲最大的消费市场—-中国。

   另外,越南、印度等国为了经济发展,不断引入外资。并且这些国家设定许多有利于外资企业的制度,比如:税收减免等政策。

   尽管印度、越南相对发达国家,工业技术并不超前。

   但随着这么多年的发展,基础设施却是逐渐完善起来了,基本的代加工早已经不成问题。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最后,值得一提的是,除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等好处之外。代加工模式还可以通过把生产加工外包给自己更专业的厂家以此分散企业风险,总公司这样就能有更多精力去掌握市场发展方向,及时变更生产、营销策略。

   虽然都知道印度、越南等国家是大多数品牌公司代加工的最优选项,但是在真正的代加工过程中却是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二、质量问题频发

   说起来,代加工产业链中最让企业头疼的问题就是质量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你想啊,把生产板块外包给别人,生产材料的采购和制造过程全部都是实时监管不到的,这样就很难保证外包制造商能按照高标准、高要求、高质量的生产方式完成任务。

   尽管企业会派质检代表到线下进行视察,或者直接全程监督,但是只是单单靠一个人或者几个人的监督,也是很难保证生产产品的品质。品牌厂商在对代加工工厂的质量监督中,存在两大问题:一是语言交流过程中存在着障碍,二是管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信息差,三则是代表作为外派人员很难深入到当地企业内部进行指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1:06:29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15 编辑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尽管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工厂生产条件成熟,但是生产方面技术水平和生产标准化肯定是不如发达国家的。

   设备先进程度、更新是否及时以及工人的专业水平都可能导致生产水平存在差异。

   而且最重要的是,越南、印度等国家的代工厂存在着一种普遍的情况,那就是质量意识和责任感的缺失。

   很多管理层自身学历水平不高,专业知识和经验不足,基层的工人更是不用说了,这样极易导致产品不达标也不明情况,甚至被利益驱动,降低成本,牺牲质量。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三、供应链管理困难

   供应链管理是否成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但是代加工模式的另一弊端则是供应链管理相对困难。

   尤其是对于在越南、印度等发展国家进行生产外包项目的,更是存在这一系列供应链管理方面问题。

   首先,物流问题难以完美解决。越南、印度等国家虽然有着靠近市场地理位置优势,但是也存在致命缺点——物流运输困难。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倘若由于运输不便等问题,从而影响订单正常交付,那么代加工所谓的降低成本来获取更多利润变成了无稽之谈。

   而且,供应链管理过程中透明度不高,在跨国供应链当中,信息差是影响生产经营的关键。

   选择越南、印度等国家进行代加工就必须面对信息壁垒带来的风险。毕竟越南、印度等国家的供销商、物流公司的信息资源共享和整合难以得到实现,信息孤岛现象让总公司难以控制。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最后,需要考虑这些国家的政治、经济等因素,越南、印度等国家内部政治问题不断,经济发展也不稳定。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就比如乌克兰,俄乌冲突突然爆发,很多工厂难以交货,甚至老板直接就跑了,这些都是切切实实所需要考虑的问题。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1:08:01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5:20 编辑

   四、劳工权益问题

   劳工权益问题一直以来一直是和公司品牌相挂钩的,无论是总公司还是代加工公司的劳工权益都是企业的社会责任!

   公司品牌的好坏也通过劳工权益得到体现,如果劳工权益受损,公司品牌声誉就会受到影响。

   而在越南、印度等国家的公司,尽管用工成本已经变得极低了,但工厂为了能够获得更多的利益,仍在变相克扣员工薪水,忽视工人的合法权益。

   设想一下,如果某品牌公司与其合作,不久后甚至传出消息“某品牌公司黑心代加工厂为谋取私利,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把员工当奴隶。”接下来,该品牌短时间内效益定会受到舆论影响!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同时,因为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在印度、越南等国家大部分公司为逃避给员工缴纳五险一金,甚至不和员工签用工合同。

   员工自身的权益无法保证,连看病吃药都犯了难,就更别提住房其他更高的要求了。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不仅如此,用工歧视和工作中男女不平等问题处处存在企业中。

   例如印度有着明显的种族歧视,高贵的婆罗门姓氏尽管没有学历,能力欠缺也能在社会立足,在公司轻松做到管理层,但低等级首陀罗姓氏则即便是再努力,也连晋升机会都没有。

   而且在印度,男女性别歧视也很严重,很多企业都是优先招聘男员工,甚至很多行业都禁止女性入行。

   用工歧视已经是很可恨了,但是为了达到用最低的价格,雇佣最多的员工的目的,很多工厂更是没有下限,突破下限,去招募童工!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以上种种劳工权益问题都不断地为品牌抹黑,名牌企业的品牌形象都受到了严重影响,最后不仅没有因为降低了劳动力成本而收获更多利润,反而却还因为品牌形象受损而损失了很多的市场。

   结语

   从前,洋品牌在印度、越南等公司设立的代工厂被一度被认为是本世纪最伟大的商业模式之一,是新时代下降成本,提效益的成功之举。只要抓住这波黄金机遇,品牌字号再畅销百年也不足为奇。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隐藏在背后的问题一个个都暴露了出来。从质量不达标到供应链管理问题,再到劳工权益保障等等方面。

   这些问题不仅伤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影响了品牌企业的形象,更甚至让这些公司迎来财务危机!

   而这些问题的出现,其实也是在警示洋品牌企业,企业要想获得更大的收益,不能只一味地为削减人力成本,而不顾商业模式的可行性。

   希望这些品牌公司重新审视自己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确保利润的同时,也能去维护好品牌信誉、形象以及劳工的合法权益。
失宠的高跟鞋,六年跌了70亿
   尽管这次许多洋品牌公司亏损,但是对于他们来说,这又何尝不是一次机会。

   只要这些企业能够及时的改正,比其他企业更快地反应过来,通过同行的衬托,反而可能获得收益,直接扭转乾坤!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1:35:34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4:53 编辑

昔日高端品牌暇步士卖出“白菜价”,老顾客:无法接受

   几千元的大衣1折卖,“有人提几麻袋走”!知名大牌卖出“白菜价”,老顾客:无法接受这个价


   全球知名品牌暇步士,在中国市场突然掀起前所未有的大促。


   “我这次买了20多件,一直喜欢这个牌子,几个月前买几件冬装就上万元了,现在百元就能买到。”4月11日,成都一家商场内的暇步士售卖区人山人海,有消费者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展示其几大袋的“战果”,里面满是低至一折的羽绒服、冲锋衣、卫衣等。这样的情景,也在上海、山东等多地上演。


   主打舒适的美国品牌暇步士诞生于1958年,在很长时间里引领欧美休闲时尚,足迹遍布全球上百个国家,也曾是美股上市公司沃尔弗林集团的一大营收来源。


   1997年,暇步士进入中国市场,一直以来定位中高端市场。为何暇步士会突然清仓甩卖服装?记者以消费者身份采访了全国多座城市的暇步士店员,他们均向记者表示,品牌此前很好卖,大促是因为更换新老板,品牌还将从一些商场撤柜。


   记者查询注意到,今年初,本土“童装大王”嘉曼服饰(301276.SZ,股价20.55元,市值22.19亿元)公告称,已以约4.2亿元完成对暇步士在中国的品牌资产的收购。4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嘉曼服饰董秘办,接听的工作人员表示,公司即将发布年报,暂不回应相关问题。


昔日高端品牌被以“白菜价”大甩卖


   “又热、又挤、又累,但能将几千元的大衣一折购入,也是值得了。”


   “脑子一热,我冲进去怒买了8件,回家发现好多尺码都不合适。”


   “亲眼所见,不少人用编织口袋在装,一人提几麻袋走。”


    ⋯⋯


    这段时间,多地消费者纷纷在朋友圈、社交平台晒出抢购暇步士的图文、视频,引发广泛关注。


   4月11日至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前往多家暇步士实体店,切身感受到了该品牌大促场景的火爆。从早上10点商场刚开始营业就有大批消费者涌入,排队“扫货”,到晚上近9点,暇步士服装店内仍是人来人往。


   人最多时,仅排队买单就要等1个多小时。“这家店还算是‘有条不紊’的,衣服都挂在了货架上,前天我去的那家,成箱的衣服还没等到被挂上台,就被大家抢完了。”消费者陆佳(化名)告诉记者,这几天,她辗转多家暇步士实体店抢购,截至4月11日已买了20多件该品牌的服装。


  “之前没舍得买,现在这么便宜,肯定得来抢。”在胡成(化名)眼中,暇步士属于中高端品牌,他告诉记者,今年初他下定决心才买了一件过季打4折的棉服,“花了近1000元。这次我买了两件羽绒服、两件风衣、两件卫衣,都是打一折的,6件才1600多块。”


  在一个促销现场,有暇步士店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忙碌了一天,到晚上才吃上当天的第一顿饭。“我们有位老客户,一次性就买了2万多元的服装,这放在以前至少要花10万元。”上述店员还告诉记者,该店最近开启促销,这几天单日流水几乎都超过30万元。


  记者走访了解到,并非所有暇步士店铺都在进行一折、二折销售,根据服饰的上新程度和店铺租约到期的时间,部分店铺的折扣为四折、七折。“有家店几天就把货都清完了,被老板骂了。我们的店铺租约是7月到期,所以现在慢慢卖。”暇步士店员陈传(化名)向记者表示。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4-4-15 11:40:30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4-4-15 14:59 编辑

      有店铺年流水300多万元

   大促是因“换了新老板”

   “真的很难理解,之前一件T恤都要八九百元,怎么现在这么便宜。”宋承斯(化名)是暇步士的忠实消费者,这些年在该品牌买了价值数万元的服装,他告诉记者,自己“很受伤”,无法接受暇步士现在的“白菜价”。


   1958年,美国沃尔弗林集团创办了品牌暇步士,该商品以休闲鞋、服饰为主,而后的半个多世纪中,该品牌引领了欧美休闲时尚。


  《史蒂夫·乔布斯传》一书中曾描绘过这样的场景:乔布斯对最初的iPad广告并不满意,他说,要解释iPad是什么很艰难,所以第一组广告尤为重要。“第一组广告表明我们想做什么,它更像是开司米毛衣和暇步士休闲鞋的广告。”


   暇步士的流行风潮始于20世纪90年代的摇滚明星,大卫·鲍伊、猫王、滚石乐队等满世界巡演时,经常会穿上暇步士。巴菲特、戴安娜王妃也曾被拍到过穿着暇步士的照片,暇步士也是家喻户晓的美剧《老友记》中的经典穿搭之一。


   1997年,暇步士进入中国市场,定位中高端消费者,门店主要位于高端购物中心或者大型百货商场。往日动辄千元的服装,而今以“骨折价”售卖,引发了众多消费者的疑惑和不解:暇步士是不是要倒闭了?


   对此,多家暇步士的店员向记者表示,该品牌的服装“很好卖”,不少店铺都是开了多年的老店。“我们店2023年卖了300多万元的流水。”售卖暇步士服装近3年的锡嘉(化名)告诉记者,现在店里又到了20多箱衣服,合计1000多件,还没来得及上架。


   记者通过采访了解到,不愁卖的暇步士服装突然进行大促,主要原因是“换了新老板”。“现在的老板不要这批货了。”锡嘉表示,自己所在的暇步士店铺之后会从商场撤柜,她和同事准备站好最后一班岗,“我们也不知道怎么办,后面重新找工作。”但也有店员告诉记者,会跟随之前的老板去卖新品牌。记者现场采访时,还遇到部分消费者表示,此前充值的购物金还没用完,有些人卡内还有数千元甚至上万元未使用。


   店员口中暇步士的“新老板”则为嘉曼服饰。暇步士服饰经历低价售卖、部分撤店之后,嘉曼服饰对其将有哪些重整计划?4月12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嘉曼服饰董秘办,接听的人员表示,公司即将发布年报,目前不方便接受采访。


   垂耳狗“易主”中国“童装大王”


   2023年9月,中国的“童装大王”嘉曼服饰向暇步士抛出橄榄枝,称将以自有资金收购暇步士品牌在中国区域IP资产。


    事实上,嘉曼服饰与暇步士的合作早有渊源。嘉曼服饰2023年半年报显示,公司在2013年取得暇步士童装在中国的独家经营权。


    2023年9月1日,嘉曼服饰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收购完成后,暇步士便是嘉曼服饰的“自有品牌”,这就意味着嘉曼服饰以后每年不必再给暇步士支付授权费,类似于从“租房”到“买房”的转变。


    而暇步士在中国的代理权颇为分散。记者从业内了解到,除了童装授权给嘉曼服饰,暇步士的鞋类业务授权给了百丽,成人服饰业务一直以来授权给几个不同区域的经销商,而这种状态并不利于长期稳定的品牌建设。


    2024年1月,嘉曼服饰公告称,收购暇步士资产的相关交易已全部完成。完成收购后,嘉曼服饰将有机会重新整合暇步士全品类资源,形成业务合力。


    在近期的投资者交流会上,嘉曼服饰副总经理、董秘程琳娜也介绍称,公司未来可考虑开设家庭化全品类的旗舰店,将暇步士各品类的货品以场景化的方式展示。在品牌宣传方面,也会考虑从品牌的整体层面进行一些宣传推广活动。


    但现在暇步士男装、女装的清仓式大甩卖,无疑为品牌之后的整合升级留下了不确定性。奢侈品行业专家周婷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暇步士原本在中国就没有太多的品牌露出,这次“骨折价”被大范围关注,将不利于品牌的高端化、健康化发展。


   记者 杜蔚 丁舟洋


   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