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七八个闹钟才起床 后果能有多严重?

[复制链接] 0
收藏
11
回复
35187
查看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楼主
跳转到指定楼层
发表于 2022-6-5 12:41:48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定七八个闹钟才起床 后果能有多严重?

定七八个闹钟才起床

   为了早起,现代人在手机里大多设置了不止一个闹钟,甚至有人设了七八个闹钟。好不容易起床后却感觉“睡了和没睡一样”。为了起床定多个闹钟,对身体有哪些危害?

    越睡越累。在你按掉闹钟继续睡觉的时候,大脑会分泌一种叫腺苷的东西,它会让你又困又累,催促你麻溜地去睡觉。闹钟多次响铃,大脑会随之分泌更多的腺苷。因此,你会多次睡着后被叫醒,循环往复,大脑被折腾得够呛,让人感觉越睡越累。

    脑子不好使。人在刚睡醒时,脑子确实不太好使。这是因为睡眠是有周期的:成年人每个睡眠周期在90分钟左右,其中每一个周期里又分为入睡、浅睡、熟睡、深睡和快速眼动五个阶段。如果你在深睡期被闹钟叫醒,整个人就会发懵,出现严重的睡眠惰性,即唤醒后立即出现暂时的低警觉性、迷惑、行为紊乱和认知能力、感觉能力下降的状态。

    心跳加速、血压上升。人在睡眠状态下,心率较慢,血压也相对降低。被叫醒后,调节心脏与其他内脏器官的交感神经会立马兴奋起来,导致心率加快、血压升高。对于一般人来说还好,但对于本身有心脏病、高血压的人来说,心率、血压反复变化,就有可能病发。研究表明,早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比白天其他时间要高40%。

    (来源:光明网)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2:44:56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5 17:52 编辑

失眠的天然处方:
多晒太阳

   晒太阳有助于人体分泌血清素,血清素(5—羟色胺)是一种能让人产生快乐和幸福感的“快乐激素”。充足的血清素能让我们精神饱满地投入工作学习。人体血清素分泌不足,会让人感觉情绪不佳、昏昏欲睡。日照时间和许多心理疾病密切相关。《抑郁及其他常见精神障碍:全球健康报告》显示,纬度高的国家(日照时间短)比纬度低的国家(日照时间长)居民患抑郁症的可能性高很多,如芬兰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20%。

    血清素还是褪黑素的前驱物质,如果白天血清素分泌较多,那么夜晚在酶的作用下转化而成的褪黑素也会更多,帮助我们产生睡意,进入睡眠。

    阳光抑制褪黑素的释放,就好比把水流拦腰截住。白天晒太阳越充分,人体褪黑素被截流得就越多,到了晚上没有光线刺激后,褪黑素“泄洪”,人就会困得早,睡眠质量也就更好。

    冬天昼短夜长,褪黑素分泌多;夏天昼长夜短,褪黑素分泌少,这是冬天比夏天起床困难的原因之一。

    (来源:生命时报)


夏天还手脚冷?加点这种调味料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姚媛表示,阳虚体质者即使在盛夏也会出现怕冷的情况。改善怕冷症状,除了调理体质、增加运动量外,在日常饮食烹调中可适当加入肉桂这味调味料。

    肉桂香气浓烈,是常见的食品香料和烹饪调料,中餐和西餐的调味品中就经常出现它的身影,也是制作五香粉、十三香的重要原材料。肉桂还是常用的中药(温里药),其味辛、甘,性大热,归肾、脾、心、肝经,能够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经通脉。

    肉桂有官桂、企边桂、板桂等品种。药效最好的是板桂,其次为企边桂,官桂的药力稍弱一些,可根据自身情况选择,以表面细致、皮厚体重、不破碎、油性大、香气浓烈、甜味浓而微辛、嚼之渣少者为佳。

    要特别注意,肉桂为辛热药,用量不宜过大。此外,阴虚火旺、里有实热者,血热妄行、有出血倾向者和孕妇不宜食用。不宜与赤石脂同用。

    (来源:广东省中医药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板凳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3:38 | 只看该作者
“冰丝”到底是什么? 为什么让我们觉得凉快?


   炎炎夏日已经来临,清凉舒爽是消费者选择着装的最主要需求之一。近年来,很多商家会在夏季力推“冰丝”的概念,声称其能让穿着者感觉更凉快。这种材料到底是什么原理,是怎么让我们更凉快的呢?

    接触瞬间凉感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相关的国家标准和纺织行业标准来明确定义“冰丝”的概念,“冰丝”只是一种用于营销的商品名称。根据对市面上的“冰丝”服装进行调研,可以发现这些面料大多数是由粘胶纤维、涤纶、锦纶等化学纤维织造而成。

    在此,必须提出一个纺织品专业术语——接触瞬间凉感。国标GB/T 35263-2017《纺织品接触瞬间凉感性能的检测和评价》将“接触瞬间凉感”定义为“皮肤与低于其温度的织物接触瞬间,引起皮肤表面热量快速流失、温度瞬即下降,再经过皮肤中感温神经末梢反映到大脑后形成的凉爽感觉”。

    由此可知,低于皮肤温度的织物与人体皮肤接触时,人体都会产生接触瞬间凉感,这个时间比较短暂,可能仅仅持续刚穿上身的那几秒、几十秒或者几分钟的时间,一旦织物的温度和人体的温度很接近,两者达到热平衡,这种凉感就消失了。

    如何“凉一夏”

    尽管这类面料能让人“凉一阵子”,但这种凉感往往很快就会过去。好在,我们还有不少办法可以让我们凉得更久一点。

    消费者在夏季选购服装及床品时,不能仅仅依靠触摸面料时的凉感来决定,应该更加关注面料是否具有持续散热功能,实现持续散热功能主要有三种方法:吸湿排汗、热传导快和外置物理降温,也可以将多种方法组合起来。

    纺织科学还在不断探索采用新型纤维、改变纤维的化学和物理结构、创新面料成分和织造结构、采用新型后整理技术等方式来增强面料导湿排汗的性能。为了尽可能舒适,消费者购买服装时可根据使用场景来选择合适的服装。例如,要去做大量运动时,要选择吸湿速干针织面料;夏季日常在办公室内活动的,可以选择棉质面料;出门在外有少量活动时,可选择棉麻混纺或者粘胶纤维等材质的面料;如果需要在阳光下活动,还需要考虑选择具有较强防晒功能的面料,保护皮肤不被晒伤。(来源:科学辟谣)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地板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5:07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6 21:19 编辑

为什么总感觉手机在响?

   日常生活中,相信很多人都有过这样的经历:时不时就感觉自己的手机在响,忍不住想要掏出手机确认一下。但当拿起手机查看的时候,却没有任何的消息和电话。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出现这种错觉,可以用幽灵震动综合征来解释。总感觉手机在振动,在心理学中这是一种“信号发觉”的现象。简单点说就是:你首先期待手机会来信息,触发了大脑对手机可能会振动的想象。在潜意识的心理暗示加持下,大脑就会发出错误的指令,导致任何小噪音都可能会被错认为是手机振动,让你产生错觉。尤其是情绪焦虑不稳定、习惯常常把手机握在手里、接收消息频繁的人更容易产生这种幽灵震动错觉。

    习惯手机响铃模式的,还有另外一种情况。我们正常能听到的声音频率是20Hz—20000Hz,但因为耳朵外部和耳道的形状对1000Hz—6000Hz的频率有放大作用,所以非常敏感。而手机铃声刚好就在这个范围,尤其是经常接听电话的人群,因为要时刻关注手机响铃,精神处于紧张状态。这种紧张、焦虑、期待的心情,可能就会被大脑投射为振动和响铃。

    (来源:科普中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5#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8:21 | 只看该作者
看舌头辨“湿”度

  天气逐渐变热,不少人开始觉得头发油、长痘痘。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闫玉红表示,这种情况若简单地增加洗头洗脸次数,反而会促使油脂分泌过多。中医认为,皮脂腺分泌油脂,也是痰湿的一种外源性表现,可根据舌头辨“湿”度。

    体内有湿:滑舌

    如果体内有湿气,舌头就会看起来湿答答的,这种情况称为“滑舌”。这种情况下,体内的湿气虽然重,但尚未入里,喝一点赤小豆炒薏米茯苓汤,能帮助健脾祛湿。

    脾虚湿困:胖大齿痕舌

    如果舌头在湿答答的同时,还会看起来比较胖大,两边还会出现齿痕,这个舌象叫“胖大齿痕舌”。舌头越胖、齿痕越深,代表脾虚湿困的程度越重。由于此时脾运化水湿的功能已经受损,若只祛湿而不健脾,湿气很容易卷土重来。因此这时最重要的是健脾。食疗可选用兼具祛湿和健脾功效的食药材,如陈皮、芡实、茯苓、白术等。

    湿浊阻滞:舌苔厚腻

    当体内的湿气堆积久了,脾胃受到损伤,无法升清降浊,体内就会产生“浊气”,中医也称为痰浊、湿浊。这股湿浊短期很难祛除,并且会出现一些病症的端倪,比如痰多、胸闷、头晕、肢体痹阻等。此时,舌头就不再仅仅是胖大、齿痕,还会出现厚腻的舌苔。此时,就需要用到祛除湿浊力度更大的药材,如砂仁、豆蔻、紫苏等。(来源:羊城晚报)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6#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49:40 | 只看该作者
人一次最多能吃多少食物?

   近年来,“大胃王”的新闻和吃播屡见不鲜,在各种视频网站上都有他们的身影。当看着他们将放在面前的各种美食在短时间内一扫而空时,很多人会发出“哇”的惊叹。这不禁让人好奇,人一次究竟能吃掉多少东西呢?

   胃究竟有多大?

    一个成年人的胃大约长25cm,容量大概是1.5L,相当于一瓶大可乐的体积。实际上,胃的具体大小因人而异,也会受到年龄、健康状态、饮食习惯、激素等影响。

    正常人的胃容量在完全空腹的状态下仅约50ml,随着人不断进食,胃黏膜下的平滑肌不断延展,才会逐渐扩展成原来的30倍体积之大,即约1.5L。

    此外,胃是有弹性的,像气球一样,在吃东西的过程中会不断膨胀。虽然胃壁不一定会被撑破,但一定会对胃部的供血带来影响,如果胃部经常被撑到极限,就可能会引起其他健康问题。

    胃容量会被撑大和饿小吗?

    人的饥饿感并不是胃发出的,而是大脑神经中枢的感觉,胃只是一个“接收器”。

    胃是由好几层肌肉构成的囊袋状结构,而胃容量是指胃囊扩张以后,能够容纳食物的量。进食的时候,具有弹性的胃被食物暂时撑大,而当食物转移到肠道以后,胃又会恢复原来的形态。所以,某一顿吃得很撑,胃只是暂时被撑大,胃容量也跟之前一样。

    同样的道理,某一顿吃得很少,胃容量也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一个人一顿饭吃多少能饱,与大脑皮质之间的神经调节有关,判断是否吃饱了的不是胃,而是大脑。所以不管是吃撑或者是饿肚子,都不会把胃容量撑大或者饿小,因为胃的形态会根据食物的量进行调节。

    长期吃撑或节食会怎么样?

    长期饥饿,缺乏食物的刺激,胆汁被滞留在胆囊中无法排除,时间长了容易引发胆结石。而长期狂吃,胃被反复拉伸到极致以后,就会变得松弛,胃蠕动能力衰退后会影响正常的消化机能,如果再加上进食过快,还容易造成急性胃扩张,短时间内还可能出现脱水、电解质丢失的情况,严重时甚至能导致人死亡。

    所以,我们要控制吃饭的饭量,坚持健康的饮食习惯,规律用餐,细嚼慢咽,吃八分饱才是让胃保持健康的秘诀。

   (来源:北京科学中心)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7#
 楼主| 发表于 2022-6-5 17:54:36 | 只看该作者
为什么饱腹后还能吃得下甜品?
科学家这样论证“甜点胃”

   人们总是开玩笑说“吃饭和吃甜点用的是两个胃”。很多时候,明明已经吃饱了,但仍能吃得下甜品。这是怎么回事?难道我们真的有一个专门的“甜点胃”?事实上,确实有篇医学文章论证了“甜点胃”的存在。但“甜点胃”只是科学家们的幽默说法,实际上,可以吃下甜点的原因另有解释。

    知晓“吃饱了”的身体机制

    你怎么知道自己什么时候吃饱了?这是因为你的大脑中有一种饱腹感计。

    身体内部真正的饱腹感充满了血液和柔软的器官,它位于大脑的下丘脑部分,除其他功能外,它还充当饥饿的控制中心。当你狼吞虎咽时,食物会通过你的嘴沿着食道向下移动,最终落入胃里。随着你吃得越来越多,食物开始填满你的胃,胃会膨胀,然后被周围的牵张感受器检测到。

    牵张感受器通过迷走神经向下丘脑发送信号。当信号到达下丘脑时,它们会移动饱腹感计上的指针。如果继续进食,饱腹感计上的指针会继续移动,最终提示你吃饱了。

    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然而,明明饱腹了,为什么往往还能吃下甜点?原因很简单:除了一般的饱腹感之外,你的大脑中还有一整套额外的仪表来测量感官特异性饱腹感。

    食物具有多种感官特性:甜、咸、脆、油、辣……对于每一个感官特性,你都有一个特定的饱腹感计。也就是说,你的大脑不仅会记录你的胃有多饱,还会测量你吃了多少油腻的食物、吃了多少咸的食物、吃了多少甜的食物等。

    所以,当你吃披萨吃饱了的时候,通常不是因为你真的吃了很多东西。相反,这是因为你大脑中特定的感官饱腹感计量器告诉你,你已经吃了足够多的油腻和咸味食物。然而,如果你突然看到一种完全不同的食物,比如巧克力蛋糕,它的感官特性与比萨毫无关系,你的胃口就会突然恢复。毕竟,你的甜度计的指针仍然是“空的”,你的肚子里实际上还有一点空间。

    胃放松让你吃得更多

    除了感官上的饱腹感之外,饱腹后还能吃得下甜品的行为背后,还有一个额外的原因:你的胃确实为更多食物腾出了空间。

    胃是由肌肉壁组成的,当你的大脑期待新的食物时,它会向你的胃发出一个放松的命令。你的胃在收到这个命令后,会放松和膨胀,确实能增加体积以容纳更多食物。所以,在你偷偷地松开自己腰带的同时,你的胃也悄悄做了同样的事情。

    (来源:中科院物理所)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8#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20:13:58 | 只看该作者
健美翘臀?还有可能是骨盆前倾

来源: 北京青年报

   一说起健美迷人的身材,往往让人联想到姑娘们前凸后翘的身姿。在巴西更为尤甚,她们对于自己的臀部甚至比脸和胸还要在意。当下,越来越多的女孩开始追求臀部曲线,以拥有前凸后翘的身材为荣,其实“好身材”的真相不一定都是健康的,医生很有可能告诉她:你的骨盆前倾了。我们要美丽同时也要健康,接下来我们聊聊骨盆前倾的那些事。
定七八个闹钟才起床

   健美翘臀?还有可能是骨盆前倾

  快来测一测 骨盆有没有移位

  骨盆前倾是骨盆位置偏移的一种病态现象,较正确的骨盆位置向前倾斜一定的角度。骨盆前倾最明显的症状是臀部后凸,小腹前凸。

  其实,骨盆前倾的实质是肌肉力量不平衡造成的!也就是说腹部肌肉和臀部肌肉力量过于薄弱,而腰部肌肉和髋部肌肉(髂腰肌)又过于紧张。

  如何自测自己是否有骨盆前倾?找一面平整的墙壁,将臀部、背部贴在墙上,然后将手握成拳状,塞入腰椎和墙壁间的空隙。判断:正确的腰椎弧度应该可以让拳头刚好塞满腰椎和墙壁间的空隙。如果拳头放在腰椎和墙壁之间还有些空间,这就表示你的骨盆可能前倾了;反之,骨盆后倾的人,则无法将拳头塞进这个空隙里。

  “伪翘臀”让肩颈痛、便秘找上门

  骨盆长时间前倾,不但影响美观,严重的还会加重背部及颈部的负担,不仅造成肩颈酸痛等问题,甚至还会影响到其他骨骼肌肉。此外,骨盆变形会“连累”盆腔内的脏器及生殖器官。

  骨盆的倾斜使其中的子宫、卵巢和肠胃等器官本来的形态受到扭曲,以致体液流动的机能受到阻碍,甚至部分地失去作用。比如肠蠕动的机能就会相应减弱,慢性便秘大半与此有关。由于骨盆的倾斜,血管受到压迫,阻碍了温暖的血液正常地循环流通。

  加之,原本在正常工作状态下产生并放出热量的肌肉会因骨骼的变形而拉长,这时肌肉会为恢复原有的状态而紧张起来,这样会造成慢性疲劳。肌肉紧张、僵硬后,造成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不畅,身体会处于发冷的状态、畏寒的情况就会更加恶化。

  好好的骨盆怎么就前倾了?

  大部分的骨盆前倾是由于长期错误的姿势造成的。比如:坐位的时候喜欢跷起二郎腿,可以想象跷二郎腿时两侧的髋关节是一高一低的状态,导致骨盆偏离原来位置造成前倾,严重者甚至腰椎和脊椎也会变形。

  站位的时候往往站姿不正确,站立时间过长,长时间把重力放在一条腿上,造成局部血流速度的改变,造成骨盆前倾。还有走路内外八字,会影响到腿部的骨骼,导致腿部变形X型腿O型腿,然而腿部与骨盆相连,骨盆自然也会受到牵连从而导致骨盆前倾。

  还有很多爱美的女性很喜欢穿高跟鞋,增加身材的曲线,拉长腿的线条,甚至穿那种跟特别高的鞋子。殊不知,经常踩着10cm的“恨天高”也对骨盆不利。长期穿高跟鞋,容易让身体习惯性前倾,且跟越高后果越严重。过高的鞋跟甚至压迫到腿部的神经,不仅影响身体的血液循环,还会给腰部造成巨大的压力,造成肌肉力量不平衡,引起骨盆前倾。

  不仅如此,女性怀孕也可以造成骨盆前倾。女性怀孕以后自身体重增加,腹中的胎儿也逐渐长大,这就会迫使孕妇重新找一个平衡,为了找到平衡,孕妇往往挺着大肚子后背往后仰,造成骨盆前倾。此外,不正确的运动锻炼也会对骨盆压力加大,造成骨盆的前倾。

  四套小体操 帮骨盆复位

  已经出现骨盆前倾还有救吗?别急,通过特定的动作练习是可以纠正的。这些动作可以使过于紧张的髋部肌肉(髂腰肌)、腰部肌肉放松。同时,针对比较松弛无力的腹部肌肉和臀部肌肉的力量起到激活和加强作用。赶快学起来吧。

  放松髂腰肌—弓箭步拉伸

  方法:右脚向前跨一个大弓步膝盖弯曲立在瑜伽垫上,左脚膝盖贴在瑜伽垫上,重心在前,上身保持挺直,感受髋前部肌肉髂腰肌的拉伸感,左右交替动作。

  放松竖脊肌—跪拜式拉伸

  方法:臀部坐于脚跟,双手前向伸直,整个身子压下去,背部尽可能伸展,头贴住床面。

  加强腹肌—卷腹动作

  方法:双手环抱或伸直,上肢抬起与大腿呈“V”字。卷腹不等于仰卧起坐,卷腹只需要将身体抬至与地面成约45 度就可以了。再往上走,会导致髂腰肌过度参与反而导致应该放松的髂腰肌更加紧张。

  加强臀部肌肉—臀桥训练

  方法:顾名思义就是靠臀部的力量将身体撑起呈桥状,躺在瑜伽垫上,臀部抬起,肩、髋、膝三点一线,背部和臀部保持笔直。

  文/胡晶(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9#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20:54:25 | 只看该作者
本帖最后由 无星无杠 于 2022-6-6 21:07 编辑

辟谣:血压升高就要迅速降下来?要注意控压速度

来源:李药师谈健康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问题,当我们的血压升高时,是应该迅速的把它降下来呢?还是不要那么快,逐步的把血压控制下来。如果考虑各种高血压的情况,还真的不能一概而论,但多数情况下,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都不建议“迅速”降压。血压降的快不快并不重要,控制血压的更好方式是能够长期的平稳控制血压。对于多数高血压患者来说,血压降得过快,过猛,反而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健康风险。

   高血压急症需要迅速降压,但也要注意循序渐进

   高血压要不要快速降压,还是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说,临床上有一种高血压急症的情况,血压迅速升高,收缩压甚至能够达到大于220,舒张压大于140的情况,这么高的血压,通常还伴随着心、脑、肾等器官的急性进行性损害情况,比如伴随出现高血压脑病、颅内出血、脑梗、心力衰竭、肾功能不全等问题出现,这种时候,当然要尽快的把血压降下来,对于这种“高血压急症”的情况,根据不同的情况,通过静脉或口服给药,快速的把血压控制到目标值,是非常必要的。

   即使是这样的高血压急症的情况,虽然降压的目标是在30~60分钟内把血压控制到安全水平。这个安全水平也因为不同的情况有所不同,但除缺血性卒中、主动脉夹层等特殊情况外,其他情况的高血压急症,在1~2小时内的血压下降幅度,也推荐控制在25%以内,在达到降压的第一目标后,一般可以放慢降压速度,在2~6小时内,通过口服药物或放慢静滴速度,把血压控制在160/110以下(第二目标),如果在这个范围内患者身体耐受,而且能够控制平稳,这应该在在24~48小时内,进一步把血压控制到正常范围内(第三目标)。

   看完上述介绍大家应该明白,即使是对待高血压急症的问题,虽然发病初期要迅速降压,但以合理的速度控制好血压,尽量减少靶向器官急性损伤的同时,也要避免血压下降太快造成的健康风险,两者并重,才是最好的诊疗办法。

   对于高血压急症的问题,还有一种情况值得注意,那就是“高血压亚急症”,区别于高血压急症,高血压亚急症同样存在血压急剧升高,甚至超过180/120的情况,但并不伴随新的进行性的靶向器官损伤,这种情况一般建议选择口服降压药,在24~48小时内,把血压逐步的控制到正常范围,应该与高血压急症的处理方式区分开。

   一般高血压患者,不需要迅速降压

   上述的两种情况,都是比较严重的高血压情况,而对于普通的高血压患者,需要迅速的把血压降下来吗?高血压急症和亚急症都要注意循序渐进,一般的轻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当然也不用迅速降压了!之所以高血压患者不强调迅速降压,主要就是了避免血压迅速下降带来的心、脑、肾等器官的血液灌注压力减小,导致血液灌注不足而引发的健康风险,血压高了会引起卒中风险,降压太快了,同样也会引起卒中风险或其他的健康危害。

   因此,一般说来,对于非急症或亚急症的高血压患者,一般会建议通过生活调理加上合理用药的方式来控制血压,因为情况不同,年龄不同,血压控制的目标或许略有差异,但总体上来说,一般如果能够在3个月内把血压控制到合理正常范围,就算是理想的血压控制了,当然如果选择药物合理,生活调理得当,在一个月甚至2周内,血压降到达标范围也是很好的,我们所说的不要迅速降压,主要是指不要在过短的时间内,让血压值有太大幅度的波动,以免这种波动引起健康危害。

   血压控制达标后,应该注意坚持健康生活方式的干预和合理用药,并定期监测血压水平,了解血压控制情况,长期的平稳的控制好血压水平,减少高血压可能带来的心脑肾健康损害,才是最重要的。


上夜班升血压

   近日,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崔炜等发表的一项覆盖近12.2万名女护士的研究提示,上夜班显著增加高血压风险。

   而且,上夜班频率和年龄对高血压风险有叠加影响,上夜班越频繁,年龄越大,高血压风险越高。

   该研究显示,与近半年没上夜班的护士相比,平均每个月上>5-10个、>10个夜班的护士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11.2%和16%。与18-25岁护士相比,26-35岁、36-45岁、46-65岁护士发生高血压的风险分别增加14.8%、2.127倍、5.462倍。

   如以近半年没上夜班的18-25岁护士作为参照,平均每个月上>0-5个、>5-10个、>10个夜班的36-45岁护士,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1.96倍、1.923倍、2.43倍,平均每个月上>0-5个、>5-10个、>10个夜班的46-65岁护士高血压风险分别增加4.935倍、6.398倍、6.407倍。

   研究者认为,上夜班之所以增加高血压风险,可能有以下三个原因:上夜班会经常暴露在人工光线中,这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减少,从而导致血压水平升高;上夜班可能会喝浓茶、咖啡,饮食不规律;上夜班的人会有职业压力。

   该研究覆盖河北省11个城市的512家医疗机构,最终分析纳入121903名女护士的问卷调查,其中位年龄为30岁,平均每个月上夜班0次、>0-5次、>5-10次、>10次者分别占34.71%、22.53%、38.57%、4.19%,高血压患病率为5.14%。

   文/杨进刚(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签到天数: 2122 天

连续签到: 688 天

[LV.Master]伴坛终老

10#
 楼主| 发表于 2022-6-6 21:00:16 | 只看该作者
生病得忌口?这三种忌口方式“得不偿失”!

   有临床研究发现,如果给患者列个表,写上“这种病不能吃这个,那种病不能吃那个”,患者们会听得特别仔细,有些人还会把这个表贴在厨房墙上,时时给自己提个醒。

   其实,为了健康开始忌口是好事,但是也得学会正确的忌口。人们口中经常流传的一些忌口知识其实是错误的。如果忌过了头、忌错了口,反而有害健康、得不偿失。比如下面这三个忌口误区,就是典型的错误观念。

   误区一:血脂高忌口肉类

   目前血脂高的人很多,为了控血脂,有很多人把豆制品、肉、鱼、蛋、奶等高蛋白的食物全部都给忌了。其实,这不但不利于疾病好转,反而会因营养不良加重器官的衰竭。

   动物性食品是蛋白质、矿物质、B族维生素的重要来源,如果怕血脂高而不敢食用动物性食品,可能会诱发包括肌肉衰减、骨质疏松在内的很多疾病。

   营养的关键在于均衡的饮食,即使血脂异常也应适量食用动物性食品,肉类注意选择鱼虾、禽、瘦肉,吃禽肉时要去皮。同时注意,不吃蟹黄、动物内脏等胆固醇含量高的食材。

   适当吃鱼肉可获得有益的ω-3脂肪酸,不但不会升高血脂,还利于控制血脂,无其他特殊禁忌的话,平均每天可吃水产类40-75克(生重)。

   误区二:感冒忌口鸡蛋

   很多人认为感冒发烧了不能吃鸡蛋,否则会加重病情。其实,这种担心是多余的。

   感冒时吃鸡蛋,的确会使体内产热增多,这是因为食物在体内氧化分解时,除了本身释放热能外,还会刺激人体产生额外的热量,但这种热量的影响是微乎其微的,不足以引起体温剧烈波动或延缓感冒康复的时间。

   相反,感冒发烧时,人体能量消耗较大,抵抗力下降,适当补充鸡蛋等蛋白质比较高的食物,对身体的恢复是有好处的。但要注意,做法要清淡一些。

   误区三:糖尿病忌口水果

   水果是一类非常健康、非常良好的食物,水果里有三宝:维生素、无机盐、膳食纤维,只要没有特殊禁忌,鼓励人人食用。

   有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适当吃水果,能明显降低死亡风险和多种并发症。当然,如果近期血糖控制不够平稳,经常波动,当务之急是控制血糖,最好先不要食用水果。

   如果空腹血糖控制在7毫摩尔/升以下,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控制在11毫摩尔/升以下,糖化血红蛋白控制在7.0%以下,满足这三个条件时是可以食用水果的。

   糖尿病患者每天可吃净重150-200克的水果,常见水果中,西瓜、柠檬、甜瓜、杨梅、草莓、樱桃、柚子、桃子、李子、杏、哈密瓜等,含糖量相对较少。

   当然,安全起见,可以分别在吃水果前2小时和后2小时自测血糖,看看吃水果到底对自己的血糖有没有影响,并找到适合自己的水果。

   文/于康(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教授)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使用高级回帖 (可批量传图、插入视频等)快速回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trl + Enter 快速发布  

发帖时请遵守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你发帖内容、时间以及发帖IP地址等记录保留,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信息提供给有关政府机构。

广播台

      关闭

      最新公告上一条 /1 下一条

      返回顶部找客服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